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皇帝現在已經是麵色晦暗了,強撐著最後的氣力,喝道:“大明朝,不能毀在朕手裏,不能落到你們手上。現在,廢太子,立齊王,由宗人府主持!”到最後,已是咳出血跡,說不出話了。
張道真上前,狠厲的目光掃視群臣,平淡的話語響徹眾人耳邊,“現在,由我繼任監國太子,誰讚成,誰反對?”
葉向高拱手道:“臣······”沒辦法,他是首輔,必須表態,反正他想,自己最多就是被革職而已。
話還沒說完,一抹璀璨的劍光呈現,“哢嚓。”一個大好頭顱落下,身軀漸漸軟倒。
太和殿內,所有的人全部呆滯。
這一刻,大殿內是如此的寂靜,連大氣都不敢喘。
“滴答,滴答”寂靜的甚至都能聽到劍上鮮血滑落的聲音。
從大明朝建立以來,從未在眾目睽睽之下發生過如此的事。也就是當年,孝宗時期發生過鬥毆的事情。明朝的文官一直都在朝堂鬥爭,但隻是朝堂方寸,他們的武器就是唇槍舌劍,而是不真刀真槍。
即使是鬥爭落敗,也不會傷及性命。
但是這一刻,卻是在大明開國發生的第一例。
皇帝端坐皇位,百官勳貴分居左右。
百官之首,萬曆獨相,東林黨元老,內閣首輔葉向高就這樣被人殺死了。
殺人者,耿少南,不,現在應該叫朱常玄。
沒有人會預料到這樣的事,鮮血不應該出現在太和殿。
張道真看了看葉向高死不瞑目的頭顱,抬起頭,清秀的臉上一片冷厲和殺機。
“現在,我再說一遍,誰讚成,誰反對?”
半晌,無人敢言。最後,後列的一個青年官員說道:“微臣讚成”
群臣頓時驚醒,紛紛附和。雖然他們知道張道真會秋後算賬,但是反對已經沒有意義,葉向高就是例子,他們不求別的,隻求片刻的苟活。
張道真看著附和的群臣,眼裏泛過殺機,一群沒了骨頭的家夥!
“今天的朝會到此結束!”張道真說完話,就攙扶著萬曆皇帝離開,留下百官麵麵相覷。
太和殿後殿,萬曆皇帝不斷咳著血跡,神誌散亂,已是說不出話來。一隻枯瘦的手爪牢牢地抓住張道真的手,麵對萬曆皇帝的明亮灼人的目光。
張道真反手握住,道:“放心,母妃的仇,我會報的。這些人,不出七日,定會來見你!”
似是歎了一口氣,最後一點神誌也逐漸消散,目光平靜,沒有波動。
一代君主,萬曆皇帝就此駕崩,禦極四十多年的皇帝,安然離去。
三天後,登基大典召開,朱常玄正是繼任皇位,年號定為:神武。
神武元年,張道真處治齊楚浙,東林四黨人員,朝堂血洗九成以上。
次月,遼東十萬大軍開發至京師,鎮壓關內局勢。遼東北地官員分別出任三閣臣,六尚書之職。就此江南地區在朝堂的代言人全軍覆沒。
神武二年,召開恩科,九邊北地士子多人中舉,江南則是無一人上榜。群情激奮,百姓震動。這一年,京城的鮮血染紅一片,哭聲震天。
神武三年,江南爆發多地起義。劉鋌,李如柏,杜鬆三人親率鐵騎三萬,神機營五萬鎮壓江南。
太祖一首詩說的好,殺盡江南百萬兵,腰間寶劍血猶腥。正是活生生的例子,江南的軍戶衛所,在九邊的百戰精銳刀下是不堪一擊,甚至是南京城都在此戰中燒毀。對此,張道真是置若罔聞。
神武四年,張道真辦京報,普及白話。同年,撰修佞臣錄,其中,楊廷和,嚴嵩,葉向高等其他黨派首領都在其上。並在全國各地刻碑立石,時人廣為流傳。
神武五年江南殺戮,鄉紳勢力,大地主皆被屠戮殆盡,牽連甚廣。後世統計,在這場名為“江南平叛”的軍事行動中,江南四處燃起戰火,夾雜著叛軍,倭寇等勢力,死亡超過千萬人。長江的水有一段時間都是血紅的。
神武六年,改革科舉,廢八股,理學,加以水利,軍事,農政,律法,算數,工科。士子震動,孔府世家家主親上京城,會談後,孔府世家閉門謝客,上交名下幾十萬畝土地。而後,朝廷廢除衍聖公等多種特權。
神武七年,一條鞭法重新實行,丈量土地,皆由軍方接管,江南北地,文官,無人敢插手。
神武八年,改戶籍,廢奴籍。新增商戶,農戶。廢除士子特權,百官請願,朝野震動,後,一天杖斃數十人後,無人敢言此事。
神武九年,改稅賦,商戶十稅四,農戶十稅一。自此,國庫豐盈,同年,改俸祿,在現有基礎上,上調五倍,同時精兵簡政,裁撤大量冗官,各地軍戶,多達百萬人。重拾太祖律法,官員貪汙達一定額度,剝皮充草,子孫五代以內不得出仕為官。實行官紳一體納糧,官員不再擁有免稅權。
同時,朝廷在西北征兵,在京城成立軍校。
神武十三年,朝廷十萬鐵騎出塞北,直搗蒙古赤城,一戰攻滅北元殘餘,大元朝的最後勢力就此落幕。同時,攻滅朝鮮等國,三萬神機營登臨倭國,摧枯拉朽之下,幕府天皇統治不複存在。設立漠北省,倭省。
從日本掠奪的銀礦極大地刺激了國內經濟,從此民間資本抬頭。朝廷同時設立,鹽礦官營,民間不許涉及。建立船隊,下南洋諸國。
改革官製,設立軍機處,文官內閣降級。從此軍不幹政,政不涉軍,軍機處隻對皇帝負責。
神武十五年,遷徙人口數百萬,開發遼東,漠北。
······
幾度風雨幾度秋,悠悠歲月使人愁,彈指一揮間。
此刻的京師,繁華更甚以往。
紫禁城,天極閣,這是京城的最高處,高達二十丈的樓層聳立在此。
天極閣最高處的涼亭之內,一男子負手而立,俯瞰整個北京城。在這裏,所有的一切都盡收眼底。
站在高處,人的心胸會慢慢的開闊。而能夠站在這裏的男人,隻有一個,那就是大明的神武帝朱常玄。
身後一陣香風襲來,張道真的嘴角流露一絲笑意。
十幾年過去了,歲月並沒有在他身上留下太多的痕跡,他仍是那副年輕模樣,但是身上的氣勢卻是越發的厚重,巍峨,不怒自威。眼神更加的滄桑,犀利。
“霓裳,你來了。”張道真輕聲道。
此刻,站在張道真身後的就是大明的皇後——練霓裳。昔日裏風華絕代,傾國傾城的她現在更顯的成熟,風韻,歲月是如此的厚待她。
隻是,對眼前這個男人的愛意卻是分毫不減。
從見到這個男人的第一天起,她就知道,他不平凡。一切都已經驗證了,不是嗎?
他從武當的棄徒,到總兵,再到皇子,皇帝,一步步走來,他的手下是皚皚白骨,無數的鮮血。但是她仍是一如既往的癡戀他,從未改變。
而張道真對她仍是覺得虧欠,畢竟,他欠她的,一生都無法還清了。
張道真後宮沒有妃子,隻有她一個,也沒有任何子嗣。因為張道真終究要離開這裏,留下子嗣有用麽?於是從旁支選了一位,繼承太子。
而練霓裳知道他的想法,張道真也曾詢問過她的意思,畢竟,這是兩個人的事情。得到的迴答卻是:“她不需要,不想讓孩子分走他對她的愛。”
現在,大明朝已經徹底穩定了,起碼他在位是這樣。文人士子不再高人一等,現在地位特殊的,uu看書 ukshu.co是工科人員。事實上,神州從不缺少聰明人,在張道真有意無意的引導下,電力時代提前到來了,工業改革拉開帷幕。
大明的疆土更甚往日的成吉思汗帝國,船隊遍布七洲四洋,百姓已是不愁吃穿。而皇族勳貴的勢力早已被他壓死,革除了許多開國和永樂勳貴,再行使削藩之事,明朝的親王不再擁有太大的權利,封地也很少了,吃穿不愁而已。
當然,有能力,有野心的藩王,全都被他趕到別的洲去了,在那裏建立他們的國家。
萬裏江山,又何止萬裏。錦繡山河,盡在吾手。
幾年前,紫陽道人來到京城求見了他,請他放過武當。實際上,張道真根本沒有針對,都是手下的人幹的,他也懶得管。
但是紫陽道人當場自刎,死前的懺悔之語讓他還是挺震動的。明朝已經沒有國教,也不扶持道教。
現在的佛道想要招收弟子,必須得到省府考核才行,而且,他們也是要納稅的,不準僧人佛道在九州買賣土地。想要也可以,去別的洲開荒去。
中原大地的人口遷移了很多,所以人口的迅速增長並沒有給大明帶來壓力。
看著遠處的繁華夜景,張道真拂袖上前,“霓裳,你看到了什麽?”
練霓裳輕笑,柔聲道:“你的江山如畫。”
張道真轉過頭,看著練霓裳如玉的笑顏,一如那個萬曆四十五年的春天。
“還有朕的美人如花!”
ps:新書《從絕代雙驕開始穿越》,內投已過,萌新求收藏求推薦票。謝謝啦!
張道真上前,狠厲的目光掃視群臣,平淡的話語響徹眾人耳邊,“現在,由我繼任監國太子,誰讚成,誰反對?”
葉向高拱手道:“臣······”沒辦法,他是首輔,必須表態,反正他想,自己最多就是被革職而已。
話還沒說完,一抹璀璨的劍光呈現,“哢嚓。”一個大好頭顱落下,身軀漸漸軟倒。
太和殿內,所有的人全部呆滯。
這一刻,大殿內是如此的寂靜,連大氣都不敢喘。
“滴答,滴答”寂靜的甚至都能聽到劍上鮮血滑落的聲音。
從大明朝建立以來,從未在眾目睽睽之下發生過如此的事。也就是當年,孝宗時期發生過鬥毆的事情。明朝的文官一直都在朝堂鬥爭,但隻是朝堂方寸,他們的武器就是唇槍舌劍,而是不真刀真槍。
即使是鬥爭落敗,也不會傷及性命。
但是這一刻,卻是在大明開國發生的第一例。
皇帝端坐皇位,百官勳貴分居左右。
百官之首,萬曆獨相,東林黨元老,內閣首輔葉向高就這樣被人殺死了。
殺人者,耿少南,不,現在應該叫朱常玄。
沒有人會預料到這樣的事,鮮血不應該出現在太和殿。
張道真看了看葉向高死不瞑目的頭顱,抬起頭,清秀的臉上一片冷厲和殺機。
“現在,我再說一遍,誰讚成,誰反對?”
半晌,無人敢言。最後,後列的一個青年官員說道:“微臣讚成”
群臣頓時驚醒,紛紛附和。雖然他們知道張道真會秋後算賬,但是反對已經沒有意義,葉向高就是例子,他們不求別的,隻求片刻的苟活。
張道真看著附和的群臣,眼裏泛過殺機,一群沒了骨頭的家夥!
“今天的朝會到此結束!”張道真說完話,就攙扶著萬曆皇帝離開,留下百官麵麵相覷。
太和殿後殿,萬曆皇帝不斷咳著血跡,神誌散亂,已是說不出話來。一隻枯瘦的手爪牢牢地抓住張道真的手,麵對萬曆皇帝的明亮灼人的目光。
張道真反手握住,道:“放心,母妃的仇,我會報的。這些人,不出七日,定會來見你!”
似是歎了一口氣,最後一點神誌也逐漸消散,目光平靜,沒有波動。
一代君主,萬曆皇帝就此駕崩,禦極四十多年的皇帝,安然離去。
三天後,登基大典召開,朱常玄正是繼任皇位,年號定為:神武。
神武元年,張道真處治齊楚浙,東林四黨人員,朝堂血洗九成以上。
次月,遼東十萬大軍開發至京師,鎮壓關內局勢。遼東北地官員分別出任三閣臣,六尚書之職。就此江南地區在朝堂的代言人全軍覆沒。
神武二年,召開恩科,九邊北地士子多人中舉,江南則是無一人上榜。群情激奮,百姓震動。這一年,京城的鮮血染紅一片,哭聲震天。
神武三年,江南爆發多地起義。劉鋌,李如柏,杜鬆三人親率鐵騎三萬,神機營五萬鎮壓江南。
太祖一首詩說的好,殺盡江南百萬兵,腰間寶劍血猶腥。正是活生生的例子,江南的軍戶衛所,在九邊的百戰精銳刀下是不堪一擊,甚至是南京城都在此戰中燒毀。對此,張道真是置若罔聞。
神武四年,張道真辦京報,普及白話。同年,撰修佞臣錄,其中,楊廷和,嚴嵩,葉向高等其他黨派首領都在其上。並在全國各地刻碑立石,時人廣為流傳。
神武五年江南殺戮,鄉紳勢力,大地主皆被屠戮殆盡,牽連甚廣。後世統計,在這場名為“江南平叛”的軍事行動中,江南四處燃起戰火,夾雜著叛軍,倭寇等勢力,死亡超過千萬人。長江的水有一段時間都是血紅的。
神武六年,改革科舉,廢八股,理學,加以水利,軍事,農政,律法,算數,工科。士子震動,孔府世家家主親上京城,會談後,孔府世家閉門謝客,上交名下幾十萬畝土地。而後,朝廷廢除衍聖公等多種特權。
神武七年,一條鞭法重新實行,丈量土地,皆由軍方接管,江南北地,文官,無人敢插手。
神武八年,改戶籍,廢奴籍。新增商戶,農戶。廢除士子特權,百官請願,朝野震動,後,一天杖斃數十人後,無人敢言此事。
神武九年,改稅賦,商戶十稅四,農戶十稅一。自此,國庫豐盈,同年,改俸祿,在現有基礎上,上調五倍,同時精兵簡政,裁撤大量冗官,各地軍戶,多達百萬人。重拾太祖律法,官員貪汙達一定額度,剝皮充草,子孫五代以內不得出仕為官。實行官紳一體納糧,官員不再擁有免稅權。
同時,朝廷在西北征兵,在京城成立軍校。
神武十三年,朝廷十萬鐵騎出塞北,直搗蒙古赤城,一戰攻滅北元殘餘,大元朝的最後勢力就此落幕。同時,攻滅朝鮮等國,三萬神機營登臨倭國,摧枯拉朽之下,幕府天皇統治不複存在。設立漠北省,倭省。
從日本掠奪的銀礦極大地刺激了國內經濟,從此民間資本抬頭。朝廷同時設立,鹽礦官營,民間不許涉及。建立船隊,下南洋諸國。
改革官製,設立軍機處,文官內閣降級。從此軍不幹政,政不涉軍,軍機處隻對皇帝負責。
神武十五年,遷徙人口數百萬,開發遼東,漠北。
······
幾度風雨幾度秋,悠悠歲月使人愁,彈指一揮間。
此刻的京師,繁華更甚以往。
紫禁城,天極閣,這是京城的最高處,高達二十丈的樓層聳立在此。
天極閣最高處的涼亭之內,一男子負手而立,俯瞰整個北京城。在這裏,所有的一切都盡收眼底。
站在高處,人的心胸會慢慢的開闊。而能夠站在這裏的男人,隻有一個,那就是大明的神武帝朱常玄。
身後一陣香風襲來,張道真的嘴角流露一絲笑意。
十幾年過去了,歲月並沒有在他身上留下太多的痕跡,他仍是那副年輕模樣,但是身上的氣勢卻是越發的厚重,巍峨,不怒自威。眼神更加的滄桑,犀利。
“霓裳,你來了。”張道真輕聲道。
此刻,站在張道真身後的就是大明的皇後——練霓裳。昔日裏風華絕代,傾國傾城的她現在更顯的成熟,風韻,歲月是如此的厚待她。
隻是,對眼前這個男人的愛意卻是分毫不減。
從見到這個男人的第一天起,她就知道,他不平凡。一切都已經驗證了,不是嗎?
他從武當的棄徒,到總兵,再到皇子,皇帝,一步步走來,他的手下是皚皚白骨,無數的鮮血。但是她仍是一如既往的癡戀他,從未改變。
而張道真對她仍是覺得虧欠,畢竟,他欠她的,一生都無法還清了。
張道真後宮沒有妃子,隻有她一個,也沒有任何子嗣。因為張道真終究要離開這裏,留下子嗣有用麽?於是從旁支選了一位,繼承太子。
而練霓裳知道他的想法,張道真也曾詢問過她的意思,畢竟,這是兩個人的事情。得到的迴答卻是:“她不需要,不想讓孩子分走他對她的愛。”
現在,大明朝已經徹底穩定了,起碼他在位是這樣。文人士子不再高人一等,現在地位特殊的,uu看書 ukshu.co是工科人員。事實上,神州從不缺少聰明人,在張道真有意無意的引導下,電力時代提前到來了,工業改革拉開帷幕。
大明的疆土更甚往日的成吉思汗帝國,船隊遍布七洲四洋,百姓已是不愁吃穿。而皇族勳貴的勢力早已被他壓死,革除了許多開國和永樂勳貴,再行使削藩之事,明朝的親王不再擁有太大的權利,封地也很少了,吃穿不愁而已。
當然,有能力,有野心的藩王,全都被他趕到別的洲去了,在那裏建立他們的國家。
萬裏江山,又何止萬裏。錦繡山河,盡在吾手。
幾年前,紫陽道人來到京城求見了他,請他放過武當。實際上,張道真根本沒有針對,都是手下的人幹的,他也懶得管。
但是紫陽道人當場自刎,死前的懺悔之語讓他還是挺震動的。明朝已經沒有國教,也不扶持道教。
現在的佛道想要招收弟子,必須得到省府考核才行,而且,他們也是要納稅的,不準僧人佛道在九州買賣土地。想要也可以,去別的洲開荒去。
中原大地的人口遷移了很多,所以人口的迅速增長並沒有給大明帶來壓力。
看著遠處的繁華夜景,張道真拂袖上前,“霓裳,你看到了什麽?”
練霓裳輕笑,柔聲道:“你的江山如畫。”
張道真轉過頭,看著練霓裳如玉的笑顏,一如那個萬曆四十五年的春天。
“還有朕的美人如花!”
ps:新書《從絕代雙驕開始穿越》,內投已過,萌新求收藏求推薦票。謝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