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送父皇、母後、太皇太後。”蔚王府外,朱厚照、朱厚煒兩兄弟目送弘治皇帝的行隊離開,隻有某個小公主在輦駕上頻頻迴頭,巴不得今天就和兩兄弟一起住在蔚王府。
然後,張皇後溫柔的... ...將小丫頭的腦袋轉了迴去... ...
帶她出宮玩一次就不錯了,還想住在蔚王府?那還有皇家公主的樣子嗎?以後怎麽找駙馬?皇家禮儀何在?
至於朱厚照為什麽能留下?弘治皇帝親自答應正月前七天可以讓他自由前往蔚王府的,又沒說不能留下過夜。
拜托,我朱厚照最會鑽空子了好吧。
“厚煒厚煒,我們今晚玩啥,你繼續講故事嗎?”
“本宮還要聽齊天大聖的故事,幹死玉帝老兒!”朱厚照興奮極了,自從前幾日住在蔚王府晚上睡不著跑去找朱厚煒聊天朱厚煒給他講了一兩章西遊記後,朱厚照就愛上了這個故事。
要不說朱厚照是個奇葩呢,我們孫大聖這中國神話體係中最傑出的反抗者都成了他偶像。
“別急別急,先等我處理一些事情,你先去把澡洗了,吃幹飯都能弄成這樣,真是服了你了。晚一點等我處理完之後再給你講故事。”朱厚煒擺擺手,隨即急不可耐的衝向書房。
朱厚照看看吃的渾身油滋滋的自己,再看看不理會自己獨自跑遠點朱厚煒,也不惱,哼著小曲朝自己的住所走去。
“劉瑾,去給本宮燒水,本宮又要沐浴更衣了!”
書房門一推開,映入眼簾的是堆積如山的手稿,那是朱厚煒整理的、練習的一篇篇八股文。
從研究八股格式開始到一遍遍的“填空遊戲”。一個多月以來,手寫了十幾萬近二十萬字!
還不算那些找來的手抄本和裏麵摘抄的和這次考試有關的段落!
那段時間每天晚上閉上眼睛,朱厚煒就夢到四書五經追著自己跑,八股拿著教鞭問他錯哪了!
你妹的,我都沒學過八股我哪知道錯哪了!
想到這裏,朱厚煒打了個冷顫,尼瑪,全是噩夢!
“來人那,給少爺準備個破鍋!少爺要燒火玩!”朱厚煒惡狠狠的說道。
每年高考完,都有許多畢業生撕書,那撕的是書嗎?是長時間的壓抑!是解脫的呐喊!
今天他朱厚煒終於擺脫了這該死的考試了!
這逼,終於不用咬牙硬裝了!
還沒來得及全文背誦的自己寫的所謂“標準答案”終於不用以犧牲頭發為代價再去背了!
燒了!燒了!
一切煩惱都燒了!
當朱厚照洗完澡出來找人,隻見一團火光照耀著,暖洋洋的。
“呀,今晚燒烤加餐嗎?”朱厚照興奮的湊了上來。
連劉瑾聽到燒烤也饞了,依稀記得之前在蔚王府燒烤,他好不容易烤完了要吃上了,哈喇子都流一地了,結果您猜怎麽著?
小公主出事了!
他又憋著滿肚子饞蟲跟自家殿下和蔚王殿下火速進了宮。
要真的又吃燒烤,等二位殿下吃飽後咱家也要好好嚐嚐。
劉瑾心裏想著,又開始流哈喇子了。
“不,不吃燒烤。”朱厚煒搖了搖頭,說道。
劉瑾的美好願望還沒開始,就被朱厚煒無情的掐滅了。
“不燒烤那你玩火幹嘛?”
“小孩玩火晚上尿床啊。”朱厚照友情提示道。
朱厚煒白了他一眼,這種鬼話你朱厚照是最不信的還拿來教訓我?
“嘿嘿,幽默一下嘛,厚煒你好沒那個什麽... ...什麽來著?對了,細菌,你好沒幽默細菌啊。”朱厚照想了想朱厚煒平時和自己開玩笑時用的詞,笑道。
“所以你幹嘛玩火,光燒這點好無聊的。”
“哥燒的不是火堆,是前段時間的痛苦與壓抑。”
... ...
次日清晨,弘治皇帝再次早起開始處理工作。
在真正見過了民間生活後,弘治皇帝覺得自己的行政如果能給那些人帶去一絲希望,那還是挺有意義的。
而弘治十二年即將臨近的一件大事,就是即將開始的春闈了。
所謂春闈,其實就是在春季舉行的會試科舉。
古人一般喜歡選擇在氣候較為舒適的春秋季節舉行科舉考試,美其名曰皇恩浩蕩體諒讀書人。
實際上也有另兩個季節實在太折磨人的緣故,考場的環境又是自古以來的差,要是在夏天或者冬天去考,保不齊要熱死、凍死多少人呢。
能考到這一步的多多少少都是具備一定的才學之人,這還沒為朝廷效命呢,命就已經沒了。
那多不劃算啊。
“此次恩科,諸卿可有看好之人?”弘治皇帝朝劉建等人問道。
畢竟是掄才大典嘛,還是很值得期待的。
“陛下,老臣看好王華王詹士的兒子,王守仁。”李東陽捋捋自己的胡須,笑著道。
王守仁可是他的忘年交啊,上次雖然沒有考上,但李東陽很有信心,憑王守仁的天賦,此次考上進士對他來說絕對是十拿九穩,甚至是易如反掌。
“哦?王師傅的兒子?朕倒也覺得此子是個人才啊。”弘治皇帝略微思索便想起來這麽個人,對其表示肯定。
之前還派他去過賀蘭山呢,畢竟真要掄起來,他老爹是朕給太子找的師傅之一,他也算是太子的師兄了。
當然這些話是不會說得,因為地位,是不對等的。
但不妨礙弘治皇帝看好王守仁,畢竟虎父無犬子,王華那麽優秀,兒子更是二十出頭就考上舉人了,沉寂磨礪了幾年,也該榜上有名了。
“除王守仁外,倒是還有一個人挺有意思。”謝侃侃怎麽能錯過聊天扯淡的環節呢,馬上就加入了進來。
“哦?是何人,讓謝師傅都來了興趣。”見謝遷主動引領話題,弘治皇帝也給他麵子當了下捧哏。
“此人在南直隸那邊被稱之為江南第一才子,據說是此次會元乃至狀元的熱門人選呢。”
“江南才子?謝兄說的可是那才情優異的唐解元?”
“老夫看家裏族兄來信說,這江南才子的名頭在南直隸可謂是如雷貫耳啊。”
“不過倒也不全是什麽好名聲。”
然後,張皇後溫柔的... ...將小丫頭的腦袋轉了迴去... ...
帶她出宮玩一次就不錯了,還想住在蔚王府?那還有皇家公主的樣子嗎?以後怎麽找駙馬?皇家禮儀何在?
至於朱厚照為什麽能留下?弘治皇帝親自答應正月前七天可以讓他自由前往蔚王府的,又沒說不能留下過夜。
拜托,我朱厚照最會鑽空子了好吧。
“厚煒厚煒,我們今晚玩啥,你繼續講故事嗎?”
“本宮還要聽齊天大聖的故事,幹死玉帝老兒!”朱厚照興奮極了,自從前幾日住在蔚王府晚上睡不著跑去找朱厚煒聊天朱厚煒給他講了一兩章西遊記後,朱厚照就愛上了這個故事。
要不說朱厚照是個奇葩呢,我們孫大聖這中國神話體係中最傑出的反抗者都成了他偶像。
“別急別急,先等我處理一些事情,你先去把澡洗了,吃幹飯都能弄成這樣,真是服了你了。晚一點等我處理完之後再給你講故事。”朱厚煒擺擺手,隨即急不可耐的衝向書房。
朱厚照看看吃的渾身油滋滋的自己,再看看不理會自己獨自跑遠點朱厚煒,也不惱,哼著小曲朝自己的住所走去。
“劉瑾,去給本宮燒水,本宮又要沐浴更衣了!”
書房門一推開,映入眼簾的是堆積如山的手稿,那是朱厚煒整理的、練習的一篇篇八股文。
從研究八股格式開始到一遍遍的“填空遊戲”。一個多月以來,手寫了十幾萬近二十萬字!
還不算那些找來的手抄本和裏麵摘抄的和這次考試有關的段落!
那段時間每天晚上閉上眼睛,朱厚煒就夢到四書五經追著自己跑,八股拿著教鞭問他錯哪了!
你妹的,我都沒學過八股我哪知道錯哪了!
想到這裏,朱厚煒打了個冷顫,尼瑪,全是噩夢!
“來人那,給少爺準備個破鍋!少爺要燒火玩!”朱厚煒惡狠狠的說道。
每年高考完,都有許多畢業生撕書,那撕的是書嗎?是長時間的壓抑!是解脫的呐喊!
今天他朱厚煒終於擺脫了這該死的考試了!
這逼,終於不用咬牙硬裝了!
還沒來得及全文背誦的自己寫的所謂“標準答案”終於不用以犧牲頭發為代價再去背了!
燒了!燒了!
一切煩惱都燒了!
當朱厚照洗完澡出來找人,隻見一團火光照耀著,暖洋洋的。
“呀,今晚燒烤加餐嗎?”朱厚照興奮的湊了上來。
連劉瑾聽到燒烤也饞了,依稀記得之前在蔚王府燒烤,他好不容易烤完了要吃上了,哈喇子都流一地了,結果您猜怎麽著?
小公主出事了!
他又憋著滿肚子饞蟲跟自家殿下和蔚王殿下火速進了宮。
要真的又吃燒烤,等二位殿下吃飽後咱家也要好好嚐嚐。
劉瑾心裏想著,又開始流哈喇子了。
“不,不吃燒烤。”朱厚煒搖了搖頭,說道。
劉瑾的美好願望還沒開始,就被朱厚煒無情的掐滅了。
“不燒烤那你玩火幹嘛?”
“小孩玩火晚上尿床啊。”朱厚照友情提示道。
朱厚煒白了他一眼,這種鬼話你朱厚照是最不信的還拿來教訓我?
“嘿嘿,幽默一下嘛,厚煒你好沒那個什麽... ...什麽來著?對了,細菌,你好沒幽默細菌啊。”朱厚照想了想朱厚煒平時和自己開玩笑時用的詞,笑道。
“所以你幹嘛玩火,光燒這點好無聊的。”
“哥燒的不是火堆,是前段時間的痛苦與壓抑。”
... ...
次日清晨,弘治皇帝再次早起開始處理工作。
在真正見過了民間生活後,弘治皇帝覺得自己的行政如果能給那些人帶去一絲希望,那還是挺有意義的。
而弘治十二年即將臨近的一件大事,就是即將開始的春闈了。
所謂春闈,其實就是在春季舉行的會試科舉。
古人一般喜歡選擇在氣候較為舒適的春秋季節舉行科舉考試,美其名曰皇恩浩蕩體諒讀書人。
實際上也有另兩個季節實在太折磨人的緣故,考場的環境又是自古以來的差,要是在夏天或者冬天去考,保不齊要熱死、凍死多少人呢。
能考到這一步的多多少少都是具備一定的才學之人,這還沒為朝廷效命呢,命就已經沒了。
那多不劃算啊。
“此次恩科,諸卿可有看好之人?”弘治皇帝朝劉建等人問道。
畢竟是掄才大典嘛,還是很值得期待的。
“陛下,老臣看好王華王詹士的兒子,王守仁。”李東陽捋捋自己的胡須,笑著道。
王守仁可是他的忘年交啊,上次雖然沒有考上,但李東陽很有信心,憑王守仁的天賦,此次考上進士對他來說絕對是十拿九穩,甚至是易如反掌。
“哦?王師傅的兒子?朕倒也覺得此子是個人才啊。”弘治皇帝略微思索便想起來這麽個人,對其表示肯定。
之前還派他去過賀蘭山呢,畢竟真要掄起來,他老爹是朕給太子找的師傅之一,他也算是太子的師兄了。
當然這些話是不會說得,因為地位,是不對等的。
但不妨礙弘治皇帝看好王守仁,畢竟虎父無犬子,王華那麽優秀,兒子更是二十出頭就考上舉人了,沉寂磨礪了幾年,也該榜上有名了。
“除王守仁外,倒是還有一個人挺有意思。”謝侃侃怎麽能錯過聊天扯淡的環節呢,馬上就加入了進來。
“哦?是何人,讓謝師傅都來了興趣。”見謝遷主動引領話題,弘治皇帝也給他麵子當了下捧哏。
“此人在南直隸那邊被稱之為江南第一才子,據說是此次會元乃至狀元的熱門人選呢。”
“江南才子?謝兄說的可是那才情優異的唐解元?”
“老夫看家裏族兄來信說,這江南才子的名頭在南直隸可謂是如雷貫耳啊。”
“不過倒也不全是什麽好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