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大學士,朕的大臣,都被他倆一網打盡了?”
弘治皇帝高坐龍位,表情確實相當精彩。
雖然他沒有親眼所見,但錦衣衛那邊匯報的效率是極高的,對朱厚照接手此事後的所作所為他自然一清二楚。
“果然,朕就知道這家夥沒憋好屁。”
弘治皇帝氣笑,雖然通過報上來的結果看,京城的情況明顯得到控製,每日新增的病例大量減少,原本都快要病死的情況也得到了好轉開始恢複生機。
可見醫學院的判斷與決策都是正確的,對防疫這一塊的部署也是合理有效的。
但是......朱厚照這小子怎麽看都像是在故意針對這些大臣啊。
以治病的名義,將許多官員直接實施管控,其中包括但不限於三位大學士,還有許多之前在朝堂上因為太醫、備倭等等大量彈劾鎮國府的文官。
原本弘治皇帝還以為自己將許多事都留中、壓下去冷處理掉朱厚照即便知道這些事也不會怎麽樣。
畢竟身為君王、儲君被文官懟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哪個上位者不是被人在身後罵了千萬遍的?
即便是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也避免不了。
他朱厚照才什麽成績,才多大?這都是他注定要經曆的。
可誰曾想,這小子是真記仇啊。
弘治皇帝看著手中錦衣衛呈上的奏報。
上麵有關於近日對京城防疫布置和治療的詳細記錄,其中就有關於醫學院隔離病患對其實施救助的內容。
像是那些本就邋裏邋遢的,被強行剃了頭發弘治皇帝雖然唏噓但也能理解。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頭發對人來說就是第二個腦袋,除了出家的基本沒人會去剃光頭,但人都要死了,他們為了救治為了避免滋生疾病這把處理弘治皇帝也還能勉強接受。
但那些大臣就不必如此了吧?
怎麽還有數位文官因為“避免髒亂滋生疾病”的理由被強行剃度了?
誰不知道文官最要臉麵?這真的還不如直接打他的臉呢!
一想到之前在朝堂上自詡正義、為民請命的清流此刻變成了個腦袋光禿禿的形象,弘治皇帝就憋不住想笑。
反差真的有夠大的。
當然,朱厚照還是有分寸的,被剃光頭的不過是其中幾人,還都是朝堂上最跳最喜歡“聽風奏事”的主,其餘人朱厚照還是表現出來氣度依常安排他們看病治療。
這也是弘治皇帝沒有將人直接叫來訓話的原因。
孩子長大了,總會有些叛逆,隻要別太過分掌握著分寸他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畢竟朱厚照這家夥的德行,要是每做一件出格的事情他都要將其叫來教訓一頓那朱厚照還是拴在他身邊算了。
雖然朱厚照許多方麵在別人眼中都顯得有缺陷,但在外數年卻真真讓弘治皇帝看到了他的潛能和成長,所以嘛......孩子還是要稍微放手讓他自己闖蕩,才能真正成長獨立起來。
弘治皇帝合上折子,籲了口氣似萬分感慨狀。
冬春交替多疾病這個坎,今年算是邁過去了。
“醫學院這一次,算是徹底站住腳了。”
這段時間以來,得到救助的普通百姓眾多。
他們都是看不起病且對“瘟疫”恐懼入骨,原本都已經有了等死的念頭結果現在得到醫學院的救助身體已經得到了恢複。
有一些本來身體較好病的較輕的,現在都已經出院離開了。
而這些得到救助的百姓,就是對醫學院政績最好的宣傳,原本對公中太醫院被裁京城立起醫學院的事最多持個看戲吃瓜態度,最多就是因為朱厚照、朱厚煒在民間強大號召力和威信還有已經深入人們生活方方麵麵的鎮國府產業對醫學院持有善意。
但現在,抱歉。
這地兒是真的救人,而且遇到關鍵時候連沒錢治病的窮人他都可酌情考慮無償救助!
這一波,民心已經聚起來了。
在流感爆發之前,太醫們或許還能垂死掙紮妄圖給自己搶救一下,但現在高下立判。
太醫院的老太醫據說現在都有倆在醫學院住院部躺著呢......
至此,皇家的醫療團隊,算是迎來了一個曆史性的替換。
由太祖皇帝定下的戶籍太醫位置,算是被掃進了曆史的垃圾堆,接替它的將是由醫學院出來的有專業理論知識的,經過醫院門診、急診實操鍛煉的,新時代醫者。
對這種能保障自己生命安全的事,弘治皇帝見了自然是為其開心的。
想到這,弘治皇帝心情愉悅的翻開了下一本折子。
雖然三位閣老被帶走隔離了,但朝堂留下來的人數還是占據大頭,六部尚書基本也在位,不可能因為一次流感就影響朝政嘛。
“報,陛下,錦衣衛督指揮使牟斌來報,朝鮮的消息傳迴來了!”
突然,一位小宦官急報道。
“讓牟斌進來。”
弘治皇帝笑容微斂,抬眸沉聲道。
朝鮮,有消息了?
也不知是否真的如那個......
蔚王上次是帶著誰來報的來著?
弘治皇帝迷茫,怎麽話到嘴邊就是想不起來了呢。
等等,是不是就蔚王一個人來的?
應該......好像......大概......可能......是吧......
弘治皇帝陷入了自我懷疑中。
而牟斌則是大步向前,已經步入了大殿之中。
“臣牟斌,參見陛下,吾皇萬歲!”
“朝鮮的事查的怎麽樣了?”
拋開腦海中的迷霧,迴歸現實,弘治皇帝問道。
“陛下,據錦衣衛在朝鮮、遼東的暗探急報,朝鮮真的出事了。”
牟斌眼神有些凝重道。
“真出事了?”
弘治皇帝低聲喃喃,居然真的被厚煒這小子說中了,朝鮮此次的朝貢可能真的居心不良心中有鬼。
“給朕如實報來,朝鮮到底發生了何事?”
弘治皇帝嚴肅而又認真。
朝鮮可是大明一眾藩屬裏麵最安分最乖的一個“兒子”,比起其他一同被列入不征之國的“逆子”,它絕對是最討喜的一個。
雖然也是個狗兒子,但凡事就怕比嘛。
這麽一個相對來說最乖的小弟發生了問題居然還騙到大明這個爸爸這來了,那弘治皇帝倒真想看看,其中到底有什麽貓膩。
弘治皇帝高坐龍位,表情確實相當精彩。
雖然他沒有親眼所見,但錦衣衛那邊匯報的效率是極高的,對朱厚照接手此事後的所作所為他自然一清二楚。
“果然,朕就知道這家夥沒憋好屁。”
弘治皇帝氣笑,雖然通過報上來的結果看,京城的情況明顯得到控製,每日新增的病例大量減少,原本都快要病死的情況也得到了好轉開始恢複生機。
可見醫學院的判斷與決策都是正確的,對防疫這一塊的部署也是合理有效的。
但是......朱厚照這小子怎麽看都像是在故意針對這些大臣啊。
以治病的名義,將許多官員直接實施管控,其中包括但不限於三位大學士,還有許多之前在朝堂上因為太醫、備倭等等大量彈劾鎮國府的文官。
原本弘治皇帝還以為自己將許多事都留中、壓下去冷處理掉朱厚照即便知道這些事也不會怎麽樣。
畢竟身為君王、儲君被文官懟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哪個上位者不是被人在身後罵了千萬遍的?
即便是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也避免不了。
他朱厚照才什麽成績,才多大?這都是他注定要經曆的。
可誰曾想,這小子是真記仇啊。
弘治皇帝看著手中錦衣衛呈上的奏報。
上麵有關於近日對京城防疫布置和治療的詳細記錄,其中就有關於醫學院隔離病患對其實施救助的內容。
像是那些本就邋裏邋遢的,被強行剃了頭發弘治皇帝雖然唏噓但也能理解。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頭發對人來說就是第二個腦袋,除了出家的基本沒人會去剃光頭,但人都要死了,他們為了救治為了避免滋生疾病這把處理弘治皇帝也還能勉強接受。
但那些大臣就不必如此了吧?
怎麽還有數位文官因為“避免髒亂滋生疾病”的理由被強行剃度了?
誰不知道文官最要臉麵?這真的還不如直接打他的臉呢!
一想到之前在朝堂上自詡正義、為民請命的清流此刻變成了個腦袋光禿禿的形象,弘治皇帝就憋不住想笑。
反差真的有夠大的。
當然,朱厚照還是有分寸的,被剃光頭的不過是其中幾人,還都是朝堂上最跳最喜歡“聽風奏事”的主,其餘人朱厚照還是表現出來氣度依常安排他們看病治療。
這也是弘治皇帝沒有將人直接叫來訓話的原因。
孩子長大了,總會有些叛逆,隻要別太過分掌握著分寸他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畢竟朱厚照這家夥的德行,要是每做一件出格的事情他都要將其叫來教訓一頓那朱厚照還是拴在他身邊算了。
雖然朱厚照許多方麵在別人眼中都顯得有缺陷,但在外數年卻真真讓弘治皇帝看到了他的潛能和成長,所以嘛......孩子還是要稍微放手讓他自己闖蕩,才能真正成長獨立起來。
弘治皇帝合上折子,籲了口氣似萬分感慨狀。
冬春交替多疾病這個坎,今年算是邁過去了。
“醫學院這一次,算是徹底站住腳了。”
這段時間以來,得到救助的普通百姓眾多。
他們都是看不起病且對“瘟疫”恐懼入骨,原本都已經有了等死的念頭結果現在得到醫學院的救助身體已經得到了恢複。
有一些本來身體較好病的較輕的,現在都已經出院離開了。
而這些得到救助的百姓,就是對醫學院政績最好的宣傳,原本對公中太醫院被裁京城立起醫學院的事最多持個看戲吃瓜態度,最多就是因為朱厚照、朱厚煒在民間強大號召力和威信還有已經深入人們生活方方麵麵的鎮國府產業對醫學院持有善意。
但現在,抱歉。
這地兒是真的救人,而且遇到關鍵時候連沒錢治病的窮人他都可酌情考慮無償救助!
這一波,民心已經聚起來了。
在流感爆發之前,太醫們或許還能垂死掙紮妄圖給自己搶救一下,但現在高下立判。
太醫院的老太醫據說現在都有倆在醫學院住院部躺著呢......
至此,皇家的醫療團隊,算是迎來了一個曆史性的替換。
由太祖皇帝定下的戶籍太醫位置,算是被掃進了曆史的垃圾堆,接替它的將是由醫學院出來的有專業理論知識的,經過醫院門診、急診實操鍛煉的,新時代醫者。
對這種能保障自己生命安全的事,弘治皇帝見了自然是為其開心的。
想到這,弘治皇帝心情愉悅的翻開了下一本折子。
雖然三位閣老被帶走隔離了,但朝堂留下來的人數還是占據大頭,六部尚書基本也在位,不可能因為一次流感就影響朝政嘛。
“報,陛下,錦衣衛督指揮使牟斌來報,朝鮮的消息傳迴來了!”
突然,一位小宦官急報道。
“讓牟斌進來。”
弘治皇帝笑容微斂,抬眸沉聲道。
朝鮮,有消息了?
也不知是否真的如那個......
蔚王上次是帶著誰來報的來著?
弘治皇帝迷茫,怎麽話到嘴邊就是想不起來了呢。
等等,是不是就蔚王一個人來的?
應該......好像......大概......可能......是吧......
弘治皇帝陷入了自我懷疑中。
而牟斌則是大步向前,已經步入了大殿之中。
“臣牟斌,參見陛下,吾皇萬歲!”
“朝鮮的事查的怎麽樣了?”
拋開腦海中的迷霧,迴歸現實,弘治皇帝問道。
“陛下,據錦衣衛在朝鮮、遼東的暗探急報,朝鮮真的出事了。”
牟斌眼神有些凝重道。
“真出事了?”
弘治皇帝低聲喃喃,居然真的被厚煒這小子說中了,朝鮮此次的朝貢可能真的居心不良心中有鬼。
“給朕如實報來,朝鮮到底發生了何事?”
弘治皇帝嚴肅而又認真。
朝鮮可是大明一眾藩屬裏麵最安分最乖的一個“兒子”,比起其他一同被列入不征之國的“逆子”,它絕對是最討喜的一個。
雖然也是個狗兒子,但凡事就怕比嘛。
這麽一個相對來說最乖的小弟發生了問題居然還騙到大明這個爸爸這來了,那弘治皇帝倒真想看看,其中到底有什麽貓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