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起殺良冒功案各自的真兇,有關朝廷內部一些官員牽扯其中的血色利益鏈?!


    “此言當真,可有證據,你可知其中牽扯?”弘治皇帝沉聲,在沒心情裝深沉了。


    剛剛朱厚照說的每一句話若是真的都會造成巨大的震蕩!


    “真的,東西都帶來了,父皇您自己看吧。”


    “父皇,皇兄說的屬實,剛剛說的種種都清晰的記錄在這裏麵。”


    朱厚照認真點頭,朱厚煒也從旁附議,隨即二人也不知從哪掏出來一碟厚厚的所謂證據。


    看厚度......起碼十數萬字!


    “這麽多......”


    弘治皇帝的眼皮不由輕顫微跳。


    當年洪武朝戶部尚書茹太素在弘治八年遞上來一篇長達一萬七千字的“萬言奏”,給洪武爺氣的讓茹太素自己來讀,差點沒給那老小子活活讀死。


    因為那長達一萬七千字的折子,竟然注水注了一萬六千五百字!


    真實有用的內容連全篇的零頭都算不上,還不如小學生的作文長!


    所以自那以後,洪武爺發飆直接發動製裁,大明往後不知多少年沒再現這種注水貨。


    即便後來注水再現,也絕不敢做的跟茹太素一般五百字內容注一萬六千五這麽離譜的水了。


    所以當弘治皇帝看到這厚厚的一碟時,心情急劇下沉,這要都是實實在在的東西,這其中到底牽扯了多少人多少事?


    “其中大部分是從某些人的嘴裏、書房得到的記錄資料,還有一些是抄錄的他們記的暗賬。就像......當初李廣的黃米一樣。”朱厚煒解釋道。


    要是這麽厚的內容全是一個個人名和簡單的記罪,那都夠抄多少九族了?


    九族消消樂玩到手軟也湊不出十幾萬字的名字來吧?


    人道德經也才幾千字呢。


    弘治皇帝恍然,下意識點了點頭開始翻閱起來。


    但隨便翻了幾頁,他的臉色便不由沉重起來。


    朝中有所謂的冰敬、炭敬,他也有所耳聞。


    下麵的官員給上官送的禮被美稱了嘛。


    但這其中卻揭露了更多的血淋淋現實。


    要升官發財,那點炭敬、冰敬顯然是不夠的。


    你得舍得拿出更多的東西,給予能幫助你的上官更多的利益。


    否則無親無辜,人家憑什麽幫助你呢?


    但大明的工資嘛......眾所周知,摳搜的離譜。


    很多官員要是沒有背後家中的資助和某些灰色收入,活著都有夠費勁的。


    就這樣的條件,你還得孝敬上官、送禮打通關係。


    這錢,從何而來?


    顯然,從那些叫天不應、叫地不靈的百姓,從民脂民膏中來。


    而某些極端一點的......聯合流寇、土匪,燒殺搶掠,充當起了保護傘的責任。


    至於不走科舉上身途徑的武人嘛,在這個以文禦武,武官集團式微的時代自然也有自己的灰色道路。


    打不過敵人沒有軍功怎麽辦?


    殺良冒功唄。


    沒錢孝敬上官讓自己升官怎麽辦?


    殺良冒功後他們從身上搜刮唄。


    怕走漏風聲怎麽辦?


    用殺良冒功得來的不義之財孝敬朝中某些大佬換取保護唄。


    反正在關外,在一些混亂的、人煙稀少之地即便是將普通百姓殺了充賊首又有幾人在乎呢?


    況且這些地界生活本就窮苦,他們殺一些無辜搜刮點好東西還能讓自己過的稍微舒服一些呢。


    至此,一條可怕的灰色血鏈至此形成。


    而朝中他們的保護傘也不傻,雖然收了他們的錢,但這事兒嘛......自然是不能全辦的。


    將這些底子不幹淨的提拔起來,萬一一朝失事牽連到他們豈不是太虧了?


    這種買賣他們自然不樂意幹。


    所以,提拔可以,隻會稍微暗示給你個地方小升。


    但想平步青雲,不好意思基本是不可能的。


    老老實實在底下“幹事”然後給我們孝敬吧。


    對於他們這些高高在上的朝廷大員,這些又算得了什麽呢?


    隻要自己不沾,很多東西根本就連累不到自身,但這利益可是一點不會少的......


    而這,絕不會是個例。


    就像弘治皇帝手上那厚厚一本,不說湊一副撲克牌的人數,那湊個星座、生肖什麽的那是一點難度沒有的。


    而最讓弘治皇帝難以接受的是,作為皇家鷹犬的錦衣衛,某些外放到地方的指揮使,為了收取好處也早已深陷其中跟文官們、某些劊子手們糾纏不清。


    沒有什麽集團是能做到完全沒有問題的,這弘治皇帝很清楚他也不能強求到那一步。


    但這其中牽扯到著實是有些多了些,遼東地界一共才幾個指揮使級的錦衣衛?這本子上就上了多少個?!


    “真是欺天了。”


    迅速翻閱了一會,弘治皇帝靠在龍椅上眼睛微閉,長長吐出一口熱氣道。


    遼東地區......似乎有些疏於掌控啊......


    對於大明許多人來說,他們的核心一直都是兩京一十三省,對關外以及海外等疆土,其實根本不受文官們的重視。


    他們甚至還經常慫恿要放棄這些地方,宣德朝開始的棄土搜索,其中他們就出了不少的力。


    而還留在手中的關外遼東之地,對他們來說因為京城被遷到了北京,遼東成了在軍事防禦上具備決定性意義的地界,所以還勉強保留著其道重視程度。


    並不是說他們重視國防安全,純粹是因為他們本人也要在京城做官......怕死罷了。


    但重要歸重要,削弱是不可避免的。


    苦寒之地練精兵,這些莽夫可不能不防啊。


    所以針對其的腐朽、打壓便在文官的暗中運作中不斷進行。


    還是那句話,大明軍政的腐壞,文官至少要擔七成以上的責任。


    “這些情報,保真?”


    弘治皇帝愣神許久,再度看向朱厚照、朱厚煒聲音低沉而沙啞,顯然壓抑著滿腔的怒火。


    “保真。”


    兩兄弟對視一眼,認真迴應。


    那可不真嘛,我們鎮國府第一暗探親自出手得來的情報,真的不能再真了。


    可能人家在書房還沒記好呢就被我們第一暗探扒拉著記錄下來了。


    “阿湫!”


    遠方遼東,某一位邊關武官的書房內,其人正眼神晦暗的記著不知名的暗語。


    但可能是天氣太冷,不由打了個噴嚏。


    “怎麽迴事?還有迴聲?”


    武官疑惑,謹慎點掃視四周,但未發現任何異常,於是聳聳肩再度認真記錄起來。


    這些東西,雖然記下來十分兇險,但是不記下來萬一被人黑吃黑連反抗的手段都沒有。


    “各位大人,若是你們做好對俺的保護,這些東西就會老老實實待在這,但要是俺出事了,你們一個都跑不了。”


    那武官眼神閃過一抹兇光,咧嘴露出個血腥的笑,將記好的暗話小心翼翼收起放好。


    房間某個角落,拿著鉛筆、隨身小本正偷看著記錄但不小心打了個噴嚏的言研差點嚇個半死,蹲在那一動不敢動,心髒砰砰直跳差點從胸膛中跳出來。


    許久後,確定人沒發現自己且已經離開了的言研,這才長出了一口氣。


    此時的他,手中的紙本早已經被汗水浸濕,發梢上的汗珠更是點點滴落。


    他差點以為,自己要被發現被對方幹掉了。


    “太危險了,這活根本不是一般人能幹的呀。”言研哭喪著臉,手上的動作倒是很實在直接開始翻閱起那武官小心收起的本子。


    一般人幹不了,但二位殿下說了他不是一般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大明攝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荒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荒曦並收藏迴大明攝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