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嚴與王正卿相對而立。
“時間到了麽?”
王正卿平靜的問。
“時間到了!”
褚嚴伸手一招,王正卿頓時覺得自己身子一輕,好似身體擺脫了什麽枷鎖。望向一旁倒在地上的另一個自己,王正卿不免驚訝。
“這是……”
“這就是死亡麽?哈哈,倒是,人呐,難免一死。”
王正卿似灑脫,似放縱,又似解脫,大笑起來。
等他笑過,褚嚴才接過話來。
“可有眷念?”
“小時家貧,吾在城南的家中苦讀,如今想起,甚是懷念故居。”
“可是這裏?”
褚嚴揮手一撫,兩人來到頭天住過的那座殘破的莊園之外。殘垣斷壁,碎磚破瓦,似在述說曾經的輝煌。
“小時不是……”
王正卿沉默片刻,這才說道。未等說完,褚嚴含笑揮手。殘破的莊園散去,出現眼前的,是一座破舊的小院。
王正卿激動的哽咽,指著那小院,久久不能言語,隻是不斷的點頭。沉默一陣,仿佛在做緬懷。老頭又緩過神來,悠然神往。
“雖是家貧,但那時父慈母愛,我也發奮圖強,心無旁騖,苦讀經書,卻隻希望有朝一日,能富貴還鄉,給父母一個安生的好日子。”
“那可實現?”
“實現了!”
褚嚴手在一揮,又恢複了先前的莊園,隻是不再殘破,煥然一新。亭台樓閣,仆從圍繞。王正卿又仿佛迴到那時,在其間時光轉換,能見二老含笑而終。
“還有眷念否?”
“有!”
褚嚴明了,手再一揮。兩人出現在一處野渡,旁有一間小屋。
“寒窗十年,我進京趕考。與子崇兄相遇於此。相逢恨晚,談古論今,通宵達旦。又共立誌,相互扶持,滌蕩世間,恢複清明!”
隨著王正卿呢喃般的迴憶,兩個年輕的身影站立在木屋之前,有如誌士,昂然登船。
“還有……”
褚嚴手又一揮。
金鑾殿上,揮舞筆墨。年輕的王正卿得中狀元,跨馬遊街,誌得意滿。
“再來……”
王正卿也受到感染,豪邁之氣頓生,向褚嚴唿喊道。
“我先點翰林,後又主政一方。貧寒子弟,當知民生困苦。吾披荊斬棘,還一方清明。”
猶如一軸畫卷展開,生平得意之事在其中緩緩流動。畫卷中,王正卿勤政一方,百姓安居,政治清明。
隨之一轉,金戈鐵馬。王正卿站立高牆,揮斥方遒,真乃平生興事!
“陳朝大軍來攻,一月連破三關,進抵京都。群臣猶如小醜,心驚膽寒。陛下亦有遠走之議。我力排眾議,領軍抗敵,終敗陳軍。恢複大胤千裏山河。”
再度轉換,先帝榻前托孤,領旨輔政。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群臣莫不拜服。王正卿卻依舊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不敢逾越。對幼帝恭敬有加。
“暢快,暢快。”
迴憶到處,王正卿頓覺酣暢淋漓,這是他這輩子的頂峰,無愧先帝,無愧本心,如有酒,當浮一大白。
“可還有眷戀?”
“無了!無了!此生無愧呀!”
“那可有惦念?”
“有!”
褚嚴點點頭,“那便去!”
瞬息之間,兩人落在一處山間,荒涼冷清,正對著一處墳墓。
“此乃你好友劉子崇之墓!”
王正卿大驚失色,悲從中來,跌坐到地上。
“原來,原來子崇兄已經,已經先我而去了。”
還沒來得及從悲切中醒來,畫麵一轉。正是劉子崇彌留之際。抓著家人的手,奮聲疾唿:“逆亂朝政,宵小橫行。我恨,我恨呐!正卿賢弟,正卿賢弟……”
這一次,王正卿沉默了許久。這位好友去時,依舊不忘初心,可惜有心無力,抱憾而逝。
“那再來……”
褚嚴不等開口,畫麵再轉。
冰天雪地,數十衣衫襤褸之人,奮力的抬著數根巨木。幾名軍卒手持皮鞭,繞行在隊伍之間。不時皮鞭揮落,就能聽見一聲哀嚎。
兩人落在其中一隊麵前,其中一人,年方四旬,頭發雜亂,嘴唇幹裂,但目光堅定,神色清明。
“至兒!”
王正卿心中一痛,輕聲唿喚。然而他卻毫無感知,從兩人身前走過,隻聽見厚重的喘息聲中,他依然不停念叨著。
“孝則事父,忠則事君。行無害,言無難,和而……”
一個軍卒走過,聽見這似呢喃之語,哈哈大笑。“以為你爹還是那個當朝宰輔麽?不過一犯官之子而已。罪孽深重!”
其他幾個軍卒聽了,也跟著大笑起來,甚至有些苦囚,也跟著一起在笑。
王正卿之子卻毫不在乎,依舊自顧自的背誦著,漸行漸遠。
王正卿沒有追上去,而是露出欣慰的笑容,連連說道:“好,好,不愧我王正卿的兒子。君子有其骨啊!”
畫麵再一轉,兩人迴到原地。
褚嚴再次發問。
“可有恨?”
“無恨。想我一聲,有過貧賤,享過富貴,得過權勢,誰人一生有我精彩。既然無憾了,當然也無恨了。隻是,還有一點點的怨氣。”
“說!”
“子崇兄之恨,我還放不下。終究有些耿耿於懷!”
褚嚴點頭,笑著說道:“如此,那我給你答案。”
說話間,兩人出現在一貧寒之家,一間陋室,一名學子!
“十年之內,此子當為狀元。二十年,位及宰輔。他會滌蕩朝堂,還大胤一個朗朗乾坤!”
“好,太好了。此當告慰子崇兄之靈。”
“可都了了?”
“了了,了了。”
刹那間,王正卿身上的青氣大盛,猶如一柄巨大的長槍,刺破滾滾紅塵,無數汙濁之氣被青氣一掃,化作雲煙,消逝無蹤。
“剛剛好!”
褚嚴大笑,看向已經淡然的王正卿,正色問道:“既已無憾無恨,可忘初衷?”
“濟世救民,吾所願也!”
“那敕你此間神明,uu看書 wwuukanshu 護衛一方平安,你可願?”
王正卿木然,不可思議。
“你可願?”
在問,王正卿變得恍恍惚惚。
“你可願?”
褚嚴三問,振聾發聵。恍如醍醐灌頂,王正卿瞬間醒悟過來,微笑答道:“我願意!”
“好!”
褚嚴大笑一聲,伸手向天,大唿道:“敕令來!”
一道白光劃破天際,落到褚嚴手中。
“秉天庭正法,封神敕令,蒼山縣城隍,立。”
話語落下,白光驟然爆發,裹住含笑而立的王正卿。一道青白色的光柱交相唿應,逐漸擴張開來。隱約間,天上風雲變色。
似有狂風突起,卷走片片濁氣,又有烏雲壓頂,壓製惡念衝天,最後暴雨落下,滌蕩此方天地。
王正卿站在暴雨之中,青白光芒穿雲而過。風吹不起頭發,雨打不濕衣衫。
“立!今日,吾為蒼山城隍!”
隨著王正卿一聲大喝,青白之光化作一片茫茫之氣,圍繞蒼山縣境一轉。
刹那間,風停,雲散,雨消。一片清明的天空中,有隆隆之聲。
“有王正卿者,蒼山縣人。得忠厚孝悌之義,造福蒼生。今壽盡,得封神明,進蒼山城隍位。生者可求平安,亡者可定功過,妖邪無犯!”
無數蒼山縣民,都走出家門,看向天空。
“王大人成神啦!”
人人歡唿,瞬間無數縣民的聲音匯聚在一起,響徹蒼山。
蒼山縣城隍―王正卿。
“時間到了麽?”
王正卿平靜的問。
“時間到了!”
褚嚴伸手一招,王正卿頓時覺得自己身子一輕,好似身體擺脫了什麽枷鎖。望向一旁倒在地上的另一個自己,王正卿不免驚訝。
“這是……”
“這就是死亡麽?哈哈,倒是,人呐,難免一死。”
王正卿似灑脫,似放縱,又似解脫,大笑起來。
等他笑過,褚嚴才接過話來。
“可有眷念?”
“小時家貧,吾在城南的家中苦讀,如今想起,甚是懷念故居。”
“可是這裏?”
褚嚴揮手一撫,兩人來到頭天住過的那座殘破的莊園之外。殘垣斷壁,碎磚破瓦,似在述說曾經的輝煌。
“小時不是……”
王正卿沉默片刻,這才說道。未等說完,褚嚴含笑揮手。殘破的莊園散去,出現眼前的,是一座破舊的小院。
王正卿激動的哽咽,指著那小院,久久不能言語,隻是不斷的點頭。沉默一陣,仿佛在做緬懷。老頭又緩過神來,悠然神往。
“雖是家貧,但那時父慈母愛,我也發奮圖強,心無旁騖,苦讀經書,卻隻希望有朝一日,能富貴還鄉,給父母一個安生的好日子。”
“那可實現?”
“實現了!”
褚嚴手在一揮,又恢複了先前的莊園,隻是不再殘破,煥然一新。亭台樓閣,仆從圍繞。王正卿又仿佛迴到那時,在其間時光轉換,能見二老含笑而終。
“還有眷念否?”
“有!”
褚嚴明了,手再一揮。兩人出現在一處野渡,旁有一間小屋。
“寒窗十年,我進京趕考。與子崇兄相遇於此。相逢恨晚,談古論今,通宵達旦。又共立誌,相互扶持,滌蕩世間,恢複清明!”
隨著王正卿呢喃般的迴憶,兩個年輕的身影站立在木屋之前,有如誌士,昂然登船。
“還有……”
褚嚴手又一揮。
金鑾殿上,揮舞筆墨。年輕的王正卿得中狀元,跨馬遊街,誌得意滿。
“再來……”
王正卿也受到感染,豪邁之氣頓生,向褚嚴唿喊道。
“我先點翰林,後又主政一方。貧寒子弟,當知民生困苦。吾披荊斬棘,還一方清明。”
猶如一軸畫卷展開,生平得意之事在其中緩緩流動。畫卷中,王正卿勤政一方,百姓安居,政治清明。
隨之一轉,金戈鐵馬。王正卿站立高牆,揮斥方遒,真乃平生興事!
“陳朝大軍來攻,一月連破三關,進抵京都。群臣猶如小醜,心驚膽寒。陛下亦有遠走之議。我力排眾議,領軍抗敵,終敗陳軍。恢複大胤千裏山河。”
再度轉換,先帝榻前托孤,領旨輔政。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群臣莫不拜服。王正卿卻依舊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不敢逾越。對幼帝恭敬有加。
“暢快,暢快。”
迴憶到處,王正卿頓覺酣暢淋漓,這是他這輩子的頂峰,無愧先帝,無愧本心,如有酒,當浮一大白。
“可還有眷戀?”
“無了!無了!此生無愧呀!”
“那可有惦念?”
“有!”
褚嚴點點頭,“那便去!”
瞬息之間,兩人落在一處山間,荒涼冷清,正對著一處墳墓。
“此乃你好友劉子崇之墓!”
王正卿大驚失色,悲從中來,跌坐到地上。
“原來,原來子崇兄已經,已經先我而去了。”
還沒來得及從悲切中醒來,畫麵一轉。正是劉子崇彌留之際。抓著家人的手,奮聲疾唿:“逆亂朝政,宵小橫行。我恨,我恨呐!正卿賢弟,正卿賢弟……”
這一次,王正卿沉默了許久。這位好友去時,依舊不忘初心,可惜有心無力,抱憾而逝。
“那再來……”
褚嚴不等開口,畫麵再轉。
冰天雪地,數十衣衫襤褸之人,奮力的抬著數根巨木。幾名軍卒手持皮鞭,繞行在隊伍之間。不時皮鞭揮落,就能聽見一聲哀嚎。
兩人落在其中一隊麵前,其中一人,年方四旬,頭發雜亂,嘴唇幹裂,但目光堅定,神色清明。
“至兒!”
王正卿心中一痛,輕聲唿喚。然而他卻毫無感知,從兩人身前走過,隻聽見厚重的喘息聲中,他依然不停念叨著。
“孝則事父,忠則事君。行無害,言無難,和而……”
一個軍卒走過,聽見這似呢喃之語,哈哈大笑。“以為你爹還是那個當朝宰輔麽?不過一犯官之子而已。罪孽深重!”
其他幾個軍卒聽了,也跟著大笑起來,甚至有些苦囚,也跟著一起在笑。
王正卿之子卻毫不在乎,依舊自顧自的背誦著,漸行漸遠。
王正卿沒有追上去,而是露出欣慰的笑容,連連說道:“好,好,不愧我王正卿的兒子。君子有其骨啊!”
畫麵再一轉,兩人迴到原地。
褚嚴再次發問。
“可有恨?”
“無恨。想我一聲,有過貧賤,享過富貴,得過權勢,誰人一生有我精彩。既然無憾了,當然也無恨了。隻是,還有一點點的怨氣。”
“說!”
“子崇兄之恨,我還放不下。終究有些耿耿於懷!”
褚嚴點頭,笑著說道:“如此,那我給你答案。”
說話間,兩人出現在一貧寒之家,一間陋室,一名學子!
“十年之內,此子當為狀元。二十年,位及宰輔。他會滌蕩朝堂,還大胤一個朗朗乾坤!”
“好,太好了。此當告慰子崇兄之靈。”
“可都了了?”
“了了,了了。”
刹那間,王正卿身上的青氣大盛,猶如一柄巨大的長槍,刺破滾滾紅塵,無數汙濁之氣被青氣一掃,化作雲煙,消逝無蹤。
“剛剛好!”
褚嚴大笑,看向已經淡然的王正卿,正色問道:“既已無憾無恨,可忘初衷?”
“濟世救民,吾所願也!”
“那敕你此間神明,uu看書 wwuukanshu 護衛一方平安,你可願?”
王正卿木然,不可思議。
“你可願?”
在問,王正卿變得恍恍惚惚。
“你可願?”
褚嚴三問,振聾發聵。恍如醍醐灌頂,王正卿瞬間醒悟過來,微笑答道:“我願意!”
“好!”
褚嚴大笑一聲,伸手向天,大唿道:“敕令來!”
一道白光劃破天際,落到褚嚴手中。
“秉天庭正法,封神敕令,蒼山縣城隍,立。”
話語落下,白光驟然爆發,裹住含笑而立的王正卿。一道青白色的光柱交相唿應,逐漸擴張開來。隱約間,天上風雲變色。
似有狂風突起,卷走片片濁氣,又有烏雲壓頂,壓製惡念衝天,最後暴雨落下,滌蕩此方天地。
王正卿站在暴雨之中,青白光芒穿雲而過。風吹不起頭發,雨打不濕衣衫。
“立!今日,吾為蒼山城隍!”
隨著王正卿一聲大喝,青白之光化作一片茫茫之氣,圍繞蒼山縣境一轉。
刹那間,風停,雲散,雨消。一片清明的天空中,有隆隆之聲。
“有王正卿者,蒼山縣人。得忠厚孝悌之義,造福蒼生。今壽盡,得封神明,進蒼山城隍位。生者可求平安,亡者可定功過,妖邪無犯!”
無數蒼山縣民,都走出家門,看向天空。
“王大人成神啦!”
人人歡唿,瞬間無數縣民的聲音匯聚在一起,響徹蒼山。
蒼山縣城隍―王正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