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伯達擺了擺手:“用不著這麽複雜,我來給縣尊大人當一段時間的師爺即可。”


    在大淵的縣衙中,師爺是一個特殊的職務,其不屬於朝廷的序列,而是由縣令自費請來的一名文書,完全不需要跟朝廷報備,又能了解縣衙中發生的一切事,確實很適合許伯達現在的要求。


    張衛年連忙道:“自然是一切都隨許公子的意思辦,隻是我涼州縣衙異常簡陋,隻能委屈許公子了!”


    許伯達淡淡一笑:“都是替皇上辦事,都是為了大淵,哪有什麽我委屈不委屈,若是要說委屈,也是縣尊大人委屈。


    剛才我沒說完,關於我父親對於你屬於那種人的評價,在我到了涼州之後,便已經有了答案,在這種條件下能把涼州治理到如此程度的,縣尊大人是真正被埋沒的治世能臣。


    待我這次迴到神京之後,一定要讓內閣和國子監的人都知道,在涼州,有一個普通的縣官,怎麽通過自己的努力,把一個完全被朝廷遺忘的小城,治理到井然有序,有王法,有教化,有向心力,除了窮一點,算得上世外桃源!”


    張衛年瞬間激動的快要暈過去,作為士子,一直在追求的,是三不朽,即立德,立功和立言,立德他肯定做不到了,但是立功和立言,是他一直在追求的目標。


    內閣是給人工作表現定性的地方,內閣認可,便是立功了。


    國子監則是對人品表現定性的地方,國子監認可,便是立言了!


    他的膝蓋一軟,差點想跪下去叩謝許伯達的大恩大德,可是卻被杜西川一把拉住了。


    杜西川在一旁道:“老師,學生建議,您可以讓許公子參與對刺客的審理,也許可以找到蛛絲馬跡,對於許公子的工作有幫助!”


    張衛年突然醒悟過來了!


    杜西川剛才是在提醒他,盡管許伯達說得天花亂墜,盡管邏輯上來說,許家確實應該避嫌,但許伯達與刺客案之間的還不能被確定為無關,所以對於許伯達的定位,一定要謹慎。


    再迴想一下,自己剛剛顯然中了許伯達的話術,吃了他的大餅,把一切想得太美好了!


    如同許伯達這樣的人,年紀輕輕便有資格參與票擬,又怎麽可能把天下人放在眼裏,又怎麽需要給張衛年這樣一個小縣令畫大餅。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許伯達的動機絕不會如同自己說的那麽純正。


    許伯達剛才所說的雖然合理,但卻還是有漏洞的。


    以許伯達的身份,內閣完全可以安排他以助手或者文書的身份進入三司審案中,參與共同審案,而不是偷偷摸摸來到涼州,差點被人當刺客抓起來。


    許嵩自己也清楚,他是最應該避嫌的人,為什麽要讓自己的兒子來淌這趟渾水?


    也許是在因為許嵩確實參與了貪墨,現在東窗事發,他忍不住狗急跳牆了呢?


    又或者是有什麽與許嵩有特殊關係的人,被當作嫌疑犯抓了起來,許嵩害怕受到牽連,所以才要殺人滅口呢?


    也可能這本身就是一個皇帝針對許嵩一黨的局,許嵩不想坐以待斃,所以派兒子下場了呢?


    在一切沒有水落石出之前,一切都有可能,不得不防。


    而且許伯達出現的時間就很詭異,白馬寺的人能把一個一個刺客定位到如此精準,又把許伯達定疑為刺客首領,絕對不會是簡單的空穴來風。


    所以,杜西川的目的,顯然是想讓許伯達參與對這些刺客的審案,如果許迫達真的是這些刺客的幕後策劃者,在審案過程中一定會露出一些馬腳,而根據這些馬腳,就可以判斷出真相。


    雖然他們沒有辦法定許伯達的罪,但是至少可以明白,許嵩可能是貪墨的背後黑手。


    這些年中,張衛年從來沒有真正從許嵩那裏得到好處,到了這個時候,也沒有必要去表忠心,莫名其妙去上許嵩的那條破船了。


    張衛年連忙道:“此計甚妙,許公子,便請您作為我的師爺,一起參與對那些刺客的審理,了解出這些刺客的幕後黑手,隻要抓到黑手,您要的一切答案,自然也水落石出了!”


    然後他又對杜西川道:“西川,你為人精細,當時候也一並參與審案,一定要細細觀察,找出這些刺客的疑點,而且我們到時候極可能會對那些刺客動刑,隻要你在,不管怎麽用刑,便都不可能把他們弄死了!”


    杜西川本來不想參與,但是聽著張衛年說什麽為人精細,細細觀察的話,大概的目的,不是要觀察那些殺手,而是要觀察許伯達,這樣一想,他便點頭道:“好的,老師,讓他們隻管審便是了,有我在,保證弄不死他們!”


    許伯達忽然覺得有點頭皮有些發涼!


    他進一步感受到了來自於杜西川的壓力。


    在杜西川開口說話以後,許伯達就明顯感受到了張衛年情緒的變化,明明張衛年已經進入了他的節奏之中,可是杜西川一句話便把他拉了出來。


    他下意識地迴憶自己。


    盡管在許家這樣的環境中長大,從小聽著那些王公大臣們在那裏聊著黑暗的事情,可是那個時候的他,也做不到如同杜西川這樣小心謹慎。


    於是他笑著道:“杜醫官,還得請您多多指教。”


    杜西川向他行了一個禮:“涼州是蠻夷之地,缺少教化,都是粗鄙之人,說話也直來直去,還請大人海涵。”


    許伯達又試探著問道:“從適才的情況來看,你、雲小姐和俞大人之間,似乎發生了一些不太愉快的事情,不知道是否方便講一講,俞不凡的脾氣雖然執拗了些,俞不棄卻是個講道理的人,而且他以前在國子監上過學,說起來與我也算有淵源,我去做個和事佬,大家做個朋友吧。”


    杜西川下意識想拒絕,畢竟他與俞不凡之間的矛盾已經不可調和,不管是誰去講和,隻怕都已不可能。


    張衛年卻在一旁道:“這個主意好,其實我覺得他們三個人之間也沒有什麽深仇大恨,隻是少年人的情仇愛恨,愛而不得,說來說去不過是困於一個情字,實在必要搞成現在的這副樣子。”


    許伯達拱了拱手:“願聞其詳!”


    張衛年看了看雲暮然,見她沒有反對,便開始向許伯達講起了過程。


    杜西川的眉頭皺得有點緊。


    他聞到了陰謀的味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涼州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彼時陌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彼時陌上並收藏涼州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