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超巨型太陽風暴”如期而至的消息並沒有封鎖,所以雖然正常生活與工作並沒有停止,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今天確實很特別,使得幾乎所有人在工作、閑聊的話題,都圍繞著這次關係著人類未來的大事件。


    尤其是秦克院士曾說過,“超巨型太陽風暴”的到來,是扭轉這顆星球極端氣候異變狀況、使之恢複正常的關鍵,更是讓許多人時刻關注著事件的進展,相關消息在網絡上到處刷屏,火速登頂各類熱搜。


    龐大的熱度使得整個世界的輿論就像煮沸的水,根本就止不住更封鎖不住,特別是在網絡世界如此發達的現代。幸而各國一開始就製訂了應對措施,由國家級別的主流媒體發布最權威最真實的消息,避免各種謠言四起。


    而他們的消息來源,自然是秦克所在的“指揮中心”。


    “指揮中心”裏就有專門的工作人員負責此事,按秦克的安排,每隔五分鍾左右推送一條簡明扼要、客觀實際但相對積極正麵的消息。


    每次這些消息發布,各國媒體在轉發之時,都使出混身解數來增加自身的影響力、吸引流量。


    他們不敢變更消息的內容,標題卻是可以自擬的,為了吸引眼球,各種標題黨自然就層出不窮。


    《“超巨型太陽風暴”正式於8月15日9日16分爆發,以夏國秦克院士為首的57萬科學家、工程師正嚴陣以待!》


    《前所未有的大危機來襲!但我們的守護之盾“星球防護罩”已全麵展開!》


    《湛藍色的科學奇跡正守護著我們,看我們渺小的人類如何抵禦太陽之威!》


    《麵對第一波地磁輻射的猛烈衝擊,他隻說了這麽一句話!》


    《關係人類未來的大戰役已打響!普通民眾該如何應對?記住這三點!》


    《抬頭看吧,這是人類曆史上第一次看到的、在外太空綻放、波及全球範圍的電火花!》


    對於大多數民眾來說,一條條好消息的傳來,在增強了他們信心的同時,也增加了大量的談資。媒體們的推波助瀾更是極大地增加了這次事件的熱度,連賣菜的老婆婆與下著象棋的老大爺都能煞有介事地評論幾句什麽“一直伸到外太空的鐳電炮”、“比藍星還大的超級大盾牌”……


    不過對於所有參與“星球防護罩”計劃的科學家與工程師、工作人員來說,此刻已從首戰告捷的喜悅中重新冷靜下來,投以十二分的專注與努力來應對接下來“超巨型太陽風暴”源源不斷的“攻擊”。


    地磁輻射的速度接近光速,所以是最快抵達藍星的,隻要太陽風暴不停止,地磁輻射就會一波一波地“攻擊”過來。


    而“超巨型太陽風暴”第二類攻勢則是高能帶電粒子流,它主要是質子和電子組成,因為質子約比電子重1800倍,高能帶電粒子的速度自然慢得上不少,往往要在太陽風暴發生後的幾十分鍾到幾小時後才抵達藍星。


    此時,正是距離“超巨型太陽風暴”爆發的第61分鍾。


    “指揮中心”的大屏幕正以鮮紅的字跡警示:【第一波高能帶電粒子流抵達!目前正在與“星球防護罩”發生撞擊!初步分析每平方公裏撞擊產生的能量較相當於120萬噸tnt的威力!】


    120萬噸tnt的威力,幾乎相當於60枚“小男孩”原子彈同時爆炸的威力了!


    在場人人色變!


    這一刻,“指揮中心”內,原本輕鬆喜悅的氣氛早已蕩而無存,大多數人都緊張焦慮地看著衛星發迴來的實時視頻。


    隻見一枚枚的高能帶電粒子團不斷地轟擊在“星球防護罩”上時,“星球防護罩”出現了更加明顯的凹陷,而且不少光幕之中還出現了像是蛛網一般的“裂痕”!


    類似散彈槍的成束彈丸不斷轟擊在防彈玻璃上的情景,讓大多數人頭皮發麻,心中戰栗。


    大屏幕上不斷彈出警報信息,右邊的參數欄更是出現了大片大片綠色數字躍升為黃色乃至是紅色數字。


    放眼望去,幾乎有三分之二的參數超出了正常範圍,讓人觸目驚心。


    尤其是看到湛藍色的光幕上出現了蛛網般的“裂痕”時,更是讓很多人下意識地捏緊拳頭,心髒都要跳出喉嚨了。


    他們生怕下一秒光幕便轟然而碎,無數的高能帶電粒子殺過防線,轟擊在藍星的磁層與大氣層上,造成不可挽迴的可怕後果。


    “這波攻擊的威力,可比上一波強太多了……”旁邊一個工作人員顫聲道。


    另一個工作人員目不轉睛地盯著大屏幕上的畫麵,似是迴答,又似是自言自語般說道:“是啊……動量完全不是一個級別……”


    中學生都知道,運動物體的質量和速度的乘積叫作物體的動量,這些從太陽那裏拋射出來的高能帶電粒子,其速度隻比光速慢幾十倍而已。


    而這次“超巨型太陽風暴”的高能帶電粒子數量較之以往起碼增加了成千上萬倍。正所謂滴水成河,數量龐大得根本無法估量的高能帶電粒子匯聚成而的“高能帶電粒子團”就像一枚枚的小型殞石,疊加幾十分之一的光速,由此而產生的動量自然也極為驚人,產生這樣的衝撞威力也不足為奇了。


    果然正如秦院士所說,這波高能帶電粒子的攻擊才是真正的考驗!


    “所有人注意,馬上集中精力應戰!”秦克的神色同樣凝重,但較之別人明顯要淡定冷靜得多。


    他的話驚醒了所有人,指揮中心與各處的指揮分中心立刻便像旋緊的陀螺般極速運動起來。


    秦克一邊盯著屏幕分析判斷,一邊保持著快速而清晰的語速,飛快地下達著一個個的指令,而幾十萬名科學家、工程師則按著他的指令不斷地作出分析與決策,由微光全自動執行這些決策,並做好整個“星球防護罩”的管理和維護。


    與高能帶電粒子團不斷極速撞擊“星球防護罩”的情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時間的流逝顯得如此緩慢。


    老陶額上滲著汗水,他反複地作著深唿吸,以平複著緊張的心情。


    連老陶都如此緊張,更不必說其他人了。


    愛德華·威滕、寧青筠同樣被冷汗濕透了後背的衣衫,哪怕開著空調都沒法子讓他們炙熱的大腦降溫下來。


    此時他們平均一分鍾要完成33項重要的決策,按一人11條來算,也隻有不到6秒的思考時間便要從微光彈出的問題處理方法建議選項中作出選擇決策。


    老陶擦了把汗,忍不住低聲對秦克道:“情況有些不妙啊,沒想到這高能帶電粒子的攻擊密度如此之高,已接近我們原本設計‘星球防護罩’的防禦極限數值了,使得各種意料之外的報錯越來越多。”


    之前“星球防護罩”在為期一個多月的測試與聯調階段,是沒可能真正模擬出這樣級數密度的高能帶電粒子轟擊效果來,更多是“紙上談兵”,此時便產生了“紙上談兵”與實際有較大出入的問題,使得發射基塔很多功能模塊的算法執行起來出現了“脫節”。


    這才是近半數光幕屏障出現“裂痕”的主要原因。


    現在幾十萬名科學家隻能以臨時治標不治本的方式來作出一項項的決策,彌補算法與實際的差異,使微光能不斷地微調著各個功能模塊的實際運作,確保“星球防護罩”的效果。


    這樣不但效率較低,出錯的概率也不少。


    老陶就覺得短短的十幾分鍾,比加班三天三夜還要疲憊。


    秦克看了老陶一眼,神色依然冷靜得嚇人:“不,你說的隻是常規數值的極限。”他的目光又重新落在大屏幕右邊不斷變化著的數千項參數上,“機械與數據感知”能力全力發動,使得他的大腦裏清晰地倒映著每一座發射基塔的實際情況。


    聽著秦克鎮靜的聲音,老陶疲憊的眼睛頓時一亮:“你還有其他法子?”


    秦克第一時間便想到“x項目”,但此時還有其他法子,用不著這個壓箱底的最後手段。


    “我剛剛分析過了,可以試試一個不常規的法子。”


    “剛才你還有心思餘力分析?”老陶驚訝道。他可是知道,秦克在過去的十幾分鍾裏嘴巴幾乎就沒停過,一直在以最高的效率判斷著各處發射基塔功能模塊的問題並向二十幾個不同的團隊分配著決策任務。


    “要聽真心話?”


    “……當然。”


    “這個法子不是我剛剛才想到的。我在三年前就預計到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了,隻是在進行‘星球防護罩’設計時,礙於當時的科技水平,有些事情做不到,但托‘北極二次氣候異變’的福,我們可是大幅度優化為‘祝融之光’的算法,使現在的‘星球防護罩’有了新的可能!不過現在沒時間詳細說了,我打算冒些險,你們同不同意?大概有5%左右概率,會導致‘星球防護罩’計劃失敗,但有95%的概率,使我們可以成功地應對接下來所有高能帶電粒子的衝擊。”


    秦克最後這話是對寧青筠、老陶、愛德華·威滕說的。


    “決策團隊”的其餘值守成員,都在各自的國家裏遠程保持著對這邊的關注,隻是那些老科學家們自知年事已老,跟不上這樣的高強度應對,一開始就說過隻是旁觀,不作出任何的決策幹涉,全權委托由“指揮中心”的值守人員進行決策。


    現在在“指揮中心”裏值守的“決策團隊”成員,就秦克等四人。


    寧青筠、老陶、愛德華·威滕幾乎毫不猶豫就點頭了:“我們同意。”


    秦克早知道他們不會反對,走這個“流程形式”隻是為了讓二十幾次指揮分中心的科學家團隊們知道,他接下來的這個危險決策是“程序合法”的、必須無條件接受!


    所以秦克當即下令:“將所有發射基塔內供能核心‘祝融之光’的穩定輸出功率提升到120%,同時將‘動量轉移功能’的功率也提升到120%!”


    這個指令讓所有人都怔住了,提升到120%?這不是超負荷了嗎?要知道“穩定輸出功率”,就是保證設備正常運轉、不出問題情況下的最大輸出功率了,一旦超負荷提升到120%,會不會導致設備損毀故障?


    但秦克的指令下已達,而且還經過了在場“決策團隊”成員的一致認可,二十幾處指揮分中心的負責人隻猶豫了一秒,便在秦克推送過來的“決策窗口”裏咬牙點擊了“立即執行”。


    伴隨著決策的下達,微光馬上便調整了所有發射基塔裏“祝融之光”的六座快堆輸出功率,核裂變的億萬級能量瞬間躥升了兩成!


    蘊含著恐怖能量、粘稠有如液體的電流瞬間便通過供電線路傳輸到鐳射電磁炮之中,長長炮口原本那耀眼的湛藍色光柱頓時變得更加光芒萬丈,一枚枚電磁炮彈激射而出!


    “星球防護罩”上麵流動的電磁光芒大盛,那些蛛絲狀的裂痕以眼肉可見的速度在修複!


    而那些各種古裏古怪的報錯信息,也紛紛在充沛的能量補充下消失,大屏幕右邊的紅色數學參數大麵積地消失,在十秒不到,絕大部分參數全都變成了黃色數字,並且跳動幅度穩定在很小的範圍內。


    這意味著“星球防護罩”及7000座“發射基塔”的運行參數超出了正常的範圍,但都處在可以接受的、穩定的範圍內。


    成功了!


    眾人未等歡唿出來,便感覺腳下有輕微的震感,桌子上的水杯也微微有些許的漣漪泛起,像極了發生3.0級別的地震。


    不對,不是地震!這是……腳下的星球在以不正常的方法移動!


    是“星球防護罩”的“動量轉移功能”發揮作用了!


    “星球防護罩”正借助著高能帶電粒子的恐怖衝擊動量,將之轉化為作用於藍星的力量,使這顆星球的公轉軌道與自轉斜率開始緩緩修正!


    大屏幕裏顯示著的提示信息就是最好的證明:


    【星球公轉軌道修正進度1.12%!】


    【星球自轉斜率修正進度3.22%!】


    “指揮中心”內終於爆發出衝天的歡唿聲!


    “最艱難的一波衝擊被擋下了!”


    “成功了!我們成功了!”


    “秦院士太厲害了!”


    最危急的情況緩解,秦克鬆了口氣,嘴角露出了笑意。


    幸而他們之前就對“祝融之光”的運行算法進行了反複的優化,使其穩定輸出功率有了極大的提升,新的極限應該是130%。


    不過一旦“祝融之光”的輸出功率提升到130%,發射基塔與“鐳射電磁炮”就未必能保證不出問題了,所以秦克這次隻是下令提升到120%。


    目前來看,一切正常,“星球防護罩”在120%的功率狀態下依然運轉良好,而且增幅20%後明顯有了更強的防禦能力,足以完全擋下這波“高能帶電粒子”攻擊了。


    之前各種彈出來的問題也隨之而消失,不需要人類科學家再介入進行決策了,微光便足以應付過來。


    秦克揉了揉額角,放鬆下來。精神力強大如他,在這樣高強度的應對中也產生了兩分的疲憊。


    就在這時,大屏幕忽然現了巨大的“!!!”警示!(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真的隻想當一個學神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少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少堤並收藏我真的隻想當一個學神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