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錦州。
雖立春已至多時,但因為地理位置原因,此時的遼東依舊攜帶著凍死人不償命的嚴寒肆虐著這片土地。
鎮國府駐遼東屯田所內,言研正在收拾行李。
來遼東已經不少時日,二位殿下交代他的任務他已經圓滿完成,如今收到了調令,也是時候迴京了。
帶上本就不多的隨身物品,同此次協助他一同執行任務的西山眾人匯合,言研便打算帶著眾人直接悄無聲息的離開。
“那個......兄弟!為何這般急切,我送送你啊。”
還未走出,言研突然聽到身後聲響傳來,迴身一看張澤與一群屯田所的漢子正朝他們走來。
“見過蓋州伯。”言研一群人對張澤問候道。
“為什麽大清早摸黑就走,咱們都是一夥的,沒必要遮遮掩掩吧?”張澤有些疑惑。
大家都是鎮國府一係的,這段時間還都在一同共事,這辦完事迴去複命搞的跟逃跑似的不告而別是啥意思?
要不是他們幹農活的人都有早起的習慣且言研一行十數人較為顯眼還真發現不了。
“蓋州伯,見諒見諒,並非在下想要瞞著你,實在是在哪此次出來執行任務的性質不太一樣,所以這......”
言研解釋道,作為暗探,這次遼東許多大佬的倒台都是他一手造成的,雖然說朝廷已經大規模肅清,將這些底下不幹淨的家夥一扒到底,但難保不會有些餘孽殘留。
若是走漏了風聲讓他們知道這一切都禍事都是因他言研而起,那不是完犢子了嘛。
別小看亡命徒,反正處在一個被朝廷緝拿之中,身處弘治第一大案本就是個死字。
在死之前解決掉將自己害的這麽慘的罪魁禍首那絕對是血賺的呀。
“兄弟,你這麽謹慎我們能理解,但好像沒必要要瞞著咱們吧?”張澤還是有些疑惑。
大家都是一起出來的,這麽長時間你們到底是幹啥的心裏都跟明鏡似的,不可能害你們的呀。
“這......”
言研有些尷尬,他總不能說最近暗探當多了,不論什麽事都喜歡秘而不宣,悄悄滴幹活!
“噥,這些東西你們帶著路上吃。”
張澤從屯田所的一個漢子手中拿過一袋不知是何物的幹糧,塞到言研手中。
“這是?”言研接過袋子掂了掂,還挺沉。
“最近考察時,在山野田間抓到些冬眠的小可愛,正好打打牙祭。”張澤笑道。
“然後,還有件事要拜托諸位兄弟。”張澤又跟身邊人拿過一個包裹,將它遞給言研。
這個包裹看著不算小,但是拿在手裏異常的輕。
“這是屯田所這些漢子們的家書。”
“我們屯田所可能許久都迴不了家了,兄弟你替他們帶個消息迴去。”張澤指了指身後的一群憨厚漢子對言研說道。
張澤解釋道,這些漢子都是當初落戶在西山的百姓,機緣巧合下進了屯田所跟他來了這冰雪關外,但他們的根終是在西山。
這次過年,大家一起煮飯相伴,雖然喜慶但對家的思念確實不可避免。
屯田是他們屯田所的使命,他們不會退卻,但若要是能有機會給家中帶個話那自然是更好。
“放心吧諸位兄弟,這家書,我們會替諸位送到你們親人手中的。”言研認真點頭。
家書抵萬金,普通百姓出走這般遠方,心中之情怎是寥寥幾字可述?
言研覺得,他被觸動了。
因為他是學語言的,純文化出身,最是感性。
“謝謝......謝謝諸位兄弟。”
屯田所的諸多漢子們憨笑,想要出言感謝,但張嘴半天發現。
他們不僅說不出漂亮的感謝話,甚至連這位的名字都想不起來!
無奈,隻能尷尬憨笑撓撓頭,不斷說著謝謝。
“走了!”
將屯田所眾人的事記在心上,言研終於是帶著眾人開始了歸途。
迴去的路,比出來到時要快上不少。
雪已開始消融,又有歸家的良好情緒支撐,在心理上就給人一種輕快感,最重要的是沒有了走走停停的沿途考察,自然而然就加快了行進速度。
這一日,天色將暗,言研一行人距京城已沒有多少距離了。
眾人便決定,在沿途的驛站歇息休整一番。
但在驛站,言研發現,居然還有另一批人在此休整。
“這是朝廷的人嗎,咋看著不像啊?”
同行的一人疑惑的小聲詢問。
這些人嘴裏嘰裏呱啦的不像是漢人的樣子,為何會在這為朝廷官員提供食宿、換馬的驛站呢?
“這應該是朝鮮來的使臣。”言研抬頭,略做觀察說道。
他掌握的數門語言中,恰巧就有門朝鮮語,對這朝鮮倒也算是熟悉。
“使臣?”
那人聞言點頭,原來是番邦來人,難怪嘰裏呱啦聽不太懂呢。
“聽驛站的人說,好像是朝鮮有新君上位,新君派人進朝稟明請封,還有就是這新君的母親好像不是正妻,所以新君想稟明陛下將其生母扶正。”
隊伍中善於交際的成員陳聞已經從驛站人員口中打聽道了情況。
“原來是這麽迴事,這朝鮮新君還挺孝順。”
“噓!輕點,鬼知道他們懂不懂漢話,番邦的君也大小是君,咱們這麽議論被聽到會惹麻煩的。”
迴程的一群人,小聲八卦著這朝鮮的事,不知不覺間夜已深,眾人也吃飽了肚子困意上來收拾收拾準備休息。
言研躺在床上,有困意上湧,讓他的眼皮不住下沉。
但還沒徹底睡著呢,他就聽到了耳邊及小聲的對話聲。
“嗯?”
言研迷糊間,感覺好像跟吃飯時八卦聽到的朝鮮故事版本不太一致。
“這些朝鮮人,在玩什麽花樣?”
言研此時睡意全無,小心翼翼以耳貼牆,晚起了隔牆有耳那一套。
沒想到,這剛從遼東退下還沒迴西山複命呢,居然就再次幹起活來了。
雖立春已至多時,但因為地理位置原因,此時的遼東依舊攜帶著凍死人不償命的嚴寒肆虐著這片土地。
鎮國府駐遼東屯田所內,言研正在收拾行李。
來遼東已經不少時日,二位殿下交代他的任務他已經圓滿完成,如今收到了調令,也是時候迴京了。
帶上本就不多的隨身物品,同此次協助他一同執行任務的西山眾人匯合,言研便打算帶著眾人直接悄無聲息的離開。
“那個......兄弟!為何這般急切,我送送你啊。”
還未走出,言研突然聽到身後聲響傳來,迴身一看張澤與一群屯田所的漢子正朝他們走來。
“見過蓋州伯。”言研一群人對張澤問候道。
“為什麽大清早摸黑就走,咱們都是一夥的,沒必要遮遮掩掩吧?”張澤有些疑惑。
大家都是鎮國府一係的,這段時間還都在一同共事,這辦完事迴去複命搞的跟逃跑似的不告而別是啥意思?
要不是他們幹農活的人都有早起的習慣且言研一行十數人較為顯眼還真發現不了。
“蓋州伯,見諒見諒,並非在下想要瞞著你,實在是在哪此次出來執行任務的性質不太一樣,所以這......”
言研解釋道,作為暗探,這次遼東許多大佬的倒台都是他一手造成的,雖然說朝廷已經大規模肅清,將這些底下不幹淨的家夥一扒到底,但難保不會有些餘孽殘留。
若是走漏了風聲讓他們知道這一切都禍事都是因他言研而起,那不是完犢子了嘛。
別小看亡命徒,反正處在一個被朝廷緝拿之中,身處弘治第一大案本就是個死字。
在死之前解決掉將自己害的這麽慘的罪魁禍首那絕對是血賺的呀。
“兄弟,你這麽謹慎我們能理解,但好像沒必要要瞞著咱們吧?”張澤還是有些疑惑。
大家都是一起出來的,這麽長時間你們到底是幹啥的心裏都跟明鏡似的,不可能害你們的呀。
“這......”
言研有些尷尬,他總不能說最近暗探當多了,不論什麽事都喜歡秘而不宣,悄悄滴幹活!
“噥,這些東西你們帶著路上吃。”
張澤從屯田所的一個漢子手中拿過一袋不知是何物的幹糧,塞到言研手中。
“這是?”言研接過袋子掂了掂,還挺沉。
“最近考察時,在山野田間抓到些冬眠的小可愛,正好打打牙祭。”張澤笑道。
“然後,還有件事要拜托諸位兄弟。”張澤又跟身邊人拿過一個包裹,將它遞給言研。
這個包裹看著不算小,但是拿在手裏異常的輕。
“這是屯田所這些漢子們的家書。”
“我們屯田所可能許久都迴不了家了,兄弟你替他們帶個消息迴去。”張澤指了指身後的一群憨厚漢子對言研說道。
張澤解釋道,這些漢子都是當初落戶在西山的百姓,機緣巧合下進了屯田所跟他來了這冰雪關外,但他們的根終是在西山。
這次過年,大家一起煮飯相伴,雖然喜慶但對家的思念確實不可避免。
屯田是他們屯田所的使命,他們不會退卻,但若要是能有機會給家中帶個話那自然是更好。
“放心吧諸位兄弟,這家書,我們會替諸位送到你們親人手中的。”言研認真點頭。
家書抵萬金,普通百姓出走這般遠方,心中之情怎是寥寥幾字可述?
言研覺得,他被觸動了。
因為他是學語言的,純文化出身,最是感性。
“謝謝......謝謝諸位兄弟。”
屯田所的諸多漢子們憨笑,想要出言感謝,但張嘴半天發現。
他們不僅說不出漂亮的感謝話,甚至連這位的名字都想不起來!
無奈,隻能尷尬憨笑撓撓頭,不斷說著謝謝。
“走了!”
將屯田所眾人的事記在心上,言研終於是帶著眾人開始了歸途。
迴去的路,比出來到時要快上不少。
雪已開始消融,又有歸家的良好情緒支撐,在心理上就給人一種輕快感,最重要的是沒有了走走停停的沿途考察,自然而然就加快了行進速度。
這一日,天色將暗,言研一行人距京城已沒有多少距離了。
眾人便決定,在沿途的驛站歇息休整一番。
但在驛站,言研發現,居然還有另一批人在此休整。
“這是朝廷的人嗎,咋看著不像啊?”
同行的一人疑惑的小聲詢問。
這些人嘴裏嘰裏呱啦的不像是漢人的樣子,為何會在這為朝廷官員提供食宿、換馬的驛站呢?
“這應該是朝鮮來的使臣。”言研抬頭,略做觀察說道。
他掌握的數門語言中,恰巧就有門朝鮮語,對這朝鮮倒也算是熟悉。
“使臣?”
那人聞言點頭,原來是番邦來人,難怪嘰裏呱啦聽不太懂呢。
“聽驛站的人說,好像是朝鮮有新君上位,新君派人進朝稟明請封,還有就是這新君的母親好像不是正妻,所以新君想稟明陛下將其生母扶正。”
隊伍中善於交際的成員陳聞已經從驛站人員口中打聽道了情況。
“原來是這麽迴事,這朝鮮新君還挺孝順。”
“噓!輕點,鬼知道他們懂不懂漢話,番邦的君也大小是君,咱們這麽議論被聽到會惹麻煩的。”
迴程的一群人,小聲八卦著這朝鮮的事,不知不覺間夜已深,眾人也吃飽了肚子困意上來收拾收拾準備休息。
言研躺在床上,有困意上湧,讓他的眼皮不住下沉。
但還沒徹底睡著呢,他就聽到了耳邊及小聲的對話聲。
“嗯?”
言研迷糊間,感覺好像跟吃飯時八卦聽到的朝鮮故事版本不太一致。
“這些朝鮮人,在玩什麽花樣?”
言研此時睡意全無,小心翼翼以耳貼牆,晚起了隔牆有耳那一套。
沒想到,這剛從遼東退下還沒迴西山複命呢,居然就再次幹起活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