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裏,便是生產無煙煤的煤礦?”弘治皇帝遙望遠處,還未靠近便聽到了人群的動靜和勞作的聲響,開口問道。


    “是的父皇,那是目前西山煤礦開采的地方。”朱厚煒點頭道。


    “這還未出正月,竟有如此幹勁。”弘治皇帝感慨,連朝堂上有些人在正月都無精打采想著迴去過年休息的,西山的幹勁確實出乎他的意料。


    “若是徭役百姓也有這般幹勁,我大明何愁不興啊。”李東陽有感而發。


    近些年天氣越來越冷,黃河又時不時決堤,還要修長城啊、皇陵啊之類的,大明對徭役的需求還是很大的,但徭役傷民,百姓都十分抗拒,過重的徭役會造成國家的動蕩,而不發徭役又不行。


    長城難道不修嗎?那北元南下怎麽辦?


    皇陵難道不修嗎?國家大事在戎與祭,皇帝總不能連墳都不修吧?


    黃河決堤難道不管嗎?那會死人、會造成大量流民、會導致糧食收成降低、會危及社稷的!


    所以徭役一直是困擾朝廷千百年來的大事。


    因為徭役造成的造反動亂不計其數,曆史上被徭役逼反最終覆滅王朝的例子猶在眼前。


    “有幹勁是因為他們要借此生活,有活幹工錢還不低,他們肯定樂意幹啊。”朱厚煒隨意的說道。


    “而且... ...正月我可給了三倍薪資呢。”


    朱厚煒輕飄飄的一句話像大山一樣壓滅了三人心中的幻想,李東陽不禁苦笑,大明哪有那麽多錢啊,還三倍薪資,就算是正常招工的價錢,大明那麽多項目要進行,國庫也承受不起啊。


    “大明可經不起這般。”弘治皇帝搖搖頭,大明哪有那麽多錢啊。


    “可是父皇,大明的百姓也是要生存的,徭役一次就是數月半年,老百姓還要自備幹糧,更是會耽誤自家的生計,長此以往隻會廣積民怨。”朱厚煒說道。


    “為何不試試以工代賑?”


    “以工代賑?”謝遷聽到後,不由地搖了搖頭道:“蔚王殿下所學確是驚人,連《晏子春秋》中的工賑都有所了解,但此法在大明怕是行不通。”


    “哦?”朱厚煒有些疑惑,他隻知道徭役的弊端,但以工代賑他其實知之甚少,更多的是當初從新聞報紙上還有穿越小說上聽來的。


    “饑,晏子請為民發粟,公不許,當為路寢之台,晏子令吏重其賃,遠其兆,徐其日,而不趣。三年台成,而民振。故上悅乎遊,民足乎食。”謝遷將《晏子春秋》中的典故原文直接背了出來,然後解釋道:“晏子以以工代賑的形式讓饑民替君王修築遊樂設施,饑民也可以此獲得食物從而活下去,但此法在宋之前所現可謂是鳳毛麟角。”


    “知道前宋時期過多的戰亂和對外的失利導致大規模多次數的徭役,“多殺士眾,竭力民財……天下虛耗,百姓流離”,範仲淹範公因此提出來‘以工代賑’的思想,以解決朝廷存在的諸多隱患,此法倒也算在前宋頗有成效。”謝遷還是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以工代賑”的作用的。


    “既然他宋可以,那我大明為何不行?”朱厚煒疑惑道。


    “殿下,以工代賑,要錢的啊。”謝遷看著朱厚煒,眼睛微眯,輕聲說道。


    “朝廷實打實的拿出來銀子,可能保證到百姓手上的有多少,哪怕是太祖時期大殺貪官,最終貪官殺完了嗎?”


    “朝廷每年有諸多事物需要用人,若每次都拿出大筆錢,還進了這些貪官的口袋,百姓還是一無所得,更會大大加重朝廷的負擔。”


    “何況... ...”


    “我們大明的財政完全比不上前宋... ...”三閣老有些尷尬,但這是事實,老朱家確實沒前麵老趙家那麽有錢,玩不起付工資那一套,連大明百官的薪水都是曆朝曆代最低的。


    “受教了。”朱厚煒終於明白了,感情是出錯在這一環啊,我就說以老祖宗的智慧怎麽可能想不到以工代賑,感情弄半天是對蛀蟲沒有辦法啊。


    也是,便是現代都有拖欠工資都和挪用公款的呢,何況是各項檢察都還不完善的古代呢?


    被那些小說坑了,一個個穿越就搞什麽以工代賑然後讓別人大吃一驚,麻蛋,丟死人了!


    朱厚煒尷尬的腳趾扣地,早知道就先查一查再提出意見了!


    其實還有一點是朱厚煒剛意識到的,比起耗費資源進行以工代賑,那些官員更喜歡直接強征徭役,畢竟很多時候在他們的眼裏,人們其實並不值錢... ...


    “所以古人雲:治大國如烹小鮮,一時拍腦袋做出的決斷很可能會造成很嚴重的後果。”弘治皇帝拍拍朱厚煒的腦袋,教導道。


    “以後你也要多盯著點你哥,他的性子太急了,或許想法是好的,但是... ...”弘治皇帝搖搖頭,兒子有些時候想變優秀也是一種苦惱,尤其是朱厚照這種想法奇特,別人還沒做計劃他都走了大半路的家夥。


    “是,兒臣知道了。”朱厚煒若有所思。


    “恩公殿下,是恩公殿下來看我們了!”下麵勞動的礦工,終是發現了站在一旁觀看的弘治皇帝一群人,他們不認識皇帝、不認識內閣大學士。但他們認識給他們飯吃給他們活幹把他們當人看的朱厚煒啊。


    “大家快來給恩公殿下磕頭啊,恩公殿下來看我們了!”


    不一會,已經密密麻麻的聚集了烏壓壓一群礦工。


    “護駕,來人護駕!來人... ...”蕭敬連忙擋在弘治皇帝身前,將自家主子護到身後,剛叫出聲,就啞了火。


    你妹的,咱家把人都散到周圍去了,在場的現在就咱家一個了!


    “恩公殿下新年好,俺們給您拜年了。”一群人也不會說話,憋了半天也憋不出一句文雅的話語,隻能磕頭拜年,用最樸素的方法對朱厚煒表示他們的情感。


    “起來,都起來,我可沒有帶紅包啊!”朱厚煒連忙讓他們起來,一群年齡比他大數倍的人一齊給他磕頭他是真不適應啊,難道還要他個娃娃給你們發紅包嗎?!


    “哈哈哈。”


    底下一群人也別逗笑了,數月來,他們也知道自己的恩公殿下是很平易近人的。


    “恩公殿下給了俺們活幹,給了俺們活路,還給俺們娃開了蒙學,這比紅包珍貴多啦。”底下有膽大的人喊道。


    “這麽會說話,今天工錢多算份!算給你們的紅包!”朱厚煒笑道,都開三倍工資了,也無所謂多開一倍給他們,就當過年熱鬧一下唄。


    “退下吧。”弘治皇帝將擋在身前的蕭敬退下,眼神有些複雜的看著麵前都場景。


    “這是我大明的皇帝陛下,本王和太子的父皇,西山道這些事物都是父皇授意太子和本王做的,你們還不拜見!”朱厚煒將注意力轉移到弘治皇帝身上,拉高弘治皇帝的逼格。


    我一個王爺要那麽大聲望幹嘛,肯定是要給自己乘涼的大樹、小樹多澆水施肥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大明攝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荒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荒曦並收藏迴大明攝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