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瑾,去,再給本宮盛一碗。”
朱厚照頭也不抬,扒拉著新的一碗米飯,將空了的碗推了出去。
額...剛剛不是還情緒低沉嗎... ...
朱厚煒表示不愧是威武大將軍,這情緒管理是哇塞哈,一點不影響幹飯的。
事實證明,還是有點影響的,威武大將軍情緒低落的隻吃了三大碗白米飯和一些烤肉... ...
“話說,是不是忘了什麽?”
吃完後,舒舒服服的泡了杯茶,兩人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著,但兩人總覺得好像有什麽事情忘了沒處理。
“管他呢,唉,天不早了,本宮該迴去了,不然被父皇知道又沒完沒了了。”朱厚照抱怨道,現在剛被解除禁足,要是就敢徹夜不歸,那明天父皇絕對讓他看不到太陽。
“走了走了,對了,讓牛嬤嬤打包些吃食,本宮晚上要吃宵夜。”
拿上吃食,朱厚照哼著小曲,帶著劉瑾朝京城走去。
在兩人消遣的時候,某幾位的家裏就是截然不同的場景了。
“什麽?!你說你們去西山滑雪,王臣那個白癡衝撞了太子和蔚王殿下?!”
“啥?!那個白癡還敢背後給太子殿下下黑手?!”
英國公府裏,小國公張侖一口酒水直接噴到了朱烈的臉上,都顧不得擦。
變聲期本就沙啞的公鴨嗓直接破音。
“是啊張公子,現在如何是好啊?”
五大三粗的朱烈雖然被噴了一臉,但卻一點不失風度,將酒水擦去,問道。
“這若是讓幾位老爺子知道,你們怕是都沒好果子吃。”
現在也就是因為年關將近張懋要處理軍中換防事務,還在軍中沒有迴來,不然以老張那暴脾氣,不一會各家大家長都得得到消息了。
“那怎麽辦?”
底下一個性子不成熟的有些害怕了,是興安伯徐盛和小妾生的兒子,徐旭。
張侖瞥了一眼徐旭,沒有搭理他,如果不是因為這件事比較嚴重,張侖根本就不會搭理這種胸無大誌,隻知道惹事的紈絝子弟。
要不是老爺子還比較在乎後輩之間的相處關係,他真的懶得搭理隻會模仿表麵樣子的張澤。
“這件事瞞不住的,往小了說這是你們和太子的一個小誤會,但天家無小事,而且王臣幹的可以說是欺君甚至是造反!誰給他的膽子敢背後玩這種東西?!”
“迴去和家中長輩坦白,就實事求是,到時候最好讓父輩帶著你們去向陛下請罪,你以為這件事傳不到陛下的耳朵裏?”
聽到張侖的話,除了朱烈,另外兩個皆是嚇得一哆嗦,就差點腿軟坐到地上了。
是啊,這可是辱罵當朝太子,背後對太子下黑手!他們隻怕幹係到自己所以都不敢迴家,現在想想,不迴去坦白更可怕!
“張公子,告辭... ...告辭,小弟...小弟有事先行一步... ...”兩人嚇得互相扶持著踉踉蹌蹌的走了出去。
“你不走?”
看著並無太大恐懼的朱烈,張侖倒是有些興趣。
“張澤這次,恐怕要吃不少苦頭。”朱烈道。
“哦?”
“太子殿下和蔚王殿下今日看來皆是性情中人,張臣這種紈絝在他們看來雖然厭惡,但終究不會放在眼裏,但張澤,表麵自視勝高,遇事卻隻以勢壓人,最後更是嚇的不敢說話,在我看,二位殿下怕是已經惡了他。”
“那你還和張澤稱兄道弟?”張侖饒有趣味的看著朱烈。
“我隻是想請張公子替我轉告,我朱烈不恥與他和王臣為伍,日後喝酒什麽的,便不要找我了。”
朱烈搖了搖頭,隨即告辭離去。
“這家夥... ...”張侖搖了搖頭。
“成國公府居然還有一個這樣一個古怪的家夥... ...”
“算了,還是盡快將此事告知祖父、叔父吧。”
張侖搖了搖頭,雖然這件事還不至於能動搖天子對英國公府的信任,但做臣子的必須要有自己的態度。
老張從小教他的就是,他們老張家是吃大明俸祿的,是為大明天子賣命砍人的,無論何時,都要站在陛下這邊思考問題。
這,是他老張家的生存之道。
事實也是如此,老張家深受每一代大明皇帝器重,直至大明滅亡,都沒有因其他事遭遇過禍事。
而紈絝二代衝撞太子的事情,注定要在京城的勳貴高官家裏傳開了,而那些看熱鬧不怕事大的二代,還不知道,自己這個年怕是不好過了... ...
暖閣。
弘治皇帝照往常一樣處理著手上政務。
“太子迴來了?”
“稟陛下,太子殿下已經迴宮了。”
“這兩小子是怎麽處置王臣他們的?”
弘治皇帝像極了心累的老父親,在背後默默的看著調皮搗蛋的兒子,隨時準備給他們擦屁股。
像朱厚照這種關禁閉說一個月,他能掐著時辰翻出去的,弘治皇帝覺得他真的可以算是史上對太子最縱容的皇帝了。
“稟陛下,太子殿下在蔚王府吃過晚膳沒多久就離開了,至於王臣... ...二位殿下好像忘了... ...”
錦衣衛指揮使牟斌有些尷尬的說道。
自從太子和蔚王才是冒頭,錦衣衛再次被弘治皇帝重用了,這本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情。
但拿來奶娃... ...
牟斌有些苦澀,太子和蔚王真不是他們凡人可以理解的。
才過一頓飯,一天的恩怨就這麽想不起來了... ...
弘治皇帝聽完,也是陷入沉默。
這倆孩子,到底隨誰啊?
外甥隨舅,不會是張家那兩個王八蛋把他寄以厚望的兩個寶貝兒子帶壞了吧。
“蕭敬,傳下去,入夏之時,朕要校閱在京的勳戚子嗣,讓諸公侯伯府上做好準備。”
“是。”
弘治皇帝儒雅的看著書,但明顯思緒並不在書上。
心裏盤算著是不是該給這些勳貴點壓力了,皇帝忌憚武將是不假,但這些與國同休的世襲爵位可真真實實是大明的柱石,真腐爛透頂了,那大明離完蛋也不遠了。
自李廣案後,不再興長生,不再亂嗑藥的弘治皇帝,精神和身體狀況反而恢複的不錯,還因此看到了朝堂上文武爭鬥的局勢狀況。
平心而論,身為一個喜歡讀書的守成君主,他更親近文官。
但身為帝王,他也不會真不懂文武製衡的重要性,所以英國公這位武勳頭頭,哪怕是在處理政務時當吉祥物,遇事他也要詢問幾句的。
但現在看來,武這一塊,他弘治朝好像確實有點拉胯了。
秉承著自己多做一點,兒孫後代就輕鬆一點的老家長心態,弘治皇帝打算給這些武勳子弟加加壓了。
“對了,將壽寧侯和建昌伯給朕叫來。”
既然外甥像母舅,那朕從根源下手先把這兩家夥收拾一頓,應該有點作用吧?
朱厚照頭也不抬,扒拉著新的一碗米飯,將空了的碗推了出去。
額...剛剛不是還情緒低沉嗎... ...
朱厚煒表示不愧是威武大將軍,這情緒管理是哇塞哈,一點不影響幹飯的。
事實證明,還是有點影響的,威武大將軍情緒低落的隻吃了三大碗白米飯和一些烤肉... ...
“話說,是不是忘了什麽?”
吃完後,舒舒服服的泡了杯茶,兩人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著,但兩人總覺得好像有什麽事情忘了沒處理。
“管他呢,唉,天不早了,本宮該迴去了,不然被父皇知道又沒完沒了了。”朱厚照抱怨道,現在剛被解除禁足,要是就敢徹夜不歸,那明天父皇絕對讓他看不到太陽。
“走了走了,對了,讓牛嬤嬤打包些吃食,本宮晚上要吃宵夜。”
拿上吃食,朱厚照哼著小曲,帶著劉瑾朝京城走去。
在兩人消遣的時候,某幾位的家裏就是截然不同的場景了。
“什麽?!你說你們去西山滑雪,王臣那個白癡衝撞了太子和蔚王殿下?!”
“啥?!那個白癡還敢背後給太子殿下下黑手?!”
英國公府裏,小國公張侖一口酒水直接噴到了朱烈的臉上,都顧不得擦。
變聲期本就沙啞的公鴨嗓直接破音。
“是啊張公子,現在如何是好啊?”
五大三粗的朱烈雖然被噴了一臉,但卻一點不失風度,將酒水擦去,問道。
“這若是讓幾位老爺子知道,你們怕是都沒好果子吃。”
現在也就是因為年關將近張懋要處理軍中換防事務,還在軍中沒有迴來,不然以老張那暴脾氣,不一會各家大家長都得得到消息了。
“那怎麽辦?”
底下一個性子不成熟的有些害怕了,是興安伯徐盛和小妾生的兒子,徐旭。
張侖瞥了一眼徐旭,沒有搭理他,如果不是因為這件事比較嚴重,張侖根本就不會搭理這種胸無大誌,隻知道惹事的紈絝子弟。
要不是老爺子還比較在乎後輩之間的相處關係,他真的懶得搭理隻會模仿表麵樣子的張澤。
“這件事瞞不住的,往小了說這是你們和太子的一個小誤會,但天家無小事,而且王臣幹的可以說是欺君甚至是造反!誰給他的膽子敢背後玩這種東西?!”
“迴去和家中長輩坦白,就實事求是,到時候最好讓父輩帶著你們去向陛下請罪,你以為這件事傳不到陛下的耳朵裏?”
聽到張侖的話,除了朱烈,另外兩個皆是嚇得一哆嗦,就差點腿軟坐到地上了。
是啊,這可是辱罵當朝太子,背後對太子下黑手!他們隻怕幹係到自己所以都不敢迴家,現在想想,不迴去坦白更可怕!
“張公子,告辭... ...告辭,小弟...小弟有事先行一步... ...”兩人嚇得互相扶持著踉踉蹌蹌的走了出去。
“你不走?”
看著並無太大恐懼的朱烈,張侖倒是有些興趣。
“張澤這次,恐怕要吃不少苦頭。”朱烈道。
“哦?”
“太子殿下和蔚王殿下今日看來皆是性情中人,張臣這種紈絝在他們看來雖然厭惡,但終究不會放在眼裏,但張澤,表麵自視勝高,遇事卻隻以勢壓人,最後更是嚇的不敢說話,在我看,二位殿下怕是已經惡了他。”
“那你還和張澤稱兄道弟?”張侖饒有趣味的看著朱烈。
“我隻是想請張公子替我轉告,我朱烈不恥與他和王臣為伍,日後喝酒什麽的,便不要找我了。”
朱烈搖了搖頭,隨即告辭離去。
“這家夥... ...”張侖搖了搖頭。
“成國公府居然還有一個這樣一個古怪的家夥... ...”
“算了,還是盡快將此事告知祖父、叔父吧。”
張侖搖了搖頭,雖然這件事還不至於能動搖天子對英國公府的信任,但做臣子的必須要有自己的態度。
老張從小教他的就是,他們老張家是吃大明俸祿的,是為大明天子賣命砍人的,無論何時,都要站在陛下這邊思考問題。
這,是他老張家的生存之道。
事實也是如此,老張家深受每一代大明皇帝器重,直至大明滅亡,都沒有因其他事遭遇過禍事。
而紈絝二代衝撞太子的事情,注定要在京城的勳貴高官家裏傳開了,而那些看熱鬧不怕事大的二代,還不知道,自己這個年怕是不好過了... ...
暖閣。
弘治皇帝照往常一樣處理著手上政務。
“太子迴來了?”
“稟陛下,太子殿下已經迴宮了。”
“這兩小子是怎麽處置王臣他們的?”
弘治皇帝像極了心累的老父親,在背後默默的看著調皮搗蛋的兒子,隨時準備給他們擦屁股。
像朱厚照這種關禁閉說一個月,他能掐著時辰翻出去的,弘治皇帝覺得他真的可以算是史上對太子最縱容的皇帝了。
“稟陛下,太子殿下在蔚王府吃過晚膳沒多久就離開了,至於王臣... ...二位殿下好像忘了... ...”
錦衣衛指揮使牟斌有些尷尬的說道。
自從太子和蔚王才是冒頭,錦衣衛再次被弘治皇帝重用了,這本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情。
但拿來奶娃... ...
牟斌有些苦澀,太子和蔚王真不是他們凡人可以理解的。
才過一頓飯,一天的恩怨就這麽想不起來了... ...
弘治皇帝聽完,也是陷入沉默。
這倆孩子,到底隨誰啊?
外甥隨舅,不會是張家那兩個王八蛋把他寄以厚望的兩個寶貝兒子帶壞了吧。
“蕭敬,傳下去,入夏之時,朕要校閱在京的勳戚子嗣,讓諸公侯伯府上做好準備。”
“是。”
弘治皇帝儒雅的看著書,但明顯思緒並不在書上。
心裏盤算著是不是該給這些勳貴點壓力了,皇帝忌憚武將是不假,但這些與國同休的世襲爵位可真真實實是大明的柱石,真腐爛透頂了,那大明離完蛋也不遠了。
自李廣案後,不再興長生,不再亂嗑藥的弘治皇帝,精神和身體狀況反而恢複的不錯,還因此看到了朝堂上文武爭鬥的局勢狀況。
平心而論,身為一個喜歡讀書的守成君主,他更親近文官。
但身為帝王,他也不會真不懂文武製衡的重要性,所以英國公這位武勳頭頭,哪怕是在處理政務時當吉祥物,遇事他也要詢問幾句的。
但現在看來,武這一塊,他弘治朝好像確實有點拉胯了。
秉承著自己多做一點,兒孫後代就輕鬆一點的老家長心態,弘治皇帝打算給這些武勳子弟加加壓了。
“對了,將壽寧侯和建昌伯給朕叫來。”
既然外甥像母舅,那朕從根源下手先把這兩家夥收拾一頓,應該有點作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