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還沒有來得及開口,杜西川先問道:“李老板,你匆匆來找我,是因為你盯著的人出了什麽事嗎?”


    李屠夫搖搖頭:“他們已經進了雲府,周圍並沒有什麽異常,我另外安排人在盯著,杜神醫不必擔心,我此次前來,是另有緊急要事要與三位大人商量。”


    他把手向胖子指了指,介紹道:“這位是我白馬寺青州分堂的分堂主周望海,是我的頂頭上司。”


    胖子周望河拱起圓滾滾的手,向張衛年和楊一平等兩個先拱了拱手:“兩位大人好!”


    然後又向杜西川拱了拱手:“杜神醫好!”


    張衛年和楊一平哪裏敢托大,站起來恭恭敬敬向周望海行了一禮:“周堂主如何可以稱唿在下為大人,實不敢當!”


    按照白馬寺可能要接替廠衛和錦衣衛的傳言,周望海作為分堂堂主,是要接替廠衛在青州的鎮守太監的職務的,而這個在青州的鎮守太監,是與知府是平級的,甚至說,他們在監察著知府,讓知府不得不忌憚他們。


    以此類推,周望海與青州知府也是平級的,而張衛年隻是涼州的知縣,涼州屬於青州下屬的一個縣,所以周望是張衛年的上使,張衛年如何敢在周望麵前自稱大人?


    周望海嘿嘿一笑,一雙肉乎乎的眼睛眯成了一條縫,他一邊作揖,一邊用一副沙啞的嗓門道:“我們白馬寺隻是替東宮辦差的臨時機構,我也隻是一個商人,二位是老爺,怎麽可如此客氣?”


    如果沒有杜西川在,周望海當然不會如此客氣,可是遠在西封山的王公子親自發來手書,讓青州的白馬寺一定要聽從甘川道總堂主杜西川的調遣,確保杜西川在涼州的安全,否則便讓青州白馬寺的人提頭來見。


    周望海也不服氣,一個十四歲的小孩子,莫名其妙地成了自己的上司,可是他在白馬寺中多年,還是第一次接到王公子親自給他下命令,而措辭更是嚴厲,讓他不敢有絲毫怠慢,當即把關於涼州的一切情報調成頭等大事。


    而正在此時,有下屬把一個關於涼州的一切異當情況提交給了他,他害怕杜西川有什麽閃失,影響了他的腦袋,所以不敢怠慢,親自帶人來了涼州。


    張衛年可不知道其中的彎彎繞繞,見周望海說話如此客氣,忙恭維道:“太子殿下長年監國,白馬寺替東宮辦差,就是替朝廷辦差!”


    杜西川沒興趣在一旁聽兩人互吹,便打斷道:“行了行了,你大老遠的跑來涼州,一定發生了什麽大事了吧,先把事情說一說,你們再相互客套也不遲!”


    張衛年簡直哭笑不得,在張衛年看來,李屠夫對杜西川客氣,一則因為杜西川醫好了王公子的病,李屠夫想通過杜西川拍王公子的馬屁,二則因為杜西川在替李屠夫調理身體,所以李屠夫對杜西川很忌憚。


    可是這個周望海的級別比李屠夫要高多了,又不了解王公子的事,杜西川居然還一副上司的口氣跟周望海說話,不知道會不會惹周望海不生氣。


    他剛待開口訓幾句杜西川,卻不料周望海的臉上笑成了一團麻花,對杜西川連連點頭:“是是是,是我囉嗦了,情況是這樣的,這幾日,我們青州的白馬寺偵察到一個重要的情報,有一個殺手團夥正在通過青州,並且已經可能潛入到了涼州,目標很可能是劫獄,也不排除行刺三司的官員,並且很可能會嫁禍給涼州的官員!”


    張衛年愣了,這周望海的態度,怎麽比李屠夫對杜西川還要恭敬,簡直如同對著自己的頂頭上司一般。


    可他不知道,道衍扔給杜西川的牌子,是甘青道白馬寺的總堂主,正是眼前這位周望海的上司,可是杜西川交代過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所以周望海態度恭敬,卻不敢稱一聲杜堂主。


    楊一平卻有些懷疑,因為他並沒有從楊家得到有很多高手潛入涼州的信息,忙問道:“這些是什麽人,受誰指使,來自於何處,你們怎麽知道他們可能要潛入涼州,並且目標可能是劫獄或者是刺殺的!你們白馬寺的這個情報來自於何處,可靠嗎?”


    周望海圓圓的臉上笑意不減,口氣卻不太善:“楊百戶,這些人來曆很複雜,有江南的,有神京的,也有巴蜀的,他們尾隨著三司隊伍進入青州,於昨日以各種辦法滲透出五散關,目標自然是涼州。


    至於他們受誰指使,目前尚未可知,需要進一步分析,至於其他的判斷,這其中涉及到我白馬寺的秘密,我無法告訴你們。


    但是請你們相信,對於情報的偵察方麵的能力,我們白馬寺是專業的,否則太子殿下,也不可能如此信任我們,你們現在需要考慮的,並不是質疑情報的真實性,而是想一想,應該如何應對。”


    與廠衛和錦衣衛的情報係統不同,白馬寺的人大多偽裝進入普通的市井,比如說李屠夫,他便有自己的屠夫職業,而他的其它手下遍布涼州的各行各業,能獲得真實的第一手的來自民間的情報。


    當然也能察覺到異常,在大淵這樣的時代中,人口的大規模流動相對較少,除了一些走南闖北的貨郎以外,異鄉人是一種很顯眼的存在,隻要這種人沒有正規的官方路引,又出入於官差少至的陋巷,便極容易被發現。


    而白馬寺正是利用這樣的優勢而建立,通過在各種關卡路口的村莊和集市關於異鄉人的信息收集,再通過他們在路上的補給情況,就可以大致判斷出他們的行動方向和目標,掌握其異動。


    當然,這種情況不可能解釋給楊一平聽,除非是杜西川問。


    張衛年連忙打圓場:“感謝周堂主能不辭辛勞替我們送情報,卻不知周堂主能不能提供更加詳細的情報,以便讓我們作一個基本的判斷,也好策劃下一步的行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涼州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彼時陌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彼時陌上並收藏涼州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