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水泥產量如何,真的能替代糯米灰漿嗎?”


    略做感歎秀了把文采的弘治皇帝將話題引迴主題,問道。


    雖然這水泥就目前來看,硬化效率確實比糯米灰漿快的多,但產量這東西可還一點都沒有了解呢。


    就拿大明目前主要的兩大粘合劑來說,一個就是之前提到過的糯米灰漿,還有一個則是普遍使用的三合土砂漿。


    三合土的強度有限,對於此類要求高的工程來說很可能會變成豆腐渣工程,忙活了半天反而留下可怕的安全隱患。


    糯米灰漿的成本則太過於恐怖,前些年的京城一處城牆修築,就短短幾裏地要是都使用糯米灰漿的話據說就需耗費掉上十萬斤的糯米。


    雖然性能優異,但成本著實太過駭人。


    地主家就算有餘糧也經不起這麽消耗浪費啊。


    所以這水泥能否真的承擔的起重任,成本和產量依舊是其中一大關鍵。


    “父皇,這玩意產量極高,您是西山去的少,現在西山這玩意用的可普遍了。”朱厚照扛著錘子插嘴道。


    “父皇還記得當初那個大劇院嗎?前麵廣場有一段路當初就是用水泥鋪設的,不過那時候的水泥還在調製配方所以使用不算廣,但現在相對成熟了這玩意就算是在西山煤礦幹工的工人隻要努努力想用水泥磚給自己修個小房子也不是不可能的。”


    “產量方麵,隻要撒開膀子幹,至少供應一兩個府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最關鍵的是,這修築堤壩,難免就要與水有長期接觸,而水泥在水中也是能硬化的,這是糯米灰漿怎麽也比不了的。”朱厚煒補充道。


    “這簡直就是為修築堤壩而出世的啊。”工部尚書曾鑒聞言不由驚歎道。


    在水中都能硬化,這能避免多少麻煩?


    為什麽每次修築堤壩都會造成傷亡,這粘合劑方麵就有很大的原因,導致他們要耗費更多的沙石來拋下去填堵。


    “好,那這次黃河治理的重任朕就交給你們鎮國府,成立鎮國府水部專門負責,由工部從旁輔助。”弘治皇帝此時也是目露喜光,當即決定道。


    “是,兒臣接旨!”


    朱厚照、朱厚煒二人忙恭聲迴應。


    雖然這看上去是麻煩,但確實實打實又從文官手中挖了一塊權利出來,鎮國府下轄水部,外加司職屯田試驗,還有西山從剛開始研究無煙煤、玻璃的時候就召集培養的一大批工匠,日後拓展出個小工部指日可待呀。


    正樂嗬嗬的曾鑒臉上的笑容直接就轉移到了朱厚照、朱厚煒二人臉上,頓時就不樂了。


    他張了張口,想要說些什麽。


    雖然這次確實是工部有求鎮國府,想要尋求二位殿下幫助,自然也願意付出一些代價。


    這在政治博弈中也是無可厚非的,交換利益嘛。


    但陛下您這直接讓鎮國府那邊另起爐灶再搞一個水部是不是有些太過了?


    這哪是單單讓鎮國府主導一次治水啊,怕是日後要架空工部的天下水利之權喔!


    “鎮國府水部主要負責的依舊是防水患對堤壩的修築,且需要於工部這邊協調報備到朕這,其餘水利方麵之事則依舊由工部水部負責。”


    弘治皇帝瞥了一眼曾鑒,再度開口道。


    “是,陛下。”


    曾鑒見狀,隻得點頭。


    還能說啥,隻是分出去一部分權力,還是每年最讓工部之人頭疼的決堤泛濫處理一事,比起某個把水軍全丟了的家夥不知道好多少倍,自己該知足了。


    曾鑒暗自拍拍胸脯籲了口氣,有馬文升馬尚書丟掉整個備倭權在前,自己這點損失根本就算不上損失。


    這一對比,心裏舒坦多咯。


    “陛下,劉建、李東陽、謝遷三位大學士求見。”


    此時,小太監突然來報,隨後弘治皇帝便將三人召了過來。


    劉建三人本麵色沉重,但看到站在一旁的朱厚照、朱厚煒及工部尚書曾鑒卻是一愣。


    但隻是片刻,三人便收迴目光,劉建眼中光芒莫測:“陛下,商丘黃河決堤又多一處,此次決堤傷亡百姓數百,且還在不斷增加。”


    “開封府上奏,請朝廷旨意。”


    說罷,劉建悄悄瞅了一眼一旁“乖巧”的朱厚照、朱厚煒。


    若是不出意外,這一次的救災怕是又要被二位殿下從工部挖走不少權力了。


    就像去年江南時一般......


    難怪奏折遞上來的時候派人去找曾鑒工部說人家早就麵聖去了呢,原來這小會早就開起來了。


    “此事朕已有定奪,稍後鎮國府會同工部一同負責此事。”


    果然,弘治皇帝聞聽又出現了數百的傷亡臉色頓時一沉,嚴肅的說道。


    三人暗歎,這自己白焦急忙慌了,陛下這邊都安排、布置好了。


    雖然有些自嘲,但三人還是迅速調整狀態,開始與弘治皇帝商討起其中的細節。


    畢竟這抗災還得考慮到糧草、安民等等事宜,所涉及的不單是工部一部,一件大事往往是各方麵都要涉及思慮的。


    而朱厚照、朱厚煒則是自覺的告辭離場。


    這次能得到工部的一部分職能已經是意外之喜了,後續商討到的很多他們就算參與了其實也不能獲得什麽實際性的東西。


    甚至到時候可能還會被三位閣老套著弄出點糧草、銀子用以安民。


    這可不就偷雞不成蝕把米了嘛,不如自覺退去,人我這邊出了,糧草補給之類的後勤就別來沾邊了哈。


    果然,在二人退出暖閣不一會,就隱約聽到了身後傳來的為難歎氣之聲。


    不用想也知道,文官們又要哭窮掏父皇的兜了。


    畢竟現在弘治皇帝的內帑有的現銀不知比國庫要多出多少,這麽大一塊肥肉,文官不可能不盯上的。


    “這國庫、內帑本就是分離的,朕這些年都盡可能不去動國庫中銀子,反之朕這內帑諸卿......”


    “陛下,話不能這麽說,天下乃是陛下之天下,四海皆是陛下之四海,眾生亦是陛下之眾生,如今黃河決堤明不聊生國庫空虛,還望陛下以天下百姓眾生為重......”


    “這狗皇帝貪了本宮那麽多分紅,現在好了,自己也被盯上了。”背後非議自己老爹,朱厚照顯然非常專業,直接開始吐槽起來。


    “慎言呐。”


    朱厚煒見狀忙是捂住了朱厚照的嘴。


    才走出暖閣多久你就這麽飄,怕是以後的分紅都不想要了喔。


    “先迴西山,給小琉球發個令。”


    二人並肩,出宮而去。


    這小琉球的建設才沒多久,忙碌的王師傅就又接了個給黃河貼瓷磚......呸,修河堤的大活。


    從江南各水域幹到小琉球再幹到黃河,真不愧是咱大明第一包工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大明攝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荒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荒曦並收藏迴大明攝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