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三日一早開始,便不斷有人開始交卷。初時是一些心灰意冷者,本科無望,枯坐也不是辦法,反而頗受煎熬。
隨著交卷者多起來,那內定之人,也隨著一起交卷,看著自己身前的鬼畫符被考官鄭重的收起,每人都是長長的出了一口氣,如釋重負。
握筆的手猶自在顫抖,人人的臉色都顯得蒼白,顯然消耗的體力頗大,等考官收了考卷,這些人就像逃難一般,奔出了舉院,仿佛脫離了刀山火海。
趙之安卻沒有著急交卷,即便早就做完,還是耗到最後時刻,有小吏進來,鳴鑼收卷,這才慢條斯理的收拾好筆墨,提了備考的籃子,走出舉院的大門。
剛剛走出舉院,趙之安就見周若望站在人群之中,眺望舉院大門,見了他出來,便滿麵春風的迎了上來,顯然考的不錯。
“哎呀,之安兄,怎的才出來,小弟等候許久了。”
趙之安微微一笑,淡然的說道:“我也早就做好,隻是在裏邊枯坐,等著收卷。”
……
大咫城北落縣,比鄰落陽山之地,有一小村。村中之人各有姓氏,並非哪個家族的聚落。
自虛立文曲星君,降下文曲星光,褚嚴便和眀靈一起,離開舉院,由考試到放榜,共有六七日的時間,左右無事,便於大咫城中閑逛。
連著兩天,由南水縣到北落縣,將整個大咫城逛了個遍,也無什麽有趣的事,隻是褚嚴發揮了前世逛街的技能罷了。
若大的城市,隻兩天便逛完了,說是都仔細的看過,那是不可能的,不過褚嚴和眀靈都非常人,自是對大咫城有了不淺的認識。
直到第三日,鄉舉結束,褚嚴本是要迴南水舉院,會一會趙之安與周若望。雖然已知結果,但享受一下過程,也是不錯的。
須知遍數天下,褚嚴一觀而知因果,莫測者不過數十,這些人無疑不是此方天地間的大能,或為神帝妖王,或是修行絕頂。故而,褚嚴此前一直有些索然無味的意思,而今,褚嚴開始享受過程,而不是隻關注結果,不得不說是一個不小的變化。
雖不能改變結果,為這個結果增添一些奇妙的變化,享受那曲折的過程,又或為直抒胸臆,突破重重阻礙,直指最終結果,也是不錯的感受。
隻是就在決定迴轉之刻,忽然心中一動,卻是察覺出北落縣外,竟有一絲緣起,正落在自己身上。如果往日,褚嚴自是一推算,就能明了,但他並沒有這麽做,隻是憑借直覺,帶著眀靈向北落縣外走去。
這一走,就是半日光景,這才來到這處村莊之外。
小村不大,僅有二三十戶人家,因著山陰,陽光照射不甚充足,故而田間吃食不足,大多人家要靠著落陽山生存。農閑之時,去山上找些山貨,換些糧食糊口。
此時乃下午過半,正是忙碌的時候,村中也無閑暇之人,大都隻剩老幼在家,老者三五一群,坐在一起,尋些力所能及之事,也算幫補勞力,而稚子小兒,則聚作一團,嘻戲打鬧。如果不看穿著,定以為此乃一處世外桃源。
隻是此間,也有與之格格不入之人,卻是村中一間茅屋,殘破飄搖,屋外矗立一塊青石,其上躺了一個花甲老者,悠閑自得。青石旁邊,站著一個小孩兒,七八歲模樣,恬然安靜。
褚嚴穿過半個村子,走到老者跟前,心中感覺越發強烈。隻一眼看去,便知這就是有緣人了。
“老人家,別人都在忙碌,何故你卻悠閑?”
褚嚴帶著笑意,詢問道。
老者睜開假寐的雙眼,看了一眼褚嚴與身後的眀靈,見二人氣質不凡,也知不是尋常之人,隻是卻麵色如常,自然的伸了個懶腰。
“鄉間愚夫,隻爭朝夕。哪裏能看見天地的廣大?”
說話之間,忽有一股出塵之姿,麵帶微笑,並無不屑之意,顯然並不歧視村民。隻是話語之中,透露悠然神往,隻願傲遊天地,卻有帶著些無奈。
“食則生,不食則死。豈能不勞而獲?”
眀靈出言問道。
老者確是暢懷大笑,指著山間,“飛禽走獸,亦是如此,與之何異?”
咦,褚嚴心中一喜,果真是有緣之人,此言略觸及天道本質了。
“那你為何生?為何而生?”
褚嚴來了興趣,出聲詢問。
老者悠悠一歎,“問得好,隻是我亦不知,故而常做問詢。”
隻見老者從青石上坐起,抬頭老天,向往的說道:“我十五離家,遊蕩數國。曾見戰場廝殺,命如草芥,也曾見神通浩瀚,搬山倒海,還曾見修行玄妙,飛天遁地。隻是都不曾解得我之疑惑。先生可知?”
褚嚴大笑,“山中不見山,跳不出,自然看不明白。”
老者似有所悟,但又不是太分明,於是問道:“那先生可跳出來了?”
“本是出來了,看書.uukn 而今又進山了。”褚嚴微微一笑,“要知山中無山,隻緣身在山中。不過我進山,隻是因為我見了山。”
眀靈聽了,隻是不解,茫然問道:“那我是在山中,還是在山外?”
褚嚴瞥了眀靈一眼,直言說道:“你見山是山,格局太小。身心不在山中,又哪裏能見到山。”
“那不就是山麽?”
此時,那沉默的童子指著巍峨的落陽山,疑惑的說道。
褚嚴伸手撫了撫童子的頭,“你的格局倒是不小。”
童子尚在懵懂之中,隻是一語卻驚醒了老者,恍如掙開了枷鎖,老者渾身暢快,連聲大笑:“哎呀,糊塗,糊塗。我還沒進山呢!”
說著,跳下青石來,衝著褚嚴行了一禮,正色說道:“多謝指點。”
褚嚴點點頭,笑著說道:“生便是生,先生而後方能有所為。山是天道,生也是天道,不過天道恆常而又無常,你若要見山,便需登山。山為恆常,生為無常。以無常見恆常,我謂之求道。”
老者肅立,拱手說道:“吾亦欲一窺山之真容,亦有向道之人,還請傳求道之法。”
褚嚴點點頭,笑著說道:“你我自是有緣,然法不可輕傳。須知登山見山,便是化生之無常而得恆常,亦謂之長生,天道長存,便可自在逍遙,還需考驗一二。”
“這是自然,還請先生賜下考驗來,便是不成,我亦不後悔,朝聞道,夕可死矣,能聽得見山之論,能得求道之徑,已是足夠幸運,得失不足道。”
三更,求推薦收藏!
隨著交卷者多起來,那內定之人,也隨著一起交卷,看著自己身前的鬼畫符被考官鄭重的收起,每人都是長長的出了一口氣,如釋重負。
握筆的手猶自在顫抖,人人的臉色都顯得蒼白,顯然消耗的體力頗大,等考官收了考卷,這些人就像逃難一般,奔出了舉院,仿佛脫離了刀山火海。
趙之安卻沒有著急交卷,即便早就做完,還是耗到最後時刻,有小吏進來,鳴鑼收卷,這才慢條斯理的收拾好筆墨,提了備考的籃子,走出舉院的大門。
剛剛走出舉院,趙之安就見周若望站在人群之中,眺望舉院大門,見了他出來,便滿麵春風的迎了上來,顯然考的不錯。
“哎呀,之安兄,怎的才出來,小弟等候許久了。”
趙之安微微一笑,淡然的說道:“我也早就做好,隻是在裏邊枯坐,等著收卷。”
……
大咫城北落縣,比鄰落陽山之地,有一小村。村中之人各有姓氏,並非哪個家族的聚落。
自虛立文曲星君,降下文曲星光,褚嚴便和眀靈一起,離開舉院,由考試到放榜,共有六七日的時間,左右無事,便於大咫城中閑逛。
連著兩天,由南水縣到北落縣,將整個大咫城逛了個遍,也無什麽有趣的事,隻是褚嚴發揮了前世逛街的技能罷了。
若大的城市,隻兩天便逛完了,說是都仔細的看過,那是不可能的,不過褚嚴和眀靈都非常人,自是對大咫城有了不淺的認識。
直到第三日,鄉舉結束,褚嚴本是要迴南水舉院,會一會趙之安與周若望。雖然已知結果,但享受一下過程,也是不錯的。
須知遍數天下,褚嚴一觀而知因果,莫測者不過數十,這些人無疑不是此方天地間的大能,或為神帝妖王,或是修行絕頂。故而,褚嚴此前一直有些索然無味的意思,而今,褚嚴開始享受過程,而不是隻關注結果,不得不說是一個不小的變化。
雖不能改變結果,為這個結果增添一些奇妙的變化,享受那曲折的過程,又或為直抒胸臆,突破重重阻礙,直指最終結果,也是不錯的感受。
隻是就在決定迴轉之刻,忽然心中一動,卻是察覺出北落縣外,竟有一絲緣起,正落在自己身上。如果往日,褚嚴自是一推算,就能明了,但他並沒有這麽做,隻是憑借直覺,帶著眀靈向北落縣外走去。
這一走,就是半日光景,這才來到這處村莊之外。
小村不大,僅有二三十戶人家,因著山陰,陽光照射不甚充足,故而田間吃食不足,大多人家要靠著落陽山生存。農閑之時,去山上找些山貨,換些糧食糊口。
此時乃下午過半,正是忙碌的時候,村中也無閑暇之人,大都隻剩老幼在家,老者三五一群,坐在一起,尋些力所能及之事,也算幫補勞力,而稚子小兒,則聚作一團,嘻戲打鬧。如果不看穿著,定以為此乃一處世外桃源。
隻是此間,也有與之格格不入之人,卻是村中一間茅屋,殘破飄搖,屋外矗立一塊青石,其上躺了一個花甲老者,悠閑自得。青石旁邊,站著一個小孩兒,七八歲模樣,恬然安靜。
褚嚴穿過半個村子,走到老者跟前,心中感覺越發強烈。隻一眼看去,便知這就是有緣人了。
“老人家,別人都在忙碌,何故你卻悠閑?”
褚嚴帶著笑意,詢問道。
老者睜開假寐的雙眼,看了一眼褚嚴與身後的眀靈,見二人氣質不凡,也知不是尋常之人,隻是卻麵色如常,自然的伸了個懶腰。
“鄉間愚夫,隻爭朝夕。哪裏能看見天地的廣大?”
說話之間,忽有一股出塵之姿,麵帶微笑,並無不屑之意,顯然並不歧視村民。隻是話語之中,透露悠然神往,隻願傲遊天地,卻有帶著些無奈。
“食則生,不食則死。豈能不勞而獲?”
眀靈出言問道。
老者確是暢懷大笑,指著山間,“飛禽走獸,亦是如此,與之何異?”
咦,褚嚴心中一喜,果真是有緣之人,此言略觸及天道本質了。
“那你為何生?為何而生?”
褚嚴來了興趣,出聲詢問。
老者悠悠一歎,“問得好,隻是我亦不知,故而常做問詢。”
隻見老者從青石上坐起,抬頭老天,向往的說道:“我十五離家,遊蕩數國。曾見戰場廝殺,命如草芥,也曾見神通浩瀚,搬山倒海,還曾見修行玄妙,飛天遁地。隻是都不曾解得我之疑惑。先生可知?”
褚嚴大笑,“山中不見山,跳不出,自然看不明白。”
老者似有所悟,但又不是太分明,於是問道:“那先生可跳出來了?”
“本是出來了,看書.uukn 而今又進山了。”褚嚴微微一笑,“要知山中無山,隻緣身在山中。不過我進山,隻是因為我見了山。”
眀靈聽了,隻是不解,茫然問道:“那我是在山中,還是在山外?”
褚嚴瞥了眀靈一眼,直言說道:“你見山是山,格局太小。身心不在山中,又哪裏能見到山。”
“那不就是山麽?”
此時,那沉默的童子指著巍峨的落陽山,疑惑的說道。
褚嚴伸手撫了撫童子的頭,“你的格局倒是不小。”
童子尚在懵懂之中,隻是一語卻驚醒了老者,恍如掙開了枷鎖,老者渾身暢快,連聲大笑:“哎呀,糊塗,糊塗。我還沒進山呢!”
說著,跳下青石來,衝著褚嚴行了一禮,正色說道:“多謝指點。”
褚嚴點點頭,笑著說道:“生便是生,先生而後方能有所為。山是天道,生也是天道,不過天道恆常而又無常,你若要見山,便需登山。山為恆常,生為無常。以無常見恆常,我謂之求道。”
老者肅立,拱手說道:“吾亦欲一窺山之真容,亦有向道之人,還請傳求道之法。”
褚嚴點點頭,笑著說道:“你我自是有緣,然法不可輕傳。須知登山見山,便是化生之無常而得恆常,亦謂之長生,天道長存,便可自在逍遙,還需考驗一二。”
“這是自然,還請先生賜下考驗來,便是不成,我亦不後悔,朝聞道,夕可死矣,能聽得見山之論,能得求道之徑,已是足夠幸運,得失不足道。”
三更,求推薦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