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國軍校要去救災。”
朱厚煒的話說完,便沉默著看向台下眾人。
做這個決定,他思考了許久。現在這個時代說實話百姓對於官兵除了敬畏以外,更多的還是恐懼。
憑借身份欺壓百姓魚肉鄉裏的情況在史書上一抓一大把,這就導致哪怕是受到百姓愛戴的帝王,他們的部隊,也隻有少數時期是百姓認可、能稍稍放下戒心的。
其他時候,遇到官兵,百姓們大多的情緒都是,畏懼,是躲避,盡可能讓他們不注意到自己。
因為,縱觀曆史,也隻出過一個其德昭昭、其誌烈烈的被傳頌認可的不拋棄子民的仁君。
哪怕是曆史上有名的站在百姓一邊的大明太祖朱元璋,他麾下的軍官,大多也是讓百姓害怕的。
所以,朱厚煒剛開始是不太放心的,就算他相信自己手下的鎮國軍校的這些生員不會是那種人,這幾個月來他、朱厚照、王守仁三個人對他們的新思想改造也算是非常之深刻的。
但百姓不知道啊,本來就是在受苦的情況下貿然出動生員說要去救人,百姓們還以為官兵又要欺壓魚肉鄉裏了呢。
本就是一年最難過的時期,不到萬不得已,朱厚煒並不想太早去打攪百姓們的生活。
但現在京城的災民數量都已經初具規模了,那京畿那些本就隻能算是勉強遮風擋雨的小村落所遭之災、所遇難之人更是難以想象。
要是不知道、沒能力還好,但現在要讓朱厚煒無動於衷,他過不去自己心中那道坎。
“鎮國軍校,之前校閱的時候,我們的口號便是為大明服務。”
“現在大明的百姓有難,自當救上一救。”
雖說內心十分焦急,但朱厚煒並沒有逼迫他們和自己一起。
麵對災情,哪怕大雪已經停了,人依舊會有所恐慌,這是身體求生避險本能導致的,本來就算是冒險的事情,拿來逼迫的話,和他理念不符。
同時,要是真要拿來逼迫的話,就證明鎮國軍校的思想教育,太失敗了。
“不願前往的,便自行解散留守軍校便可。”
話音落下,良久,場中沒有一個人離開。
張侖態度很明確,即便沒有在鎮國軍校的思想教育,按老張家的家教,他們家的指導方針就是陛下手指的方向就是我們的戰場,那太子、蔚王兩個僅有的皇二代手指的方向自然也便是他張侖的戰場。
朱烈內心有些古怪,他雖然長得粗獷,但從小喜歡讀書寫字,也曾幻想過聖學的樣子,知道《橫渠四句》,但在他看來,這麽多年說的人很多,能真正做的,能擔得起這橫渠四句的,他還從未見過。
即便是軍校所有人敬佩的恩師之一王守仁,朱烈也隻是認為恩師日後可以成為朱夫子那般的一代大儒,但距離所謂的聖,朱烈還是覺得差點意思。
但現在,朱烈覺得內心有些觸動。
以皇子之尊,帶武勳子弟,頂天災人禍,救民於水火。
你不能說這便是成聖,但比起那些隻知道嘴裏說的虛偽腐儒,兩位殿下這確實在用自己的方式為大明的百姓安生立命,這便超越了世間九成九的人。
越是居高位者,越難做到將自己置於險地救助地位遠低於自己之人。
朱厚煒的話,讓朱烈對自己來鎮國軍校時最後一絲遺憾“從小想要跟隨真正為民的能做到橫渠四句的人物但從未遇到還隻能習武”,徹底消散。
若世間真有聖人,當如二位殿下般為民請命救民於水火,當如王先生一般,堅定自己的信念傳播自己的思想,遇到這等事情時,堅定的和二位殿下這般人站在一起。
沒錯,王守仁早早便來了,當他知道朱厚煒的決定時,隻字未說,但卻帶著一抹笑意堅定的站在了朱厚煒的身旁。
而現在,他朱烈,也要站在這邊,為年少時對橫渠四句的向往,盡自己的一份力。
王越、王煜兩位鎮國軍校新人,再次驚訝於鎮國軍校的凝聚力,平時和遇事時,眾人態度依舊一致,未出現任何牢騷與退意,這即便是身經百戰的虎狼之師,主將讓他們去對抗天災他們也不見得都能做到這一步。
雖然但是,九成九的主將都不會讓自己安身立命的弟兄們去對抗天災救什麽平民百姓。
王煜望向爺爺王越,得到了他認同的眼神。
儒士棄筆從武,本就是為了心中的理念而戰。
現在西山所作,符合聖學為生民立命的立意。
那他王越,哪有理由反對。
鎮國軍校上下一致,通過了出軍救助受災百姓的決定。
“各位迴去收拾準備,一個時辰後,出發。”
朱厚煒點點頭,有些欣慰於這結果。
他本以為,會有幾個人打退堂鼓的...
“王臣、張澤,今年西山的產量如何?除了西山現在的糧食基本開支外,能有多少儲糧多出來?”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朱厚煒立即將西山兩個“種地大亨”找了過來。
對於今年的糧食產量,西山沒有人比這倆貨更懂的了。
“殿下,充足的很,西山今年開墾田地千畝,加上殿下的科學培育,產量上升了好幾個百分點,西山百姓本就不多,足夠再養活一個西山的了。”
“好,去準備準備,裝車一部分,再預備一部分到時候放粥棚救濟百姓。”
“杜圖,你時刻關注京城這些日子的糧價,注意一下,哪些家夥在明麵、私下大量收購市麵上的糧食的。”
朱厚煒眼中閃過一抹淩厲,某些不要臉的人,已經著手做空糧食了。
這是想要發國難財置百姓生死於不顧啊。
可惜聯合會體量還太小,達不到用計劃控製市場的程度,不然危機時刻就不需要這般焦頭爛額了。
“厚煒,依據本宮對周圍地勢的判斷,受災最多的應該就是這幾個地點。”
“到時候讓本宮帶隊,一天之內這幾個地方全給他耍一遍!”
在知道朱厚煒要去救災的朱厚照,興奮的不行。
對於人間疾苦,朱厚照也隻在西山見過,對真正的災民的生活的概念其實還很淡薄,根本體會不到那種絕望感,感同身受更是無從提起。
但小朱是誰?字典裏根本就沒有慫這個字。
天災?你看我鎮國公怕嗎?
小小雪災,可笑可笑。
大明的百姓們,看本威武大將軍、西山軍校校長、鎮國商業聯合會總會長、天下兵馬總兵官、武狀元...朱厚照來救你們辣!
朱厚煒的話說完,便沉默著看向台下眾人。
做這個決定,他思考了許久。現在這個時代說實話百姓對於官兵除了敬畏以外,更多的還是恐懼。
憑借身份欺壓百姓魚肉鄉裏的情況在史書上一抓一大把,這就導致哪怕是受到百姓愛戴的帝王,他們的部隊,也隻有少數時期是百姓認可、能稍稍放下戒心的。
其他時候,遇到官兵,百姓們大多的情緒都是,畏懼,是躲避,盡可能讓他們不注意到自己。
因為,縱觀曆史,也隻出過一個其德昭昭、其誌烈烈的被傳頌認可的不拋棄子民的仁君。
哪怕是曆史上有名的站在百姓一邊的大明太祖朱元璋,他麾下的軍官,大多也是讓百姓害怕的。
所以,朱厚煒剛開始是不太放心的,就算他相信自己手下的鎮國軍校的這些生員不會是那種人,這幾個月來他、朱厚照、王守仁三個人對他們的新思想改造也算是非常之深刻的。
但百姓不知道啊,本來就是在受苦的情況下貿然出動生員說要去救人,百姓們還以為官兵又要欺壓魚肉鄉裏了呢。
本就是一年最難過的時期,不到萬不得已,朱厚煒並不想太早去打攪百姓們的生活。
但現在京城的災民數量都已經初具規模了,那京畿那些本就隻能算是勉強遮風擋雨的小村落所遭之災、所遇難之人更是難以想象。
要是不知道、沒能力還好,但現在要讓朱厚煒無動於衷,他過不去自己心中那道坎。
“鎮國軍校,之前校閱的時候,我們的口號便是為大明服務。”
“現在大明的百姓有難,自當救上一救。”
雖說內心十分焦急,但朱厚煒並沒有逼迫他們和自己一起。
麵對災情,哪怕大雪已經停了,人依舊會有所恐慌,這是身體求生避險本能導致的,本來就算是冒險的事情,拿來逼迫的話,和他理念不符。
同時,要是真要拿來逼迫的話,就證明鎮國軍校的思想教育,太失敗了。
“不願前往的,便自行解散留守軍校便可。”
話音落下,良久,場中沒有一個人離開。
張侖態度很明確,即便沒有在鎮國軍校的思想教育,按老張家的家教,他們家的指導方針就是陛下手指的方向就是我們的戰場,那太子、蔚王兩個僅有的皇二代手指的方向自然也便是他張侖的戰場。
朱烈內心有些古怪,他雖然長得粗獷,但從小喜歡讀書寫字,也曾幻想過聖學的樣子,知道《橫渠四句》,但在他看來,這麽多年說的人很多,能真正做的,能擔得起這橫渠四句的,他還從未見過。
即便是軍校所有人敬佩的恩師之一王守仁,朱烈也隻是認為恩師日後可以成為朱夫子那般的一代大儒,但距離所謂的聖,朱烈還是覺得差點意思。
但現在,朱烈覺得內心有些觸動。
以皇子之尊,帶武勳子弟,頂天災人禍,救民於水火。
你不能說這便是成聖,但比起那些隻知道嘴裏說的虛偽腐儒,兩位殿下這確實在用自己的方式為大明的百姓安生立命,這便超越了世間九成九的人。
越是居高位者,越難做到將自己置於險地救助地位遠低於自己之人。
朱厚煒的話,讓朱烈對自己來鎮國軍校時最後一絲遺憾“從小想要跟隨真正為民的能做到橫渠四句的人物但從未遇到還隻能習武”,徹底消散。
若世間真有聖人,當如二位殿下般為民請命救民於水火,當如王先生一般,堅定自己的信念傳播自己的思想,遇到這等事情時,堅定的和二位殿下這般人站在一起。
沒錯,王守仁早早便來了,當他知道朱厚煒的決定時,隻字未說,但卻帶著一抹笑意堅定的站在了朱厚煒的身旁。
而現在,他朱烈,也要站在這邊,為年少時對橫渠四句的向往,盡自己的一份力。
王越、王煜兩位鎮國軍校新人,再次驚訝於鎮國軍校的凝聚力,平時和遇事時,眾人態度依舊一致,未出現任何牢騷與退意,這即便是身經百戰的虎狼之師,主將讓他們去對抗天災他們也不見得都能做到這一步。
雖然但是,九成九的主將都不會讓自己安身立命的弟兄們去對抗天災救什麽平民百姓。
王煜望向爺爺王越,得到了他認同的眼神。
儒士棄筆從武,本就是為了心中的理念而戰。
現在西山所作,符合聖學為生民立命的立意。
那他王越,哪有理由反對。
鎮國軍校上下一致,通過了出軍救助受災百姓的決定。
“各位迴去收拾準備,一個時辰後,出發。”
朱厚煒點點頭,有些欣慰於這結果。
他本以為,會有幾個人打退堂鼓的...
“王臣、張澤,今年西山的產量如何?除了西山現在的糧食基本開支外,能有多少儲糧多出來?”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朱厚煒立即將西山兩個“種地大亨”找了過來。
對於今年的糧食產量,西山沒有人比這倆貨更懂的了。
“殿下,充足的很,西山今年開墾田地千畝,加上殿下的科學培育,產量上升了好幾個百分點,西山百姓本就不多,足夠再養活一個西山的了。”
“好,去準備準備,裝車一部分,再預備一部分到時候放粥棚救濟百姓。”
“杜圖,你時刻關注京城這些日子的糧價,注意一下,哪些家夥在明麵、私下大量收購市麵上的糧食的。”
朱厚煒眼中閃過一抹淩厲,某些不要臉的人,已經著手做空糧食了。
這是想要發國難財置百姓生死於不顧啊。
可惜聯合會體量還太小,達不到用計劃控製市場的程度,不然危機時刻就不需要這般焦頭爛額了。
“厚煒,依據本宮對周圍地勢的判斷,受災最多的應該就是這幾個地點。”
“到時候讓本宮帶隊,一天之內這幾個地方全給他耍一遍!”
在知道朱厚煒要去救災的朱厚照,興奮的不行。
對於人間疾苦,朱厚照也隻在西山見過,對真正的災民的生活的概念其實還很淡薄,根本體會不到那種絕望感,感同身受更是無從提起。
但小朱是誰?字典裏根本就沒有慫這個字。
天災?你看我鎮國公怕嗎?
小小雪災,可笑可笑。
大明的百姓們,看本威武大將軍、西山軍校校長、鎮國商業聯合會總會長、天下兵馬總兵官、武狀元...朱厚照來救你們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