“父皇您還真別不信,這確實都在兒臣的掌握之中,雖然不敢說什麽決勝千裏之外但拿捏一下小小朝鮮還是輕而易舉的。”


    朱厚照自信萬分,毫不謙虛的迴應。


    一個失去民心、盟友且物資匱乏沒有屬於自己信仰的“王”,莫種程度來說真的沒有一點麵子可言。


    在這個依舊是以冷兵器為主要武器的時代,戰爭就是一個複雜元素的集合。


    現在人家這個集合裏那沒有降成負數都算燕山君牛波一了,就這樣的人隨便一個有點威望的站起來振臂高唿都能拉起一夥人反抗他。


    更何況是帶著大明天朝聖旨到王煜?


    隻要那些朝鮮氏族、勳舊還有那麽一點血性,這一局就是穩贏的。


    其實要是沒有血性問題也不大,因為他們千百年來給強者跪舔的天性決定了,在這自家老大是瘋批,大哥大派人來主持大局的局麵他們會從心的明白該往哪站隊。


    事實上,朱厚照對朝鮮的分析十分到位。


    事實上,曆史上的甲子士禍到最後那些勳舊、氏族也確實是站到了一起將燕山君掀翻擁護起了晉城大君為朝鮮新王。


    目前的朝鮮,燕山君還能這麽猖狂整的血流成河完全是因為那些個慫蛋還沒被逼到最後,同時缺少一個帶頭反抗燕山君的帶頭大哥,僅此而已。


    “你就那麽有信心?”


    弘治皇帝沉下聲,看著朱厚照。


    對朱厚照所言的局勢,他也明白,順著朱厚照的思路往下捋,似乎也沒有什麽太大的問題。


    唯一的問題就是弘治皇帝覺得太過冒險,過於想當然。


    局勢是多變的,戰爭是險惡的。


    這種滿目自信想當然的智慧,真的很難給人安全感。


    至少弘治皇帝即便聽了朱厚照的分析他也不敢做這種大膽的決定。


    到最終的結果就是禮部下旨申飭,兵部、五軍都督府一起拿出個章程討論要不要出兵維護大明的麵子幫小弟解決問題。


    最後一套流程下來,人家燕山君可能已經跟勳舊、氏族打生打死打出狗腦袋來了。


    等這邊最終拿定主意,那邊可能新君都已經上位然後派使者來告訴大明爸爸說問題已經解決了。


    最終的結果就是商討了半天,大明在其中連個感謝參與都混不到。


    但這顯然就不符合朱厚照的預期了。


    這消息都到本宮手中了,本宮都參與進去了你不給本宮吃塊肉就算了,還打算讓本宮空手而歸?


    沒這個道理的。


    相較於傳統複雜的流程手續,朱厚照更喜歡的是戰場上那一套。


    主打一個抓住機會,兵貴神速。


    但且不提和遼東接壤讓朝鮮安靜穩定下來對日後遼東布局的好處。


    單說這麽好的機會不把握住讓鎮國府旗下商品攻占朝鮮市場那都是吃虧呀。


    再怎麽說這也是跟大明接壤的,跟在華夏文明身邊被華夏文明影響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小老弟了,往他們那邊傾銷,基本沒什麽阻礙。


    這不一個可開拓的市場?


    還有,朝鮮可是大陸上最臨近倭奴四島的地方,要是哪一天打算動倭奴本土了,這條線是一定不能忽視的。


    雖然目前大明備倭新軍和五洋捉鱉號等下西洋艦隊的實力都在逐漸朝著當初強大而又可怕的鄭和艦隊靠近,或許用不了多久就能徹底恢複海上建製。


    但是別忘了當初前元在巔峰時候可也是打過倭奴四島主意的,結果船都還沒到對麵的,就被台風製裁了。


    元世祖攻倭未半而中道沉船......


    所以還得留一手,雙保險嘛。


    因此,對於朝鮮這麽個政治、經濟、軍事三者未來布局都有所牽扯的地界,朱厚照可不會放過這等插手其中的好機會。


    往日若隻是宗主國,那以朝堂文官的尿性,想要真對朝鮮地界插手絕對會被一群自以為是說什麽不仁啊,太不符合天朝上國的身份,應該包容不要打仗之類的文官吵吵個不停,形成巨大阻礙。


    但現在對麵亂是本宮平的,新王是本宮暗中授予、挑選的人,本宮還需要在明麵上跟你們文官扯淡嗎?


    當然,這種小心思朱厚照是不會拿出來說的。


    軍事布局計策,心中有想法就行了,這種事大嘴巴可不是好事。


    不然他覺得單單自己老爹這就免不了一頓罵。


    因為不似正道。


    不過朱厚照倒是無所謂。


    本宮這布局,可能傷朝鮮、傷倭奴,但絕不傷鎮國府、傷大明。


    那還有啥不能幹的,別人死活幹本宮屁事,他們又不是本宮的臣民。


    再說了,也傷不到朝鮮什麽,因為就算本宮不讓王煜動手,以目前朝鮮的局勢,日後上位的新王也大概率會是朝鮮勳舊和世家的傀儡。


    保不齊什麽時候還會被取而代之改朝換代。


    既然如此那你還不如給本宮當傀儡給本宮當小老弟當幹兒子呢,最起碼你那犄角旮旯的小地方本宮也看不太上,在有韃靼這個日後注定要一戰的大怪擋在前麵,本宮也沒興趣跟你們玩過家家。


    “父皇,朝鮮局勢兒臣敢打包票絕對不會出什麽大差錯的,您要還是不信大不了兒臣給你立個軍令狀唄。”


    朱厚照攤手,反正本宮胸有成竹且人都已經安排好了,你就算再氣現在派人去遼東、去朝鮮走一趟也來不及了。


    至於軍令狀這東西......


    反正本宮也就隨口一說,難道真出事了自家老子還真能砍了本宮不成?


    在本宮記憶中,軍令狀這玩意史書上生效的次數那都是鳳毛麟角級的。


    你說是吧,馬謖。


    “哼,少跟朕貧,這要是真出了差錯朕饒不了你!”


    弘治皇帝瞪了朱厚照一眼,教訓道。


    但此刻,他也隻能做點這麽不痛不癢的教訓。


    朱厚照胸有成竹,且王煜都已經入朝了,他再不放心又能怎樣,隻能靜等結果。


    “安啦,兒臣的軍事能力您還不放心嘛,出手數次哪次有意外,成績可查好吧。”


    朱厚照大大咧咧,隨機認真道:“兒臣覺得,與其關心那一切盡在掌握中的朝鮮,父皇不如關心一下李東陽李師傅。”


    “李卿?他怎麽了?”


    被朱厚照這突然對轉場搞的莫名,弘治皇帝下意識問道。


    “他不是感染了那什麽流感在醫院住院治療嗎,難道出什麽岔子了?”


    “也不算是茬子吧,就是兒臣和厚煒發現他的檢查報告不太一樣,比起其他人都流感來說,他的貌似還有點其他毛病。”


    “可能,是肺炎。”


    “肺炎?”


    弘治皇帝一愣,李東陽居然得了肺炎?


    文官這些年運勢這麽背嗎,一個劉大夏案搞下去一波人,殺良冒公案又以兵部為核心搞下去一批,甚至是馬文升這個兵部尚書都差點遭殃。


    現在呢,直接上升到內閣大學士級了嗎?


    弘治皇帝不免唏噓,可能文官集團真的集體祖墳風水出了問題,導致文官一係的運勢都出岔子了?


    但同時,弘治皇帝的眉梢也是微微皺起。


    “可能治好,若能一定要竭盡全力將李卿治好。”


    雖然這些年文官在弘治皇帝眼中早已不是曾經那個心頭好,但內閣三位大學士陪伴弘治皇帝的時間太長了,為弘治皇帝分憂的次數也數不勝數,這事他的股肱之臣,他還是希望李東陽能有個好的結果。


    一把年紀疾病纏身病死,多少是帶點慘的。


    “還沒確定呢,隻是可能是肺炎而已,剛剛兒臣在醫院本來打算和一眾醫生一起看看的,這不是被父皇派人‘請’來了嘛。”朱厚照有意無意的在‘請’字上加了重音。


    “你別給朕扯這些,給朕聽著務必將李東陽給治好,不然朕唯你是問!”弘治皇帝瞪眼,朕因為被牟斌坑了導致尷尬的丫匹沒繼續追責你,你還來勁了。


    在一旁全局默不作聲的朱厚煒汗顏,剛進來分清今天要談話的不是自己之後他就果斷當起了微笑點頭‘嗯’的npc,希望不要被殃及池魚,結果好不容易將話題轉移了父皇也明顯消氣了,你這突然又惹他幹嘛?!


    非得給父皇一個抽你的理由不可嗎!


    你皮癢你別帶上我呀,實在不行你等我先告退離開先唄!


    “是,兒臣和厚煒一定帶著醫學院盡力而為。”朱厚照拱手敷衍。


    一旁整場一句話都沒說的朱厚煒:???


    不是哥們兒,你有病吧!


    這時候q我幹嘛!


    逼全讓你裝了,然後你反手拉我一起扛責任?


    我真是鳥語花香......


    “蕭敬,派人將英國公、兵部、禮部都給朕叫來。”


    將朱厚照、朱厚煒倆小子趕走後,弘治皇帝想了想還是說道。


    “內臣遵命。”


    蕭敬微微抬頭,瞄了一眼弘治皇帝一眼,輕頷首道。


    看樣子陛下還是擔心朝鮮的局麵,欲提前布置後手給太子殿下兜底擦屁股啊。


    蕭敬心中暗自搖頭。


    雖然站在弘治皇帝的角度,站在一個國家層麵,太子殿下的布置確實是太理想化,過於草率了。


    但蕭敬心中還是莫名覺得,太子殿下已經這麽幹了,那陛下這時候準備後手應該是用不上了。


    這些年來,太子殿下想當然搞的大事還少嗎,哪次大事失敗了?


    這成功率放寺廟搖簽怕是此次都是上上上簽到水平,讓人難以置信卻又真真切切。


    讓人不知不覺中對其辦的看似不靠譜的事都莫名有種信任感。


    尤其是那次大罵龍王爺炮轟老天爺。


    將一眾太監們都給治的服服帖帖的。


    太監,是不完整的人。


    因為不完整,所以他們比尋常人更需要一個心理寄托,就像未來、投胎、轉生。


    即便不信神佛,對玄學他們也比常人更加容易相信。


    朱厚照那幾炮,不但打散了北境的旱災,徹底打來了北境百姓擁護,也讓一眾太監對其有了更高、更複雜的情緒。


    蕭敬這個目前的太監老祖宗,也是如此。


    但陛下親自下令了,咱也得幹活不是。


    給太子殿下加個保險,也好。


    “這可是敢向老天爺‘宣戰’的存在,活著的祖宗,咱得供著。”


    蕭敬得名出門,心中暗道。


    “朝鮮亂了?”


    英國公府內,正拎著練功石鎖玩雜耍的張懋為之一愣,隨即眼冒精光。


    咱老張又有活幹啦?


    也不知道能不能有機會出關帶隊去溜達一圈。


    “快,給本國公更衣,本國公要進宮覲見!”


    將沉重的石鎖隨手一拋,在地上砸出一個不深不淺的小坑,張懋嚷嚷道。


    有架打還不積極,玩意搶不到位置不是血虧?


    “朝鮮內亂?”


    一副老態的馬文升得到傳訊,略微沉吟。


    藩屬國內亂,大明是否會出兵主持局麵是分情況的,但現在朝鮮的牽扯人物有點複雜,太子主動入局了,他這邊不得不多思索一些。


    兵部,實在是怕了。


    他馬文升都沒鬥誌了,哪還敢隨便應對跟太子殿下、蔚王殿下有關的事啊。


    再隨便、不小心一點,別真在自己手裏把兵部玩沒了。


    畢竟太醫院已經是前車之鑒......


    “真出事了......”


    禮部這邊,得到傳訊的禮部尚書倒吸一口冷氣。


    被會同館那些個混球害死了!


    之前會同館還幫朝鮮使節狡辯,在朝堂上頂了蔚王殿下,現在情況被證明屬實了,他禮部也得受到牽扯!


    “難道現在輪到我禮部倒黴了嗎?”


    禮部尚書張升眼神暗淡,當年他曾因列舉大學士劉吉劉棉花十大罪狀最終導致被誣陷下放,好不容易劉吉倒台他得以平反再得良機一路走到如今,誰曾想晚年還能有此一劫?


    早年自己堆領導被穿小鞋,年老被屬下背刺被殃及魚池?


    自己這人生呐~


    “完了完了,這次被你害死了!”


    會同館內,之前幫朝鮮使者說話的幾人此時麵若豬肝,寒從心生。


    他們之前拿錢辦事,理直氣壯。


    現在證實了朝鮮使者有問題,他們會不會被清算?


    這臭手,收錢收習慣了,這怎麽什麽錢都敢拿了呀。


    幾人哭喪著臉,將責任不要臉的推給了自己的手。


    你看,人是可以自私到能將責任推給自己身體的某個部位的。


    而就在京城有關朝鮮之事在文武群臣間引起動蕩反響之時,遠在遼東明·朝交界處,滿臉苦澀快要哭出來的晉誠大君李懌已經快要生無可戀。


    我都逃到大明了怎麽還有人惦記著我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大明攝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荒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荒曦並收藏迴大明攝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