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見殿下。”
被叫進來的徐徑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就被朱厚煒丟了一堆書。
“這些給你。拿迴去好好看。”
“這些是...”
徐徑低頭一看,好家夥,《船長的自我修養》、《航海學》、《船舶設計與建造》、《大明航海圖誌》... ...
各種各樣的關於航海的書籍還有海圖,多達十幾本。
“你們家從前宋傳承下來的關於航海的書籍應該也很多吧。”、
“是...”
徐徑下意識的接了一句。
“那就是了,迴去好好看,好好學。”
“聽說你最近很迷茫,收起你那沒用的迷茫,有空就多花點時間讀讀書。”
“好了,你也滾吧。”
從頭到尾,一兩分鍾時間,徐徑呆呆的進去,又抱著一堆書呆呆的出來了。
“徐兄,殿下和你怎麽說的?”
見徐徑兩眼無神,不對,根本就是神遊在外,唐伯虎上前幫他拿了一些書,問道。
“殿下...殿下好像是想要我往航海這方麵發展...”
徐徑表情有些古怪,大明都海禁這麽多年了,走私的肯定是有,但官方的被文官壓的死死的就是不允許開海,殿下要他往這條路走真的沒有問題嗎?
“航海?師兄你喜歡航海嗎?”
李舉倒是沒想那麽多,問道。
“喜歡?”
徐徑一楞,他拿到這些書的時候心裏想的就是這條路未來難不難走有沒有價值,根本沒想過自己到底喜歡不喜歡。
就像以前讀書、交朋友一樣,考慮的從來就是科舉這條路能如何,交這個朋友能給自己帶來什麽價值。
其他的喜歡什麽的方麵...他好像...從來沒有想過...
從始至終...好像從未想過...
自己小時候,好像...是喜歡過航海的吧...
徐徑的思緒飛迴到了二十年前...
江南的夏天雨後,空氣中彌漫著青草和泥土混合的別樣清香。
完成課程後的小徐徑並沒有靜下心來好好預習明日先生要講的內容,而是偷偷摸進了徐家的書房。
作為宋朝便存在的江南世家,徐家的藏書量是相當驚人的。
不論是四書五經還是天文地理,都有收藏。
年幼的徐徑看不懂那些繁雜批注的經要,也不願意看幹巴巴一堆的通假字。
在翻了一陣後,他終於翻到了一本圖文並茂的雜記。
書中記載的,是前宋時海洋貿易出海商隊遇到的趣事。
和小船一般大的魚,成群結隊的豬婆龍,還有在晚上會發光的不知名動物,在那個充滿幻想的年紀深深吸引住了徐徑。
年輕人總是難以抵擋未知的魅力,自那之後,小徐徑每當完成了每日的學習任務後都喜歡偷偷來到藏書房翻閱家中收集的關於出海的書籍,幻想著自己有一天也能乘風破浪成為一個船長,帶著船隊見識不一樣的風景,到海的另一邊走一走。
知道學業壓力越來越重,家裏人對他的期望越來越大,他開始接受考試踏上科舉之路後,便逐漸減少了看這些書的時間。
直到某一個平靜的午後,小徐徑放下書,想要等完成這段時間的學習有空了再繼續看這些書,但那日放下後,他便再也沒有將書拿起了...
“徐兄?徐兄?”
唐伯虎連叫數聲,才將站在原地發呆的徐徑叫醒。
“你想什麽呢?”
“沒什麽?”
徐徑搖搖頭,沒有解釋自己剛剛的失神。
殿下是怎麽知道自己喜歡航海的呢?我自己都快要忘了的...
難道殿下隻是單純想要找點事情給我做碰巧就湊到了航海這件事上?
不,不對!恩師說過,殿下的話是充滿深意的,正因為如此他才能在殿下的點撥下悟出新的道,還有鎮國軍校,殿下也讓他們明白了自身身份血脈代表的意義,讓他們明白了自己應該活出怎麽樣的人生。
難怪連恩師都如此推崇殿下,殿下果然是世間少有的高人。
既然殿下讓吾去學航海,肯定是日後有望讓我實現兒時的夢想。
殿下如此待我我又怎麽能讓殿下失望呢。
想著想著,徐徑的眼神中迷茫、失神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堅毅的像要入黨般的頑強信念。
我徐徑,一定要成為一個優秀的海員,大明未來的海疆上一定會有我徐徑的身影,殿下未來海疆的布局中我徐徑一定要完成殿下的一切指示和部署。
士為知己者死,徐徑已經完全把幫自己找迴而是理想幫自己再次找到人生目標的朱厚煒當成了知己,不能辜負的人。
連他自己都忘了自己想要的是什麽殿下卻看出來了,這不是知己是什麽?
“阿嚏!阿嚏!”
蔚王府,朱厚煒連打好幾個噴嚏,拿起一個梨啃著,不滿的嘟囔著:“哪個逼崽子敢在背後蛐蛐我,別被我逮到!”
“阿嚏!”
“不過,徐徑那個家夥應該會好好學我給他的書的吧,哈哈,真想著到時候派誰和那個胡商走一趟把紅薯搞到手呢,你徐街溜子自己就撞上來了可怪不得我啊。”
“管你喜不喜歡航海呢,不喜歡你可以逼著自己喜歡的嘛,咱大明現在實在是缺這方麵的人才,就委屈你在這個專業耕耘幾十年吧。”
啃著手中的梨,朱厚煒完全不在意徐徑是否樂意,人才是要優待沒錯,那得他老實幹活才給優待嘛。
“幹,這梨一點都不好吃。”
“牛嬤嬤!幫我做個冰糖雪梨!我到時無聊的時候喝!”
... ...
另一邊,暖閣裏。
弘治皇帝看著下麵瑟瑟發抖的馬文升,狠狠的把奏折扔到了地上。
“又出事了?之前不是說派遣了大軍過去小小部落反叛瞬間可平的嗎?現在死了一個巡撫後派大軍過去還被他們幾個部落以少勝多打了個打敗?!”
弘治皇帝看著手中的戰績都要冒火了。
清一色的失敗啊,誰能想誰敢想這是大明朝在和地方叛亂的幾個部落打啊。
那兵力都是十幾比一甚至是幾十比一都能輸?
你們兵部之前給朕吹的那些牛呢?
這都多長時間了怎麽還沒實現呢?!
被叫進來的徐徑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就被朱厚煒丟了一堆書。
“這些給你。拿迴去好好看。”
“這些是...”
徐徑低頭一看,好家夥,《船長的自我修養》、《航海學》、《船舶設計與建造》、《大明航海圖誌》... ...
各種各樣的關於航海的書籍還有海圖,多達十幾本。
“你們家從前宋傳承下來的關於航海的書籍應該也很多吧。”、
“是...”
徐徑下意識的接了一句。
“那就是了,迴去好好看,好好學。”
“聽說你最近很迷茫,收起你那沒用的迷茫,有空就多花點時間讀讀書。”
“好了,你也滾吧。”
從頭到尾,一兩分鍾時間,徐徑呆呆的進去,又抱著一堆書呆呆的出來了。
“徐兄,殿下和你怎麽說的?”
見徐徑兩眼無神,不對,根本就是神遊在外,唐伯虎上前幫他拿了一些書,問道。
“殿下...殿下好像是想要我往航海這方麵發展...”
徐徑表情有些古怪,大明都海禁這麽多年了,走私的肯定是有,但官方的被文官壓的死死的就是不允許開海,殿下要他往這條路走真的沒有問題嗎?
“航海?師兄你喜歡航海嗎?”
李舉倒是沒想那麽多,問道。
“喜歡?”
徐徑一楞,他拿到這些書的時候心裏想的就是這條路未來難不難走有沒有價值,根本沒想過自己到底喜歡不喜歡。
就像以前讀書、交朋友一樣,考慮的從來就是科舉這條路能如何,交這個朋友能給自己帶來什麽價值。
其他的喜歡什麽的方麵...他好像...從來沒有想過...
從始至終...好像從未想過...
自己小時候,好像...是喜歡過航海的吧...
徐徑的思緒飛迴到了二十年前...
江南的夏天雨後,空氣中彌漫著青草和泥土混合的別樣清香。
完成課程後的小徐徑並沒有靜下心來好好預習明日先生要講的內容,而是偷偷摸進了徐家的書房。
作為宋朝便存在的江南世家,徐家的藏書量是相當驚人的。
不論是四書五經還是天文地理,都有收藏。
年幼的徐徑看不懂那些繁雜批注的經要,也不願意看幹巴巴一堆的通假字。
在翻了一陣後,他終於翻到了一本圖文並茂的雜記。
書中記載的,是前宋時海洋貿易出海商隊遇到的趣事。
和小船一般大的魚,成群結隊的豬婆龍,還有在晚上會發光的不知名動物,在那個充滿幻想的年紀深深吸引住了徐徑。
年輕人總是難以抵擋未知的魅力,自那之後,小徐徑每當完成了每日的學習任務後都喜歡偷偷來到藏書房翻閱家中收集的關於出海的書籍,幻想著自己有一天也能乘風破浪成為一個船長,帶著船隊見識不一樣的風景,到海的另一邊走一走。
知道學業壓力越來越重,家裏人對他的期望越來越大,他開始接受考試踏上科舉之路後,便逐漸減少了看這些書的時間。
直到某一個平靜的午後,小徐徑放下書,想要等完成這段時間的學習有空了再繼續看這些書,但那日放下後,他便再也沒有將書拿起了...
“徐兄?徐兄?”
唐伯虎連叫數聲,才將站在原地發呆的徐徑叫醒。
“你想什麽呢?”
“沒什麽?”
徐徑搖搖頭,沒有解釋自己剛剛的失神。
殿下是怎麽知道自己喜歡航海的呢?我自己都快要忘了的...
難道殿下隻是單純想要找點事情給我做碰巧就湊到了航海這件事上?
不,不對!恩師說過,殿下的話是充滿深意的,正因為如此他才能在殿下的點撥下悟出新的道,還有鎮國軍校,殿下也讓他們明白了自身身份血脈代表的意義,讓他們明白了自己應該活出怎麽樣的人生。
難怪連恩師都如此推崇殿下,殿下果然是世間少有的高人。
既然殿下讓吾去學航海,肯定是日後有望讓我實現兒時的夢想。
殿下如此待我我又怎麽能讓殿下失望呢。
想著想著,徐徑的眼神中迷茫、失神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堅毅的像要入黨般的頑強信念。
我徐徑,一定要成為一個優秀的海員,大明未來的海疆上一定會有我徐徑的身影,殿下未來海疆的布局中我徐徑一定要完成殿下的一切指示和部署。
士為知己者死,徐徑已經完全把幫自己找迴而是理想幫自己再次找到人生目標的朱厚煒當成了知己,不能辜負的人。
連他自己都忘了自己想要的是什麽殿下卻看出來了,這不是知己是什麽?
“阿嚏!阿嚏!”
蔚王府,朱厚煒連打好幾個噴嚏,拿起一個梨啃著,不滿的嘟囔著:“哪個逼崽子敢在背後蛐蛐我,別被我逮到!”
“阿嚏!”
“不過,徐徑那個家夥應該會好好學我給他的書的吧,哈哈,真想著到時候派誰和那個胡商走一趟把紅薯搞到手呢,你徐街溜子自己就撞上來了可怪不得我啊。”
“管你喜不喜歡航海呢,不喜歡你可以逼著自己喜歡的嘛,咱大明現在實在是缺這方麵的人才,就委屈你在這個專業耕耘幾十年吧。”
啃著手中的梨,朱厚煒完全不在意徐徑是否樂意,人才是要優待沒錯,那得他老實幹活才給優待嘛。
“幹,這梨一點都不好吃。”
“牛嬤嬤!幫我做個冰糖雪梨!我到時無聊的時候喝!”
... ...
另一邊,暖閣裏。
弘治皇帝看著下麵瑟瑟發抖的馬文升,狠狠的把奏折扔到了地上。
“又出事了?之前不是說派遣了大軍過去小小部落反叛瞬間可平的嗎?現在死了一個巡撫後派大軍過去還被他們幾個部落以少勝多打了個打敗?!”
弘治皇帝看著手中的戰績都要冒火了。
清一色的失敗啊,誰能想誰敢想這是大明朝在和地方叛亂的幾個部落打啊。
那兵力都是十幾比一甚至是幾十比一都能輸?
你們兵部之前給朕吹的那些牛呢?
這都多長時間了怎麽還沒實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