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座發射基塔“埃癸斯”在正式測試中取得頗為完美的結果,並不意味著馬上就可以開啟“複製”、“粘貼”模式。


    因為這隻是半個小時的正式測試,根據工程學的要求,必須再進行起碼為期一個月的試運行。


    隻有試運行結束,且試運行期間的各項指標均符合設計方案裏要求的指標時,才算是正式可以進入推廣模式。


    而進入推廣模式後,也不可是“ctrl+c”一下,然後再“ctrl+v”一下就行了這麽簡單。


    首先6999座發射基塔的土建工程施工及監督管理就是一件複雜又麻煩的事,因為這事情人工智能微光無法介入,隻能靠各國自己來管理。


    夏國這邊雖然早已將所有的土建工程全流程用料、經驗、技術指標、風險應對等詳細資料與各成員國分享了,但畢竟各個成員國的土建技術實力不一,發射基塔選址的具體環境也與“埃癸斯”所在的“fsjt0001”場地有一定的出入,不可能百分百完全照搬夏國的經驗。


    因此,最終各國的興建效果如何,能否全部達到夏國這第一座發射基塔的土建工程標準,都得打個問號。


    不過考慮到“發射基塔”直接關係到本國的安危,相信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敢有半分的掉以輕心,必定會使出百分之兩百的力氣來確保土建工程的質量,秦克並沒有浪費時間精力去關注土建工程這部份工作。


    退一萬步來說,7000座發射基塔,哪怕有10%的發射基塔出了問題,秦克也有把握基本能實現當初製訂的三大目標,詳細設計方案本身就考慮到了冗餘與可用性的問題。


    在秦克眼裏,比較麻煩的是發射基塔核心功能模塊、部件的生產與組裝。


    目前“智能化製造工廠”隻在夏國有一座,肯定是不夠的,哪怕微光的生產效率再高,受限於工業機器人、精密機床、激光設備等硬件條件的性能,以及原料運輸、最終成品的長途漂洋過海運輸困難等問題,都不可能在兩年內供應得了6999座發射基塔的全部零部件和功能模塊。


    所以現在已充分證實了“智能化製造工廠”+“人工智能”=“發射基塔”的模式是切實可行後,第一步不是直接興建接下來的發射基塔,而是分別在米國、歐洲、奧大利亞等南北半球的國家裏,再建立6座“智能化製造工廠”。


    這樣再加上夏國的第一座“智能化製造工廠”,就共計有七座了,平均每座“智能化製造工廠”負責1000座發射基塔,可以保證南北半球各個國家地區全部發射基塔按時按質完成興建了。


    這樣的布局是“星球防護罩”詳細方案裏很關鍵的一環,也是秦克為什麽說會逐年與各成員國交換共享“智能化製造工廠”技術的原因。


    要在別人的國家裏興建“智能化製造工廠”,根本就不可能做到完全的技術保密,與其防賊一樣防著別人來模仿甚至竊取技術,增加彼此的不信任,影響到合作,不如早早通過之前就定好的技術共享交換平台,替夏國換到更急需的關鍵重要技術,這樣還能增加互信,促進無間合作。


    而且這樣一來,“智能化製造工廠”裏需要的大量最先進的精密製造設備,如工業機器人、精密機床等,都可以讓工業更發達、基礎更牢固的西方國家安心、主動地提供了。


    夏國的夢幻芯片廠商、部分元器件的國產廠商,也都會在這樣的全球盛宴中獲得極佳的發展機會。


    所以秦克在“休假的一周”裏,忙的工作除了發射基塔“埃癸斯”的測試報告外,就是主要協調“智能化製造工廠”的事。


    寧宗訓與紀秀玉是忙慣了閑不下來的人,在逗弄兩個小外孫之餘,也會好奇地旁觀秦克的工作方式與工作內容,然後……


    寧宗訓:“……”


    紀秀玉:“……”


    紀秀玉忍不住悄聲問女兒:“丫頭,小克剛才半分鍾就看完了二十多頁的文件了?”


    寧青筠抿嘴輕笑,心裏驕傲:“嗯,差不多吧,他一般一秒能看一千字左右,如果是比較複雜的實驗報告和問題求助之類,會稍慢一點,大概一秒鍾看八百字吧。”


    一秒看八百字?還叫“稍慢一點”?


    寧宗訓與紀秀玉第一次感覺被女兒秀了一臉。


    但又不能不信。


    隻見秦克以唇語控製著筆記本電腦飛快切換著頁麵,那速度用“一目十行”來形容都嫌遠遠貶低了秦克的閱讀度。


    最神奇的是,秦克不但速閱,而且往往速閱完後會在後麵的意見欄繼續以唇語飛快地錄入幾百字的英文,以作為對報告的迴複意見。


    寧宗訓與紀秀玉相顧無語,這就是自己女婿平時的工作效率?怎麽感覺比想像中還要誇張得多?哪怕他們向來自視工作狂,工作效率極高,“多線程處理”能力超群,此時與秦克一對比,都有種遠遠望塵莫及之感。


    難怪到處都在傳聞秦克已是“當代數學之神”、“當代物理之神”了,這樣的工作效率,確實已不是所謂的“超級天才”能做到了!


    “搞定。”秦克清空了一百多封郵件,大多數是另外六座“智能化製造工廠”在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報告,他要做的是迴複處理解決方法。


    事實上這六座“智能化製造工廠”的基建工程基本上已完工,缺的是各種高精密設備,但“埃癸斯”成功很大地刺激了米國、歐洲裏的得國、鷹國、瑞典等國家,使得後續的先進工業機器人、精密機床等都以最快的速度報關和進(出口),夏國這邊也以國際航班將各種夢幻芯片、光控製模塊等零部件運送向六處地址。


    估計一個月左右,這六座新的“智能化製造工廠”就能完成全部的安裝調試,直接由微光接手,進入試運行,然後開始大規模地生產發射基塔的各種模塊部件,分散發往6000處不同的發射基塔選址中。


    秦克對這樣的進度還是比較滿意的,現在基本上都稍稍超過了原本計劃表的進度,不出意外的話,應該能比計劃表提前一個半月左右完成整個“星球防護罩”的部署。


    多出一個半月來進行並網測試,對於成功抵禦“超巨型太陽風暴”,達成調整公轉軌道、調整自轉斜角、調整星球磁場的三大目標,自然又會有更大的把握了。


    秦克起身,看到嶽父嶽母正好在和寧青筠在旁邊說話,便提議道:“對了,爸,媽,如果你們有空的話,我帶你們去參觀一下‘智能化製造工廠’和‘埃癸斯’吧。”


    他剛才工作太專心,並沒有聽清有關他工作效率的討論,不過聽到也不會在意,畢竟類似的震驚對話實在太經常發生了,他已習以為常。


    寧宗訓紀與紀秀玉對秦克的提議倒是極感興趣:“好啊,現在就出發嗎?正好雪停了。那我們先去換衣服?”


    秦克笑著朝寧青筠眨眨眼:“我如果說就在家裏‘參觀’,爸媽會不會覺得我在忽悠他們?”


    寧青筠卟哧一笑,嬌媚地甩了秦克一記好看的白眼,然後轉頭對爸媽道:“爸,媽,我們有更好玩的科技,不用親自過去,在家裏就能很直觀地參觀‘智能化製造工廠’以及‘埃癸斯’的內外。”


    “在家裏?看監控視頻嗎?”寧宗訓與紀秀玉麵麵相覷。


    “不是不是。”寧青筠說話間已去取來了兩個“青檸遠程視覺儀”,告訴了爸媽如何使用、如何控製“微控視覺機器人”。


    進入冬天後,她和秦克也沒再親自去過“fsjt0001”場地了,全是用這樣的虛擬科技來“視察”現狀。不隻是他們,家裏住著的愛德華·威滕夫婦、老陶、邱老先生,甚至是好奇的秦小殼,都已能熟練地使用“青檸遠程視覺儀”了。


    順帶一提,“青檸遠程視覺儀”和“微控視覺機器人”都已由青檸科技注冊了專利,不在與各國的技術分享互換清單之中。


    這樣“身臨其境”的技術,無論是用於旅遊業還是用於危險地帶的探險,都有著非常廣闊的市場。老陶曾感歎說,光是這套“青檸遠程視覺儀”+“微控視覺機器人”的專利技術,就能輕易誕生出一家千億規模的高科技企業了。所以現在錢在秦克和寧青筠眼裏,簡直與可以隨便修改的數字無異。


    寧宗訓與紀秀玉也同樣被這兩項新技術所震住了。


    一直到參觀完“智能化製造工廠”和“埃癸斯”,兩人又緩了好會兒,才從係列震驚中慢慢迴過神來。


    這次外圍參觀更是壯觀,因為雪停了,在外麵能清晰地看到600多米高的發射基塔,那巍峨高聳的塔身炮管讓人直覺人類自身的渺小、同時又驚歎於人類智慧的高絕。


    “小克啊,如果我們早十年有這樣的‘智能化製造工廠’,‘諾亞方舟’和‘空中堡壘’大概現在已能全部建成了,以省多少工程師多少製造經費哪……”紀秀玉想到那流水般花出去的國家經費、耗費的時間精力,頓時百感交集。


    寧宗訓卻更豁達些:“參觀時小克不是說過了嗎?裏麵超過三分之一的工業機器人和機床都是近幾年才研究成功的,有些甚至還沒上市銷售,如果不是小克提出來的‘星球防護罩’計劃並為此建立起了技術共享交換平台,這些超高精度的精密設備,怎麽也不可能運送到我國來。”


    秦克笑道:“爸,各成員國之間的技術共享交換平台,還是因為你們提供的十幾項技術才成功建立起來的。你們會不會怪我將你們十幾年的心血結晶就這樣共享出去了?”


    “我們還沒那麽狹隘,我們研究出來的技術是國家的,怎樣對國家益處最大就怎樣處理,現在看來,你的選擇是對的,國家受益很大,我們怎會不同意?我現在比較擔心的是,你真的打算將‘智能化製造工廠’的所有技術全部共享?它的意義甚至比我們的那十幾項技術還要大……”


    寧宗訓想到自己剛才看到那數十條機械手臂靈活而默契地舞動、數十張機床同時施工,所有工序絲滑無比、毫無停滯的100%製造效率情景,心底裏依然充溢著難言的震撼。


    “嗯。不過也不算全部,裏麵大多數先進製造技術其實就不是我們國家的,而是各國提供的,我們真正擁有的關鍵核心技術是人工智能。我共享交換出去的隻是一套超越當今時代的包含了當前所有的算法的人工智能。擁有最優神經學習算法、最完整版的人工智能隻掌握在我手裏。”


    其實微光真正強大之處是擁有“能不斷進化的最優神經學習算法”,以及“相對獨立完善的人格”,而這些秦克都不會與任何人共享,也不會和除了寧青筠之外的第三個人提起。


    準確來說,他共享的隻是“智能化製造工廠”裏剝離了微光核心的一個算法係統,隻是這個係統也能稱得上是領先於時代的“人工智能”罷了。


    ……


    寧宗訓夫婦平時也住在花園別墅裏,他們與同為住家的陶折軒、愛德華·威滕夫婦,鄰居的邱老先生很聊得來。愛德華就曾私下裏對秦克讚道:


    “你的嶽父嶽母都很不簡單哪,智商超群就不提了,學識、理論、研究經驗無一不缺,基本上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的水平了。也難怪能有個小寧這樣出色的女兒。”


    秦克聽了隻是笑而不語,愛德華的眼光還是很獨到的,“快中子增殖反應堆的小型化應用”、“抗超高壓超高溫合金技術”這些研究成果如果公開寫成論文發表,可都是具備拿諾獎資格的頂尖技術。


    寧宗訓夫婦在京城隻住了一周半,便帶著對女兒、外孫無限的不舍,告別了眾人,飛往遠州去探望寧景光和楚覓梅兩位老人家,然後重新返迴遙遠的工作崗位。下次想再相見,大概要等到“超巨型太陽風暴”來臨之日了。


    秦克也與寧青筠、老陶、愛德華等人迴到首席科學家大樓辦公,投入到更加繁忙的工作狀態中。


    而他們重返崗位之時,舊的一年日曆已撕下,換上了新一年的日曆。(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真的隻想當一個學神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少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少堤並收藏我真的隻想當一個學神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