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煤礦。
大量流民被招募至此,在熱火朝天的激情中正式開始了係統化的無煙煤生產。
這是朱厚煒對杜圖下達的命令,小冰河期已經開始了,哪怕隻是剛剛初秋,也可以開始儲備存貨了。
相較於昂貴的木炭和熏死人的煤炭,朱厚煒相信,憑借無煙煤的技術,他能在今年冬季完全打穿京城市場,輕鬆日進鬥金。
嗯... ...
一鬥黃金大概十升,一百九十三公斤,六百一十七點六兩... ...
按照弘治朝匯率相當於四千九百四十點八兩白銀... ...
額(⊙﹏⊙)
終有一天會日進鬥金的... ...
相較於如火如荼的西山煤業,蔚王府裏朱厚照和朱厚煒兩位同學就有些怪異了。
“你是說你大鬧了父皇的朝會還完完整整走出來了?”
朱厚煒詫異的看著嚐著牛嬤嬤新做的小吃的朱厚照,父皇居然沒揍他,轉性了?
自從朱厚照嚐到逃出來和朱厚煒玩那種平等的玩伴的快樂後,來蔚王府是頻率越來越高,基本就是除東宮外的第二行在了。
“那可不,本宮出馬,把那些文官大臣懟的啞口無言的,都非常崇拜本宮,認可本宮的見解。”
朱厚照碧蓮不要的開始吹牛,絲毫沒有在殿上後期沒詞兒了的尷尬。
“這些文官,隻知道窩裏橫,我大明武將如今拔尖的也就威寧伯這寥寥幾人了,本宮可舍不得看著他們被這些完全沒有根腳的狗屁理由給打壓了。”
說著朱厚照有些不爽道。
“父皇也是,之前威寧伯立功了他還眉開眼笑龍顏大悅的呢,結果看著這件事一句話都不說,哪有剛立大功都沒什麽獎賞還被誣陷彈劾的啊。”
朱厚煒看著朱厚照帶過來的他上殿前準備的材料和收集的文官們所謂的威寧伯王越的“證據”沒發表觀點。
“厚煒,厚煒,你看出點啥了,看到那麽投入。”
朱厚照看著朱厚煒不理自己,隻是看著自己帶來的東西,有些疑惑,這些東西他看的眼珠子滿是血絲,都看吐了,也把一切都和朱厚煒說了,他咋還一個勁的看呢?
朱厚煒看著資料,若有所思。
“父皇,怕是覺得這件事有些丟人哦。”
朱厚照一聽,樂了。
“也是,李廣可是讓父皇丟了老臉了,也難怪不說話呢。”
“這要多說話,換本宮,本宮也噴他。”
朱厚煒倒是有些擔心,按照曆史進程,這些文官嘴炮狂轟威寧伯後不久,威寧伯就鬱鬱而終了,都沒熬到弘治十二年。
如今雖然因為朱厚照的關注,一定程度上在朝堂給了威寧伯聲援,但弘治皇帝還是保持了沉默,這老爺子會不會還是鬱鬱而終啊... ...
... ...
賀蘭山以北,是茫茫的大漠,作為天然的山脈屏障,對於漢家和草原有著特殊的戰略意義。
一位年邁的老者靠坐在枯木根上,靜靜的曬著太陽,感受著難得的平靜。
“將軍,大夫說了,您近段時間還需多多休息,早些迴營吧。”
一位壯年將領抬頭看向逐漸西陲的殘陽,有些擔心自家將軍的身體。
“無礙,老夫身體尚可,不必擔心。”
老將正是收複賀蘭山的威寧伯王越。
常年的征戰,給他的身體留下了眾多的舊傷暗疾,在攻下賀蘭山後,亦是和韃靼進行了大大小小多次廝殺,加上大漠那要命的氣候環境,王越終是倒下了。
不過還好,被隨行的醫師給救了迴來。不過還需好好的精心調養才有痊愈的可能。
興許是老人的共性,哪怕是王越這等人物,養病閑下來的時候,也總是喜歡坐著發呆,隻是靜靜的看著遠方,靜靜的看著人來人往、日落西山... ...
“爺爺。”
這時,遠處草原,一位少年小將騎著快馬,朝著王越這邊趕來。
“孫兒王煜拜見爺爺。”
少年下馬行雲流水,來到王越身前跪下,正是王老將軍的長孫,王煜。
“迴來了。”
王越將王煜扶起,好好打量著,看著健碩剛毅的王煜和裸露在外麵的那幾條傷疤,滿意的點了點頭。
“不錯,碰到掉隊的韃靼了?”
“是,孫兒追到了幾個逃跑的韃靼人。”
王煜點了點頭,將自己自上次戰鬥後的行蹤跟老人匯報了一遍。
“你啊,這已經是第三次長途追殺了吧。”
王越無奈的搖了搖頭,拍了拍王煜的肩膀。
“要知道,這樣的危險性是很高的,老祖宗的兵法裏就有誘敵深入的典例,不可莽撞,知道了嗎。”
“是,孫兒知錯了。”
王煜能感受到老爺子的關心,點了點頭應下。
“來陪爺爺坐坐。”
王越拉著王煜的手,坐下,望著夕陽,紅霞染紅了斑白的鬢角,無限感慨。
“老夫早年,雖是科舉出身,但時有感於兩宋之亡、外族入侵之恨,時常憤懣於胸,所以苦讀兵書,希望有所作為。”
“後來多虧李賢大學生舉薦,英宗皇帝賞識,老夫受命巡撫大同,開始了老夫這數十年的邊塞之旅。”
“再後來,老夫三出邊塞,兩征韃靼,曆經數十戰,現在想想,老夫這條命是真硬啊。”
王越陷入迴憶,這數十年的生涯,哪一次不是死裏求生把頭掛在褲腰帶上呢,可轉眼間,他已經七十多啦,這樣想想,自己也確實是命硬啊。
“老夫這一生,榮耀過,落魄過,也遭人詬病過,還因為與西廠的汪公公交好被文官針對過被貶過,更憑借詩詞響徹仕林。”
“老夫不敢說老夫是什麽了不起的人,更不敢奢求名垂青史,但老夫敢說老夫對得起我大明,老夫將一生都交給了我大明的邊疆,老夫以為,會有人懂我。可後來我發現,我錯了。”
說著說著,王越聲音有些蕭瑟。
“曾經老夫與汪直汪公交好,希望汪公助我發兵征討韃靼,後來汪公倒台老夫被諸大臣討伐老夫認,汪公是和老夫私交甚好,老夫有何不敢認。”
“可後來呢,老夫告老還鄉後,他們推上來的一個又一個人,被韃靼打的節節敗退,一年多達二十幾次侵襲,屢戰屢敗!”
“他們沒有辦法了,於是到陛下那,要老夫迴來,老夫無所謂,戰死沙場,本就是老夫的溯源,可後來呢。”
王越眼眶有些紅了。
“老夫經曆數年整頓被他們搞的糜爛的衛所部隊,廝殺數月拿下了這賀蘭山!可這些翰林言官們又將李廣的案子扣在了老夫頭上!”
“咳咳咳... ...”
王越氣的不停咳嗽,王煜忙拍著王越的背,替他舒緩氣息。
“現在啊,老夫明白了,老夫不是儒生了,不是文官了,老夫棄文從武了啊。”
“他們... ...是把老夫當成了叛徒,是要打擊報複老夫啊... ...”
王越笑了,有些諷刺,又有些無奈,他順天府鄉試第三,進士及第出身,本是被諸多同僚同窗相敬的仕林,但從自己選擇成為武人後,一切都變了。
這些往日的同窗,現在的朝堂,似乎... ...和兩宋有些相像啊... ...
嶽爺爺... ...後輩完成了您昔日的夙願,可似乎... ...未走出武將自宋以來的宿命... ...
大量流民被招募至此,在熱火朝天的激情中正式開始了係統化的無煙煤生產。
這是朱厚煒對杜圖下達的命令,小冰河期已經開始了,哪怕隻是剛剛初秋,也可以開始儲備存貨了。
相較於昂貴的木炭和熏死人的煤炭,朱厚煒相信,憑借無煙煤的技術,他能在今年冬季完全打穿京城市場,輕鬆日進鬥金。
嗯... ...
一鬥黃金大概十升,一百九十三公斤,六百一十七點六兩... ...
按照弘治朝匯率相當於四千九百四十點八兩白銀... ...
額(⊙﹏⊙)
終有一天會日進鬥金的... ...
相較於如火如荼的西山煤業,蔚王府裏朱厚照和朱厚煒兩位同學就有些怪異了。
“你是說你大鬧了父皇的朝會還完完整整走出來了?”
朱厚煒詫異的看著嚐著牛嬤嬤新做的小吃的朱厚照,父皇居然沒揍他,轉性了?
自從朱厚照嚐到逃出來和朱厚煒玩那種平等的玩伴的快樂後,來蔚王府是頻率越來越高,基本就是除東宮外的第二行在了。
“那可不,本宮出馬,把那些文官大臣懟的啞口無言的,都非常崇拜本宮,認可本宮的見解。”
朱厚照碧蓮不要的開始吹牛,絲毫沒有在殿上後期沒詞兒了的尷尬。
“這些文官,隻知道窩裏橫,我大明武將如今拔尖的也就威寧伯這寥寥幾人了,本宮可舍不得看著他們被這些完全沒有根腳的狗屁理由給打壓了。”
說著朱厚照有些不爽道。
“父皇也是,之前威寧伯立功了他還眉開眼笑龍顏大悅的呢,結果看著這件事一句話都不說,哪有剛立大功都沒什麽獎賞還被誣陷彈劾的啊。”
朱厚煒看著朱厚照帶過來的他上殿前準備的材料和收集的文官們所謂的威寧伯王越的“證據”沒發表觀點。
“厚煒,厚煒,你看出點啥了,看到那麽投入。”
朱厚照看著朱厚煒不理自己,隻是看著自己帶來的東西,有些疑惑,這些東西他看的眼珠子滿是血絲,都看吐了,也把一切都和朱厚煒說了,他咋還一個勁的看呢?
朱厚煒看著資料,若有所思。
“父皇,怕是覺得這件事有些丟人哦。”
朱厚照一聽,樂了。
“也是,李廣可是讓父皇丟了老臉了,也難怪不說話呢。”
“這要多說話,換本宮,本宮也噴他。”
朱厚煒倒是有些擔心,按照曆史進程,這些文官嘴炮狂轟威寧伯後不久,威寧伯就鬱鬱而終了,都沒熬到弘治十二年。
如今雖然因為朱厚照的關注,一定程度上在朝堂給了威寧伯聲援,但弘治皇帝還是保持了沉默,這老爺子會不會還是鬱鬱而終啊... ...
... ...
賀蘭山以北,是茫茫的大漠,作為天然的山脈屏障,對於漢家和草原有著特殊的戰略意義。
一位年邁的老者靠坐在枯木根上,靜靜的曬著太陽,感受著難得的平靜。
“將軍,大夫說了,您近段時間還需多多休息,早些迴營吧。”
一位壯年將領抬頭看向逐漸西陲的殘陽,有些擔心自家將軍的身體。
“無礙,老夫身體尚可,不必擔心。”
老將正是收複賀蘭山的威寧伯王越。
常年的征戰,給他的身體留下了眾多的舊傷暗疾,在攻下賀蘭山後,亦是和韃靼進行了大大小小多次廝殺,加上大漠那要命的氣候環境,王越終是倒下了。
不過還好,被隨行的醫師給救了迴來。不過還需好好的精心調養才有痊愈的可能。
興許是老人的共性,哪怕是王越這等人物,養病閑下來的時候,也總是喜歡坐著發呆,隻是靜靜的看著遠方,靜靜的看著人來人往、日落西山... ...
“爺爺。”
這時,遠處草原,一位少年小將騎著快馬,朝著王越這邊趕來。
“孫兒王煜拜見爺爺。”
少年下馬行雲流水,來到王越身前跪下,正是王老將軍的長孫,王煜。
“迴來了。”
王越將王煜扶起,好好打量著,看著健碩剛毅的王煜和裸露在外麵的那幾條傷疤,滿意的點了點頭。
“不錯,碰到掉隊的韃靼了?”
“是,孫兒追到了幾個逃跑的韃靼人。”
王煜點了點頭,將自己自上次戰鬥後的行蹤跟老人匯報了一遍。
“你啊,這已經是第三次長途追殺了吧。”
王越無奈的搖了搖頭,拍了拍王煜的肩膀。
“要知道,這樣的危險性是很高的,老祖宗的兵法裏就有誘敵深入的典例,不可莽撞,知道了嗎。”
“是,孫兒知錯了。”
王煜能感受到老爺子的關心,點了點頭應下。
“來陪爺爺坐坐。”
王越拉著王煜的手,坐下,望著夕陽,紅霞染紅了斑白的鬢角,無限感慨。
“老夫早年,雖是科舉出身,但時有感於兩宋之亡、外族入侵之恨,時常憤懣於胸,所以苦讀兵書,希望有所作為。”
“後來多虧李賢大學生舉薦,英宗皇帝賞識,老夫受命巡撫大同,開始了老夫這數十年的邊塞之旅。”
“再後來,老夫三出邊塞,兩征韃靼,曆經數十戰,現在想想,老夫這條命是真硬啊。”
王越陷入迴憶,這數十年的生涯,哪一次不是死裏求生把頭掛在褲腰帶上呢,可轉眼間,他已經七十多啦,這樣想想,自己也確實是命硬啊。
“老夫這一生,榮耀過,落魄過,也遭人詬病過,還因為與西廠的汪公公交好被文官針對過被貶過,更憑借詩詞響徹仕林。”
“老夫不敢說老夫是什麽了不起的人,更不敢奢求名垂青史,但老夫敢說老夫對得起我大明,老夫將一生都交給了我大明的邊疆,老夫以為,會有人懂我。可後來我發現,我錯了。”
說著說著,王越聲音有些蕭瑟。
“曾經老夫與汪直汪公交好,希望汪公助我發兵征討韃靼,後來汪公倒台老夫被諸大臣討伐老夫認,汪公是和老夫私交甚好,老夫有何不敢認。”
“可後來呢,老夫告老還鄉後,他們推上來的一個又一個人,被韃靼打的節節敗退,一年多達二十幾次侵襲,屢戰屢敗!”
“他們沒有辦法了,於是到陛下那,要老夫迴來,老夫無所謂,戰死沙場,本就是老夫的溯源,可後來呢。”
王越眼眶有些紅了。
“老夫經曆數年整頓被他們搞的糜爛的衛所部隊,廝殺數月拿下了這賀蘭山!可這些翰林言官們又將李廣的案子扣在了老夫頭上!”
“咳咳咳... ...”
王越氣的不停咳嗽,王煜忙拍著王越的背,替他舒緩氣息。
“現在啊,老夫明白了,老夫不是儒生了,不是文官了,老夫棄文從武了啊。”
“他們... ...是把老夫當成了叛徒,是要打擊報複老夫啊... ...”
王越笑了,有些諷刺,又有些無奈,他順天府鄉試第三,進士及第出身,本是被諸多同僚同窗相敬的仕林,但從自己選擇成為武人後,一切都變了。
這些往日的同窗,現在的朝堂,似乎... ...和兩宋有些相像啊... ...
嶽爺爺... ...後輩完成了您昔日的夙願,可似乎... ...未走出武將自宋以來的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