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經曆了長途跋涉和一路巨大的心理折磨,但鎮國軍校和鎮國書院畢竟是經受過專業的訓練的。
略做調整,他們便很快帶著白蓮教眾們開始了抗震救災工作。
即便自身已經有些身心俱疲,但此刻也顧不上那麽多。
但是,眾多災民雖然很希望的到救助讓自己活下去,可當生員們真的開始靠近他們時,他們又下意識的警惕起來,帶著畏懼後退了幾步。
顯然,對於這幫逆著逃難人群進入災區的奇怪人士,他們依舊充滿疑惑。
但當生員們開始搶救被坍塌房子困住的百姓,開始在稍高一些沒有被淹的地方搭建簡易臨時避難所開始為難民們分發食物實施援助時,百姓們眼中的畏懼、警惕開始褪去,麻木如屍般的軀殼靈魂開始迴歸,眼中重新有了希望的光澤。
這一幹,便是幹到天色漸暗,身體力行的朱厚煒累到雙腿都酸麻了才開始歇息,生員們也才開始啃起那幹巴難咽的幹糧。
本來,進書院、軍校之前;這些幹糧是人吃的嗎,太難吃了。
進書院、軍校,接受苦難的訓練之後;簡直美味,不要太香了。
現在;龍肝鳳髓也不過如此啊......
挨餓,餓過了,才會知道食物的珍惜。
見識過生命在眼前消失,才會明白生命的脆弱與寶貴。
此時的李兆先,啃著手中冷冰冰的蒸餅,心中五味雜陳。
他本以為,自己從小體弱多病,考不了科舉,讓父親擔心、失望,已經很慘了。
現在看來,自己那算個屁啊。
比起災區人們的苦難,自己所謂的苦,算的了什麽呢。
世間的苦難根本就沒有下限,他們身為聖學傳人,要做的就是減少苦難,而不是攀比苦難啊。
此刻,以李兆先為代表的一眾讀書人,心中對書院這一年以來的教導,對所謂的知行合一,有了新的理解。
它,不再來源於書本,也非恩師王守仁的口口相授,而是來源於切身的體會。
此刻,不少人的眼角,莫名有些濕潤,不知是因為這段時間過的太苦了,還是因為對災區的感觸太深......
對此,朱厚煒看在眼中,閃過一抹笑意。
果然,事教人一次就會啊,先通過書院灌輸思想,在通過事情畫龍點睛讓他們徹底融會貫通獲得新生,這樣一批“新”讀書人的塑造就完成了!
不愧是年輕人,可塑性就是好啊。
“繼續,救人。”
略做休息後,眾人一個接著一個似是心有靈犀一般,沒有多言默契起身,自覺的再度投入到了救災之中。
救災如救救火,我輩讀書人豈有懈怠之理?
“厚煒,咱們也去,不能輸給他們了。”
朱厚照見狀,甩了甩有些酸了的膀子,幹勁十足,本宮可不會輸給你們!
對此,朱厚煒原本還略帶笑意臉上瞬間就不嘻嘻了。
不是哥們兒,咱們連著從白天忙到太陽下山,真的就不多歇息一會嗎?
災民的命是命,咱們的命也是命啊,別救災救一半猝死了啊,我這可把鎮國書院、軍校一代的所有人都帶出來了,他們可是未來做大事的底蘊,這些人要是折在這我是真的會心疼的啊。
還有,我朱厚煒的命也是命!我還是個孩子!
雖然救災是沒有錯,但這工作量它對嗎!
這對嗎!
最終......好麵子...呸,富有同情心、內心充滿著對災民無限的同情與關愛的大明蔚王殿下,毅然決然的起身跟上了太子朱厚照的腳步再度投身到救災工作中去。
那熱情,攔都攔不住。
“殿下,殿下!”
突然,就在朱厚照、朱厚煒在一邊努力的救助災民時,突然有一個生員焦急忙慌的跑了過來。
“什麽事,冷靜點,救災要沉得住氣,毛裏毛躁的真是。”朱厚煒見狀,放下手頭的工作,借著訓斥的時間稍作休息。
“那邊,那邊有幾名孕婦,有個還快要據說近些時日就要足日了。”
“孕婦?還要足日了?就是說要生了?這是好事啊。”
“你這焦急忙慌的跑來啥事,怎麽,要本宮給孩子起名,哈哈沒問題,本宮最會起名字了。”
朱厚照一樂,笑著說道。
他還從來沒給新生兒取過名呢,沒想到這救一次災居然還能碰上這般好事。
“好事你個頭啊,你也不看看,現在這情況,根本不滿足產子的條件啊,弄不好母子都會有生命危險。”朱厚煒無語。
他就知道朱厚照在西山醫館根本就沒有認真學過醫術,就是覺得好玩!
“啊?生孩子這人家傳宗接代的大好事,有那麽危險?”朱厚照疑惑道。
“當然危險,就現在這衛生條件,連個穩婆都找不到,更是連一個簡易的接生場所都找不出來,很容易出事的。”朱厚煒沉聲道。
雖然現在看起來生個孩子其實不困難,有些牛逼的更是上個廁所的功夫就給孩子直接賜予了一套天胡開局。
但事實上,生孩子其實充滿了危險,難得很。
從備孕到懷胎十月,再到最後的生產之間有著懷不上、宮外孕、順產、難產、大出血、胎膜早破等等十幾幾十種可能存在的風險,放在醫療技術水平不發達的古代,那可謂是一個母親的生死戰啊。
要是生個孩子那麽簡單,你朱厚照還至於絕嗣?
就算其中可能存在著某些黑暗的陰謀論,但要是真的簡單你生個十幾二十個的人家想陰謀也不容易啊。
“華縣現在哪裏能找到穩婆?哪裏的條件稍微好點受到地崩的影響小一些?”朱厚煒嚴肅的問道。
既然碰到了孩子即將出世,那就是他們的緣分,朱厚煒自然是想讓孩子的生產多一份保障。
“據災民們說,附近最近的沒受到影響的且各種條件都算得上優越的隻有全縣香火最好的慶明寺,但是慶命寺在地崩後便關閉了寺廟謝絕香客進入。”
“直到現在外麵的災民哀鴻遍野希望得到佛祖庇佑,也不見他開門。”
略做調整,他們便很快帶著白蓮教眾們開始了抗震救災工作。
即便自身已經有些身心俱疲,但此刻也顧不上那麽多。
但是,眾多災民雖然很希望的到救助讓自己活下去,可當生員們真的開始靠近他們時,他們又下意識的警惕起來,帶著畏懼後退了幾步。
顯然,對於這幫逆著逃難人群進入災區的奇怪人士,他們依舊充滿疑惑。
但當生員們開始搶救被坍塌房子困住的百姓,開始在稍高一些沒有被淹的地方搭建簡易臨時避難所開始為難民們分發食物實施援助時,百姓們眼中的畏懼、警惕開始褪去,麻木如屍般的軀殼靈魂開始迴歸,眼中重新有了希望的光澤。
這一幹,便是幹到天色漸暗,身體力行的朱厚煒累到雙腿都酸麻了才開始歇息,生員們也才開始啃起那幹巴難咽的幹糧。
本來,進書院、軍校之前;這些幹糧是人吃的嗎,太難吃了。
進書院、軍校,接受苦難的訓練之後;簡直美味,不要太香了。
現在;龍肝鳳髓也不過如此啊......
挨餓,餓過了,才會知道食物的珍惜。
見識過生命在眼前消失,才會明白生命的脆弱與寶貴。
此時的李兆先,啃著手中冷冰冰的蒸餅,心中五味雜陳。
他本以為,自己從小體弱多病,考不了科舉,讓父親擔心、失望,已經很慘了。
現在看來,自己那算個屁啊。
比起災區人們的苦難,自己所謂的苦,算的了什麽呢。
世間的苦難根本就沒有下限,他們身為聖學傳人,要做的就是減少苦難,而不是攀比苦難啊。
此刻,以李兆先為代表的一眾讀書人,心中對書院這一年以來的教導,對所謂的知行合一,有了新的理解。
它,不再來源於書本,也非恩師王守仁的口口相授,而是來源於切身的體會。
此刻,不少人的眼角,莫名有些濕潤,不知是因為這段時間過的太苦了,還是因為對災區的感觸太深......
對此,朱厚煒看在眼中,閃過一抹笑意。
果然,事教人一次就會啊,先通過書院灌輸思想,在通過事情畫龍點睛讓他們徹底融會貫通獲得新生,這樣一批“新”讀書人的塑造就完成了!
不愧是年輕人,可塑性就是好啊。
“繼續,救人。”
略做休息後,眾人一個接著一個似是心有靈犀一般,沒有多言默契起身,自覺的再度投入到了救災之中。
救災如救救火,我輩讀書人豈有懈怠之理?
“厚煒,咱們也去,不能輸給他們了。”
朱厚照見狀,甩了甩有些酸了的膀子,幹勁十足,本宮可不會輸給你們!
對此,朱厚煒原本還略帶笑意臉上瞬間就不嘻嘻了。
不是哥們兒,咱們連著從白天忙到太陽下山,真的就不多歇息一會嗎?
災民的命是命,咱們的命也是命啊,別救災救一半猝死了啊,我這可把鎮國書院、軍校一代的所有人都帶出來了,他們可是未來做大事的底蘊,這些人要是折在這我是真的會心疼的啊。
還有,我朱厚煒的命也是命!我還是個孩子!
雖然救災是沒有錯,但這工作量它對嗎!
這對嗎!
最終......好麵子...呸,富有同情心、內心充滿著對災民無限的同情與關愛的大明蔚王殿下,毅然決然的起身跟上了太子朱厚照的腳步再度投身到救災工作中去。
那熱情,攔都攔不住。
“殿下,殿下!”
突然,就在朱厚照、朱厚煒在一邊努力的救助災民時,突然有一個生員焦急忙慌的跑了過來。
“什麽事,冷靜點,救災要沉得住氣,毛裏毛躁的真是。”朱厚煒見狀,放下手頭的工作,借著訓斥的時間稍作休息。
“那邊,那邊有幾名孕婦,有個還快要據說近些時日就要足日了。”
“孕婦?還要足日了?就是說要生了?這是好事啊。”
“你這焦急忙慌的跑來啥事,怎麽,要本宮給孩子起名,哈哈沒問題,本宮最會起名字了。”
朱厚照一樂,笑著說道。
他還從來沒給新生兒取過名呢,沒想到這救一次災居然還能碰上這般好事。
“好事你個頭啊,你也不看看,現在這情況,根本不滿足產子的條件啊,弄不好母子都會有生命危險。”朱厚煒無語。
他就知道朱厚照在西山醫館根本就沒有認真學過醫術,就是覺得好玩!
“啊?生孩子這人家傳宗接代的大好事,有那麽危險?”朱厚照疑惑道。
“當然危險,就現在這衛生條件,連個穩婆都找不到,更是連一個簡易的接生場所都找不出來,很容易出事的。”朱厚煒沉聲道。
雖然現在看起來生個孩子其實不困難,有些牛逼的更是上個廁所的功夫就給孩子直接賜予了一套天胡開局。
但事實上,生孩子其實充滿了危險,難得很。
從備孕到懷胎十月,再到最後的生產之間有著懷不上、宮外孕、順產、難產、大出血、胎膜早破等等十幾幾十種可能存在的風險,放在醫療技術水平不發達的古代,那可謂是一個母親的生死戰啊。
要是生個孩子那麽簡單,你朱厚照還至於絕嗣?
就算其中可能存在著某些黑暗的陰謀論,但要是真的簡單你生個十幾二十個的人家想陰謀也不容易啊。
“華縣現在哪裏能找到穩婆?哪裏的條件稍微好點受到地崩的影響小一些?”朱厚煒嚴肅的問道。
既然碰到了孩子即將出世,那就是他們的緣分,朱厚煒自然是想讓孩子的生產多一份保障。
“據災民們說,附近最近的沒受到影響的且各種條件都算得上優越的隻有全縣香火最好的慶明寺,但是慶命寺在地崩後便關閉了寺廟謝絕香客進入。”
“直到現在外麵的災民哀鴻遍野希望得到佛祖庇佑,也不見他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