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確實是個難得的機會,孩他爹,你想去就去吧,我支持你。”石頭妻子輕聲說道。


    “我們這四裏八鄉除了山還是山,即便是地主老爺都比不上其他地方的人,縮在這確實沒什麽出路。”


    “既然是朝廷貼出的告示,那也許真會是個機會也說不定。”


    “可是,可是這是去小琉球,要出海的......”


    出海,離鄉,人賤。


    對於鄉土情結很重的漢人而言,確實是很大的思想鬥爭。


    更何況是陳石頭這種一輩子最遠也不過是去過縣城的人,小琉球雖然聽說過但卻太遠太遠了。


    若不是小琉球明麵上是歸屬於福建的,陳石頭怕是連聽說都沒機會聽說這個地方。


    “石頭哥,說真的,我其實很不舍得你去,但我作為妻子,我覺得我該做的就是站在身後支持你做的決定。”


    “你小時候就跟我說過想走出大山,現在這次或許就是最有希望的一次。”石頭妻子看著還在掙紮的陳石頭,說道。


    “雖然咱們這些地方的人都不願意遠行,因為一旦家中有人遠行就意味著家中少了一個頂梁柱,一家人活下去的壓力就會更大。”


    “但是在我小的時候我曾聽到他說過,人這一輩子,想要爭就要走出去,就像讀書人想要取得功名就要去布政司去京城趕考,不能往外走的都是那些讀不出名堂多人,隻有往外走到那一步才是真正的文曲星。”


    “我想,其實不隻是讀書,其它事也是這樣的。”石頭妻子開始迴想起自己那童生老爹,雖然老爹讀書根本沒讀出什麽名堂,但即便如此也教了她不少知識。


    讓她一個山裏丫頭,在認知上超過了同鄉許多人。


    “走出鄉關,走出大山,我和孩子會在家中等你迴來。”


    漆黑的夜,陳石頭想著妻子說的話,輾轉反側久久難眠。


    他的心中,依舊在掙紮。


    因為他已經不再年輕,早已過了年少輕狂的年紀,如今的他上有老下有小,心中有牽掛萬事自然多顧慮。


    但這種子已悄然落下,妻子的話更像是一場春風細雨,將它澆灌抽芽。


    一個賢內助真的勝過世間萬千。


    次日早早上地裏幹活完中午迴家避暑的陳石頭,便見到了端著個缺口陶碗坐在那喝水的陳大山。


    “爹?”


    陳石頭有些吃驚,因為娶妻生子,取得還是附近唯一老童生的女兒,陳大山可是掏出了老底給陳石頭分出個“愛”的小窩,所以看到老爹坐在自己家裏明顯正在等他,陳石頭怎能不驚訝。


    “是我找爹來的。”


    一旁的石頭妻子給陳石頭也倒了一碗水輕聲道。


    “我跟爹說了那件事,爹同意了。”


    “爹同意了?”


    陳石頭更驚訝了,眼睛瞪得老大,差點沒接住妻子遞過來的碗。


    作為上了年紀,做了一輩子農活的山裏百姓,陳石頭是知道老爹陳大山有多麽固執的,他要覺得不合他的理,你就算說破天去他都不會理你。


    現在居然被說服了......


    “石兒,你可不能辜負你媳婦啊。”


    陳大山歎了口氣,作為一個父親,他終究是被自己的兒媳婦說的鬆口了。


    誰不想家中娃有出息呢,隻是沒途經的人呐,不敢想而已。


    “兒媳婦有句話說的好,人生難得......那個啥,既然你想去那就去吧。”


    “老子還活著呢,餓不著兒媳婦和孫子。”


    陳大山作為一個能資助的起兒子娶老童生女兒做媳婦,還能資助他分出一個“愛的小窩”的老父親,還是很有本事的。


    雖然陳石頭要真的離開家出去闖家中的情況肯定會更拮據難過,但也肯定不會真餓壞了人。


    陳石頭作為一個已經成家,二胎都要出來的男人,此刻卻感覺鼻子一酸。


    在這個時代,能得到家人這般無條件的支持真的彌足寶貴。


    他下意識捏了捏拳,在心中暗暗下定決心。


    這一次他一定要闖出點名堂,抓住機會,以後讓老婆孩子、父母過上好日子,搬出大山。


    因為不識字不知道具體時間地點,陳石頭在妻子的幫助收拾下,很快便準備了一些行囊,奔赴遠行。


    而這一幕,在福建各個地區都在發生。


    或似陳石頭一般得到家人支持,奔赴遠方。


    或是年輕樂觀,三五結伴,想要借此改變命運。


    各種各樣擁有著不同人生的人此刻在各自的縣城匯聚。


    若是成功經過了選拔,他們將齊聚海灘一同隨船前往小琉球,開始一段嶄新的人生曆程。


    ......


    “鎮國府備倭衛那邊怎麽還沒消息?這選點人前往小琉球發展這麽費勁嗎?”


    朱厚照有些鬱悶的吐槽道,距人工降雨後製定後續的任務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光景,都由七月鬼開門過渡到了中秋月圓又到了九月秋風。


    時間滋溜滋溜的,很快就溜走了好不好,能不能拿出點效率來?


    朝堂上那群整日走流程個沒完的文官現在效率都開始直線提高了,你們難道就沒點壓力,不知道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嗎?


    “標準是咱們一起定的,你就應該知道其中的難點,有點耐心好不好?”朱厚煒對朱厚照的性子已經了解的不得了了,知道他就是單純閑的沒事所以才會想要推一推下麵的進度。


    畢竟開拓關外要準備的東西不少,朝廷那邊雖然效率大大提高,但某些時間節點卻快不了,比如秋後之類的,要走完全流程將能用的丐幫人馬分離出來再好好訓練一番,轉眼就奔著弘治十六年去了。


    因為北方的冬天......根本不適合搞移民。


    更何況還是把人送迴去種地,那地方人都能輕鬆凍死了,又不是跟西山一樣有一套完整的暖棚實驗基地,大冬天種個毛啊。


    所以最快也得等到明年晚春初夏的時間才是在關外開展“新”屯田、移民大業的最佳時機。


    這一件事的進度催不動,朱厚照隻能盯著南邊另一個能催的都的了。


    畢竟就算是寒冬,冷空氣也影響不到小琉球,咱們在西山尿尿都嫌冷,人家那時還是溫暖如春。


    哦,不包括山區,指的是沿海平原地區。


    “要人家自願前往小琉球,還要檢查身體狀況,還要進行簡單的統一化教育......”朱厚照翻翻白眼。


    “雖然很人性對咱們鎮國府的名聲很有好處,但真的很拖進度誒。”


    “殿下,這應該叫磨刀不誤砍柴工。”王守讓在一旁糾正道。


    “自願前往的百姓,從心理上或多或少都是對咱們抱有一定信任的,而檢查身體進行統一化簡單培訓可以避免後續人力物力的不必要浪費......”


    小姑娘認認真真的給朱厚照分析著這一切,給朱厚照整的滿頭黑線。


    “好,說的好,但下次別說了。”


    “這規矩本就是本宮和厚......蔚王一起定下的本宮會不知道?”


    “題做完了嗎就插嘴,罰你今天多做兩道數學題。”


    “可是殿下,這拋物線您還沒給我講過呀。”


    “拋物線有啥好講的,會扔石頭吧?”


    “會。”


    王守讓點點頭。


    “那射箭呢?”


    “也會了,前些日子您在給鎮國軍校上課時叫過我。”王守讓迴答。


    “這不就完了,扔石頭、射箭不都是拋物線嘛,本宮已經教過你了,今晚加兩道拋物線的題,做不出來不許吃飯。”


    “哦,那我試試。”王守讓茫然,隨即點點頭開始認真做題,大爺似的朱厚照則躺在搖椅上,好不快哉。


    剛剛還在跟朱厚照說這話轉眼發現自己就被二人完全忽略掉的朱厚煒:???


    我請問呐,我是你們y的一環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大明攝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荒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荒曦並收藏迴大明攝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