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十六年的春,帶著不少寒意。
這個春節,許多人都難以體會傳統佳節的喜悅,更多的是對即將到來的暴風雨的憂慮。
群臣們,對殺良冒功案上報的奏折數量已經達到了一個恐怖的量級。
但弘治皇帝卻仿佛是沒看見一般,依舊對徹查抱有強硬態度,將所有折子憑一己之力壓力下來。
這些牽扯其中的官員心中發慌,他們感到了不安。
弘治皇帝這麽多年,強硬到這般程度的次數屈指可數,而每一次出現都將伴隨著可怕的流血。
就像......剛完蛋被抄家不久的劉大夏一般。
隻不過,這一次他們不再是旁觀者。
這刀是衝著他們腦袋來的。
“陛下,一切皆已準備就緒。”
暖閣內,牟斌單膝跪地沉聲請命。
“都布置好了?”
龍椅上,弘治皇帝頭也沒抬,隻是輕輕將手中的書頁翻麵。
那是,朱厚煒他們之前送進宮的十數萬字殺良冒功案的罪證。
“是。”
牟斌將頭狠狠低下,語氣肯定得很。
這段時間許多事都是他親自上陣親自帶著錦衣衛查的。
為的就是避免錦衣衛中還有類似王獻臣、楊玉這般人存在。
甚至,一些原本牟斌覺得不過是些許小毛病裝作沒看見放過了的錦衣衛小頭目這一次都被他“無私”的清洗了一遍。
錦衣衛,徹底來了個大掃除,清洗掉許多他原本的骨幹臂膀。
雖然這麽做,對錦衣衛、對他牟斌來說絕對是很大的損失,但牟斌沒有選擇。
作為內臣,作為皇家鷹犬,他的一切來源於當今陛下。
曆代錦衣衛督指揮使基本沒有善終的,而他攤上了弘治皇帝這麽一個寬厚的君主,是很有希望得到善終的。
但這些人,差點讓他這個錦衣衛督指揮使萬劫不複!
他牟斌自問對手底下的人算不得多好但受陛下的影響比之前的許多指揮使來說絕對算是心善的一個,可惜有人拿別人的心善當做自己為所欲為不斷觸碰底線的資本即將大禍臨頭也未見自知。
某些錦衣衛頭目是如此,牽扯其中的朝堂文武也是這般。
“傳令英國公,命他巡視京營。”
弘治皇帝淡淡點頭,將本子合上輕輕用手在封麵上模拭。似是做出了什麽重大決定。
他,真的不喜歡用武力解決問題。
但有些人將他的和善當可欺,竟讓文武特務三方形成了可怕的利益糾纏體,那就不能怪他了。
弘治朝,當有一案!
“是!”
牟斌感覺心髒猛的一震,狠狠點頭起身離去。
早已得到消息的英國公張懋,一身戎裝立於馬背之上,攜五軍都督府眾武勳們牢牢把持住了京營,開始巡視起來。
“關外那些家夥居然和文官牽扯這麽深,還把陛下手中的錦衣衛們都牽扯入其中,真是......”
“找死啊......”
京營中,虎頭國公張懋雖已過了壯年,但英姿卻不減當年,反而隨著歲月的沉澱威嚴愈濃。
早在許多年前武勳逐漸衰落,張懋這個武勳毫無爭議的第一人就曾受到過文官們明裏暗裏的多次拉攏。
那時張懋就隱隱感覺到一些不好的事情。
但可惜武勳示弱,武官集團在當年一戰中直接被整的青黃不接,被打到斷層。
先帝後期又頻頻出現幺蛾子,當今聖上又是對文官信任的很,許多即便是軍事上的事都不見得能問到他的頭上,這便讓他心有憂慮嘴裏有話也說不出口。
文官們一張嘴太厲害了,那時候張懋覺得自己若是說出什麽防範、針對文官們的言語,就算是他英國公府是公認的皇家第一死忠,也會惹上一身臊。
但現在,日月流轉,二位小殿下在西山另起了爐灶,不論文武人家都有自己人,還把兵部快要鑿穿了,讓武勳集團看到了未來的希望。
就連一向偏袒文官的當今陛下,也逐漸看穿了文官許多虛偽的麵具,不再對文官一味的友善。
在這文官種種失勢的局麵下,他們背後搞的幺蛾子被曝光在太陽下。
嘖嘖嘖,慘咯。
張懋自然不會覺得這樣就能徹底讓文官示強的局麵打散迴到文武製衡的時代,但......不妨礙他看著爽啊!
戎裝坐鎮軍營,防止文官可能通過什麽手段在陛下發動清算時引起不必要的動亂,雖然比不上親自提刀上陣砍人,但終究是過了點癮呀!
而在張懋等武勳大佬坐鎮京營時,京城中弘治皇帝也下令開始抓拿那一個個被記在小本本上的名字。
京城內,錦衣衛傾巢而出,引起滿城動蕩。
“發生什麽事了?為什麽這麽多錦衣衛?”
“噓,小聲點,錦衣衛正抓人呢,你這麽明目張膽的一輪是想進去坐一坐喝一盞茶嗎?”
四散的百姓,小心翼翼的討論著。
“聽我隔壁王大嬸家兒子的哥們的弟弟的媳婦的老相好說,好像是前段時間遼東傳出的殺良冒功案有了進展,陛下大怒所以直接派錦衣衛開始抓人。”
“據說其中牽著了許多貪官汙吏呢。”
身在京城這個大明政治中心,總有些消息靈通的。
“啊?殺良冒功,他們怎麽敢的,這些人是真該死啊。”有人義憤填膺為那些無辜的人打抱不平。
“誰說不是呢,現在事情暴露了,陛下震怒,他們會付出代價的。”有人點頭,大家雖然身在京城但都不是那種非富即貴的人,說到底也就是普通老百姓,隻不過生活可能稍微比關外百姓要好上那麽些。
但沒脫離階層,同為老百姓,人家的遭遇會不會有一天落在自己腦袋上?
所以對弘治皇帝打貪官汙吏的做法,他們是讚同的很。
因為這打散烏雲後灑下的光,保不齊就能照耀到自己身上讓自己免去黑暗呢?
原本被突然湧現的許多錦衣衛嚇到有些忐忑的百姓們,在這“知情人士”的透露下,情緒逐漸安定下來,並且對弘治皇帝此次對這些灰色利益鏈上的家夥動手發自內心的支持。
當然,哪有什麽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不過是錦衣衛隱藏身份在其中避免造成民間不必要的躁動而已。
但某些人的府上,就沒這麽好運了、
似虎狼般的錦衣衛如入無人之境一般,對付那府上看家護院的奴仆跟收拾小雞仔兒一般,很快就製服了一片人。
“放肆!老夫乃是朝廷三品大員,你們何敢擅闖老夫府上!”
有自持身份的官員坐在堂上怒喝,幹枯的胡須被氣的飛起。
但錦衣衛們則是冷漠以對,甚至有些不屑。
“趙大人,您在遼東那些人身上賺了那麽多,應該明白紙包不住火的道理吧。”
“什,什麽?”原本還怒目圓睜的堂堂三品大員趙大人,心中卻是一驚。
“本官不知道你在說什麽!”
他怒喝,不讓內心情緒有絲毫泄露。
“不知道沒關係,到時候審您的時候希望您的嘴還是這般硬。”
“您知道的,錦衣衛最擅長治的,就是嘴硬。”
“帶走!”
那名錦衣衛小頭目揮手示意,不再理會這曾經遙不可及的朝廷大佬。
為了一個注定墜入深淵即將毀滅的人浪費口水,那是對上班時間可恥的浪費。
錦衣衛也是有kpi的好不好,現在牟斌指揮使親自帶頭開始抓人,到時候自己要是效率最低多丟人呐。
“不,你們抓錯了,我是無辜的,牟指揮使,下官是無辜的,下官小舅子的表弟的表嬸也姓牟,咱們都實在親戚,實在親戚,您放下官一馬,放下官一馬啊牟大人!”
有膽小的,看到錦衣衛這聲勢浩大的陣仗,本就揣在懷中不斷忐忑的小膽,徹底裂開了。
“早幹嘛去了,全部帶走。”牟斌麵無表情。
你們勾結外放地方的錦衣衛指揮,整的我老牟差點晚節不保,現在知道怕了求饒了?
滾一邊去!
“走,下一家!”
一家有一家,一名又一名曾經朝夕上朝的同僚被錦衣衛帶走,讓京城許多官員不由有一種兔死狐悲之感。
“錦衣衛,錦衣衛為何敢如此放肆,我們都是朝廷命官,是讀書人啊......”有翰林顫顫巍巍發言,抵製錦衣衛。
但收獲的,隻是數不勝數的白眼。
一看就是新人,這麽天真。
錦衣衛是陛下的鷹犬是陛下的刀,錦衣衛敢這麽幹身後站著的是誰顯而易見啊。
至於都是朝廷命官都是讀書人......嗬嗬笑笑就行了,這幾年朝廷被整下去的文官還少呀。
感情當初劉大夏劉大人那批一群人被壯觀的掛牆頭掛路燈喊著吃席的時候你沒去唄?
這年頭居然還有這麽天真的小夥子,真少見呐。
有老翰林感慨,文官嘴上冠冕堂皇,背地裏說不定玩的有多髒呢,沒想到居然還能碰到這種白紙。
“陛下,牟斌正帶著錦衣衛在大肆抓捕官員......”
暖閣內,謝遷滿臉嚴肅,對弘治皇帝匯報著此事。
“陛下這是為何,殺良充公案此時還未調查清楚,這般讓牟斌帶著錦衣衛亂來豈不是寒了天下士人的心嗎?”
“請陛下下旨讓牟斌停止,好給天下仕林一個交代!”
謝遷高聲道。
“交代?”
“你是說,讓朕......給他們交代?”
弘治皇帝看向自己的這個股肱之臣,不由冷笑出聲。
“謝遷!他們做了什麽,朕早已調查清楚,還給他們一個交代,是他們該給朕一個交代!”
弘治皇帝一腳踹向龍案,將疊好的奏折震的四散開來。
“蕭敬,拿給朕的大臣們看看,朕命牟斌抓的這些人,到底幹了些什麽為國為民的好事。”弘治皇帝龍袍一甩,背過身去。
朕都還沒爆發呢居然還敢來質問朕,真是給你們臉了。
“列位大人,請。”
蕭敬遵命,將案台上一眾手記分發給在場群臣。
“這......”
劉建看著手中的內容,下意識的擦了擦眼,生怕自己眼花看錯了。
他原以為,陛下震怒是因為某些人在此次殺良冒功案上的不配合,是有些人身居高位卻牽扯其中。
但他實在沒想到,這其中會這麽炸裂。
殺良冒功,隻是最初級的。
這些十年寒窗再數十載官場沉浮爬上高位的老人們,玩的那叫一個花一個變態。
看上了誰家的東西暗示潛規則無用,讓人冒充土匪殺!
看上誰家姑娘,但人家家裏也有些背景且在這重男輕女的時代居然還挺寵女兒?
雇人,殺!
果然,能牽扯進殺良冒功案的貨色,屁股底下都不可能幹淨,往他們往常一查,那一個個都夠死不知道多少次的了。
雖然分到手的材料記錄的人不算多,但在場除了他們仨閣老還有六部不少大人物在呢。
劉建掃視一圈,果然,大家的表情一個賽一個的精彩。
某些勾當,那是話本都不敢那麽寫呀,寫出來都得被讀者噴爛說他瞎搞。
但事實是,現實永遠比小說、話本來的更狗血更炸裂,小說、話本與某些現實相比,簡直不值一提。
因為這藝術是來源於現實的。
而現實,往往遠高於藝術。
“諸卿,可還覺得朕此舉過於魯莽唐突?”弘治皇帝迴過身,坐在龍椅上,俯視著群臣。
這一次,朕才是那個站在道德製高點的男人!
你們的pua等手段,在朕這道德製高點麵前不靈了!
麵對弘治皇帝的質問,在場無一人能辯駁,有的人更是恨不得去洗一洗眼睛。
這通過殺良冒功案為引線揪出來的某些大佬背後的醃臢之事......味兒太衝,太辣眼睛了。
某些個土都快埋到眉毛的,居然還想著自己下麵那二兩除了尿尿早就一無是處的玩意。
就你這順風撒尿都要尿濕鞋的玩意,居然還為此搞的那麽多人家破人亡死相淒慘,你這進錦衣衛大牢是真該啊。
對於現在還能站在朝堂上跟弘治皇帝上鑒的,大多都是還算好,最起碼最起碼也比這些出生玩意好不知道多少倍的主,這些小本上許多東西都大大刷新了他們對某些人得到權勢後的人性下線,自然在無人敢幫他們說話替他們叫不公。
而某些一樣屁股不幹淨與他們伯仲之間甚至猶有過之但這次沒被查出來的,則心中暗顫,再不敢多嘴,生怕這活引到自己身上把自己的底褲也給翻出來。
都是一把年紀不知道什麽時候要退休的人了,還幫你們,我自己晚節還想要呢。
“謝卿,你說說看,朕這麽做,可魯莽唐突?”
麵對群臣的沉默,弘治皇帝無聲輕笑,隨即看向剛剛頂自己訂的最兇的謝遷,玩味道。
“臣......無話可說。”
謝遷啞然,張張嘴最終無力迴應。
得到滿意的迴答,弘治皇帝輕輕靠在龍椅上,抬頭看向上方的金龍愣愣出神。
弘治第一案,至此正式群麵爆發,再無人敢攔。
而這,都是你們自找的......
這個春節,許多人都難以體會傳統佳節的喜悅,更多的是對即將到來的暴風雨的憂慮。
群臣們,對殺良冒功案上報的奏折數量已經達到了一個恐怖的量級。
但弘治皇帝卻仿佛是沒看見一般,依舊對徹查抱有強硬態度,將所有折子憑一己之力壓力下來。
這些牽扯其中的官員心中發慌,他們感到了不安。
弘治皇帝這麽多年,強硬到這般程度的次數屈指可數,而每一次出現都將伴隨著可怕的流血。
就像......剛完蛋被抄家不久的劉大夏一般。
隻不過,這一次他們不再是旁觀者。
這刀是衝著他們腦袋來的。
“陛下,一切皆已準備就緒。”
暖閣內,牟斌單膝跪地沉聲請命。
“都布置好了?”
龍椅上,弘治皇帝頭也沒抬,隻是輕輕將手中的書頁翻麵。
那是,朱厚煒他們之前送進宮的十數萬字殺良冒功案的罪證。
“是。”
牟斌將頭狠狠低下,語氣肯定得很。
這段時間許多事都是他親自上陣親自帶著錦衣衛查的。
為的就是避免錦衣衛中還有類似王獻臣、楊玉這般人存在。
甚至,一些原本牟斌覺得不過是些許小毛病裝作沒看見放過了的錦衣衛小頭目這一次都被他“無私”的清洗了一遍。
錦衣衛,徹底來了個大掃除,清洗掉許多他原本的骨幹臂膀。
雖然這麽做,對錦衣衛、對他牟斌來說絕對是很大的損失,但牟斌沒有選擇。
作為內臣,作為皇家鷹犬,他的一切來源於當今陛下。
曆代錦衣衛督指揮使基本沒有善終的,而他攤上了弘治皇帝這麽一個寬厚的君主,是很有希望得到善終的。
但這些人,差點讓他這個錦衣衛督指揮使萬劫不複!
他牟斌自問對手底下的人算不得多好但受陛下的影響比之前的許多指揮使來說絕對算是心善的一個,可惜有人拿別人的心善當做自己為所欲為不斷觸碰底線的資本即將大禍臨頭也未見自知。
某些錦衣衛頭目是如此,牽扯其中的朝堂文武也是這般。
“傳令英國公,命他巡視京營。”
弘治皇帝淡淡點頭,將本子合上輕輕用手在封麵上模拭。似是做出了什麽重大決定。
他,真的不喜歡用武力解決問題。
但有些人將他的和善當可欺,竟讓文武特務三方形成了可怕的利益糾纏體,那就不能怪他了。
弘治朝,當有一案!
“是!”
牟斌感覺心髒猛的一震,狠狠點頭起身離去。
早已得到消息的英國公張懋,一身戎裝立於馬背之上,攜五軍都督府眾武勳們牢牢把持住了京營,開始巡視起來。
“關外那些家夥居然和文官牽扯這麽深,還把陛下手中的錦衣衛們都牽扯入其中,真是......”
“找死啊......”
京營中,虎頭國公張懋雖已過了壯年,但英姿卻不減當年,反而隨著歲月的沉澱威嚴愈濃。
早在許多年前武勳逐漸衰落,張懋這個武勳毫無爭議的第一人就曾受到過文官們明裏暗裏的多次拉攏。
那時張懋就隱隱感覺到一些不好的事情。
但可惜武勳示弱,武官集團在當年一戰中直接被整的青黃不接,被打到斷層。
先帝後期又頻頻出現幺蛾子,當今聖上又是對文官信任的很,許多即便是軍事上的事都不見得能問到他的頭上,這便讓他心有憂慮嘴裏有話也說不出口。
文官們一張嘴太厲害了,那時候張懋覺得自己若是說出什麽防範、針對文官們的言語,就算是他英國公府是公認的皇家第一死忠,也會惹上一身臊。
但現在,日月流轉,二位小殿下在西山另起了爐灶,不論文武人家都有自己人,還把兵部快要鑿穿了,讓武勳集團看到了未來的希望。
就連一向偏袒文官的當今陛下,也逐漸看穿了文官許多虛偽的麵具,不再對文官一味的友善。
在這文官種種失勢的局麵下,他們背後搞的幺蛾子被曝光在太陽下。
嘖嘖嘖,慘咯。
張懋自然不會覺得這樣就能徹底讓文官示強的局麵打散迴到文武製衡的時代,但......不妨礙他看著爽啊!
戎裝坐鎮軍營,防止文官可能通過什麽手段在陛下發動清算時引起不必要的動亂,雖然比不上親自提刀上陣砍人,但終究是過了點癮呀!
而在張懋等武勳大佬坐鎮京營時,京城中弘治皇帝也下令開始抓拿那一個個被記在小本本上的名字。
京城內,錦衣衛傾巢而出,引起滿城動蕩。
“發生什麽事了?為什麽這麽多錦衣衛?”
“噓,小聲點,錦衣衛正抓人呢,你這麽明目張膽的一輪是想進去坐一坐喝一盞茶嗎?”
四散的百姓,小心翼翼的討論著。
“聽我隔壁王大嬸家兒子的哥們的弟弟的媳婦的老相好說,好像是前段時間遼東傳出的殺良冒功案有了進展,陛下大怒所以直接派錦衣衛開始抓人。”
“據說其中牽著了許多貪官汙吏呢。”
身在京城這個大明政治中心,總有些消息靈通的。
“啊?殺良冒功,他們怎麽敢的,這些人是真該死啊。”有人義憤填膺為那些無辜的人打抱不平。
“誰說不是呢,現在事情暴露了,陛下震怒,他們會付出代價的。”有人點頭,大家雖然身在京城但都不是那種非富即貴的人,說到底也就是普通老百姓,隻不過生活可能稍微比關外百姓要好上那麽些。
但沒脫離階層,同為老百姓,人家的遭遇會不會有一天落在自己腦袋上?
所以對弘治皇帝打貪官汙吏的做法,他們是讚同的很。
因為這打散烏雲後灑下的光,保不齊就能照耀到自己身上讓自己免去黑暗呢?
原本被突然湧現的許多錦衣衛嚇到有些忐忑的百姓們,在這“知情人士”的透露下,情緒逐漸安定下來,並且對弘治皇帝此次對這些灰色利益鏈上的家夥動手發自內心的支持。
當然,哪有什麽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不過是錦衣衛隱藏身份在其中避免造成民間不必要的躁動而已。
但某些人的府上,就沒這麽好運了、
似虎狼般的錦衣衛如入無人之境一般,對付那府上看家護院的奴仆跟收拾小雞仔兒一般,很快就製服了一片人。
“放肆!老夫乃是朝廷三品大員,你們何敢擅闖老夫府上!”
有自持身份的官員坐在堂上怒喝,幹枯的胡須被氣的飛起。
但錦衣衛們則是冷漠以對,甚至有些不屑。
“趙大人,您在遼東那些人身上賺了那麽多,應該明白紙包不住火的道理吧。”
“什,什麽?”原本還怒目圓睜的堂堂三品大員趙大人,心中卻是一驚。
“本官不知道你在說什麽!”
他怒喝,不讓內心情緒有絲毫泄露。
“不知道沒關係,到時候審您的時候希望您的嘴還是這般硬。”
“您知道的,錦衣衛最擅長治的,就是嘴硬。”
“帶走!”
那名錦衣衛小頭目揮手示意,不再理會這曾經遙不可及的朝廷大佬。
為了一個注定墜入深淵即將毀滅的人浪費口水,那是對上班時間可恥的浪費。
錦衣衛也是有kpi的好不好,現在牟斌指揮使親自帶頭開始抓人,到時候自己要是效率最低多丟人呐。
“不,你們抓錯了,我是無辜的,牟指揮使,下官是無辜的,下官小舅子的表弟的表嬸也姓牟,咱們都實在親戚,實在親戚,您放下官一馬,放下官一馬啊牟大人!”
有膽小的,看到錦衣衛這聲勢浩大的陣仗,本就揣在懷中不斷忐忑的小膽,徹底裂開了。
“早幹嘛去了,全部帶走。”牟斌麵無表情。
你們勾結外放地方的錦衣衛指揮,整的我老牟差點晚節不保,現在知道怕了求饒了?
滾一邊去!
“走,下一家!”
一家有一家,一名又一名曾經朝夕上朝的同僚被錦衣衛帶走,讓京城許多官員不由有一種兔死狐悲之感。
“錦衣衛,錦衣衛為何敢如此放肆,我們都是朝廷命官,是讀書人啊......”有翰林顫顫巍巍發言,抵製錦衣衛。
但收獲的,隻是數不勝數的白眼。
一看就是新人,這麽天真。
錦衣衛是陛下的鷹犬是陛下的刀,錦衣衛敢這麽幹身後站著的是誰顯而易見啊。
至於都是朝廷命官都是讀書人......嗬嗬笑笑就行了,這幾年朝廷被整下去的文官還少呀。
感情當初劉大夏劉大人那批一群人被壯觀的掛牆頭掛路燈喊著吃席的時候你沒去唄?
這年頭居然還有這麽天真的小夥子,真少見呐。
有老翰林感慨,文官嘴上冠冕堂皇,背地裏說不定玩的有多髒呢,沒想到居然還能碰到這種白紙。
“陛下,牟斌正帶著錦衣衛在大肆抓捕官員......”
暖閣內,謝遷滿臉嚴肅,對弘治皇帝匯報著此事。
“陛下這是為何,殺良充公案此時還未調查清楚,這般讓牟斌帶著錦衣衛亂來豈不是寒了天下士人的心嗎?”
“請陛下下旨讓牟斌停止,好給天下仕林一個交代!”
謝遷高聲道。
“交代?”
“你是說,讓朕......給他們交代?”
弘治皇帝看向自己的這個股肱之臣,不由冷笑出聲。
“謝遷!他們做了什麽,朕早已調查清楚,還給他們一個交代,是他們該給朕一個交代!”
弘治皇帝一腳踹向龍案,將疊好的奏折震的四散開來。
“蕭敬,拿給朕的大臣們看看,朕命牟斌抓的這些人,到底幹了些什麽為國為民的好事。”弘治皇帝龍袍一甩,背過身去。
朕都還沒爆發呢居然還敢來質問朕,真是給你們臉了。
“列位大人,請。”
蕭敬遵命,將案台上一眾手記分發給在場群臣。
“這......”
劉建看著手中的內容,下意識的擦了擦眼,生怕自己眼花看錯了。
他原以為,陛下震怒是因為某些人在此次殺良冒功案上的不配合,是有些人身居高位卻牽扯其中。
但他實在沒想到,這其中會這麽炸裂。
殺良冒功,隻是最初級的。
這些十年寒窗再數十載官場沉浮爬上高位的老人們,玩的那叫一個花一個變態。
看上了誰家的東西暗示潛規則無用,讓人冒充土匪殺!
看上誰家姑娘,但人家家裏也有些背景且在這重男輕女的時代居然還挺寵女兒?
雇人,殺!
果然,能牽扯進殺良冒功案的貨色,屁股底下都不可能幹淨,往他們往常一查,那一個個都夠死不知道多少次的了。
雖然分到手的材料記錄的人不算多,但在場除了他們仨閣老還有六部不少大人物在呢。
劉建掃視一圈,果然,大家的表情一個賽一個的精彩。
某些勾當,那是話本都不敢那麽寫呀,寫出來都得被讀者噴爛說他瞎搞。
但事實是,現實永遠比小說、話本來的更狗血更炸裂,小說、話本與某些現實相比,簡直不值一提。
因為這藝術是來源於現實的。
而現實,往往遠高於藝術。
“諸卿,可還覺得朕此舉過於魯莽唐突?”弘治皇帝迴過身,坐在龍椅上,俯視著群臣。
這一次,朕才是那個站在道德製高點的男人!
你們的pua等手段,在朕這道德製高點麵前不靈了!
麵對弘治皇帝的質問,在場無一人能辯駁,有的人更是恨不得去洗一洗眼睛。
這通過殺良冒功案為引線揪出來的某些大佬背後的醃臢之事......味兒太衝,太辣眼睛了。
某些個土都快埋到眉毛的,居然還想著自己下麵那二兩除了尿尿早就一無是處的玩意。
就你這順風撒尿都要尿濕鞋的玩意,居然還為此搞的那麽多人家破人亡死相淒慘,你這進錦衣衛大牢是真該啊。
對於現在還能站在朝堂上跟弘治皇帝上鑒的,大多都是還算好,最起碼最起碼也比這些出生玩意好不知道多少倍的主,這些小本上許多東西都大大刷新了他們對某些人得到權勢後的人性下線,自然在無人敢幫他們說話替他們叫不公。
而某些一樣屁股不幹淨與他們伯仲之間甚至猶有過之但這次沒被查出來的,則心中暗顫,再不敢多嘴,生怕這活引到自己身上把自己的底褲也給翻出來。
都是一把年紀不知道什麽時候要退休的人了,還幫你們,我自己晚節還想要呢。
“謝卿,你說說看,朕這麽做,可魯莽唐突?”
麵對群臣的沉默,弘治皇帝無聲輕笑,隨即看向剛剛頂自己訂的最兇的謝遷,玩味道。
“臣......無話可說。”
謝遷啞然,張張嘴最終無力迴應。
得到滿意的迴答,弘治皇帝輕輕靠在龍椅上,抬頭看向上方的金龍愣愣出神。
弘治第一案,至此正式群麵爆發,再無人敢攔。
而這,都是你們自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