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桃夭夭立於船頭,癡呆呆遠眺,湛藍的天空中,北方極高處,突然出現一大團黑影,正向著南方緩緩湧去,老道躺在船艙裏,挪動了一下身子,微微睜開眼瞄了一下,又合上雙眼。
黑瘦青年見到師父一動不動,就輕輕放下手中的竹篙,握住腰間的鐵刀,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高空中的黑影,張曉梅也看著天空的黑影,連桃夭夭也忍不住抬頭看去。張曉梅忍不住問道:“師哥,那是什麽?”
黑瘦青年沉默不語,隻是端詳著黑影,又看了一會兒,青年道:“怕是鯤鵬。”
張曉梅道:“難道是以前道家前輩口中的北冥大鯤?”
黑瘦青年點點頭,三人仰頭看著北冥大鯤化成的鯤鵬從頭頂掠過,鯤鵬在遠處時,所帶動的大風驚起海麵滔天巨浪。但是經過此處時,立即拔高了幾千丈,其巨大的翅膀隻在空中一滑而過,風頓時小了許多,即使如此,船在大海上也是左搖右擺,打了好幾個圈。看著鯤鵬遠去,桃夭夭自言自語道:“扶搖九萬裏,瞬遊天地間。”
黑瘦青年一向沉默寡言,不過此時他接過桃夭夭的話道:“鯤鵬看著自由無束,但是若無風也能居於北海。”
桃夭夭聽到這話轉頭看向劉誌,劉誌道:“萬事萬物若是能打破自身枷鎖,都一樣能逍遙自在。”
桃夭夭長歎一聲,驀然低頭看著水麵上遊動的銀色小魚,劉誌道:“你看這些小魚遊動從容,是多麽的逍遙自在。”
張曉梅道:“師哥,你不是小魚,你怎麽知道小魚逍遙自在?”
劉誌道:“你不是師哥,你怎麽知道我不知道小魚逍遙自在?”
張曉梅道:“小魚如何打破自己的束縛?它們不過是在這片海上天天遊來遊去罷了!它們一輩子都遊不出這片海?”
劉誌笑道:“師妹你不是小魚,怎麽知道它們遊不出這片海?據說魚的記憶隻有三秒,它們一直在忘記,所以小魚們時時感受到的都是新的大海。從小魚的角度看,它們每天都在一個新的大海中。”
桃夭夭再次看著劉誌,劉誌卻不再說話,而是撿起船上的竹篙要劃船,劉誌看看白茫茫的海麵,突然道:“桃姑娘,我們去哪個方向?”
桃夭夭四下打量,朝著一個方向一指,船艙中的老道人閉著眼睛,似乎睡著了。
午夜時,老道蹲在劉誌身邊,劉誌傳音道:“師父,我說的還行吧?”老道捋捋稀疏的胡須,滿意地道:“善。”
秋風起時,四人走在一片枯黃的荒野裏,幹燥的西風略帶著幾分蕭索,吹過四人的麵頰,一棵老柳樹斜斜地長在幾乎幹涸的水潭邊。
四野空曠,衰草遍野,老柳樹的一抹綠色顯得格外惹眼,別有一番風景。桃夭夭望著老柳樹,信步走去,正午的秋天還有些炎熱,四人走到樹下,桃夭夭伸手撫摸柳樹垂下的枝條,正在出神,張曉梅卻蹲在幹涸的水潭邊道:“桃姐姐,一條小魚啊!”
桃夭夭低頭看著水潭中的小魚,這是一條極為普通的小魚,它擠在水潭底部,正用口中的唾液濕潤著自己,使得自己活下來。桃夭夭看著看著,突然神情淒然,似乎要流下淚來。
她手指微動,一片水霧籠罩在水潭上,接著,水潭上空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不久,整個水潭中便裝滿了水。
等到桃夭夭施法完畢,老道人道:“桃姑娘你現在救了小魚,若是許多時日不下雨,這水潭還是幹涸,倒時這小魚恐怕還是今天的結局,這小魚與其日後煎熬,不若離開這個小水潭,迴到江河中自由遨遊!我們有時候就像魚一樣,十分依戀這水潭,覺得少不了它,但是隻要遊出這水潭,到外邊的江河,一樣可以活下去,做人也不能滯於物,更不能困於心。”
桃夭夭望著漫野的衰草,呆呆地出神。
走過秋天,四人到了一處小鎮,嚴冬裏瑞雪紛紛,大雪還給大地一個粉雕玉砌的山河。
小鎮今天格外熱鬧,四人走在擁擠的街道上,人群裏不時有人燃起鞭炮,原來是小鎮出了一個狀元人物。正說著話,遠處緩緩走來一隊官兵,簇擁著一匹披紅掛彩的駿馬,馬上之人身著大紅蟒袍,正是小鎮狀元郎,桃夭夭望去,此人依稀有些眼熟,似曾相識。
等到人群散去,桃夭夭信步往一處小巷走去,看起來頗熟絡,一路走著,在一排高大的樹蔭裏,桃夭夭停在一處宅院前。三人抬眼看去,這裏是一個書塾,門頭書塾風雪浸染了大半牌匾,顯得隱隱約約,桃夭夭輕輕揮手,牌上風雪脫落,桃花書塾四字牌匾完整地出現在眾人眼前,桃夭夭看著牌匾上桃花二字,不由喃喃道:“昔我來時,楊柳依依,今我來時,風雪兮兮。”
良久,桃夭夭走到門前,從門頭一小洞裏摸出一把鑰匙,輕車熟路地打開院門,又把鑰匙放迴小洞裏,然後推門而入。
院中不是想象的那樣破敗,而是收拾的幹幹淨淨,無一點雜物,院中的梧桐樹在風雪亭亭而立,大廳裏,學生用的桌椅擺的整整齊齊,用手摸時,也無灰塵。桃夭夭看去,一切都像學生們剛剛放學歸去。
桃夭夭順著書塾走了一圈,老道帶著兩個徒弟跟在後麵,三人都知道這裏應該是崔護以前教書的地方。
最後,桃夭夭推開書塾後麵的廂房,把三人引入,然後,自己走入另外一間廂房。
卓一航老道進入屋內,二話不說,直接躺在床上,兩個徒弟尋了凳子坐下,張曉梅玩弄手中的小刀,劉誌盤膝坐在凳子閉目打坐。書塾裏除了屋外的風聲。
夜色降臨,冬月如鉤,寂寞梧桐寒風中沙沙作響。
黑瘦青年見到師父一動不動,就輕輕放下手中的竹篙,握住腰間的鐵刀,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高空中的黑影,張曉梅也看著天空的黑影,連桃夭夭也忍不住抬頭看去。張曉梅忍不住問道:“師哥,那是什麽?”
黑瘦青年沉默不語,隻是端詳著黑影,又看了一會兒,青年道:“怕是鯤鵬。”
張曉梅道:“難道是以前道家前輩口中的北冥大鯤?”
黑瘦青年點點頭,三人仰頭看著北冥大鯤化成的鯤鵬從頭頂掠過,鯤鵬在遠處時,所帶動的大風驚起海麵滔天巨浪。但是經過此處時,立即拔高了幾千丈,其巨大的翅膀隻在空中一滑而過,風頓時小了許多,即使如此,船在大海上也是左搖右擺,打了好幾個圈。看著鯤鵬遠去,桃夭夭自言自語道:“扶搖九萬裏,瞬遊天地間。”
黑瘦青年一向沉默寡言,不過此時他接過桃夭夭的話道:“鯤鵬看著自由無束,但是若無風也能居於北海。”
桃夭夭聽到這話轉頭看向劉誌,劉誌道:“萬事萬物若是能打破自身枷鎖,都一樣能逍遙自在。”
桃夭夭長歎一聲,驀然低頭看著水麵上遊動的銀色小魚,劉誌道:“你看這些小魚遊動從容,是多麽的逍遙自在。”
張曉梅道:“師哥,你不是小魚,你怎麽知道小魚逍遙自在?”
劉誌道:“你不是師哥,你怎麽知道我不知道小魚逍遙自在?”
張曉梅道:“小魚如何打破自己的束縛?它們不過是在這片海上天天遊來遊去罷了!它們一輩子都遊不出這片海?”
劉誌笑道:“師妹你不是小魚,怎麽知道它們遊不出這片海?據說魚的記憶隻有三秒,它們一直在忘記,所以小魚們時時感受到的都是新的大海。從小魚的角度看,它們每天都在一個新的大海中。”
桃夭夭再次看著劉誌,劉誌卻不再說話,而是撿起船上的竹篙要劃船,劉誌看看白茫茫的海麵,突然道:“桃姑娘,我們去哪個方向?”
桃夭夭四下打量,朝著一個方向一指,船艙中的老道人閉著眼睛,似乎睡著了。
午夜時,老道蹲在劉誌身邊,劉誌傳音道:“師父,我說的還行吧?”老道捋捋稀疏的胡須,滿意地道:“善。”
秋風起時,四人走在一片枯黃的荒野裏,幹燥的西風略帶著幾分蕭索,吹過四人的麵頰,一棵老柳樹斜斜地長在幾乎幹涸的水潭邊。
四野空曠,衰草遍野,老柳樹的一抹綠色顯得格外惹眼,別有一番風景。桃夭夭望著老柳樹,信步走去,正午的秋天還有些炎熱,四人走到樹下,桃夭夭伸手撫摸柳樹垂下的枝條,正在出神,張曉梅卻蹲在幹涸的水潭邊道:“桃姐姐,一條小魚啊!”
桃夭夭低頭看著水潭中的小魚,這是一條極為普通的小魚,它擠在水潭底部,正用口中的唾液濕潤著自己,使得自己活下來。桃夭夭看著看著,突然神情淒然,似乎要流下淚來。
她手指微動,一片水霧籠罩在水潭上,接著,水潭上空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不久,整個水潭中便裝滿了水。
等到桃夭夭施法完畢,老道人道:“桃姑娘你現在救了小魚,若是許多時日不下雨,這水潭還是幹涸,倒時這小魚恐怕還是今天的結局,這小魚與其日後煎熬,不若離開這個小水潭,迴到江河中自由遨遊!我們有時候就像魚一樣,十分依戀這水潭,覺得少不了它,但是隻要遊出這水潭,到外邊的江河,一樣可以活下去,做人也不能滯於物,更不能困於心。”
桃夭夭望著漫野的衰草,呆呆地出神。
走過秋天,四人到了一處小鎮,嚴冬裏瑞雪紛紛,大雪還給大地一個粉雕玉砌的山河。
小鎮今天格外熱鬧,四人走在擁擠的街道上,人群裏不時有人燃起鞭炮,原來是小鎮出了一個狀元人物。正說著話,遠處緩緩走來一隊官兵,簇擁著一匹披紅掛彩的駿馬,馬上之人身著大紅蟒袍,正是小鎮狀元郎,桃夭夭望去,此人依稀有些眼熟,似曾相識。
等到人群散去,桃夭夭信步往一處小巷走去,看起來頗熟絡,一路走著,在一排高大的樹蔭裏,桃夭夭停在一處宅院前。三人抬眼看去,這裏是一個書塾,門頭書塾風雪浸染了大半牌匾,顯得隱隱約約,桃夭夭輕輕揮手,牌上風雪脫落,桃花書塾四字牌匾完整地出現在眾人眼前,桃夭夭看著牌匾上桃花二字,不由喃喃道:“昔我來時,楊柳依依,今我來時,風雪兮兮。”
良久,桃夭夭走到門前,從門頭一小洞裏摸出一把鑰匙,輕車熟路地打開院門,又把鑰匙放迴小洞裏,然後推門而入。
院中不是想象的那樣破敗,而是收拾的幹幹淨淨,無一點雜物,院中的梧桐樹在風雪亭亭而立,大廳裏,學生用的桌椅擺的整整齊齊,用手摸時,也無灰塵。桃夭夭看去,一切都像學生們剛剛放學歸去。
桃夭夭順著書塾走了一圈,老道帶著兩個徒弟跟在後麵,三人都知道這裏應該是崔護以前教書的地方。
最後,桃夭夭推開書塾後麵的廂房,把三人引入,然後,自己走入另外一間廂房。
卓一航老道進入屋內,二話不說,直接躺在床上,兩個徒弟尋了凳子坐下,張曉梅玩弄手中的小刀,劉誌盤膝坐在凳子閉目打坐。書塾裏除了屋外的風聲。
夜色降臨,冬月如鉤,寂寞梧桐寒風中沙沙作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