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兵部來報,鎮國府派遣威寧伯王越之孫王煜,將前往遼東鎮守練兵。”
“嗯。”
弘治皇帝點點頭輕嗯一聲,沒有過多在意。
“陛下,太子殿下方才所言的軍部......”
蕭敬卻是猶猶豫豫,最終小心開口詢問道。
“恕內臣多嘴,這軍部會不會有些太驚世駭俗了......”
“群臣若是知道了怕是會引起不小的反響、動蕩......”
蕭敬小心翼翼提醒,這完全是要顛覆目前的格局,六部甚至可能被搞的最後隻剩下五部了,文官們是不可能坐以待斃的。
“蕭敬,你跟著朕不少年了,你覺得朕是個怎麽樣的人?”
弘治皇帝聽著蕭敬小聲的提醒,等其說完這才輕輕頷首抬眸問道。
“稟陛下,內臣......”
蕭敬一愣,甚至可以說是被弘治皇帝問懵圈了。
皇帝這種問題是什麽意思,該怎麽迴答,家奴評價主子?這不是倒反天罡嘛,放在任何時代都是會出人命的!
這種問題好難答啊!
“陛下是一個人人稱頌的仁義之君。”蕭敬想了想,小心翼翼開口迴答道。
“陛下登基親政十數載歲月,群臣無不稱讚聖君,言陛下橫掃了大明的許多弊病,陛下親政這十數年是古之少有的盛世,足以比肩文景之治......”
說著說著,蕭敬聲音逐漸輕了下去。
文官當初確實給弘治皇帝捧得很高,甚至有點太高了,讓人聽著就感覺很假。
而且現在的局麵是,陛下剛發動了弘治第一案,按規矩拿下了數十年來最大的數量的文官群體,現在文官集團和陛下的態度多少是沾點微妙的。
可能私底下,文官們的話風早就不知道偏轉到什麽地方去了。
“都是群臣百官當初對朕的評價啊。”弘治皇帝似是沒看出蕭敬的尷尬,自顧自笑笑道。
“但朕當初可真的在心裏有些信以為真了。”
“如果不是這些年太子、蔚王將許多民間的真實擺到朕的眼前,真可能現在還為自己的弘治盛世沾沾自喜呢。”
弘治皇帝雖然像在說笑,但話語間的自嘲毫不掩飾。
“陛下,在內臣眼中陛下就是那為大明努力的聖君明主。”蕭敬默默弓腰站在一側,不經意間瞥到了弘治皇帝兩鬢間泛起的些許白發,內心五味雜陳。
這位爺,可才不到四十歲,卻已經憔悴到這般地步了嗎?
“朕算什麽聖君明主。”弘治皇帝搖搖頭。
“太子和蔚王小小年紀卻在數年前就將大明一樁樁的弊端擺到了朕的眼前,可朕卻沒有果斷動手處置。”
“名義上朕說著治大國如烹小鮮,其實朕不好動啊。”
弘治皇帝籲了口氣:“太子、蔚王都還小,朕的身體......也不見得多好,盲目改變朝廷格局,朕真的怕不能穩妥的將大明交到太子手中。”
他小時候的身體狀況,雖然肯定是比當初的朱厚煒要好上許多,但也還達不到健康、健碩的程度,所以他那些年才會被李廣這些混球蒙蔽。
其實弘治皇帝心中多少是有點數的,但萬一李廣真的能為他延壽料理好身體呢?
長生,他不敢求。
但他至少是奢望能多活一些年頭的。
可惜,求仙問道尋藥問長生終究不過是一場空夢,李廣也早已死在了數年前。
而他的身體在停了李廣的藥後,竟感覺精氣神後續都還好轉了一些。
但終究是身子底子有問題,弘治皇帝愈發覺得有些力不從心了。
所以當朱厚照提出軍部這大膽想法時,弘治皇帝猶豫都沒有猶豫太多就表示能出這個錢。
因為弘治皇帝覺得,他能為朱厚照撐起這片天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或許再過兩五年十年,他想幫朱厚照一把都沒機會了。
即便到那時,也不過才弘治二十幾年,而他弘治也不過才四十來歲......
“所以,太子。”
“趁著朕還能幫你兜底,你和蔚王還能輕鬆一些,有什麽想法就盡快完善吧。”
弘治皇帝不再出聲,隻是在心中喃喃自語。
蕭敬沉默,為弘治皇帝再沏上一碗熱茶,靜靜伺候在身旁。
他今天,多嘴了......
“陛下正值壯年,春秋鼎盛還要坐幾十年天下呢。”
但最終,蕭敬還是沒有忍住,出言安慰。
主仆多年,看到弘治皇帝一個壯年人身上帶起一抹蕭瑟,蕭敬感到有些不舒服。
弘治皇帝不在意一笑,生命長短,他已經明白不是所謂仙佛可以相助的,活在當下吧。
“軍部的事,不許透露出去半分。”
弘治皇帝端起蕭敬呈上的茶,突然開口道。
雖然軍部還未成為現實,但可以算是朱厚照未來的一個大動作,這種事能晚暴露就晚些暴露。
不然有些人怕是徹夜難眠會搞事情。
“是。”
......
“太子殿下!蔚王殿下!”
迴到西山,朱厚照越下馬來還沒來得及伸個懶腰,便聽到了數聲唿喚。
“不是吧,剛迴來又有事了?最近事情是不是有點多,我都沒時間偷懶了。”
還在馬背上的朱厚煒無力吐槽。
殺良冒功案西山這邊暗地裏可沒少運作,他花了不少力氣的,好不容易結束了怎麽事情好像又找上門了?
雖然不知道具體是什麽事,但聽到這急切的唿喚,朱厚煒心中總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殿下,二位殿下,臣,臣有要事要報,有要事要報!”
火急火燎趕到蔚王府結果發現朱厚照、朱厚煒根本不在家的言研,終於等到了二人的迴歸,不由小跑上前。
“那個誰?”
“你已經迴來了?”
“遼東出事了?不會吧?”
注意到正主的身份,二人麵色瞬間嚴肅起來。
看言研這表情,絕對是件大事,不然也不知給他急成這樣。
但不對呀,他們剛從皇宮迴來,要是遼東真出事了快馬急報怎麽著也比你這消息快吧?
“你寫別急,慢慢說到底是什麽要事?”
“遼東到底出了何事?”
“不是,不是遼東,是朝鮮。”言研見蔚王殿下誤會了,忙搖頭道。
“朝鮮?”
朱厚照、朱厚煒二人一聽,更懵了。
你不是去遼東當暗探的嘛,怎麽跟朝鮮扯上關係的?
跑到關外放這麽開,都溜達到朝鮮去了?
“朝鮮咋了?”
“朝鮮新君謊報事情,想要到朝廷騙聖旨!”
“嗯。”
弘治皇帝點點頭輕嗯一聲,沒有過多在意。
“陛下,太子殿下方才所言的軍部......”
蕭敬卻是猶猶豫豫,最終小心開口詢問道。
“恕內臣多嘴,這軍部會不會有些太驚世駭俗了......”
“群臣若是知道了怕是會引起不小的反響、動蕩......”
蕭敬小心翼翼提醒,這完全是要顛覆目前的格局,六部甚至可能被搞的最後隻剩下五部了,文官們是不可能坐以待斃的。
“蕭敬,你跟著朕不少年了,你覺得朕是個怎麽樣的人?”
弘治皇帝聽著蕭敬小聲的提醒,等其說完這才輕輕頷首抬眸問道。
“稟陛下,內臣......”
蕭敬一愣,甚至可以說是被弘治皇帝問懵圈了。
皇帝這種問題是什麽意思,該怎麽迴答,家奴評價主子?這不是倒反天罡嘛,放在任何時代都是會出人命的!
這種問題好難答啊!
“陛下是一個人人稱頌的仁義之君。”蕭敬想了想,小心翼翼開口迴答道。
“陛下登基親政十數載歲月,群臣無不稱讚聖君,言陛下橫掃了大明的許多弊病,陛下親政這十數年是古之少有的盛世,足以比肩文景之治......”
說著說著,蕭敬聲音逐漸輕了下去。
文官當初確實給弘治皇帝捧得很高,甚至有點太高了,讓人聽著就感覺很假。
而且現在的局麵是,陛下剛發動了弘治第一案,按規矩拿下了數十年來最大的數量的文官群體,現在文官集團和陛下的態度多少是沾點微妙的。
可能私底下,文官們的話風早就不知道偏轉到什麽地方去了。
“都是群臣百官當初對朕的評價啊。”弘治皇帝似是沒看出蕭敬的尷尬,自顧自笑笑道。
“但朕當初可真的在心裏有些信以為真了。”
“如果不是這些年太子、蔚王將許多民間的真實擺到朕的眼前,真可能現在還為自己的弘治盛世沾沾自喜呢。”
弘治皇帝雖然像在說笑,但話語間的自嘲毫不掩飾。
“陛下,在內臣眼中陛下就是那為大明努力的聖君明主。”蕭敬默默弓腰站在一側,不經意間瞥到了弘治皇帝兩鬢間泛起的些許白發,內心五味雜陳。
這位爺,可才不到四十歲,卻已經憔悴到這般地步了嗎?
“朕算什麽聖君明主。”弘治皇帝搖搖頭。
“太子和蔚王小小年紀卻在數年前就將大明一樁樁的弊端擺到了朕的眼前,可朕卻沒有果斷動手處置。”
“名義上朕說著治大國如烹小鮮,其實朕不好動啊。”
弘治皇帝籲了口氣:“太子、蔚王都還小,朕的身體......也不見得多好,盲目改變朝廷格局,朕真的怕不能穩妥的將大明交到太子手中。”
他小時候的身體狀況,雖然肯定是比當初的朱厚煒要好上許多,但也還達不到健康、健碩的程度,所以他那些年才會被李廣這些混球蒙蔽。
其實弘治皇帝心中多少是有點數的,但萬一李廣真的能為他延壽料理好身體呢?
長生,他不敢求。
但他至少是奢望能多活一些年頭的。
可惜,求仙問道尋藥問長生終究不過是一場空夢,李廣也早已死在了數年前。
而他的身體在停了李廣的藥後,竟感覺精氣神後續都還好轉了一些。
但終究是身子底子有問題,弘治皇帝愈發覺得有些力不從心了。
所以當朱厚照提出軍部這大膽想法時,弘治皇帝猶豫都沒有猶豫太多就表示能出這個錢。
因為弘治皇帝覺得,他能為朱厚照撐起這片天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或許再過兩五年十年,他想幫朱厚照一把都沒機會了。
即便到那時,也不過才弘治二十幾年,而他弘治也不過才四十來歲......
“所以,太子。”
“趁著朕還能幫你兜底,你和蔚王還能輕鬆一些,有什麽想法就盡快完善吧。”
弘治皇帝不再出聲,隻是在心中喃喃自語。
蕭敬沉默,為弘治皇帝再沏上一碗熱茶,靜靜伺候在身旁。
他今天,多嘴了......
“陛下正值壯年,春秋鼎盛還要坐幾十年天下呢。”
但最終,蕭敬還是沒有忍住,出言安慰。
主仆多年,看到弘治皇帝一個壯年人身上帶起一抹蕭瑟,蕭敬感到有些不舒服。
弘治皇帝不在意一笑,生命長短,他已經明白不是所謂仙佛可以相助的,活在當下吧。
“軍部的事,不許透露出去半分。”
弘治皇帝端起蕭敬呈上的茶,突然開口道。
雖然軍部還未成為現實,但可以算是朱厚照未來的一個大動作,這種事能晚暴露就晚些暴露。
不然有些人怕是徹夜難眠會搞事情。
“是。”
......
“太子殿下!蔚王殿下!”
迴到西山,朱厚照越下馬來還沒來得及伸個懶腰,便聽到了數聲唿喚。
“不是吧,剛迴來又有事了?最近事情是不是有點多,我都沒時間偷懶了。”
還在馬背上的朱厚煒無力吐槽。
殺良冒功案西山這邊暗地裏可沒少運作,他花了不少力氣的,好不容易結束了怎麽事情好像又找上門了?
雖然不知道具體是什麽事,但聽到這急切的唿喚,朱厚煒心中總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殿下,二位殿下,臣,臣有要事要報,有要事要報!”
火急火燎趕到蔚王府結果發現朱厚照、朱厚煒根本不在家的言研,終於等到了二人的迴歸,不由小跑上前。
“那個誰?”
“你已經迴來了?”
“遼東出事了?不會吧?”
注意到正主的身份,二人麵色瞬間嚴肅起來。
看言研這表情,絕對是件大事,不然也不知給他急成這樣。
但不對呀,他們剛從皇宮迴來,要是遼東真出事了快馬急報怎麽著也比你這消息快吧?
“你寫別急,慢慢說到底是什麽要事?”
“遼東到底出了何事?”
“不是,不是遼東,是朝鮮。”言研見蔚王殿下誤會了,忙搖頭道。
“朝鮮?”
朱厚照、朱厚煒二人一聽,更懵了。
你不是去遼東當暗探的嘛,怎麽跟朝鮮扯上關係的?
跑到關外放這麽開,都溜達到朝鮮去了?
“朝鮮咋了?”
“朝鮮新君謊報事情,想要到朝廷騙聖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