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倆小子......”
弘治皇帝將手放在禦案上,用指尖輕輕敲打這案牘。
“噠~噠~噠~”
微弱的聲音在此刻寂靜的暖閣中卻是顯得那般刺耳。
“負圖輸的,不怨。”
劉建心中暗暗搖頭,鎮國府目前的凝聚力還百姓們對其的認可度太高太高,兵部玩不過他們簡直太正常了。
以太子殿下、蔚王殿下現在在民間的威信與號召力,他們這些玩手腕打啞謎的文官搞不過才合乎常理。
陰謀詭計政治手段,在絕對的實力麵前是不堪一擊的。
這浩蕩磅礴的民意、民心,就是絕對實力的體現。
難道你還指望被肆意擺弄的浪花去掀翻那兩位弄潮兒嗎?
“陛下,蔚王殿下想問這些丐幫之人何時能審訊完畢,若不是大罪之人可否交由鎮國府讓他們戴罪立功。”送報之人恭敬道。
弘治皇帝等人頗感無奈,丐幫被抓到消息才剛送來,鎮國府那邊連這些個人手用到何處都想好了?
效率這麽高的嘛......
“刑部、大理寺等拿出個章程,速速處理,李公負責盯梢一下進度。”弘治皇帝不再敲案牘“刷功德”了,略做思索便拍板道。
效率高點卷點也好,帶動工作效率嘛,人家太子、蔚王都這麽努力辦事效率這麽高,你們百官還不知道好好提升一下工作效率?
雖然治大國如烹小鮮是沒錯,但按你們這烹法,等你們做好飯人都已經餓死好幾輪了。
卷吧,卷起來,反正受益的是咱老朱家。
原先還覺得自己丟錢了的弘治皇帝,很好的換了個思考角度,讓自己進入到了良好情緒當中。
“是。”
李東陽茫然的接過任務,被牽入這“內卷”大軍之中。
“還有牟斌、蕭敬,鎮國府那邊已經將丐幫眾多高層拿下,但難保不會有漏網之魚,廠衛要做好收尾工作,知道嗎?”
弘治皇帝又將目光投向蕭敬、牟斌二人。
你倆,對就是你倆。
你們錦衣衛和東廠也別給朕閑著,都給朕卷起來!
花了朕那麽多真金白銀,結果次次都跟在鎮國府後麵吃灰,若是在這樣的話你們趁早收拾收拾卷鋪蓋走人!
你不幹,有的是人幹。
把位置騰出來給樂意幹,能幹的人!
“是!”
......
也不知是受到什麽刺激,朝廷百官們發現,這段時間朝廷的辦事效率變高了好多。
像是刑部、大理寺等審判機構,平時喝茶扯淡一整天審不了幾個案子,現在都不敢明目張膽的偷懶了,卷宗翻到飛起,恨不得幾天之內將積壓的案子審完似的。
吏部對官員考勤、點卯查的也嚴了不少,不止要查是否遲到缺勤,現在還開始抓摸魚劃水啦!
甚至就連鷹犬錦衣衛、東廠,都變成了勞模一般,做事效率“哐哐”往上漲。
朝堂百官們苦不堪言,這問題到底出在哪了呢,怎麽生活突然變得這麽充實,之一段時間幹的活都抵得上當初一兩個月。
平時上下幾十道程序花費一兩個月才能審批下來的文件,現在審批效率足足提高了十倍不止!
到底是誰帶的壞頭啊!
正在西山和朱厚照打打鬧鬧的朱厚煒,完全沒有預料到,他居然在不經意間提高了大明朝堂“磨洋工”的工作效率......
......
陳石頭今天難得進城趕集,想要給家中婆娘扯上一批布,給娃們帶上兩塊紅糖、小吃等零嘴解解饞。
在城中,陳石頭顯得十分的謹慎,生怕衝撞了別人自己賠不起還把僅有的那點碎銀賠進去。
他已經過了進城東看西看好奇的年紀,但在手中拎著購買的物品走在城中的時候,他還是會下意識的看看這人來人往熱鬧非凡的小城。
曾幾何時,他也想要從小山村搬到城裏,經營個生意開個小商鋪,甚至是日後有幸當個小員外,也過一過有人伺候著的日子。
可惜,最終他還是如老爹陳大山一般,留在了那個小山村,種著那幾畝下等田地,農閑時再出去給地主老爺、讀書人老爺們做點短工掙點碎銀......不對,是銅板,勉強養活一家人罷了。
誰年輕不曾意氣風發發誓要站在高處帶給家人更好的生活,不過是被歲月折了腰,磨平了棱角,最終將那意氣風發的少年徹底埋葬。
陳石頭,隻是萬千大眾中那不起眼的一員罷了。
“石頭,走了!”
“再不走今晚迴不了家要睡破廟了!”
此時,一個牽著毛驢頭發幹枯牙齒焦黃的男子朝著陳石頭這邊喊道。
他們是一個村一起搭夥來的,作為遠離縣城的山村,要想進城趕集買點生活必需品,那就得掐算好時間。
往往當天起個大早,走上數個時辰山路才能來到城中,再匆匆忙忙趕集買完所需後,又得匆忙趕迴。
不然就會落個露宿野外的命運。
對於他們來說,露宿郊野、破廟事小。
因為露宿野外導致采購的東西出現閃失才是真難受的。
對於一個銅板都要掰成兩份花的人,丟點剛買的東西真的會比要他們命還難受。
所以若非迫不得已,他們都會盡可能趕迴家不在荒野過夜。
“哦,來了來了!”
陳石頭聞言,拎著東西便朝著趕驢的同伴走去。
將一些物品讓毛驢背上,一行三五人便開始迴程。
什麽,為什麽不弄個驢車好坐驢車?
其一是山野間許多地方根本坐不了車,車在這些地方純是累贅。
其二嘛......他們不舍得花那個錢坐驢車。
有錢有精力去製作一輛驢車,對他們而言不如多做點農活補貼補貼還用,在限製極多的山區用驢車,實用性真的十分有限。
幾人一驢,晃晃悠悠朝著城門口走去,卻見今早剛進來的城門似乎有了什麽變化,一群人正圍在城門邊議論著什麽。
“這是出啥事了嗎?”
驢的主人陳田看見眾多圍在一起的人群,不由好奇一問。
當然,也隻是一問。
對於底層百姓來說,活著已經耗費了他們全部了力量,又哪還有心思關心太多其他跟自身八竿子打不著的事呢?
他們還忙著趕路迴家呢。
“走吧走吧。”
陳田牽著驢帶著眾人進入門洞,就要出城而去,卻聽見此時那圍著的人群中隱約傳出的討論之聲。
“鎮國府要組織人手前往小琉球?”
“是啊是啊,據說條件還很不錯,選上去了不但會提供吃住每月還會有銀子補貼。”
“包吃住給銀子,居然是銀子,真是大手筆,平時俺做工一年都不見得能存下銀子,他們居然每月補貼銀子......”一些不識字的百姓們聽著識字的讀書人讀著榜上的內容不由感慨。
“去小琉球,提供吃住每月還有銀子補貼?”
原本漠不關心的陳石頭耳朵下意識的豎了起來。
弘治皇帝將手放在禦案上,用指尖輕輕敲打這案牘。
“噠~噠~噠~”
微弱的聲音在此刻寂靜的暖閣中卻是顯得那般刺耳。
“負圖輸的,不怨。”
劉建心中暗暗搖頭,鎮國府目前的凝聚力還百姓們對其的認可度太高太高,兵部玩不過他們簡直太正常了。
以太子殿下、蔚王殿下現在在民間的威信與號召力,他們這些玩手腕打啞謎的文官搞不過才合乎常理。
陰謀詭計政治手段,在絕對的實力麵前是不堪一擊的。
這浩蕩磅礴的民意、民心,就是絕對實力的體現。
難道你還指望被肆意擺弄的浪花去掀翻那兩位弄潮兒嗎?
“陛下,蔚王殿下想問這些丐幫之人何時能審訊完畢,若不是大罪之人可否交由鎮國府讓他們戴罪立功。”送報之人恭敬道。
弘治皇帝等人頗感無奈,丐幫被抓到消息才剛送來,鎮國府那邊連這些個人手用到何處都想好了?
效率這麽高的嘛......
“刑部、大理寺等拿出個章程,速速處理,李公負責盯梢一下進度。”弘治皇帝不再敲案牘“刷功德”了,略做思索便拍板道。
效率高點卷點也好,帶動工作效率嘛,人家太子、蔚王都這麽努力辦事效率這麽高,你們百官還不知道好好提升一下工作效率?
雖然治大國如烹小鮮是沒錯,但按你們這烹法,等你們做好飯人都已經餓死好幾輪了。
卷吧,卷起來,反正受益的是咱老朱家。
原先還覺得自己丟錢了的弘治皇帝,很好的換了個思考角度,讓自己進入到了良好情緒當中。
“是。”
李東陽茫然的接過任務,被牽入這“內卷”大軍之中。
“還有牟斌、蕭敬,鎮國府那邊已經將丐幫眾多高層拿下,但難保不會有漏網之魚,廠衛要做好收尾工作,知道嗎?”
弘治皇帝又將目光投向蕭敬、牟斌二人。
你倆,對就是你倆。
你們錦衣衛和東廠也別給朕閑著,都給朕卷起來!
花了朕那麽多真金白銀,結果次次都跟在鎮國府後麵吃灰,若是在這樣的話你們趁早收拾收拾卷鋪蓋走人!
你不幹,有的是人幹。
把位置騰出來給樂意幹,能幹的人!
“是!”
......
也不知是受到什麽刺激,朝廷百官們發現,這段時間朝廷的辦事效率變高了好多。
像是刑部、大理寺等審判機構,平時喝茶扯淡一整天審不了幾個案子,現在都不敢明目張膽的偷懶了,卷宗翻到飛起,恨不得幾天之內將積壓的案子審完似的。
吏部對官員考勤、點卯查的也嚴了不少,不止要查是否遲到缺勤,現在還開始抓摸魚劃水啦!
甚至就連鷹犬錦衣衛、東廠,都變成了勞模一般,做事效率“哐哐”往上漲。
朝堂百官們苦不堪言,這問題到底出在哪了呢,怎麽生活突然變得這麽充實,之一段時間幹的活都抵得上當初一兩個月。
平時上下幾十道程序花費一兩個月才能審批下來的文件,現在審批效率足足提高了十倍不止!
到底是誰帶的壞頭啊!
正在西山和朱厚照打打鬧鬧的朱厚煒,完全沒有預料到,他居然在不經意間提高了大明朝堂“磨洋工”的工作效率......
......
陳石頭今天難得進城趕集,想要給家中婆娘扯上一批布,給娃們帶上兩塊紅糖、小吃等零嘴解解饞。
在城中,陳石頭顯得十分的謹慎,生怕衝撞了別人自己賠不起還把僅有的那點碎銀賠進去。
他已經過了進城東看西看好奇的年紀,但在手中拎著購買的物品走在城中的時候,他還是會下意識的看看這人來人往熱鬧非凡的小城。
曾幾何時,他也想要從小山村搬到城裏,經營個生意開個小商鋪,甚至是日後有幸當個小員外,也過一過有人伺候著的日子。
可惜,最終他還是如老爹陳大山一般,留在了那個小山村,種著那幾畝下等田地,農閑時再出去給地主老爺、讀書人老爺們做點短工掙點碎銀......不對,是銅板,勉強養活一家人罷了。
誰年輕不曾意氣風發發誓要站在高處帶給家人更好的生活,不過是被歲月折了腰,磨平了棱角,最終將那意氣風發的少年徹底埋葬。
陳石頭,隻是萬千大眾中那不起眼的一員罷了。
“石頭,走了!”
“再不走今晚迴不了家要睡破廟了!”
此時,一個牽著毛驢頭發幹枯牙齒焦黃的男子朝著陳石頭這邊喊道。
他們是一個村一起搭夥來的,作為遠離縣城的山村,要想進城趕集買點生活必需品,那就得掐算好時間。
往往當天起個大早,走上數個時辰山路才能來到城中,再匆匆忙忙趕集買完所需後,又得匆忙趕迴。
不然就會落個露宿野外的命運。
對於他們來說,露宿郊野、破廟事小。
因為露宿野外導致采購的東西出現閃失才是真難受的。
對於一個銅板都要掰成兩份花的人,丟點剛買的東西真的會比要他們命還難受。
所以若非迫不得已,他們都會盡可能趕迴家不在荒野過夜。
“哦,來了來了!”
陳石頭聞言,拎著東西便朝著趕驢的同伴走去。
將一些物品讓毛驢背上,一行三五人便開始迴程。
什麽,為什麽不弄個驢車好坐驢車?
其一是山野間許多地方根本坐不了車,車在這些地方純是累贅。
其二嘛......他們不舍得花那個錢坐驢車。
有錢有精力去製作一輛驢車,對他們而言不如多做點農活補貼補貼還用,在限製極多的山區用驢車,實用性真的十分有限。
幾人一驢,晃晃悠悠朝著城門口走去,卻見今早剛進來的城門似乎有了什麽變化,一群人正圍在城門邊議論著什麽。
“這是出啥事了嗎?”
驢的主人陳田看見眾多圍在一起的人群,不由好奇一問。
當然,也隻是一問。
對於底層百姓來說,活著已經耗費了他們全部了力量,又哪還有心思關心太多其他跟自身八竿子打不著的事呢?
他們還忙著趕路迴家呢。
“走吧走吧。”
陳田牽著驢帶著眾人進入門洞,就要出城而去,卻聽見此時那圍著的人群中隱約傳出的討論之聲。
“鎮國府要組織人手前往小琉球?”
“是啊是啊,據說條件還很不錯,選上去了不但會提供吃住每月還會有銀子補貼。”
“包吃住給銀子,居然是銀子,真是大手筆,平時俺做工一年都不見得能存下銀子,他們居然每月補貼銀子......”一些不識字的百姓們聽著識字的讀書人讀著榜上的內容不由感慨。
“去小琉球,提供吃住每月還有銀子補貼?”
原本漠不關心的陳石頭耳朵下意識的豎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