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微微亮,楊海明便來陽靈湖畔,湖麵上霧氣未散,林間不時傳來的蟲鳴鳥叫之聲,讓許久沒有出門的他覺得心曠神怡。走到林間的石路後,楊海明照著記憶中的步子走了幾遍卻都沒能成功看見茅草屋,他有些無奈地衝著林間喊道:
“道長,我找不到進來的路。”
片刻後,元夢道人渾厚的聲音傳出。
“你的路,在你腳下,眼睛不能帶你去到的地方,心會指引你。”
說話間,元夢道人從林間走出,伴著林間的霧氣,不由得生出幾分仙風道骨的感覺。將一把香交給楊海明後,元夢道人便沿著林間的石路往山上走去,楊海明見狀則跟了上去。
山路起伏蜿蜒,但老人的腳步不停,且越走越快,半個小時後,喘著粗氣的楊海明終於跟著元夢道人來到了石路的盡頭:山壁的岩洞之中,一尊充斥著歲月氣息的三足狻猊香爐矗立著,一旁的岩壁上,蓮台燈中一簇紅色的火苗輕輕搖曳。
而這個地方,在楊海明的印象之中,來過無數迴陽靈山的他是從來沒有看見過的,也從未聽別人說起過這個地方。
……
元夢道人從楊海明手中取出三炷香,左手持香腳將香頭朝下點燃,而後以左手拇指配合食指捏住香腳上端,右手拇指同食指捏住香腳下端,兩手舉香,與額相齊,正對香爐躬身三拜。
接著右手持香緩步上前,左手拇指配合中指捏住第一支香插在香爐正中間,輕聲念道:
“至心供養道、當願眾生、常伺天尊、永脫輪迴。”
而後用左手拇指配合左手無名指取第二支香插在右側,輕聲念道:
“至心供養經、當願眾生、生生世世、得聞正法。”
最後以左手拇指配合食指取最後一支插在左側,輕聲念道:
“至心供養師、當願眾生、學最上乘、不落邪見。”
……
禮畢之後,元夢道人緩步退後,對著楊海明朗聲道:
“持香上前!”
楊海明當即取出三炷香走到蓮台前,側身望向老人。
“燃香!”
……
“拜三寶!”
……
“參香!”
……
當楊海明學著老人的動作上完香後,老人點了點頭,接著道:
“同我一道,看清動作。”
……
老人再次緩步上前,在墊前站立,兩腳成八字。一邊躬身,一邊雙手於腹前合抱,與口相齊自下而上。
隨後左手離開右手捂心,同時從容俯身,右手按跪墊,兩膝下跪,緊接著,左手離開心口,按右手背上,形成‘十’字狀。
接著俯伏叩首,頭磕在雙手背上。
抬頭,左手收迴捂心,右手用勁,慢慢起身,右手隨之收迴,雙手抱拳高拱。朗聲道:
“再拜!”
……
“再拜!”
……
一連三次之後,元夢道人起身,雙手合抱放於上腹處。接著,作揖禮,待雙手自上而下至上腹處並立身站定後,才離開跪墊。
……
禮畢之後,元夢道人說道:
“入道之人,皆有道號,小友道號可想好了?”
楊海明微微一笑,迴到:
“明伐。”
元夢道人輕輕點頭,說道:
“隨我下山吧,往後你每日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辰時前到此處參香。”
楊海明點了點頭,跟著老人下了山。
往後近兩個月的時間,無論日曬雨淋,楊海明每天到老人屋前取香,上完香後便開始翻整周圍的土地,然後種瓜種菜;或者拿著水桶到湖邊挑水澆花、澆菜;亦或是跟著老人去湖邊垂釣、亭中泡茶、空地寫字;稍有空時,老人便拿出棋盤,與楊海明對弈,好在楊海明早年對圍棋頗有興趣,也偶有還手之力,但從未取勝。
楊海明也曾問過開關通竅的事情,老人隻讓習好老農功便好,其餘的他自有安排。
老農功磨了一段時間後,元夢道人開始在勞作之餘給楊海明講道,從兩儀四象到道家五術,從《老子》到《莊子》,再到《列子》,從身體的五髒六腑到奇經異脈,甚至還拿出了一本極厚的本草綱目,每日讓楊海明熟讀各味中藥的性味、功效、附方等,不時還會帶著楊海明去到山間采藥。
時光一晃而逝,期間嶽岩道人也來過幾次,每次都帶著不少的中藥材,看到楊海明在勞作,麵色複雜,想來當初也有過類似的經曆,偶爾也會幫著楊海明做點雜事。
每天極其規律的生活讓楊海明的精神、身體狀態都有了明顯的改觀,現在的他上下山已經是輕車熟路,臉不紅氣不喘了。迴到家後更是吃嘛嘛香,倒頭能睡。
看著每天吃好晚飯就迴房間的楊海明,楊爸楊媽對視一眼,互相示意對方做點什麽,但誰也沒有什麽動作。
……
某一天吃完早飯正準備穿鞋出門時,楊媽叫住了楊海明:
“兒子啊,你這段時間是不是遇到什麽事情了?”
楊海明一邊穿鞋一邊迴到:
“沒有呀,uu看書wuukashu 怎麽了?”
“媽看你最近老往外麵跑,早出晚歸的弄得跟上班一樣。”
“我隻是最近喜歡去爬山而已,您啊就別擔心了,您看我不是好好的嗎?”
“可是你這整天早出晚歸的,一直這樣也不是個事。過幾天就到你生日了,今天就別去爬山了,咱們一家人好好聊聊。”
楊海明聞言手上一頓,係好鞋帶後,趁楊媽還沒反應過來便一把推開房門,跑了出去:
“媽,有什麽事等我晚上迴來再說吧,我先出去了啊。”
話音未落,人已經不見蹤影。
“哎!……這孩子……”
楊媽搖了搖頭,關好門後,走到窗前看著楊海明遠去的背影,皺著眉頭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聽到關門聲後,穿著一身運動服的楊爸從房間走了出來,開口道:
“這小子又出去了?”
看著楊媽憂心忡忡的樣子,楊爸又接著說道:
“你別急,我去看看他到底是去了哪裏。”
“老楊啊,你快去看看,有什麽事情給我打電話。”
楊媽說完後楊爸開門快步走了出去。
一路上楊爸拿著手機不斷地看著屏幕上的綠色小點,遠遠地跟著楊海明,看著楊海明進了陽靈山上後,他有些狐疑地說道:
“這大清早的,山上的寺廟也沒開啊,這小子到這兒來幹嘛。”
說完加快腳步跟了進去,進了陽靈山後,楊爸一個不注意視野中便失去了楊海明,低頭看了看定位後,楊爸順著山路往山頂走去。
……
“道長,我找不到進來的路。”
片刻後,元夢道人渾厚的聲音傳出。
“你的路,在你腳下,眼睛不能帶你去到的地方,心會指引你。”
說話間,元夢道人從林間走出,伴著林間的霧氣,不由得生出幾分仙風道骨的感覺。將一把香交給楊海明後,元夢道人便沿著林間的石路往山上走去,楊海明見狀則跟了上去。
山路起伏蜿蜒,但老人的腳步不停,且越走越快,半個小時後,喘著粗氣的楊海明終於跟著元夢道人來到了石路的盡頭:山壁的岩洞之中,一尊充斥著歲月氣息的三足狻猊香爐矗立著,一旁的岩壁上,蓮台燈中一簇紅色的火苗輕輕搖曳。
而這個地方,在楊海明的印象之中,來過無數迴陽靈山的他是從來沒有看見過的,也從未聽別人說起過這個地方。
……
元夢道人從楊海明手中取出三炷香,左手持香腳將香頭朝下點燃,而後以左手拇指配合食指捏住香腳上端,右手拇指同食指捏住香腳下端,兩手舉香,與額相齊,正對香爐躬身三拜。
接著右手持香緩步上前,左手拇指配合中指捏住第一支香插在香爐正中間,輕聲念道:
“至心供養道、當願眾生、常伺天尊、永脫輪迴。”
而後用左手拇指配合左手無名指取第二支香插在右側,輕聲念道:
“至心供養經、當願眾生、生生世世、得聞正法。”
最後以左手拇指配合食指取最後一支插在左側,輕聲念道:
“至心供養師、當願眾生、學最上乘、不落邪見。”
……
禮畢之後,元夢道人緩步退後,對著楊海明朗聲道:
“持香上前!”
楊海明當即取出三炷香走到蓮台前,側身望向老人。
“燃香!”
……
“拜三寶!”
……
“參香!”
……
當楊海明學著老人的動作上完香後,老人點了點頭,接著道:
“同我一道,看清動作。”
……
老人再次緩步上前,在墊前站立,兩腳成八字。一邊躬身,一邊雙手於腹前合抱,與口相齊自下而上。
隨後左手離開右手捂心,同時從容俯身,右手按跪墊,兩膝下跪,緊接著,左手離開心口,按右手背上,形成‘十’字狀。
接著俯伏叩首,頭磕在雙手背上。
抬頭,左手收迴捂心,右手用勁,慢慢起身,右手隨之收迴,雙手抱拳高拱。朗聲道:
“再拜!”
……
“再拜!”
……
一連三次之後,元夢道人起身,雙手合抱放於上腹處。接著,作揖禮,待雙手自上而下至上腹處並立身站定後,才離開跪墊。
……
禮畢之後,元夢道人說道:
“入道之人,皆有道號,小友道號可想好了?”
楊海明微微一笑,迴到:
“明伐。”
元夢道人輕輕點頭,說道:
“隨我下山吧,往後你每日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辰時前到此處參香。”
楊海明點了點頭,跟著老人下了山。
往後近兩個月的時間,無論日曬雨淋,楊海明每天到老人屋前取香,上完香後便開始翻整周圍的土地,然後種瓜種菜;或者拿著水桶到湖邊挑水澆花、澆菜;亦或是跟著老人去湖邊垂釣、亭中泡茶、空地寫字;稍有空時,老人便拿出棋盤,與楊海明對弈,好在楊海明早年對圍棋頗有興趣,也偶有還手之力,但從未取勝。
楊海明也曾問過開關通竅的事情,老人隻讓習好老農功便好,其餘的他自有安排。
老農功磨了一段時間後,元夢道人開始在勞作之餘給楊海明講道,從兩儀四象到道家五術,從《老子》到《莊子》,再到《列子》,從身體的五髒六腑到奇經異脈,甚至還拿出了一本極厚的本草綱目,每日讓楊海明熟讀各味中藥的性味、功效、附方等,不時還會帶著楊海明去到山間采藥。
時光一晃而逝,期間嶽岩道人也來過幾次,每次都帶著不少的中藥材,看到楊海明在勞作,麵色複雜,想來當初也有過類似的經曆,偶爾也會幫著楊海明做點雜事。
每天極其規律的生活讓楊海明的精神、身體狀態都有了明顯的改觀,現在的他上下山已經是輕車熟路,臉不紅氣不喘了。迴到家後更是吃嘛嘛香,倒頭能睡。
看著每天吃好晚飯就迴房間的楊海明,楊爸楊媽對視一眼,互相示意對方做點什麽,但誰也沒有什麽動作。
……
某一天吃完早飯正準備穿鞋出門時,楊媽叫住了楊海明:
“兒子啊,你這段時間是不是遇到什麽事情了?”
楊海明一邊穿鞋一邊迴到:
“沒有呀,uu看書wuukashu 怎麽了?”
“媽看你最近老往外麵跑,早出晚歸的弄得跟上班一樣。”
“我隻是最近喜歡去爬山而已,您啊就別擔心了,您看我不是好好的嗎?”
“可是你這整天早出晚歸的,一直這樣也不是個事。過幾天就到你生日了,今天就別去爬山了,咱們一家人好好聊聊。”
楊海明聞言手上一頓,係好鞋帶後,趁楊媽還沒反應過來便一把推開房門,跑了出去:
“媽,有什麽事等我晚上迴來再說吧,我先出去了啊。”
話音未落,人已經不見蹤影。
“哎!……這孩子……”
楊媽搖了搖頭,關好門後,走到窗前看著楊海明遠去的背影,皺著眉頭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聽到關門聲後,穿著一身運動服的楊爸從房間走了出來,開口道:
“這小子又出去了?”
看著楊媽憂心忡忡的樣子,楊爸又接著說道:
“你別急,我去看看他到底是去了哪裏。”
“老楊啊,你快去看看,有什麽事情給我打電話。”
楊媽說完後楊爸開門快步走了出去。
一路上楊爸拿著手機不斷地看著屏幕上的綠色小點,遠遠地跟著楊海明,看著楊海明進了陽靈山上後,他有些狐疑地說道:
“這大清早的,山上的寺廟也沒開啊,這小子到這兒來幹嘛。”
說完加快腳步跟了進去,進了陽靈山後,楊爸一個不注意視野中便失去了楊海明,低頭看了看定位後,楊爸順著山路往山頂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