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頁
絕色召喚師:嫡妃不好惹 作者:紅袖添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璉表麵上也沒有表現出怪異的眼神,理應可以想到璉精心策劃的行動,最後失敗了,還被活捉,心裏是有多麽的憤怒,又是有多麽的絕望。
秦覆昔之前與璉談過,可璉如此決絕的行動了,這也是料想中之一的結果,她真的好難受。
秦覆昔不能再讓皇上懷疑她一絲一毫了,所以不敢有太多的動作,隨著別人的迴頭才望了望璉離開的背影。她看見黃澄親自押著璉,相信璉還是會在黃澄庇護下,暫時沒事的。
畢竟這麽多年的主僕情分,她們彼此怎麽可能如此不牽掛。
璉在被黃澄押走之前,似有似無的看了眼秦覆昔,但是瞳孔裏確實是印著秦覆昔的影子,長長的睫毛顫抖了兩下,眼底含著淚,緊咬著發白的嘴唇,不敢讓淚流下來。
黃澄本想先押著璉出去再說,可還未等他走出正廳,璉就已經繃不住了。
黃澄忽然一聲悶哼,手一陣酸痛感,眼看著璉不再由他押著了。
璉徹底的情緒失控了,拚盡權利掙脫了黃澄的束縛,然後瘋似的跑出了大明寺。
眾人驚訝於璉的舉動,勢必會覺得這個人非除去不可了,連秦覆昔也瞪大了雙眼,不可思議的看著大明寺外麵,璉一眨眼就沒了影兒。
第八百二十三章這其中定有什麽誤會
璉一眨眼就沒了影兒。
黃澄先是覺得手裏一空,而後覺得心中一空。
如果今日不是情況緊急,二皇子沒有讓人在大明寺布下天羅地網。如果皇帝不是在這裏設宴,二皇子沒有在一旁煽風點火說起前朝之事。
如果璉能夠稍稍明白自己的心思,不要那麽浮躁。
其實黃澄已經想好了,自己押著璉。雖然一時沒有辦法,但是隻要出了大明寺,也許還有一線生機。
但是沒有如果。
現在璉在黃澄親自押解之下逃出了大明寺,也就意味著璉公然反叛皇帝。黃澄作為禁衛軍小統領,從此以後將與璉不共戴天。
黃澄心裏暗潮翻湧。璉對自己的心思,他不是不知道。但是他一心繫著秦覆昔,於是把璉放在秦覆昔身邊保護她。
璉對秦覆昔也算是盡到了一個奴僕的責任,未曾讓他失望過。
即使現在璉的身份存疑,疑似與前朝有關聯。黃澄當然能夠想到,也許璉之前與自己示好,故意接近自己是別有目的。
但是情之一字,卻最是裝不出來的。
他不記得多少次從璉的眼中看見了關切的神情,亦記不清多少次璉為他忙前忙後,準備吃食,備好需要的物品。
在黃澄的心中,雖然璉一直不能說話。但他有時候會覺得璉是一朵解語花,總能適實猜中自己心中所想。
為什麽別的都猜中了,卻沒有猜中剛剛的時候,自己明明想把她先押解出大明寺,再尋找合適的機會?
為什麽不明白,自己明明在皇帝麵前,仍然盡力,暗中阻止二皇子繼續對前朝的人不利?
時也,命也。
璉從來沒有要求過自己,為她做些什麽。
黃澄想到這裏,心裏一陣酸痛。
黃澄依舊愣著神站在那裏,他沒有去追璉。
也許他一時失了神,不知道自己應該怎麽做。也許在他心裏,壓根兒就不想去追趕罷了。
皇帝的眼神越來越淩厲,仿佛能把人的身上剜出個大洞來。
秦覆昔掃了一眼,心裏大驚。但更讓她後怕的是,黃澄依舊如同沒事兒人一樣,定定的在那裏站成了一截老樹樁。
黃澄今天是怎麽了?
秦覆昔越看心裏越驚,卻不能出言提醒。
她正在心裏犯愁,好巧不巧,一眼瞥見了給皇帝進茶的侍女。
茶盤裏托的卻是一個成窯五彩小蓋鍾。
秦覆昔一下子得了主意,故意指著那小蓋鍾問黃澄:“這是什麽瓷?”
那黃澄也是聰明之人,當然明白她的意思。皇帝雖然知道秦覆昔的意思,但既可以說她問的是“瓷”,也可以說是“詞”。他挑不出毛病來。
皇帝黑著臉裝作不知道的樣子,卻有不明底細的人竊竊私語:這都不認識,還問是什麽瓷。看來堂堂三皇子妃,腹內原來草莽。
就見黃澄跪倒在皇帝麵前:“黃澄請求皇上恕罪。”
黃澄一邊說著,一邊摘下象徵身份的頂戴花翎,輕輕放在自己身邊。
皇帝還未說話,就見二皇子緊走幾步來到黃澄近前。
秦覆昔的目光跟隨著二皇子,不知道在這節骨眼兒上,他是不是又想刮一陣陰風。
果不其然。
隻聽得“哐啷”一聲,二皇子隨身佩戴的長劍已經出鞘。
“二哥在父皇麵前,為何私自挾帶武器?”秦覆昔心裏暗叫一聲不好,隨即出聲。
她說的在理,料得皇帝也不會駁迴她的話。
“你有所不知。我得知前朝叛亂之人今日必來,遂在大明寺布下了天羅地網。我之所以隨身挾帶武器,隻是為了保護父皇。”二皇子一邊說,一邊用崇拜的眼神望著皇帝。
皇帝微微點了下頭。
秦覆昔剛準備問“叛亂已平,為何還不解下武器”,就見二皇子用長劍挑斷了黃澄腰間的一根繩子。
一塊玉佩滾落在地上。
玉佩滾落的一瞬間,秦覆昔已經猜到了這是怎麽迴事。
這塊玉佩是璉送給黃澄的,卻有特殊的意義。這應該是前朝公主身份的象徵。
黃澄隱約之間,也想到了或許有這麽一層意思。隻是當局都迷,他沒有秦覆昔想的通透。
黃澄準備拾起玉佩,就見二皇子搶先一步把它拾起來了。
二皇子用袖子把玉佩擦拭了一下。
“父皇明鑑。原來黃澄一早就與前朝的人有勾結。這塊玉佩是前朝公主之物,而今卻被黃澄隨身佩戴。”
二皇子一邊說,一邊觀察著皇帝的神色。
隻見皇帝的臉繃緊著,分不清悲喜。
但在聽見二皇子說完這句話的時候,依舊疲憊地搖了搖手。
皇帝身旁的公公立即會意,攤開一塊帕子,示意二皇子把玉佩放在帕子上。
二皇子小心翼翼地放好,公公佝僂著身子遞給皇帝。
皇帝拿起玉佩仔細看過一遍,輕輕放在案上。
皇帝用眼神示意二皇子繼續說下去。
“依兒臣愚見,黃澄與前朝公主兩情相悅,這玉佩便是他們的定情之物。隻等時機成熟來個裏應外合,這天下……”
二皇子說到這裏故意停下了,本來氣氛就很緊張,這下被他攪得草木皆兵,人人自危。
皇帝知道他沒有說完的話:這天下就要易主了。
二皇子卻沒有接著這個話茬說下去,轉而厲聲對黃澄說:“小小禁衛軍統領,竟敢與前朝勾結,妄想顛覆我朝。今日竟敢當眾放走前朝公主,縱虎歸山。按我朝律法,當滅九族。”
秦覆昔知道二皇子雖然是危言聳聽,但並不是絕無可能。這一切都在於皇帝的一句話。
但是偏偏黃澄仿佛根本沒有認清形勢,隻是一味跪著,並不說一句話。他一直盯著石頭的屍體,視線從未移開過。
</br>
秦覆昔之前與璉談過,可璉如此決絕的行動了,這也是料想中之一的結果,她真的好難受。
秦覆昔不能再讓皇上懷疑她一絲一毫了,所以不敢有太多的動作,隨著別人的迴頭才望了望璉離開的背影。她看見黃澄親自押著璉,相信璉還是會在黃澄庇護下,暫時沒事的。
畢竟這麽多年的主僕情分,她們彼此怎麽可能如此不牽掛。
璉在被黃澄押走之前,似有似無的看了眼秦覆昔,但是瞳孔裏確實是印著秦覆昔的影子,長長的睫毛顫抖了兩下,眼底含著淚,緊咬著發白的嘴唇,不敢讓淚流下來。
黃澄本想先押著璉出去再說,可還未等他走出正廳,璉就已經繃不住了。
黃澄忽然一聲悶哼,手一陣酸痛感,眼看著璉不再由他押著了。
璉徹底的情緒失控了,拚盡權利掙脫了黃澄的束縛,然後瘋似的跑出了大明寺。
眾人驚訝於璉的舉動,勢必會覺得這個人非除去不可了,連秦覆昔也瞪大了雙眼,不可思議的看著大明寺外麵,璉一眨眼就沒了影兒。
第八百二十三章這其中定有什麽誤會
璉一眨眼就沒了影兒。
黃澄先是覺得手裏一空,而後覺得心中一空。
如果今日不是情況緊急,二皇子沒有讓人在大明寺布下天羅地網。如果皇帝不是在這裏設宴,二皇子沒有在一旁煽風點火說起前朝之事。
如果璉能夠稍稍明白自己的心思,不要那麽浮躁。
其實黃澄已經想好了,自己押著璉。雖然一時沒有辦法,但是隻要出了大明寺,也許還有一線生機。
但是沒有如果。
現在璉在黃澄親自押解之下逃出了大明寺,也就意味著璉公然反叛皇帝。黃澄作為禁衛軍小統領,從此以後將與璉不共戴天。
黃澄心裏暗潮翻湧。璉對自己的心思,他不是不知道。但是他一心繫著秦覆昔,於是把璉放在秦覆昔身邊保護她。
璉對秦覆昔也算是盡到了一個奴僕的責任,未曾讓他失望過。
即使現在璉的身份存疑,疑似與前朝有關聯。黃澄當然能夠想到,也許璉之前與自己示好,故意接近自己是別有目的。
但是情之一字,卻最是裝不出來的。
他不記得多少次從璉的眼中看見了關切的神情,亦記不清多少次璉為他忙前忙後,準備吃食,備好需要的物品。
在黃澄的心中,雖然璉一直不能說話。但他有時候會覺得璉是一朵解語花,總能適實猜中自己心中所想。
為什麽別的都猜中了,卻沒有猜中剛剛的時候,自己明明想把她先押解出大明寺,再尋找合適的機會?
為什麽不明白,自己明明在皇帝麵前,仍然盡力,暗中阻止二皇子繼續對前朝的人不利?
時也,命也。
璉從來沒有要求過自己,為她做些什麽。
黃澄想到這裏,心裏一陣酸痛。
黃澄依舊愣著神站在那裏,他沒有去追璉。
也許他一時失了神,不知道自己應該怎麽做。也許在他心裏,壓根兒就不想去追趕罷了。
皇帝的眼神越來越淩厲,仿佛能把人的身上剜出個大洞來。
秦覆昔掃了一眼,心裏大驚。但更讓她後怕的是,黃澄依舊如同沒事兒人一樣,定定的在那裏站成了一截老樹樁。
黃澄今天是怎麽了?
秦覆昔越看心裏越驚,卻不能出言提醒。
她正在心裏犯愁,好巧不巧,一眼瞥見了給皇帝進茶的侍女。
茶盤裏托的卻是一個成窯五彩小蓋鍾。
秦覆昔一下子得了主意,故意指著那小蓋鍾問黃澄:“這是什麽瓷?”
那黃澄也是聰明之人,當然明白她的意思。皇帝雖然知道秦覆昔的意思,但既可以說她問的是“瓷”,也可以說是“詞”。他挑不出毛病來。
皇帝黑著臉裝作不知道的樣子,卻有不明底細的人竊竊私語:這都不認識,還問是什麽瓷。看來堂堂三皇子妃,腹內原來草莽。
就見黃澄跪倒在皇帝麵前:“黃澄請求皇上恕罪。”
黃澄一邊說著,一邊摘下象徵身份的頂戴花翎,輕輕放在自己身邊。
皇帝還未說話,就見二皇子緊走幾步來到黃澄近前。
秦覆昔的目光跟隨著二皇子,不知道在這節骨眼兒上,他是不是又想刮一陣陰風。
果不其然。
隻聽得“哐啷”一聲,二皇子隨身佩戴的長劍已經出鞘。
“二哥在父皇麵前,為何私自挾帶武器?”秦覆昔心裏暗叫一聲不好,隨即出聲。
她說的在理,料得皇帝也不會駁迴她的話。
“你有所不知。我得知前朝叛亂之人今日必來,遂在大明寺布下了天羅地網。我之所以隨身挾帶武器,隻是為了保護父皇。”二皇子一邊說,一邊用崇拜的眼神望著皇帝。
皇帝微微點了下頭。
秦覆昔剛準備問“叛亂已平,為何還不解下武器”,就見二皇子用長劍挑斷了黃澄腰間的一根繩子。
一塊玉佩滾落在地上。
玉佩滾落的一瞬間,秦覆昔已經猜到了這是怎麽迴事。
這塊玉佩是璉送給黃澄的,卻有特殊的意義。這應該是前朝公主身份的象徵。
黃澄隱約之間,也想到了或許有這麽一層意思。隻是當局都迷,他沒有秦覆昔想的通透。
黃澄準備拾起玉佩,就見二皇子搶先一步把它拾起來了。
二皇子用袖子把玉佩擦拭了一下。
“父皇明鑑。原來黃澄一早就與前朝的人有勾結。這塊玉佩是前朝公主之物,而今卻被黃澄隨身佩戴。”
二皇子一邊說,一邊觀察著皇帝的神色。
隻見皇帝的臉繃緊著,分不清悲喜。
但在聽見二皇子說完這句話的時候,依舊疲憊地搖了搖手。
皇帝身旁的公公立即會意,攤開一塊帕子,示意二皇子把玉佩放在帕子上。
二皇子小心翼翼地放好,公公佝僂著身子遞給皇帝。
皇帝拿起玉佩仔細看過一遍,輕輕放在案上。
皇帝用眼神示意二皇子繼續說下去。
“依兒臣愚見,黃澄與前朝公主兩情相悅,這玉佩便是他們的定情之物。隻等時機成熟來個裏應外合,這天下……”
二皇子說到這裏故意停下了,本來氣氛就很緊張,這下被他攪得草木皆兵,人人自危。
皇帝知道他沒有說完的話:這天下就要易主了。
二皇子卻沒有接著這個話茬說下去,轉而厲聲對黃澄說:“小小禁衛軍統領,竟敢與前朝勾結,妄想顛覆我朝。今日竟敢當眾放走前朝公主,縱虎歸山。按我朝律法,當滅九族。”
秦覆昔知道二皇子雖然是危言聳聽,但並不是絕無可能。這一切都在於皇帝的一句話。
但是偏偏黃澄仿佛根本沒有認清形勢,隻是一味跪著,並不說一句話。他一直盯著石頭的屍體,視線從未移開過。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