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練結束後,宋品來到士兵們麵前,眼中閃爍著激動的淚花:“你們太棒了!這就是我希望看到的重裝部隊,你們是大夏的驕傲!”
······
此時離十月初一的國慶閱兵時間還剩八天。
在大夏金碧輝煌的朝堂之上,氣氛凝重得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天空。延平帝高坐龍椅,神色威嚴,下方群臣分列兩旁,人人心頭都縈繞著因各國國賓帶兵前來參加國慶大典而帶來的緊張情緒。
這時,兵部尚書鄧子榮出列,他手持笏板,單膝跪地,聲音洪亮地啟奏:“陛下,臣有要事稟報。大齊蕭太後率十萬大軍已至小浪底工程北岸,高麗國王尹西月隨其大軍同行,其軍容嚴整,氣勢不凡。
突厥可汗阿史那?鐵勒亦親率大軍屯駐河南府火車站北邊,二者呈夾擊小浪底工程之勢,情況危急,請陛下定奪。” 鄧子榮說完,額頭已微微見汗,他深知這兩支大軍帶來的潛在威脅。
朝堂上頓時一片嘩然,文官們交頭接耳,麵露驚恐之色。右相潘美急切地說道:“陛下,大齊與突厥此番舉動,分明是對我大夏的挑釁啊!他們如此大規模陳兵我境內,居心叵測,不得不防。”
左相方道遠也眉頭緊皺:“是啊,陛下,若他們突然發動攻擊,我大夏必將陷入戰火,生靈塗炭啊。”
就在眾人議論紛紛之時,禮部尚書陳清出列,向延平帝行禮後說道:“陛下,臣也有消息要奏。吐蕃旺姆太後與旺姆次仁讚普在我護衛隊引領下,已平安抵達京城北楊家軍軍營暫住。大理國王段正明亦率兩千軍隊在京城西門外駐紮。”
延平帝微微點頭,目光投向一直沉默不語的宋品,問道:“太傅,你看群臣驚慌了,你還是跟大家說清楚吧,免得大家擔心!”
宋品上前一步,從容地說道:“陛下,各位大人,無需過度擔憂。此次各國國賓帶兵前來,雖在意料之外,卻也在情理之中。
他們帶兵,都是我書信準許的,此事陛下也是同意的。他們駐紮小浪底附近,並非威脅我工程施工,相反是我為了方便他們觀看如此雄偉的工程,本意也是我大夏的一種威懾。
至於兩國二十萬大軍的所謂威脅,根本不必擔心,現如今他二十萬大軍與我大夏禁軍的戰力比較也就相當於五萬禁軍的戰鬥力而已。
而且為保萬一,汴京城四門都已經加派了一萬陌刀軍駐守,諸位大人大可放心!”
潘美憂心忡忡地說:“太傅,話雖如此,但這大軍壓境,豈是兒戲?若處理不當,便是滅國之禍啊。”
宋品微微一笑,看向群臣,說道:“各位大人,我們不妨換個角度看。此次各國齊聚,正是我大夏展示實力的絕佳時機。我們可精心安排他們的行程,讓他們充分見識我大夏的繁榮昌盛與強大實力。”
延平帝微微坐直身子,眼中閃過一絲光芒:“潘卿放心,朕已經做了萬全準備。還是請太傅說說此次安排吧。”
宋品躬身道:“陛下,臣建議如此安排。可先邀請各國一同參觀汴京西南臣的試驗田。如今恰逢紅薯和花生收獲之際,那片試驗田豐收在望。
這些新作物是我大夏農業發展的成果,展示它們,比五十萬大軍的威懾力還大,我大夏人口眾多,鄰國經常是趁我們內部天災時候發兵,如今展示畝產萬斤的農作物對敵人的威懾更為巨大!”
戶部尚書範思敏皺眉道:“太傅,此時展示農業成果是否合適?萬一各國覬覦……”
宋品打斷他的話:“範大人,正因如此,才要展示。讓他們知道我大夏在農業上的優勢,使其不敢輕舉妄動。而且,這也是促進各國與我大夏貿易往來的好機會,日後收益不可估量。”
宋品接著說道:“參觀完試驗田後,可引領他們觀摩農機耕作。我大夏的農機技術先進,能極大提高耕作效率,這是我國農業實力的又一體現。”
禮部尚書陳清問道:“那之後呢?接待各國國賓,禮儀方麵需重新斟酌啊。”
宋品點頭道:“陳大人,參觀完農業項目後,可安排他們參觀小浪底工程。此工程規模宏大,意義非凡,展現我大夏工程車的強大能力,對任何敵對勢力都是巨大震懾。
水利工程關乎民生,也是軍事防禦的重要部分,可讓各國看到我們的綜合國力。之後,再帶他們參觀一處運河工程,運河對於我國交通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能展現我們在國家建設上的長遠規劃。”
武將們在一旁聽著,紛紛點頭。
禁軍副統領魏東亭道:“宋大人所言極是,這些安排能讓各國知曉我大夏的底蘊,不敢輕易犯我邊境。”
宋品繼續說道:“最後,便是在京城舉行盛大的閱兵儀式。讓各國看看我大夏軍隊的雄姿,讓他們明白,我們有足夠的實力扞衛國家尊嚴。
而且此次展示的都是大夏新軍,是今天大殿之上大家都不曾見過的新軍!戰力恐怖至極!”
兵部尚書鄧子榮擔憂地說:“宋大人,閱兵之時,各國軍隊都在境內,萬一他們趁機作亂,如何是好?”
宋品自信地迴答:“鄧大人,閱兵雖有風險,但我們可做好充分準備。加強京城周邊的軍事防禦,在閱兵路線和場地設置多層警戒。
而且,我們的軍隊經過嚴格訓練,裝備精良,有信心應對任何突發情況。同時,各國國君都在京城,他們也會有所顧忌,不會輕易冒險。”
延平帝聽了眾人的討論,緩緩說道:“太傅的計劃,朕以為可行。此次國慶大典,既是慶典,也是我大夏向各國展示實力的舞台。眾愛卿需各司其職,務必確保大典順利進行,不得有失。”
群臣齊聲應道:“遵旨!”
······
各國使者在營地中也在密切關注大夏的動向。
大齊蕭太後對高麗國王尹西月說:“大夏此次不知會有何動作,我們且看他們如何應對。”
“大齊強大,騎兵戰力無雙,任他大夏多大的膽子,也是玩不出什麽花的。”尹西月點頭哈腰道。
相國韓德讓則是不無擔心道:“大夏軍隊此時今非昔比,高麗王殿下不可輕敵哦!”
就在此時,士兵進營帳稟報:“太後,大夏禮部侍郎張嶽求見太後。”
······
此時離十月初一的國慶閱兵時間還剩八天。
在大夏金碧輝煌的朝堂之上,氣氛凝重得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天空。延平帝高坐龍椅,神色威嚴,下方群臣分列兩旁,人人心頭都縈繞著因各國國賓帶兵前來參加國慶大典而帶來的緊張情緒。
這時,兵部尚書鄧子榮出列,他手持笏板,單膝跪地,聲音洪亮地啟奏:“陛下,臣有要事稟報。大齊蕭太後率十萬大軍已至小浪底工程北岸,高麗國王尹西月隨其大軍同行,其軍容嚴整,氣勢不凡。
突厥可汗阿史那?鐵勒亦親率大軍屯駐河南府火車站北邊,二者呈夾擊小浪底工程之勢,情況危急,請陛下定奪。” 鄧子榮說完,額頭已微微見汗,他深知這兩支大軍帶來的潛在威脅。
朝堂上頓時一片嘩然,文官們交頭接耳,麵露驚恐之色。右相潘美急切地說道:“陛下,大齊與突厥此番舉動,分明是對我大夏的挑釁啊!他們如此大規模陳兵我境內,居心叵測,不得不防。”
左相方道遠也眉頭緊皺:“是啊,陛下,若他們突然發動攻擊,我大夏必將陷入戰火,生靈塗炭啊。”
就在眾人議論紛紛之時,禮部尚書陳清出列,向延平帝行禮後說道:“陛下,臣也有消息要奏。吐蕃旺姆太後與旺姆次仁讚普在我護衛隊引領下,已平安抵達京城北楊家軍軍營暫住。大理國王段正明亦率兩千軍隊在京城西門外駐紮。”
延平帝微微點頭,目光投向一直沉默不語的宋品,問道:“太傅,你看群臣驚慌了,你還是跟大家說清楚吧,免得大家擔心!”
宋品上前一步,從容地說道:“陛下,各位大人,無需過度擔憂。此次各國國賓帶兵前來,雖在意料之外,卻也在情理之中。
他們帶兵,都是我書信準許的,此事陛下也是同意的。他們駐紮小浪底附近,並非威脅我工程施工,相反是我為了方便他們觀看如此雄偉的工程,本意也是我大夏的一種威懾。
至於兩國二十萬大軍的所謂威脅,根本不必擔心,現如今他二十萬大軍與我大夏禁軍的戰力比較也就相當於五萬禁軍的戰鬥力而已。
而且為保萬一,汴京城四門都已經加派了一萬陌刀軍駐守,諸位大人大可放心!”
潘美憂心忡忡地說:“太傅,話雖如此,但這大軍壓境,豈是兒戲?若處理不當,便是滅國之禍啊。”
宋品微微一笑,看向群臣,說道:“各位大人,我們不妨換個角度看。此次各國齊聚,正是我大夏展示實力的絕佳時機。我們可精心安排他們的行程,讓他們充分見識我大夏的繁榮昌盛與強大實力。”
延平帝微微坐直身子,眼中閃過一絲光芒:“潘卿放心,朕已經做了萬全準備。還是請太傅說說此次安排吧。”
宋品躬身道:“陛下,臣建議如此安排。可先邀請各國一同參觀汴京西南臣的試驗田。如今恰逢紅薯和花生收獲之際,那片試驗田豐收在望。
這些新作物是我大夏農業發展的成果,展示它們,比五十萬大軍的威懾力還大,我大夏人口眾多,鄰國經常是趁我們內部天災時候發兵,如今展示畝產萬斤的農作物對敵人的威懾更為巨大!”
戶部尚書範思敏皺眉道:“太傅,此時展示農業成果是否合適?萬一各國覬覦……”
宋品打斷他的話:“範大人,正因如此,才要展示。讓他們知道我大夏在農業上的優勢,使其不敢輕舉妄動。而且,這也是促進各國與我大夏貿易往來的好機會,日後收益不可估量。”
宋品接著說道:“參觀完試驗田後,可引領他們觀摩農機耕作。我大夏的農機技術先進,能極大提高耕作效率,這是我國農業實力的又一體現。”
禮部尚書陳清問道:“那之後呢?接待各國國賓,禮儀方麵需重新斟酌啊。”
宋品點頭道:“陳大人,參觀完農業項目後,可安排他們參觀小浪底工程。此工程規模宏大,意義非凡,展現我大夏工程車的強大能力,對任何敵對勢力都是巨大震懾。
水利工程關乎民生,也是軍事防禦的重要部分,可讓各國看到我們的綜合國力。之後,再帶他們參觀一處運河工程,運河對於我國交通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能展現我們在國家建設上的長遠規劃。”
武將們在一旁聽著,紛紛點頭。
禁軍副統領魏東亭道:“宋大人所言極是,這些安排能讓各國知曉我大夏的底蘊,不敢輕易犯我邊境。”
宋品繼續說道:“最後,便是在京城舉行盛大的閱兵儀式。讓各國看看我大夏軍隊的雄姿,讓他們明白,我們有足夠的實力扞衛國家尊嚴。
而且此次展示的都是大夏新軍,是今天大殿之上大家都不曾見過的新軍!戰力恐怖至極!”
兵部尚書鄧子榮擔憂地說:“宋大人,閱兵之時,各國軍隊都在境內,萬一他們趁機作亂,如何是好?”
宋品自信地迴答:“鄧大人,閱兵雖有風險,但我們可做好充分準備。加強京城周邊的軍事防禦,在閱兵路線和場地設置多層警戒。
而且,我們的軍隊經過嚴格訓練,裝備精良,有信心應對任何突發情況。同時,各國國君都在京城,他們也會有所顧忌,不會輕易冒險。”
延平帝聽了眾人的討論,緩緩說道:“太傅的計劃,朕以為可行。此次國慶大典,既是慶典,也是我大夏向各國展示實力的舞台。眾愛卿需各司其職,務必確保大典順利進行,不得有失。”
群臣齊聲應道:“遵旨!”
······
各國使者在營地中也在密切關注大夏的動向。
大齊蕭太後對高麗國王尹西月說:“大夏此次不知會有何動作,我們且看他們如何應對。”
“大齊強大,騎兵戰力無雙,任他大夏多大的膽子,也是玩不出什麽花的。”尹西月點頭哈腰道。
相國韓德讓則是不無擔心道:“大夏軍隊此時今非昔比,高麗王殿下不可輕敵哦!”
就在此時,士兵進營帳稟報:“太後,大夏禮部侍郎張嶽求見太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