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張衛年連忙道:“抱歉啊,許公子,你看,我們涼州身處五散關外,西夏境內,異族一直對我虎視眈眈,時常會派探子細作前來刺探情報,可是這些年中,朝廷一直更注重五散關的防禦,對我涼州的預算少了些,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們隻有選擇全民警戒的辦法,讓每一個涼州百姓都能時刻警惕涼州城內的動向,確保涼州的安全!”
許伯達的臉色浮現出一個淺淺的笑臉來:“不瞞縣尊大人,這些年中,關於您給父親所寫的那些信中的內容,父親一直多少抱有一些將信將疑的態度,尤其是這一次朝廷發現涼州貪墨案之後,父親對於您的評價是兩個極端。
他說,要麽您是真正被人埋沒的治世能臣,要麽你就是一直與賊人勾結,故意在欺騙他,粉飾太平、實際是一名心機深沉、欺世盜名的梟雄,所以我這次來涼州,除了來看看涼涼的情況外,也想看一看涼州的情況,想看看涼州的情況究竟如何?”
張衛年頓時有些緊張,雖然昨天左遷之和史可策的到來曾一度打破了他對於許嵩的幻想,可是許伯達來了以後,又重新把他的幻想給點亮了。
畢竟許嵩是內閣首輔,在考慮問題的時候,需要以國事為重,而許伯達才代表著許嵩的個人意見,而許伯達能來見他,從某種角度來說,是表明著許嵩對他的一種認可。
所以張衛年仿佛看到了領導正要給他這一輩子的工作進行總結,自然無比緊張!
許伯達看到張衛年期盼的目光,表情頓了一頓,突然收起了笑,說道:“近年來,皇上雖然很難出現在朝堂上,可是對於朝政卻一直都很關注,尤其是對於內閣所作票擬的要求越來越高,而父親作為內閣之首,也因此承受著越來越大的壓力。
可是父親年事越來越高,漸漸力不從心,很多時候,他會來讓我幫忙出主意,讓我給他作票擬主筆,所以這些年中,我經常遊曆在外,就是想多了解一些我大淵的真實情況,為皇上施政提供更為精確的意見,為天下百姓造福!”
此話一出,張衛年頓時被嚇了一跳,所謂的票擬,就是代皇上行文書,也是皇上對於六部以及其他部門所奏報的內容進行的批示,是整個大淵朝的最高指示,一般是皇上和內閣討論決定,也或者是由太子和內閣商議完成之後,再由皇帝行文。
在大淵之前的中原王朝曆史上,皇帝雖然是權力核心,但是宰相的權力極大,比如在人事上,如同知縣這樣的地方官員的任命,完全可以不通過皇上,而是由宰相直接任命,一旦宰相與百官聯合,甚至有可能架空皇帝。
而在大淵朝成立後,皇帝取消了宰相,改成了內閣,內閣共同決策,為皇上治理朝政出具專業意見,在某種角度來說,也是適度分散了皇帝手中的權力,形成皇帝與天下士子共治天下的局麵。
所以,作為內閣首輔,參與審議製訂和出具票擬的負責人,許嵩的權力極大,直接影響到整個大淵皇朝的運行方向。
而今,他知道許伯達竟然因為許嵩的關係,參與了票擬,其實也相當於參與了最高權力的決策,這實際上已經是大淵中央核心的權力,這許伯達的地位,已經足夠嚇人!
他試探著問道:“可是,票擬是內閣才能參與的事,您以這樣的方式出謀利策,萬一讓皇上知道這件事,不會對許太師不利嗎?”
許伯達又是笑笑:“皇上當然知道啊,不過皇上從來沒有過問過這件事,甚至有一次,內閣的票擬被皇上退了幾次,最後皇上讓內廷傳話說,可以問問我的意見,最後我幫他們把票擬改了,皇上便立刻通過了!”
張衛年的臉色瞬間變了,他的腳下一軟瞬間便想要跪下去,杜西川反應極快,一下把他給扶住了,他才哆哆嗦嗦道:“許博士,皇上能讓您票擬,您也是實打實的閣老啊,看來皇上是想讓您接許閣老的班啊!”
許伯達擺了擺手:“豈是那麽容易的,父親為官近二十多年後,才進入了內閣,我現在的年齡才二十歲,那有真正的資格參與這些政事,隻不過我對皇上的批紅看得多了些,更了解皇上的習慣,能讓票擬更符合皇上的心意罷了!”
張衛年苦笑道:“我聽說朝中為官,許多人一輩子在真正學習的,便是如何明白聖心,可是聖心如淵,如何可測,而您才二十歲就已經能夠做到這一切,您以後的前途如何可量!”
許伯達又是擺手道:“在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左右不過是努力辦差罷了,我與縣尊大人沒有區別!”
張衛年連忙拒絕:“您能參與票擬,又是許太師的公子,該稱你一聲‘小閣老’才是,您怎麽還可以稱為我縣尊大人呢?”
許伯達把手指放在自己的唇前,微微搖晃,做了一個禁言的動作,才道:“縣尊大人,可千萬別這麽說,這話要是傳迴神京,對我父子而言,那就是滅頂之災了!”
張衛年才始反應過來,自己這個馬屁顯然是拍的有些過了頭了。
畢竟票擬是內閣的特權,而內閣的真正核心,是實權團體,其核心成員雖然掛著中極殿大學士、建極殿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東閣大學士等頭銜,但實際上是由各部的尚書兼任的。
許伯達雖然有宿慧,能猜測聖意,但是他還是太年輕了,遠遠缺乏曆練,缺乏實際的管理和執行的經驗,所以皇上同意他去參與票擬,卻又沒有真正讓他進內閣,實際上既是給了他機會,又對他在進行考驗,這是一種曆練。
如果許伯達真的表現完美,那麽相對於其他人而言,他進內閣的機會自然大的多,時間也會早的多。
而這個階段的許伯達最需要的便是沉澱和低調,任何過於高調的行為,對他都不利!
許伯達的臉色浮現出一個淺淺的笑臉來:“不瞞縣尊大人,這些年中,關於您給父親所寫的那些信中的內容,父親一直多少抱有一些將信將疑的態度,尤其是這一次朝廷發現涼州貪墨案之後,父親對於您的評價是兩個極端。
他說,要麽您是真正被人埋沒的治世能臣,要麽你就是一直與賊人勾結,故意在欺騙他,粉飾太平、實際是一名心機深沉、欺世盜名的梟雄,所以我這次來涼州,除了來看看涼涼的情況外,也想看一看涼州的情況,想看看涼州的情況究竟如何?”
張衛年頓時有些緊張,雖然昨天左遷之和史可策的到來曾一度打破了他對於許嵩的幻想,可是許伯達來了以後,又重新把他的幻想給點亮了。
畢竟許嵩是內閣首輔,在考慮問題的時候,需要以國事為重,而許伯達才代表著許嵩的個人意見,而許伯達能來見他,從某種角度來說,是表明著許嵩對他的一種認可。
所以張衛年仿佛看到了領導正要給他這一輩子的工作進行總結,自然無比緊張!
許伯達看到張衛年期盼的目光,表情頓了一頓,突然收起了笑,說道:“近年來,皇上雖然很難出現在朝堂上,可是對於朝政卻一直都很關注,尤其是對於內閣所作票擬的要求越來越高,而父親作為內閣之首,也因此承受著越來越大的壓力。
可是父親年事越來越高,漸漸力不從心,很多時候,他會來讓我幫忙出主意,讓我給他作票擬主筆,所以這些年中,我經常遊曆在外,就是想多了解一些我大淵的真實情況,為皇上施政提供更為精確的意見,為天下百姓造福!”
此話一出,張衛年頓時被嚇了一跳,所謂的票擬,就是代皇上行文書,也是皇上對於六部以及其他部門所奏報的內容進行的批示,是整個大淵朝的最高指示,一般是皇上和內閣討論決定,也或者是由太子和內閣商議完成之後,再由皇帝行文。
在大淵之前的中原王朝曆史上,皇帝雖然是權力核心,但是宰相的權力極大,比如在人事上,如同知縣這樣的地方官員的任命,完全可以不通過皇上,而是由宰相直接任命,一旦宰相與百官聯合,甚至有可能架空皇帝。
而在大淵朝成立後,皇帝取消了宰相,改成了內閣,內閣共同決策,為皇上治理朝政出具專業意見,在某種角度來說,也是適度分散了皇帝手中的權力,形成皇帝與天下士子共治天下的局麵。
所以,作為內閣首輔,參與審議製訂和出具票擬的負責人,許嵩的權力極大,直接影響到整個大淵皇朝的運行方向。
而今,他知道許伯達竟然因為許嵩的關係,參與了票擬,其實也相當於參與了最高權力的決策,這實際上已經是大淵中央核心的權力,這許伯達的地位,已經足夠嚇人!
他試探著問道:“可是,票擬是內閣才能參與的事,您以這樣的方式出謀利策,萬一讓皇上知道這件事,不會對許太師不利嗎?”
許伯達又是笑笑:“皇上當然知道啊,不過皇上從來沒有過問過這件事,甚至有一次,內閣的票擬被皇上退了幾次,最後皇上讓內廷傳話說,可以問問我的意見,最後我幫他們把票擬改了,皇上便立刻通過了!”
張衛年的臉色瞬間變了,他的腳下一軟瞬間便想要跪下去,杜西川反應極快,一下把他給扶住了,他才哆哆嗦嗦道:“許博士,皇上能讓您票擬,您也是實打實的閣老啊,看來皇上是想讓您接許閣老的班啊!”
許伯達擺了擺手:“豈是那麽容易的,父親為官近二十多年後,才進入了內閣,我現在的年齡才二十歲,那有真正的資格參與這些政事,隻不過我對皇上的批紅看得多了些,更了解皇上的習慣,能讓票擬更符合皇上的心意罷了!”
張衛年苦笑道:“我聽說朝中為官,許多人一輩子在真正學習的,便是如何明白聖心,可是聖心如淵,如何可測,而您才二十歲就已經能夠做到這一切,您以後的前途如何可量!”
許伯達又是擺手道:“在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左右不過是努力辦差罷了,我與縣尊大人沒有區別!”
張衛年連忙拒絕:“您能參與票擬,又是許太師的公子,該稱你一聲‘小閣老’才是,您怎麽還可以稱為我縣尊大人呢?”
許伯達把手指放在自己的唇前,微微搖晃,做了一個禁言的動作,才道:“縣尊大人,可千萬別這麽說,這話要是傳迴神京,對我父子而言,那就是滅頂之災了!”
張衛年才始反應過來,自己這個馬屁顯然是拍的有些過了頭了。
畢竟票擬是內閣的特權,而內閣的真正核心,是實權團體,其核心成員雖然掛著中極殿大學士、建極殿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東閣大學士等頭銜,但實際上是由各部的尚書兼任的。
許伯達雖然有宿慧,能猜測聖意,但是他還是太年輕了,遠遠缺乏曆練,缺乏實際的管理和執行的經驗,所以皇上同意他去參與票擬,卻又沒有真正讓他進內閣,實際上既是給了他機會,又對他在進行考驗,這是一種曆練。
如果許伯達真的表現完美,那麽相對於其他人而言,他進內閣的機會自然大的多,時間也會早的多。
而這個階段的許伯達最需要的便是沉澱和低調,任何過於高調的行為,對他都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