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也說過了,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理由,往往分為兩個方向,第一個方向是通過實驗發現了什麽新的物理現象、新的物理粒子,或者通過實驗對某個重要的方向產生了巨大的積極影響;第二個方向是在理論方麵作出了傑出的貢獻,最終使得某某粒子或者某某物理現象被發現。


    而據統計,第一個方向獲獎的概率是第二個方向的8倍。


    秦克和寧青筠的“青檸拓撲超導渦旋態理論模型體係”,屬於第二個方向上屬於“對拓撲量子計算理論的貢獻”。


    而費米實驗室通過對繆子(μ子)反常磁矩的反複研究和實驗,最終揭開繆子反常磁矩之謎,就明顯屬於第一個方向,隻要確實有實質性的成果,競爭力將會更強於秦克和寧青筠。


    諾貝爾物理學獎每年的名額一般為1到3人,今年這屆若是秦克、寧青筠再加上科佩特教授能拿獎,正好占滿三個名額,共同分享諾貝爾物理學獎。


    但如果費米實驗室拿了獎,那就沒秦克三人什麽事了,明年是否還有機會也不好說。


    結束了聚會後,秦克和寧青筠迴到星光銘緣的家裏,開始詳細了解一下費米實驗室的研究成果。


    這次的成果雖然是費米實驗室和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聯合宣布的,但從公布的內容來看,費米實驗室的負責人米洛拉德·馬丁斯教授及其團隊,無疑才是起到關鍵作用、作出最大貢獻的。


    費米實驗室,全稱是“費米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由193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恩利克·費米創建,後來以其姓氏命名,目前是米國最重要的物理學研究中心之一,它同時隸屬於國家能源部以及芝加哥大學、大學研究協會,第6誇克——頂誇克,就是費米實驗室於1995年發現的,後來戴維·格羅斯、戴維·波利策和弗蘭克·維爾切克就是憑著這項發現及對粒子物理的強相互作用理論中的“漸近自由”現象進行的深入研究,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米洛拉德·馬丁斯教授是芝加哥大學的著名物理教授,是粒子物理方麵的權威專家之一,最擅長的方向是量子色動力學及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


    他帶隊對繆子的旋進現象進行深入研究,目標正是直指“新物理”。


    很多人對“新物理”並不了解,所謂的新物理,是指超越當前物理學中的基本粒子標準模型的全新物理學。


    現代物理學對粒子的研究,從元素周期表開始不斷深入,不同元素及其同位素因原子核中質子數和中子數的不同而產生差異,中子和質子則由更小的稱為“誇克”的基本粒子組成——這就是當前物理學中的基本粒子標準模型。


    目前基本粒子標準模型包括上誇克、下誇克、粲誇克、奇誇克、頂誇克以及底誇克,電子、電子型中微子、繆子、繆子型中微子、陶子和陶子型中微子,除此之外,還包含傳遞電磁相互作用的光子、傳遞弱相互作用的中間玻色子以及傳遞強相互作用的膠子。最後還包含2012年才發現的希格斯玻色子,就是媒體上通常稱謂的“上帝粒子”。


    但希格斯玻色子已是這個基本粒子標準模型的極限,包括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在內,但凡有大型強子對撞機設備的研究機構都在尋找新的粒子理論突破,以解決暗物質、暗能量以及如何把萬有引力納入量子力學框架的問題,並進一步探索宇宙的奧秘、了解未知的基本相互作用的性質。


    這些都需要突破標準模型的全新物理學,即“新物理”,以便將人類幾乎止步不前的基礎物理向前推進一大步。


    目前國際物理界普遍渴望繆子反常磁矩能夠帶來關於標準模型以外新物理的啟示,現在米洛拉德·馬丁斯教授的團隊,已在最近的實驗中進一步證明了繆子的磁矩測量值與理論預測不符,而且將實驗與理論間的差異推進到了4.2σ,這已經小於有效發現要求的5σ了,隻要這個實驗結果能在後續的多數不同方法實驗中得到檢驗,那就證明不同於基本粒子標準模型的“新物理”已經被發現。


    哪怕米洛拉德·馬丁斯教授無法完全破解繆子反常磁矩之謎,但隻要揭開冰山一角,推開了“新物理”的大門,那就是劃時代的偉大發現,足以讓他捧迴諾貝爾物理學獎。


    秦克和寧青筠將費米實驗室的宣布內容仔細地看了幾遍,寧青筠雖然也為物理學有可能邁入新的世界而感到興奮,但畢竟這樣的成果是競爭對手取得的,她的秀眉還是輕蹙起來:“我不熟悉這個粒子物理方向,秦小克,你認為米洛拉德·馬丁斯教授在今年內能再取得重大突破嗎?”


    她對秦克總有著盲目的信心,秦克也沒令她失望,原本有些嚴肅的臉上已恢複了往常的笑容,他笑嘻嘻道:“看完這份公開報道的全部內容,我倒是鬆了口氣。”


    他伸手揉揉寧青筠的秀發,詳細地將一些粒子物理的基礎知識給寧青筠講解了一遍,最後笑著道:


    “就像我們的n-s方程問題,目前隻是證明了通解的存在,但想要完全破解n-s方程的奧秘,必須求出具體的通解。米洛拉德·馬丁斯教授麵臨的情況和我們類似,他們團隊的繆介子g-2實驗,雖然得出亞原子粒子的擺動遠超過理論預測,已證明了繆子的磁矩測量確實存在基本粒子標準模型無法解釋、解決的問題,但距離真正推開‘新物理’的大門,還有三分之一的路要走。”


    寧青筠已大概聽明白了,問道:“他們是不是要先解決稱量出繆介子質量的問題?”


    “聰明,繆介子質量是無法用目前理論預測的基本參數,隻有通過新的實驗理論方法,稱量出繆介子的質量,他們才算是取得了初步的成功。”秦克眼中燃起了戰意:“所以說,爭奪這屆諾貝爾物理學獎勝負的關鍵在於,是他們先完善了這個新的實驗理論,還是我們先求出n-s方程的具體通解。”


    哪怕米洛拉德·馬丁斯教授推開了新物理的大門,但也隻是推開大門而已,門後有怎樣的風景,會對現代的粒子物理學產生怎樣巨大的影響,一切都是未知之數,還需要很多人前仆後繼地投身進去研究。


    但若是完全破解了n-s方程的奧秘,那對流體力學的影響無疑是翻天覆地的,人類的整個文明都會因而受益,一切與流體力學相關的學科、研究、實驗,都會迎來嶄新的機遇與突破!


    如果說秦克兩人光是憑著“對拓撲量子計算理論的貢獻”與“推開了新物理大門”的米洛拉德·馬丁斯教授爭諾貝爾獎,隻有五分之一不到的勝率,但若是秦克兩人再加上“對流體力學的貢獻”,那結果將會完全逆轉過來,秦克兩人的勝率高達九成以上。


    ——剩下的一成失敗概率,是本屆瑞典皇家科學院評委們集體腦殘了,或者對秦克二人極度反感,有幾個強硬分子堅決不肯投票給他倆。


    但以秦克兩人與瑞典皇家科學院的良好關係,以及兩人身為瑞典皇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的身份,這個10%的概率本身就幾乎不可能發生。


    “接下來,我們要全力以赴,爭取在五月底前徹底解決n-s方程的通解問題了!”秦克鬥誌滿滿,寧青筠的眸子裏同樣燃起了強大的戰意。


    “加油!”


    一大一小的兩隻手掌一如既往地用力擊了下,兩人相視而笑,然後一起坐到了書房的書桌前,開始繼續已進行了近兩年的n-s方程研究。


    ……


    夜色降臨,兩人一起甜蜜地做完晚飯吃罷,在小區裏散過步,又繼續迴書房研究n-s方程。


    正當兩人全神貫注地寫寫算算時,忽然接到了流體力學實驗室打來的電話,是匡鬆林用辦公電話打來的。


    匡鬆林原本隸屬於國家氣象科學研究院下屬的災害天氣國家重點實驗室,曾預測今年夏國的夏天會出現嚴重厄爾尼諾現象,雖然因為他的數學水平不夠、所在的災害天氣國家重點實驗室也未能提供足夠的支持,而使得他的這份預測報告在數據分析處理上有不少問題,導致最終的概率數值有較大的偏差,但他本人在氣象學,尤其是厄爾尼諾現象的研究方麵,在國內都算是頂級的水準。


    於是秦克將他請到了清木在學的流體力學實驗室,並安排了七個精通數學與流體力學的技術骨幹,一起組成了一個“厄爾尼諾現象研究”團隊,繼續深入研究厄爾尼諾現象。


    匡鬆林的研究很用心也很專心,平時每周也會與秦克、寧青筠開一次碰頭會,匯報研究進度,提出研究中遇到的瓶頸問題,並一起商量解決的法子。


    但像這樣在周六的晚上十點多,還打電話來“打擾”秦克二人的事,還是第一次發生。


    秦克微微一怔,心裏也有些緊張起來,馬上接通電話:“匡博士,我是秦克,有什麽事嗎?”


    電話那頭傳來匡鬆林凝重的聲音:“秦院士,我們小組在最近搜集到的數據中發現了一些特別詭異的數值,團隊裏的研究人員都無法判斷是不是‘噪音’,如果不是噪音,我們以這些數值代入到最新的數學模型中,就推導出七月時會在夏國的東部海域,出現厄爾尼諾指數大於2.1的超強厄爾尼諾現象,而且概率高達57%!這樣的結果我們都不敢忽視,便隻好打電話來打擾您和寧院士的休息……您看看是不是明天早上迴來……”


    “我和青筠馬上過來,你們在實驗大樓?”


    匡鬆林一怔,他可沒想到秦克居然會馬上就過來,忙點頭道:“是的,因為下午發現了這些詭異數值,我們一直在分析,還沒離開……”


    “好,麻煩你們再等等我倆,大概十五分鍾左右就能到。”


    秦克掛斷電話,寧青筠也跟著起身去飛快換衣服了,剛才秦克開的是免提,她將對話已全聽得清清楚楚。


    兩人以最快的速度換好衣服,寧青筠隻是簡單地紮起單馬尾,便一起驅車返迴清木大學。


    ……


    匡鬆林看到秦克和寧青筠真的出現在眼前,心裏不由充滿了感慨。


    他以前在國家氣象科學研究院下屬的災害天氣國家重點實驗室裏做研究,覺得那裏的負責人還算是有點責任心的,起碼沒攔著他將自己原本預測會嚴重厄爾尼諾現象的報告遞交到上級,但這時與秦克二人一比,簡直是連提鞋都不配。


    秦克兩人可是連夜就跑迴來協助分析數據了,僅僅因為他的一個電話匯報!


    這樣雷厲風行、重視下麵研究人員意見的科研態度,足以甩開災害天氣國家重點實驗室裏的領導們幾條街!


    匡鬆林再次為自己的選擇而慶幸,他在災害天氣國家重點實驗室裏孤立無援,那裏人浮於事、爭名奪利更勝於對科研的熱愛,但在這個流體力學實驗室裏,從薑為先、郭維陽到秦克寧青筠,乃至於絕大多數研究人員,都是真心喜歡做研究,也想成就一番事業的,安排來加入他團隊的七個研究人員也絲毫沒因為他是新入職的就有所怠慢,這時全都陪著他加班到深夜就是最好的證明。


    若是在這樣的實驗室裏都做不出優秀的科研成果,那又要到哪裏才可能做得出來?


    匡鬆林再次堅定了自己永遠留在這裏的決心。


    秦克來到實驗室,倒沒急著問要數據,而是先一一個匡鬆林及幾個研究人員握手,表示對他們專注投身研究的認可與鼓勵,才進入正題。


    別小看這麽幾分鍾的寒暄,這足以讓匡鬆林等人心生溫暖,感受到一份關心與尊重,起碼他們在秦克這個領導的眼裏,首先是人,是同伴,是朋友,然後才是下屬,而不是隻負責給流體力學實驗室帶來成果的“工具人”。


    匡鬆林再次在秦克身上感受到不一樣的人格魅力,這是能讓人甘心為之效命、甘心為之加班加點而毫無怨言的好老板。


    匡鬆林接過夥伴遞來的資料,展示給秦克二人看:


    “秦院士,寧院士,伱們看,就是這裏的數據,小宋他們將數據圖表化了,能明顯看出這些數據節點出現了極大的異常,根據我的經驗,同時出現這麽多異常數據的可能性很小,要麽是氣象衛星在數據采集時出現了bug,要麽就是真的出現了個別特殊區域的氣候異變!”


    月底繼續求月票推薦票!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真的隻想當一個學神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少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少堤並收藏我真的隻想當一個學神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