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複日久,馬文妹越發想念陳三,她特別懷念陳三曾經登台表演的情景。
聚光燈下,萬眾矚目,陳三毫不緊張,一行一動,牽著觀眾的鼻子走。
陳三如果在,大流雜技團是另一番光景。
這段和鐵小栓的婚姻,也越來越平淡,當初兩人情投意合,更是門當戶對,私下頻頻接觸,許下了非你不嫁、非你不娶的諾言。
馬文妹踐行了諾言,婚後,兩人一同支撐大流雜技團,沒有了父親和陳三,馬文妹越來越累。
再也沒有了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每天為生計奔波、生活壓得她喘不過氣來。
馬文妹是個很有氣性、很有傲骨的人,她希望自己的男人挺拔、能成為她的靠山,可鐵小栓並不是這種人,雖然這個姓氏很硬,但名字是小栓,一種貼地皮的味道,真的是戳不起來的主兒。
鐵小栓除了對馬文妹百依百順,真的沒有任何長處了。
每天表演吹嗩呐,謝幕之後就去後台,給整個雜技團做吃的,或者給馬文妹洗衣服。
這也不能怪他,他隻是個遊走鄉間的手藝人,沒那麽大抱負。
充其量在天橋亮亮把式,周圍幾十個人觀看,這對於他來講就是大場麵了,他不是獨當一麵、力壓群雄的人。
馬文妹對這段婚姻有點後悔了,她從小接觸最多的兩個男人就是大流馬和陳三,這兩人都是豪情萬丈、誌存高遠的人。
現在,自己的丈夫成了雜技團的夥夫,雜技團大大小小都稱唿馬文妹“當家的”“掌櫃的”,而稱唿鐵小栓為“姐夫”或“鐵少爺”。
馬文妹主外,鐵小栓主內,女人當家,男人成了小腳女人,眾人明裏不說,暗裏取笑。
這一切馬文妹都知道。
可又能怎麽辦呢?自己當初選的,自己承擔後果。
如果不是看鐵小山憨厚老實,馬文妹早就把他踹了!
她野路子出來的人,才不管什麽三從四德呢,可每日見鐵小山可憐巴巴地給她打洗腳水,她一時心酸,也就恨恨作罷。
一個家庭,當女人成了主導,那就不穩固了。
雜技團很多男人開始故意接近馬文妹,都想關懷一下“當家的”,雜技團核心骨幹有四人,除了馬文妹,就是“鐵砂掌”魏三、“仙人手”陳鵬、“火麒麟”穀中雲。
這都是和馬文妹一輩的,當年陳三的師兄。
“兩朝元老”,馬文妹的死黨。
四人經常在一起吃吃喝喝,商討雜技團的事務前途,卻把鐵小栓排除在外。
鐵小栓也看出來了,但無奈自己智商不夠,心想:反正這三個人都是為自己媳婦服務,終歸都是大流的生意,馬家的產業,有她去吧。
鐵小栓越這樣,馬文妹越生氣:“你還有沒有一點男人樣?你就不生氣嗎?”
鐵小山擦了擦嗩呐,道:“我相信你。”
馬文妹都氣笑了:“你還真是大度!”
有時馬文妹特別累、特別苦悶、壓力特別大,鐵小栓隻會說一句話:“文妹,實在不行,咱就迴鄉下唄,鄉下挺好的。”
馬文妹就不願聽這種泄氣的話,一腳把洗腳盆踹翻:“願迴你自己迴!”
鐵小栓悻悻退下了。
馬文妹特別希望自己丈夫是她的主心骨,能為她分擔憂愁、出謀劃策,可小栓先生偏偏不是。
內物不及,心向外取。
某夜,馬文妹和“火麒麟”穀中雲商議雜技團外地演出的事兒,兩人小酌,很快微醺,幾分醉意之下,馬文妹想起了老爹大流馬、想起了陳三、想起了這兩人走後自己的不容易,禁不住潸然淚下。
穀中雲看在眼裏,疼在心裏,雜技團所有的事,他都知道,他替師妹難受。
同時,他也想起了大流馬在世時,雜技團的風光無限。
兩人感慨萬千,抱頭痛哭,最終情不自禁,越了雷池。
酒醒後,兩人懊悔不已,默不作聲。
後來,兩人心照不宣,每每幽會,欲罷不能。
互訴衷腸,支撐前行。
雜技團的人都看出來了,但沒人點破,既然班主如此,下麵的人就更亂了。
大流馬一生苦心經營的雜技團,終於變成了髒亂差的草台班子。
馬文妹為什麽這麽做?
其一,她是真的壓力大,丈夫不爭氣,她無處排解。
其二,她想用這種手段,籠絡住雜技團三大骨幹,三大骨幹以“火麒麟”穀中雲為主,隻要穩住穀中雲,“鐵砂掌”魏三、“仙人手”陳鵬就不會脫離雜技團,否則,大流雜技團就散了。三人早就有離開雜技團的跡象,任何一個人走出去,都能自己戳攤子單幹,和大流雜技團一較高下。
而鐵小栓,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沒辦法。
草台班子亂,就是這種感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連襟,都是親戚。
可憐大流馬一生高風亮節、威震四海,沒想到一手創立的雜技團,最後竟是這般模樣。
現在,鬼使神差,陳三爺一槍幹死了龐華山,也算是無形中為師父大流馬報了仇。
馬文妹為此肝腸寸斷,也是一種逃不開的果報。
老天穿針引線,核算人間悲歡。
龐華山謹小慎微、精打細算一輩子,卻沒算到會在蕉爺府上被陳三一槍擊斃。
來天津前,他寫了一封信,派人潛入馬文妹居住的客店,偷偷塞在了馬文妹枕頭下。
全文如下:
我兒文妹:
見字如晤!三十五年別離,無聲哭訴。
昔我與汝母情投意合,真情難忍,莫說鑄錯,尋常離合,盲龜穿木,幸得兒身,今日憶及,再選仍擇!
巧的是花花世界,愛的是秀慧月娥,一生實無憾,何言浪子蹉跎?
許是前世悲歡,亦或今生糾葛,汝母無錯,乃父淚流成河!
錯也罷,對也罷,汝是正果,惟願吾兒順遂,安享人間煙火。
今吾赴津,兇多吉少,八麵埋伏,殺機四伏,或喜或悲,或生或死,五十知天命,六十一甲子,天道輪迴,無懼無惑。
唯念吾兒,唯念吾兒!
家中結餘,悉存匯豐銀行,兒自取,銀票信箋一並奉上。
自此再無“棺材瓤子”,父女情深,天人共鑒。
父去也,若旋歸,乃平安,若不歸,兒勿念。
須知江湖兇險,低調做人,切勿誤入歧途,終生遺憾!
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提筆忘字,老淚四濺。
完了。
父:霍四欄。
聚光燈下,萬眾矚目,陳三毫不緊張,一行一動,牽著觀眾的鼻子走。
陳三如果在,大流雜技團是另一番光景。
這段和鐵小栓的婚姻,也越來越平淡,當初兩人情投意合,更是門當戶對,私下頻頻接觸,許下了非你不嫁、非你不娶的諾言。
馬文妹踐行了諾言,婚後,兩人一同支撐大流雜技團,沒有了父親和陳三,馬文妹越來越累。
再也沒有了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每天為生計奔波、生活壓得她喘不過氣來。
馬文妹是個很有氣性、很有傲骨的人,她希望自己的男人挺拔、能成為她的靠山,可鐵小栓並不是這種人,雖然這個姓氏很硬,但名字是小栓,一種貼地皮的味道,真的是戳不起來的主兒。
鐵小栓除了對馬文妹百依百順,真的沒有任何長處了。
每天表演吹嗩呐,謝幕之後就去後台,給整個雜技團做吃的,或者給馬文妹洗衣服。
這也不能怪他,他隻是個遊走鄉間的手藝人,沒那麽大抱負。
充其量在天橋亮亮把式,周圍幾十個人觀看,這對於他來講就是大場麵了,他不是獨當一麵、力壓群雄的人。
馬文妹對這段婚姻有點後悔了,她從小接觸最多的兩個男人就是大流馬和陳三,這兩人都是豪情萬丈、誌存高遠的人。
現在,自己的丈夫成了雜技團的夥夫,雜技團大大小小都稱唿馬文妹“當家的”“掌櫃的”,而稱唿鐵小栓為“姐夫”或“鐵少爺”。
馬文妹主外,鐵小栓主內,女人當家,男人成了小腳女人,眾人明裏不說,暗裏取笑。
這一切馬文妹都知道。
可又能怎麽辦呢?自己當初選的,自己承擔後果。
如果不是看鐵小山憨厚老實,馬文妹早就把他踹了!
她野路子出來的人,才不管什麽三從四德呢,可每日見鐵小山可憐巴巴地給她打洗腳水,她一時心酸,也就恨恨作罷。
一個家庭,當女人成了主導,那就不穩固了。
雜技團很多男人開始故意接近馬文妹,都想關懷一下“當家的”,雜技團核心骨幹有四人,除了馬文妹,就是“鐵砂掌”魏三、“仙人手”陳鵬、“火麒麟”穀中雲。
這都是和馬文妹一輩的,當年陳三的師兄。
“兩朝元老”,馬文妹的死黨。
四人經常在一起吃吃喝喝,商討雜技團的事務前途,卻把鐵小栓排除在外。
鐵小栓也看出來了,但無奈自己智商不夠,心想:反正這三個人都是為自己媳婦服務,終歸都是大流的生意,馬家的產業,有她去吧。
鐵小栓越這樣,馬文妹越生氣:“你還有沒有一點男人樣?你就不生氣嗎?”
鐵小山擦了擦嗩呐,道:“我相信你。”
馬文妹都氣笑了:“你還真是大度!”
有時馬文妹特別累、特別苦悶、壓力特別大,鐵小栓隻會說一句話:“文妹,實在不行,咱就迴鄉下唄,鄉下挺好的。”
馬文妹就不願聽這種泄氣的話,一腳把洗腳盆踹翻:“願迴你自己迴!”
鐵小栓悻悻退下了。
馬文妹特別希望自己丈夫是她的主心骨,能為她分擔憂愁、出謀劃策,可小栓先生偏偏不是。
內物不及,心向外取。
某夜,馬文妹和“火麒麟”穀中雲商議雜技團外地演出的事兒,兩人小酌,很快微醺,幾分醉意之下,馬文妹想起了老爹大流馬、想起了陳三、想起了這兩人走後自己的不容易,禁不住潸然淚下。
穀中雲看在眼裏,疼在心裏,雜技團所有的事,他都知道,他替師妹難受。
同時,他也想起了大流馬在世時,雜技團的風光無限。
兩人感慨萬千,抱頭痛哭,最終情不自禁,越了雷池。
酒醒後,兩人懊悔不已,默不作聲。
後來,兩人心照不宣,每每幽會,欲罷不能。
互訴衷腸,支撐前行。
雜技團的人都看出來了,但沒人點破,既然班主如此,下麵的人就更亂了。
大流馬一生苦心經營的雜技團,終於變成了髒亂差的草台班子。
馬文妹為什麽這麽做?
其一,她是真的壓力大,丈夫不爭氣,她無處排解。
其二,她想用這種手段,籠絡住雜技團三大骨幹,三大骨幹以“火麒麟”穀中雲為主,隻要穩住穀中雲,“鐵砂掌”魏三、“仙人手”陳鵬就不會脫離雜技團,否則,大流雜技團就散了。三人早就有離開雜技團的跡象,任何一個人走出去,都能自己戳攤子單幹,和大流雜技團一較高下。
而鐵小栓,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沒辦法。
草台班子亂,就是這種感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連襟,都是親戚。
可憐大流馬一生高風亮節、威震四海,沒想到一手創立的雜技團,最後竟是這般模樣。
現在,鬼使神差,陳三爺一槍幹死了龐華山,也算是無形中為師父大流馬報了仇。
馬文妹為此肝腸寸斷,也是一種逃不開的果報。
老天穿針引線,核算人間悲歡。
龐華山謹小慎微、精打細算一輩子,卻沒算到會在蕉爺府上被陳三一槍擊斃。
來天津前,他寫了一封信,派人潛入馬文妹居住的客店,偷偷塞在了馬文妹枕頭下。
全文如下:
我兒文妹:
見字如晤!三十五年別離,無聲哭訴。
昔我與汝母情投意合,真情難忍,莫說鑄錯,尋常離合,盲龜穿木,幸得兒身,今日憶及,再選仍擇!
巧的是花花世界,愛的是秀慧月娥,一生實無憾,何言浪子蹉跎?
許是前世悲歡,亦或今生糾葛,汝母無錯,乃父淚流成河!
錯也罷,對也罷,汝是正果,惟願吾兒順遂,安享人間煙火。
今吾赴津,兇多吉少,八麵埋伏,殺機四伏,或喜或悲,或生或死,五十知天命,六十一甲子,天道輪迴,無懼無惑。
唯念吾兒,唯念吾兒!
家中結餘,悉存匯豐銀行,兒自取,銀票信箋一並奉上。
自此再無“棺材瓤子”,父女情深,天人共鑒。
父去也,若旋歸,乃平安,若不歸,兒勿念。
須知江湖兇險,低調做人,切勿誤入歧途,終生遺憾!
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提筆忘字,老淚四濺。
完了。
父:霍四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