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門外飛塵除未掃,安危大計類兒嬉。


    君王馬上盯船渡,丞相堂中食不知。


    話說當時伏兵射死了杜興,宋軍陣裏有李緬光火道:“我且去為將軍報仇!”燕青則攔著道:“如今占據城池為上,不可意氣用事。”無奈,三個護著淩振往上來。前麵李逵殺得性起,覷見一個長官裝扮的,喝一聲道:“矬鳥受死!”那長官不是別人,正是從龍大將匹獨思。匹獨思見狀,來不及上馬,隻得舞起雙刀步下來戰李逵,兩個鬥不到五七合,匹獨思早覷見李逵露處,一刀砍翻在地。李逵吃痛,當即捂著胸口滾落塵埃。匹獨思見狀,正要再補一刀剁下李逵頭來。那邊袁剛、杜明溫忙來搭救。匹獨思自恃武藝高強,連鬥兩將,毫不遜色。隻見匹獨思大喊一聲,如驚雷一般,震得周圍士兵耳朵嗡嗡作響。他猛地向前衝去,手中的雙刀如旋風般揮舞,袁剛和杜明溫拚盡全力抵擋,但仍節節敗退。此時,中軍趕到,燕青眼見李逵吃虧,心中焦急萬分。他身形一閃,先一步挺槍來鬥匹獨思。匹獨思見宋軍大批湧上嶺來,便叫敲鑼打鼓,一發殺下山去。


    兩軍鬥得正酣,就見山中一片煙霧,漆黑黑撲下來。眾人看時,卻是大火燒斷了山寨上箭樓,那箭樓倒塌,又點燃滿山枯樹,火勢愈大,起一片煙霧。又恰巧有風,把煙霧吹下山來。登時煙霧籠罩兩軍,各自迷住眼、淹沒口,左右都見不著一個。兩軍都亂將起來,眾人叫苦不迭,不知如何是好。隻見武胡懷中一亮,拿出來看時,正是寶珠發威。武胡道:“眾兄弟莫急!”於是把寶珠高舉,就見風向轉變,煙霧散去。兩軍各自相見,又來廝殺。一時半刻,隻聽要衝處一陣大喊,卻是身後大金伏兵趕到。淩振、武胡隻得迴頭招架,正苦苦作戰。隻聽山下一片唿嘯,又來一軍。淩振道:“如此這般,或死在這裏,不妨把火炮一齊點了,同歸於盡罷!”武胡定睛看了,大喜道:“來的不是金兵,而是我大宋援軍!”眾人看時,果然是大宋軍隊。


    原來當時呂章、王進勇等眾人馱著解寶屍骸下嶺來,於草叢茂密處隱匿了身形,隻聽得嶺上又亂起來,呂章道:“定是打了他前門,我等迴去且助一臂之力。”迴前路去了。來至山下,見上山一會兒煙霧四起,一會兒青光乍現,不知甚麽情況。兩個商議道:“我這裏才五七人,如何與大軍抵敵?不妨虛張聲勢也好。”於是五七人就在山下揮舞旌旗,齊聲呐喊,也不上山來。


    嶺上匹獨思也見這一幕,心想:“這夥人裏卻有會法術的妖人,山下呐喊的必是請來的天降神兵,我等凡夫俗子,如何匹敵?況且如今山寨焚毀,怎能據守?不妨一發撤了,再做打算。”於是教大軍四散下嶺去。淩振等人見金兵退了,也不去追,就來撲滅大火。山下呂章、王進勇見金兵都走了,以為虛張聲勢之計成了,都上山來會合。當時宋軍撲滅大火,淩振教人擺好數門火炮,瞅準城牆,居高臨下打下來,就把城牆打出豁口。


    此時節城內溫定國早見北嶺上煙火,心想:“嶺上定然難守了,若失了,城池必亡。”於是忙來調遣軍馬,遣兩個牙將去救。不一時迴來報說:“我等去山下時,正見匹獨思將軍引軍馬下山來,並道:‘如今嶺上已丟,城池自然難守,何當退軍。’如今匹獨思將軍已然自尋興中府去了。”溫定國聞言,怒不可遏道:“這廝怎能貪生怕死,丟去城池,自顧自走了!”又辱罵一番。手下牙將勸道:“不妨我等也走了,正如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溫定國聞言,咬牙切齒道:“你等休言棄城,隨我守住城池,隻等潘術古援兵迴來,便可裏外夾擊。”於是都來城頭上抵禦宋軍。不一時,隻聽天雷滾滾,頻頻炸響。抬頭看時,正是炮石發下來,把城牆炸開許多豁口。眾將驚駭不已,紛紛勸退。溫定國見軍心如此,隻得歎道:“吾乃大金國郎主萬歲欽點將領,承蒙萬歲聖恩,做得一方將領,如今怎敢苟且偷生?縱然以死報國,尚不能郎主萬歲及萬一之恩德,你等我不追求,更不強求,若想逃命且自去罷。”眾人聞言,如獲大赦,紛紛四散走了。隻剩下溫定國並三五個心腹愛將尚在。眾牙將道:“自將軍投靠大金,做了百夫長,我等不曾相離。兄長義氣深重,如今我等願為義氣同生共死!”溫定國心中感動,眼含熱淚道:“好兄弟!隻是我等兵力稀少,難以抵擋宋軍進攻,唯有死守城門,等待援軍。”說話間,隻見宋軍已攻至城下,為首一員大將,金盔金甲,手執長槍,威風凜凜。溫定國認得此人乃是宋將盧俊義,武藝高強,威震天下。


    當時盧俊義高聲喊道:“樓上守將聽真,你等大勢已去,何不速速投降?”溫定國大罵道:“麒麟小兒,休想我降!”盧俊義大怒,就叫攻城。溫定國苦守半個時辰之上,他處城門早破。無奈,隻得引兵巷戰。早有大軍四麵開了城門,蜂擁而入。溫定國且戰且走,都到市中心圍住,再衝不出。此時盧俊義再度催馬來勸道:“將軍本是漢人,何必與金賊效死?”溫定國聞言,不怒反笑。盧俊義道:“如何卻笑?”溫定國道:“我本大宋一介小官,在宋朝不見增長,自歸大金,做得一方將領,與漢軍都統更是一肩之隔。郎主亦不負我等,我等如何負他,正所謂:‘士為知己者死。’我今日死了,正是如願以償,為何不笑,怎能不笑?”盧俊義聽罷,深知其意,也不在勸,挺槍直取溫定國。溫定國毫不畏懼,揮舞大刀,上前迎戰。兩人戰不數合,溫定國死在盧俊義槍下。後麵許多牙將見狀,紛紛喊道:“哥哥先死,我等兄弟絕不獨活!”紛紛趕上廝殺。當時史進、單廷珪等副將紛紛趕上,就把這夥人都殺死在此。可憐英雄好漢,卻做明珠暗投。有詩歎道:


    金朝烈士盡皇親,不見忠心義膽臣。


    若是番軍多此輩,宋江豈可破征塵?


    當下宋兵大隊都入城中。盧俊義把此事上報宋江,宋江得知,歎道:“都是忠義之士,隻是所托非人,且都好生安葬罷。”於是安葬眾人,又把屯駐安營已了,出榜招撫軍民複業。金軍投降者,勿知其數。宋江盡將倉廒糧米給散於民,各歸本業,複為良民。後來嶺上來人報知,得知傷了李逵,又教神醫看治。死了兄弟解寶、杜興,就來祭祀,包括手下軍馬等前後一應死魂,俱皆受享。再叫李俊等水軍將佐,管領了許多船隻。把獲到賊首官軍,解押本州牢中。宋江自在府衙內惆悵不已,隻是按兵不動,等候孫琪兵馬來信如何。有詩為證:


    且看中京悉已平,將觀北地火煙生。


    幾多賊將俱誅戮,準擬誅清金國兵。


    且不說宋江在建州屯駐。卻說孫琪一部,自從得了將令,要攻打惠州,不敢怠慢,一路迤邐來到城下,就把城池圍住。不數日,又有花榮、朱仝、彭玘、丁得孫、鬱保四來到城下。眾人又攻城數日,又有探馬來報:“建州援兵來又複去,不知為何。”冷恭道:“想必吳用軍師暗度陳倉之計已成,他援軍自迴防了。”孫琪大喜道:“如此這裏正好攻城!”於是把南邊放下,都來攻打西門。黃蟈嚴天等守將見狀,看宋軍比往日攻城更甚,疑慮道:“怕不是掎角之勢已破。”於是遣探子去探。不一日,探子迴報:“方才建州援軍迴防去了。”眾人大驚。石古苦問道:“如此隻剩我一軍在此孤立,難成大事。不如走了!”眾人道是。於是三個決定棄城,從東門走了。大軍站住城池,花榮辭別西軍,自迴來與宋江會合,不必絮繁。


    再說當時花榮迴來說了這般事宜,宋江道:“如此敵軍大勢已去,隻剩興中府一處要緊地界,若平此城,中京道再無大城據守,其餘州縣皆可一力圖之。如今掎角之勢以除,我軍可大驅直入,無後顧之憂。”盧俊義道:“小弟以為,可趁此大勝軍威,領一軍先往興中府城下搦戰,試過身手勝敗,探得深淺,也好與軍師再做計議。不知兄長尊意如何?”宋江道:“見得也是,有勞賢弟走這一遭。”盧俊義領命,便與朱武、史進、嶽飛、王貴點起一萬精兵,浩浩蕩蕩殺奔興中府而來。


    興中府中匹獨思、潘術古二將跪拜謝罪。完顏宗興就來勸說:“宋江詭計多端,不是正麵擺陣,況且又殺他許多軍馬在彼,縱然有過,苦勞更甚,還請萬歲息怒。”正說之間,忽聞探馬來報:“宋江遣一軍來打本城,一軍已在城下搦戰。”郎主聽了,引眾上城牆看了。就見宋兵軍容整齊,士氣高昂。中間一個認軍旗,旗下正是玉麒麟盧俊義。郎主遠遠望見盧俊義天神容貌,心中早生膽怯,卻道:“難怪宋江這般厲害,我觀宋軍這般整齊,又有此猛將,宋江安能敗陣乎?”正說之間,有耶律玉珍奏道:“萬歲怎能滅自己威風,長他人誌氣?奴婢不才,有心要與這廝大戰一番,看看勝敗如何?”郎主不知這人是誰,完顏杲特來說了備細。郎主聞過備細,又道:“不管如何,勿要妄動,且緊閉城門,再作計議。”於是大軍不敢出戰,耶律玉珍悶悶不已。


    城下盧俊義令軍士在門前叫罵挑戰,城中卻毫無動靜。盧俊義道:“如此不見勝敗,如何與兄長迴複?”朱武道:“先在城下虛設營寨,教幾個牙將去叫罵幾日,隨後往北去,他必出城來殺。”盧俊義不知所以然,嶽飛卻知,就道:“軍師所言甚是,他北地惠州敗軍尚未到此,我等可換了金國裝束,假裝城外遇見,誘敵出城。”盧俊義這才明白。於是照做,看看兩三日,計謀都順利行了。是日,宋軍往北而去,城上守將看了,忙報入城內。郎主聞言,不知如何,便道:“眾愛卿以為如何?”完顏杲道:“興許是見我軍不出,自迴去了。”完顏宗興道:“他若迴去,往西便可,何故朝北?”正說之間,又見來報:“見宋軍在城北與與我軍遭遇,戰到一處。”郎主道:“、必是諳石刻、石古苦二位將軍到了,可引軍出城去援!”不待眾人說道,有耶律玉珍出列道:“我願引軍前往。”郎主自然應允。當時耶律玉珍披掛已了,提了寶劍、鉤鑲,跨上青驄馬,趕將出城。


    當時盧俊義與嶽飛佯裝相鬥,就見遠處有一股煙塵揚起,正是敵軍來襲。盧俊義立刻下令列陣迎敵,隻見對麵旌旗招展,殺出一隊人馬,為首一員女將,正是耶律玉珍。耶律玉珍縱馬挺劍,直衝盧俊義而來,口中喊道:“呔!大膽宋將,敢來犯我城池,今日定叫你有來無迴!”盧俊義也不示弱,揮舞長槍與耶律玉珍交戰起來。兩人你來我往,打得難解難分。正當雙方激戰正酣時,盧俊義忽然賣了個破綻,耶律玉珍果然中計,一劍刺空。盧俊義趁機反手一槍,耶律玉珍忙把鉤鑲來搪。誰知盧俊義力大,直把耶律玉珍壓住。當時盧俊義見他鉤鑲正克製長兵器,就把長槍瞥了,輕舒猿臂,款扭狼腰,雙手一挾,就把耶律玉珍挾在肋下。宋軍人馬見狀,齊聲歡唿,氣勢大振。盧俊義則左右綁縛了,一發帶走,都迴建州,不必絮繁。


    且說興中府內完顏杲擔憂女兒生死,勸道:“郎主實在不知,這盧俊義乃天下一等一的將軍,我那女兒雖然懂些武藝,如何與這等人物匹敵?”正說之間,探馬報到興中府內,說宋軍用了計策,誘我等出城,因此生擒了耶律玉珍。金兵眾將聽了,皆駭然失色。郎主大驚道:“不想耶律將軍竟被宋軍所擒!這可如何是好?”當下完顏杲獻計道:“懇求郎主禦駕親征,趁宋江立足未穩,速速發兵攻打建州,救迴我女玉珍。”郎主不知所措,又有王伯龍道:“我有一招,可大勝宋江。”眾人聞言都來問計。有分教:宋金兩國鬥陣,好漢英雄歸天。不知王伯龍要說甚麽,請聽下迴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換天改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非人哉1566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非人哉1566並收藏水滸:換天改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