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本科生活略有點遺憾的是,因為時間日程的安排,秦克和寧青筠並沒有參與這屆的upc(國際大學生物理競賽),所以當在國際機場翻閱報紙上的新聞,看到夏國參加upc取得了還算不錯的成績時,兩人還是有點感概的。


    說來兩人在本科時參加過的競賽,好像就隻有邱賽了,學校的計算機學院倒是曾邀請過兩人參加icpc(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但正好與數學突破獎的評選時間和學術報告會時間相衝突,兩人便婉拒了。


    兩人度過的本科已盡可能地保持與尋常大學生一致,但終究有太多的不一樣,憑著兩人已超越了本科級別的實力,參加這些本科級別的賽事已毫無挑戰性,連參加邱賽也像是玩似的,輕鬆就摘得了全能獎的金牌。


    唯一有點挑戰的大概就是計算機類的icpc競賽了,但錯過了就是錯過了。


    沒參與過物理國際競賽,也就意味著兩人在本科裏,物理科目並沒有太值得書寫的成績,頂多就是在國內的核心刊物上發表過三篇流體力學的論文,也沒達到國際級別。


    至於與胡青峰教授、何良傅合作的課題,雖然表現出眾,但那都是兩位教授自己的課題,他倆頂多並列一作,可以寫進簡曆裏,較之數學的威淩天下,終究是遜色太多。


    以至於現在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上的學者,提起兩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夏國最優秀的青年數學家”,往往隻有被人提醒時,才想起兩人學的其實是物理。


    秦克合上報紙,笑道:“看來我們讀研時,要多花點精力在物理方麵了,不然有點荒廢主業了。正好我們要研究的納維-斯托克斯方程,就是物理與數學相結合的,挺合適。”


    “嗯。”寧青筠輕輕點頭:“不過這個‘納維-斯托克斯方程’真不愧是數學史上最複雜的公式,難度太高了,如果從需要跨學科來理解的角度來看,難度甚至還在黎曼猜想之上。”


    寧青筠這段時間已跟著秦克研究了一段時間的納維-斯托克斯方程,最近在反複翻看的是歐拉在1757年的《柏林學院迴憶錄》上發表的一篇名為《流體運動的一般原理》的文章。


    這是數學史上第一次用偏微分方程模擬流體流動,被稱為“無粘性流體力學領域最重要的基礎方程”。


    雖然當時歐拉為了能求得一些假,他假設了流體是不可壓縮、沒有粘度的,這也使得歐拉版的流體流動偏微分方程在如今已沒太大的實用價值,但從學術的意義來說,這依然是值得反複研讀的參考文獻,對於運用數學來模擬、解決流體力學問題有著不可忽略的作用。


    砝國的工程師、物理學家克勞德·路易·納維正是從歐拉的這套理論裏獲得了靈感,並在歐拉的基礎方程裏加入了分子間相互作用力的考慮,即增加了一個粘性常數,並推導出一套粘性流體流動的偏微分方程組。


    二十年後,愛爾蘭數學家和物理學家喬治·加布裏埃爾·斯托克斯爵士,又從連續統假設模型出發,在納維的偏微分方程組基礎上,再推導出了具有兩個粘性常數的流體力學方程,才最終形成了納維-斯托克斯方程,即簡稱的n-s方程。


    現在寧青筠鑽研歐拉這篇被稱為“流體力學的開山之作”的文獻,就要是從源頭開始研究納維-斯托克斯方程,走的是最正宗的道路。


    正是因為這篇文章,讓寧青筠再次深刻地意識到數學與物理的關係是如此的密不可分,幾乎一切的物理現象乃至物理定理,都能用數學表達出來。


    這時聽秦克說起納維-斯托克斯方程,寧青筠不由生出了高山仰止的感歎來:“想到這是近兩百年前推導出來的公式,更是讓人覺得難以置信。”


    秦克對n-s方程的了解已超越了絕大多數人,他鼓勵道:


    “n-s方程的難度在於用微分之間的變化率關係來表達流體速度,壓力,密度,粘性等變量,使得它在什麽情況下有解、這些解的光滑性問題如何,都很難判定。不過它雖然很難,一旦將它完全破解,其意義應該還在黎曼猜想之上。尤其是在流體力學方麵,計算流體力學的發展將會獲得質的飛躍,比如飛機的空氣動力設計,就不用經常采用昂貴的風洞,隻需要像我們平時數學建模一樣,曆史數據結合n-s方程進行建模,就能推演出比較精確的結果,最後頂多隻需要進行一兩次風洞實測,能節省無數的金錢和時間。”


    說到這裏,秦克笑道:“總之,我們加油吧。聽說我們的薑老師就一直有在研究n-s方程,我們跟著他學習,也算是跟對人了。”


    “嗯!”寧青筠的眸子裏燃起的熊熊戰意,數學與物理都是她比較喜歡的領域,尤其是這n-s方程還有如此重大的應用價值。


    不過她又補充道:“我們一起努力,但我還是希望你能先解決黎曼猜想。”


    “黎曼猜想啊……”秦克忽然伸了個懶腰,眼中閃過自信的光芒:“快了。”


    “快了?”寧青筠一下子站了起來,眸子裏全是驚喜的神色:“你……你有把握推導出第五組表達式了?”


    “有點頭緒了。”秦克點頭。


    自從數學等級提升到了“宗師級”後,他已擁有了媲美菲獎大佬的數學思維能力和直覺,整個人仿佛提升到了全新的境界,尤其是數學直覺更是驚人,往往能在“有意無意”間便尋找到正確的方向。


    當然,他也有點取巧了,手握《黎曼猜想全解釋》的他,雖然克製自己不去看那第五組表達式的詳細推導過程,但以前曾看過幾遍,哪怕當時無法全部理解,終究有了印象,知道怎樣推導是大概正確的方向。


    這種印象加上數學直覺,使得秦克推導起黎曼猜想的第五組表達式來更容易了許多。


    前些天他和寧青筠在海邊渡假時,放鬆的精神以及持續的鑽研,又進一步促進了靈感的爆發,現在秦克已隱約摸到了推導的核心思路,缺的隻是在不斷的嚐試中,尋找到那唯一正確的、通向最終終點的鑰匙。


    “伱……能在十月前完成推導過程嗎?”寧青筠現在對秦克已有了近乎盲目的信任,秦克說有把握了那肯定是有把握了,隻是不知道什麽時候能搞定而已。


    “快的話可能就這幾天,慢的話,可能還要幾個月。”秦克自信道:“這是個概率問題,看我能不能走大運,憑直覺最先找到那正確的答案。”


    這時隨行的陳明和陳蘭已過來提示登機了,秦克和寧青筠不便再細說,跟著走專門通道上了飛機。


    一天後,兩人飛抵了波士頓市。本屆的米國數學學會ams的斯蒂爾獎(steeleprize)頒獎典禮就在這裏著名的大學,麻省理工大學(mit)大禮堂裏舉辦。


    作為ams每年最重要的數學大獎,斯蒂爾獎的頒獎流程是比肩柯爾獎的,都是頒獎典禮加上學術報告會。


    不同之處在於,每屆的斯蒂爾獎三個獲獎者的報告,會安排在第五天,即學術報告會的最後一天,作為壓軸登場。


    斯蒂爾獎頒獎典禮和學術報告會的規模自然及不了imu的國際數學家大會,但也很熱鬧,米國數學學會的會員都有資格參會,此外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著名數學家,以及舉辦學校的教職人員和學生等,哪怕名額作了一定的限製,出席人數加起來依然超過兩千人。


    秦克和寧青筠還是第一次來到波士頓市,所以特意提前了兩天到來的,為的自然是想抽空參觀一下這座米國的曆史名城。


    波士頓市對米國的近代史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當初正是發生在這裏的“波士頓傾茶事件”,才最終引發了著名的獨立戰爭。


    波士頓市也是學術名城,擁有世界聞名的兩所高校——哈佛大學與麻省理工。


    它還有一處很有名的水族館,叫newennd水族館,這是現存於世屈指可數的超大型水族館之一。


    當然還有唐人街、風格獨特的波士頓圖書館等,都值得一逛。


    不過考慮到安全因素,結合陳明的推薦,秦克和寧青筠最終選擇的旅遊路線隻有哈佛大學、水族館、圖書館和科普利廣場。


    麻省理工不必專門遊覽,到參會時有幾天時間可以慢慢地逛。


    秦克和寧青筠短暫而快樂的兩天旅遊時間眨眼便過去了。兩人來到波士頓市的第三天,迎來了斯蒂爾獎的頒獎典禮。


    這屆的斯蒂爾獎終身成就獎頒給了七十一歲的耶夫亨·馬庫斯教授,他是麻省理工大學數學學院的榮譽退休教授,在代數和幾何拓撲方麵取得了讓人驚歎的研究成果,三十年前他出版的一本《幾何拓撲學》至今依然被無數大學捧為經典教科書。他一生拿過奧斯瓦爾德·維布倫幾何獎、數學教學影響力獎、埃利·嘉當獎、米國國家科學獎章、巴爾讚數學獎、克拉福德獎,據說今年還有很大機會拿到數學界的頂級大獎阿貝爾獎。


    這樣的數學大佬,拿下斯蒂爾獎終身成就獎實至名歸,無人有異議,所以當老人家上台領獎時,台下掌聲如雷。


    秦克拿到的是“斯蒂爾開創性研究貢獻獎”,寧青筠拿到的是“斯蒂爾數學評論獎”,雖然分量較之終身成就獎稍輕,但依然是ams最頂級的數學大獎之一。


    對於這兩個近年來火箭般躥起、名揚四海的夏國年輕數學家,台下的觀眾們神色就有些微妙了,尤其是mit的天之驕子們,看著台上比自己還要年輕的秦克和寧青筠,既有驚歎與敬佩,也有個別人總戴著有色眼鏡,心裏不太舒服。


    不管如何,秦克和寧青筠接過獎章與證書時,台下的掌聲依然響徹全場。


    斯蒂爾獎的獎牌雕工精致,證書同樣印刷得很好看。


    這是兩人繼數學突破獎、柯爾數論獎、克拉福德獎、拉馬努金獎(秦克獨有)後,拿到的同級數大獎。秦克將獎牌與證書交給寧青筠一並保管。


    寧青筠倒很喜歡這項工作,還專門在家裏的書房裏收拾了一個角落,用於擺放秦克和自己的獲獎證書。


    每當看到兩張證書、兩塊獎牌緊緊地挨在一起,少女的心裏就有種攜手並進的喜悅與充實感。


    頒獎典禮結束,慣例地參加完晚宴的應酬、應付完媒體的采訪後,秦克和寧青筠迴到酒店,都有些疲憊了。


    尤其是體能較弱的寧青筠,晚上還喝了一點紅酒,小臉紅撲撲的帶著酒意,秦克便讓她早點休息。


    寧青筠匆匆衝了個澡,就聽話乖乖地睡覺了,當然,臨睡前害羞地紅著小臉,卻小嘴微嘟的索吻的樣子特別可愛,秦克用力地親了親,好不容易才克製住,讓她安心休息。


    長途奔波加上兩天行程密集的旅遊觀光,確實令寧青筠累壞了,少女隻躺下不到三分鍾,便進入到甜甜的夢鄉裏。


    秦克的精神卻還是不錯,他獨自練習了一遍東方秘典與詠春拳後,更是感覺精力盡複,神清氣爽。


    推開窗戶,窗外的是繁星點點,異國他鄉的夜色與國內的大都市夜色相比沒太大的差別,一樣的熱鬧。


    秦克對此已見慣不怪了,拿起手機看了看,國外的媒體早已將兩人獲獎的新聞發到了網上,網上又是一片熱議。而不少熬夜的親朋好友從網上得知了這個消息,又是一通的道賀短信發來。


    秦克讓微光代為迴複,自己則繼續埋頭鑽研黎曼猜想。


    雖然已不再強迫自己一定要拿到這屆的菲爾茲獎,秦克依然想盡快地攻克黎曼猜想。


    這是一個熱愛數學的數學家,想憑借自己的雙手,揭開一個世紀難題最後一片神秘麵紗的衝勁與戰意。


    夜色慢慢深了,指針已指向了淩晨一點,秦克的桌子上已堆起了寸許高的草稿紙,在不斷地試錯與碰壁中,他已慢慢地縮少了進攻麵,核心思路越來越清晰。


    隻是還差一些,目前他掌握的龐大數論知識依然不足以完美地解決黎曼猜想第五組表達式的推導問題。


    事實上秦克這些天來已選擇地優先吸收了數論相關的宗師級數學知識,隻是因為知識量太龐大,隻吸收一次無法完全消化,起碼還需要一次,而今天正好與上次相隔了二十天。


    看看時間,秦克關掉了台燈,躺迴到床上,被窩裏滿是寧青筠身上那淡雅好聞的青檸般的體香,讓人心醉。


    秦克有些疲憊的精神又得到了極大的緩解。


    他看著心愛女孩那柔媚可愛的睡顏,輕聲道:“放心,我一定會永遠成為你的驕傲。”說罷他默念道:“吸收宗師級數學知識裏的數論部分!”


    存放在腦海知識庫倉庫區裏的第二部分宗師級數論知識,有如潮水般湧入他的腦海中,不斷地融入以他已非常完善的數論知識體係中。


    他的腦海裏,知識化為一片星海,璀璨而美麗。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真的隻想當一個學神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少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少堤並收藏我真的隻想當一個學神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