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一定竭盡全力。”
言研用力點頭,眼神中有坎特更有一種從未有過的興奮。
他一個四夷館不入流的小卡拉米,現在居然成了二位殿下器重給予重任的存在。
哪個男孩受得了這種重托啊?
言研發誓,這是他這輩子感到最受重視的一次,他終於不再是那個毫無存在感的小透明了!
“那個殿下,臣叫言研。”
激動之餘,言研還是忍不住補了一嘴,糾正朱厚照剛剛到錯誤。
“好言研,本宮記住了。”朱厚照不在意的點點頭敷衍道。
你丫存在感這麽低,本宮能叫對其中一個字已經很了不起了好不好。
之前交給你教外語的徐經、劉牛現在去問怕是也不一定能叫出你名字吧。
這不能怪我們,誰讓你這人的伴生天賦如此另類又如此強大,都幹涉到別人精神領域了。
張澤、言研前往關外考察這件事,辦的十分迅速。
因為即便沒有朱厚照、朱厚煒在後麵督促,弘治皇帝和三位大學士也會給他們一路開綠燈。
西山屯田搞出了土豆這麽個玩意,還弄出了反季節種植技術,雖然目前限製還是挺大,但也大大改變了固有的農業格局,作為一個農業大國,這顯然是sss級的大事。
從冊封張澤、王臣為蓋州伯和建州伯時就能看出,弘治皇帝對朱厚煒當初畫的土豆等作物最適合在關外推廣的大餅是多麽重視。
如今屯田所出動勘測考察了,眾人高興還來不及呢怎麽能阻攔呢?
就這樣,冒著初冬嚴寒,一支數十人的考察隊自西山出發,一路過關朝著遼東而去。
關外,在各個時代指代的關口都有所不同,而明清時期一般是指的山海關以外。
越過山海關,是一片苦寒之相。
幹燥與嚴寒的疊加哪怕是西山配置及好眾勘探隊的人員也是有些難以忍受。
明明距離北京城並不算多遠,但二者之間卻有著天大的差別。
無怪被稱為苦寒流放之所。
頂著寒雪,隊伍緩慢的前進,在人煙稀少的原野上留下一道淡淡的行進軌跡。
“難怪殿下說關外是難得的沃野,隻有親眼見過才會知道這裏的魅力。”
行進多時,考察隊臨時駐紮休息,烤著火堆,張澤帶著一眾屯田所的人士感歎道。
這一席話,聽的言研和一同協助言研任務的軍校學員滿臉疑惑。
他們是明白西山屯田所有著超強的農學能力,是目前鎮國府最重點的幾個機構組織之一。
但這一路走來,除了雪地荒野外連個鳥都沒有。
連撒尿拉屎都怕時間太長給自己凍上了的鬼地方,你們是怎麽看出是個寶地的?
言研一行人迷茫了,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隔行如隔山?
“你們不是專業種地的,所以你們不是很了解。”張澤見言研等人滿臉問號,不由笑著給他們講解起來。
“一路上走來,我們都會在休息駐紮時翻一翻這積雪覆蓋下的土地。”
“關外的土,比起關內來說枯死的草木腐爛速度更慢,從殿下教授的農學中可知,這積雪覆蓋下分解緩慢的草木,更有利於有機質的積累,你看這土地是黑色的,這就代表了它所有點肥力。”
“而且再往北去,那是一望無際的大平原,跟河南一般,簡直就是天選種地之所啊。”有同為屯田所的人員激動補充,眼中充滿了向往。
一群原先的紈絝子弟,在解鎖了種地基因後,一發不可收拾,這種天選寶地對他們的誘惑簡直不要太大。
這一次,很多屯田所的人都是主動報名的,若非西山那邊的屯田所還需要王臣這個“種地”伯坐鎮,王臣也會和張澤一樣跑過來。
言研等人聽著,似懂非懂,但心中也不由感慨,新學的涵蓋範圍是真的廣,即便是農學也被包含了進去。
篝火繼續毫無規律的跳動著,在眾人閑談放鬆下,時間逐漸流逝到了休息的時候。
關外之地,本就艱苦,天黑夜深溫度更是會大降,再聊下去今晚怕是都不用睡了。
當然,還是要有人守夜的,不說怕不怕在睡夢中被熊瞎子舔上一口,單就這個火堆若是沒人看著滅了會有多麽大的後果就不是考察隊能承受的起的。
火源是溫度,是這漫漫長夜的依仗。
日複一日,漫長而又枯燥的勘測之行下,終於是到達了錦州。
他們將以此為準點進行關外試驗田方案的考察和對殺良冒功案的暗中偵查。
雖然錦州距離本次主要盯梢的關鍵人物張天祥所在的寧遠還是有不少的距離但卻跟另外一個重要人物遼東監察禦史王獻臣距離很近。
其實曆史上關於張天祥這場殺良冒功案的內容還是很迷的,到底是不是真的殺良冒功了並沒有明確的記錄,因為都被後續文官和弘治皇帝的博弈給偏轉了中心。
而這出身錦衣衛在此次事件中占據重要位置的王獻臣在朱厚煒看來便是此次能否破局的關鍵。
盯著他比盯著日後進大牢後死的不明不白的張天祥,顯然是個更好的選擇。
畢竟張天祥到死都不一定接觸到博弈的真相,但王獻臣這個向朝廷義正言辭檢舉的人卻很可能是有接觸過一些人的。
對於此事,第一次擔當大任的言研並未選擇打草驚蛇。
目前自己方處於暗處,隻要暗中觀察等待機會就能迅速拿下有利證據。
抓現行比毫無線索的調查不知要快多少倍。
屯田所,依舊是照著他們的節奏,即便寒冷卻依舊幹勁滿滿,這邊考察土壤肥力,那邊計算規劃屯田布局。
就這認真辦事的樣子,給本地的守備都直接整不會了。
大家都是給朝廷幹活的,為什麽你們種地都能幹的這麽有激情?
難道這就是所謂的職場卷王嗎?
但不得不說,張澤一行真心認真搞種地事業的確是給予了當地守備們很強的迷惑性,以至於原本還擔心會不會有暗中考察欽差的當地封疆大吏們,在持續盯梢屯田所眾人研究土壤製定計劃十數天後,終於是徹底放棄了對他們的戒備。
“被一群種地的泥腿子嚇得提心吊膽,真是莫名其妙。”有人扶額搖頭,自嘲道。
“慎言,這些種地的據說都是某些公侯們的後裔,算是太子和蔚王二位殿下的直係勢力。”
“唉,現在太子都親自出宮搞起事業來了,未來的走向真的是不好琢磨......”
男人湊到一起喝酒聊天,即便說好了今天隻談風月不聊政治,最後也會莫名其妙的聊到政治上麵,這算是一種定律性的事了。
而他們殊不知,可能他們無心說話間,某一道認真的身影正悄悄站在角落,記錄著他們的一言一行。
言研用力點頭,眼神中有坎特更有一種從未有過的興奮。
他一個四夷館不入流的小卡拉米,現在居然成了二位殿下器重給予重任的存在。
哪個男孩受得了這種重托啊?
言研發誓,這是他這輩子感到最受重視的一次,他終於不再是那個毫無存在感的小透明了!
“那個殿下,臣叫言研。”
激動之餘,言研還是忍不住補了一嘴,糾正朱厚照剛剛到錯誤。
“好言研,本宮記住了。”朱厚照不在意的點點頭敷衍道。
你丫存在感這麽低,本宮能叫對其中一個字已經很了不起了好不好。
之前交給你教外語的徐經、劉牛現在去問怕是也不一定能叫出你名字吧。
這不能怪我們,誰讓你這人的伴生天賦如此另類又如此強大,都幹涉到別人精神領域了。
張澤、言研前往關外考察這件事,辦的十分迅速。
因為即便沒有朱厚照、朱厚煒在後麵督促,弘治皇帝和三位大學士也會給他們一路開綠燈。
西山屯田搞出了土豆這麽個玩意,還弄出了反季節種植技術,雖然目前限製還是挺大,但也大大改變了固有的農業格局,作為一個農業大國,這顯然是sss級的大事。
從冊封張澤、王臣為蓋州伯和建州伯時就能看出,弘治皇帝對朱厚煒當初畫的土豆等作物最適合在關外推廣的大餅是多麽重視。
如今屯田所出動勘測考察了,眾人高興還來不及呢怎麽能阻攔呢?
就這樣,冒著初冬嚴寒,一支數十人的考察隊自西山出發,一路過關朝著遼東而去。
關外,在各個時代指代的關口都有所不同,而明清時期一般是指的山海關以外。
越過山海關,是一片苦寒之相。
幹燥與嚴寒的疊加哪怕是西山配置及好眾勘探隊的人員也是有些難以忍受。
明明距離北京城並不算多遠,但二者之間卻有著天大的差別。
無怪被稱為苦寒流放之所。
頂著寒雪,隊伍緩慢的前進,在人煙稀少的原野上留下一道淡淡的行進軌跡。
“難怪殿下說關外是難得的沃野,隻有親眼見過才會知道這裏的魅力。”
行進多時,考察隊臨時駐紮休息,烤著火堆,張澤帶著一眾屯田所的人士感歎道。
這一席話,聽的言研和一同協助言研任務的軍校學員滿臉疑惑。
他們是明白西山屯田所有著超強的農學能力,是目前鎮國府最重點的幾個機構組織之一。
但這一路走來,除了雪地荒野外連個鳥都沒有。
連撒尿拉屎都怕時間太長給自己凍上了的鬼地方,你們是怎麽看出是個寶地的?
言研一行人迷茫了,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隔行如隔山?
“你們不是專業種地的,所以你們不是很了解。”張澤見言研等人滿臉問號,不由笑著給他們講解起來。
“一路上走來,我們都會在休息駐紮時翻一翻這積雪覆蓋下的土地。”
“關外的土,比起關內來說枯死的草木腐爛速度更慢,從殿下教授的農學中可知,這積雪覆蓋下分解緩慢的草木,更有利於有機質的積累,你看這土地是黑色的,這就代表了它所有點肥力。”
“而且再往北去,那是一望無際的大平原,跟河南一般,簡直就是天選種地之所啊。”有同為屯田所的人員激動補充,眼中充滿了向往。
一群原先的紈絝子弟,在解鎖了種地基因後,一發不可收拾,這種天選寶地對他們的誘惑簡直不要太大。
這一次,很多屯田所的人都是主動報名的,若非西山那邊的屯田所還需要王臣這個“種地”伯坐鎮,王臣也會和張澤一樣跑過來。
言研等人聽著,似懂非懂,但心中也不由感慨,新學的涵蓋範圍是真的廣,即便是農學也被包含了進去。
篝火繼續毫無規律的跳動著,在眾人閑談放鬆下,時間逐漸流逝到了休息的時候。
關外之地,本就艱苦,天黑夜深溫度更是會大降,再聊下去今晚怕是都不用睡了。
當然,還是要有人守夜的,不說怕不怕在睡夢中被熊瞎子舔上一口,單就這個火堆若是沒人看著滅了會有多麽大的後果就不是考察隊能承受的起的。
火源是溫度,是這漫漫長夜的依仗。
日複一日,漫長而又枯燥的勘測之行下,終於是到達了錦州。
他們將以此為準點進行關外試驗田方案的考察和對殺良冒功案的暗中偵查。
雖然錦州距離本次主要盯梢的關鍵人物張天祥所在的寧遠還是有不少的距離但卻跟另外一個重要人物遼東監察禦史王獻臣距離很近。
其實曆史上關於張天祥這場殺良冒功案的內容還是很迷的,到底是不是真的殺良冒功了並沒有明確的記錄,因為都被後續文官和弘治皇帝的博弈給偏轉了中心。
而這出身錦衣衛在此次事件中占據重要位置的王獻臣在朱厚煒看來便是此次能否破局的關鍵。
盯著他比盯著日後進大牢後死的不明不白的張天祥,顯然是個更好的選擇。
畢竟張天祥到死都不一定接觸到博弈的真相,但王獻臣這個向朝廷義正言辭檢舉的人卻很可能是有接觸過一些人的。
對於此事,第一次擔當大任的言研並未選擇打草驚蛇。
目前自己方處於暗處,隻要暗中觀察等待機會就能迅速拿下有利證據。
抓現行比毫無線索的調查不知要快多少倍。
屯田所,依舊是照著他們的節奏,即便寒冷卻依舊幹勁滿滿,這邊考察土壤肥力,那邊計算規劃屯田布局。
就這認真辦事的樣子,給本地的守備都直接整不會了。
大家都是給朝廷幹活的,為什麽你們種地都能幹的這麽有激情?
難道這就是所謂的職場卷王嗎?
但不得不說,張澤一行真心認真搞種地事業的確是給予了當地守備們很強的迷惑性,以至於原本還擔心會不會有暗中考察欽差的當地封疆大吏們,在持續盯梢屯田所眾人研究土壤製定計劃十數天後,終於是徹底放棄了對他們的戒備。
“被一群種地的泥腿子嚇得提心吊膽,真是莫名其妙。”有人扶額搖頭,自嘲道。
“慎言,這些種地的據說都是某些公侯們的後裔,算是太子和蔚王二位殿下的直係勢力。”
“唉,現在太子都親自出宮搞起事業來了,未來的走向真的是不好琢磨......”
男人湊到一起喝酒聊天,即便說好了今天隻談風月不聊政治,最後也會莫名其妙的聊到政治上麵,這算是一種定律性的事了。
而他們殊不知,可能他們無心說話間,某一道認真的身影正悄悄站在角落,記錄著他們的一言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