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偃月如鉤掛世間,嶽飛一語道三班。


    分排好漢當強勇,列擺英雄闖眾關。


    遠見旌旗空蔽日,近觀大陣幾連環?


    從來飛馬沙場去,總教人旗斷也寰。


    話說完顏宗望擺下這個大陣,出列問宋江道:“你可識得此陣?”宋江又問吳用、朱武兩個軍師。二人看了一遭,不覺細節。宋江又教立起雲梯,請二人上雲梯看視。吳用、朱武兩個登了雲梯,又看了半晌,商議許久才下的雲梯,謂宋江道:“我二人看了,此乃偃月之陣,又是形變的法子。”宋江出陣說了備細,便道:“我既識得汝陣,汝莫要食言而肥,速速退兵去罷!”完顏宗望聞言,惱羞成怒,喝道:“你既識得我陣,敢來闖陣麽?”宋江道:“有何不敢?我且迴去吩咐,目下就來破你陣法!”兩個說了,各自迴陣。


    當下宋江迴了本陣,與眾兄弟商議備細,又問二位軍師如何破陣。二人尚未答話,數內有嶽飛出列道:“元帥容稟,我有破陣之法。”宋江大喜,問道:“計將安出?”嶽飛道:“我師曾言:‘大唐年間,有東夷人來我處學習安邦治國之策,習得陣法頗多,迴東夷後,著書立傳,如今大宋時傳迴本處。’我有幸見過此陣,正是這般偃月之陣的形變。”嶽飛又道:“此陣雖看似複雜,但隻要攻其弱點,便可輕易破之。據我所知,此陣的弱點在於西北角,我可領一支精兵從那裏突破,打亂敵人陣型。”宋江認理從之。吳用道:“須派一員大將,從西南夾腳入陣,守住垓心,還需一員猛將提防東麵奇兵。兩軍吸引敵人注意,嶽將軍才能施展武藝。”朱武頷首道:“二位說的在理,如此一來,敵軍必然大亂,我軍則可乘勝追擊,一舉破陣。”宋江聽後連連點頭,稱讚道:“嶽將軍果然智勇雙全,二位軍師說的也在理,此計甚妙!隻是不知那二人可當此重任?”當下有盧俊義出列道:“我意,嶽將軍與董將軍從刺斜裏去,我領秦明一彪人馬攻左路,關勝、唿延灼一彪人馬攻右路。剩餘軍馬見敵軍陣勢大亂之時,便可一舉殺出。”於是,宋江當即下令,便按照盧俊義、嶽飛等計策行事。眾將領命而去,不必絮繁。


    此時且看宋江鎮住中軍,與眾人遠遠張望,看兩麵旗幟,一個寫:“五虎大將嶽飛”,一個寫:“五虎大將董平”。就見兩麵旗幟下烏壓壓一片人馬攢動往南去,宋江又把中軍一字排開,因此不見了蹤影。再看兩麵旗幟,一個寫:“天下兵馬副元帥盧俊義”,一個寫:“五虎大將秦明”。兩麵旗下紅晃晃都是騎兵,望西北而去。宋江就叫陶宗旺擂鼓助威,就把喊殺聲嚷起。又看兩麵大旗,一個寫:“五虎大將關勝”,一個寫:“五虎大將唿延灼”。兩麵旗下都是青驄影子,望東北而去。宋江看的仔細,又教穆春吹起畫角,招展旌旗,以壯聲勢。宋江自在那照夜玉獅子馬上張目,看看左右似箭一般射入陣中,那陣忽得變形,就把盧俊義旗幟圍著,兩軍亂疊疊的,看不清如何。再看另一邊,關勝旗幟入得陣裏去,也被圍著,亦看不清人馬如何。宋江兩邊看了半晌,就見白雲陣裏金兵大纛倒了,心下大喜;不一時,又見金軍第三陣藍旗倒了,又自歡喜。宋江正喜,忽的驚歎:“不好!”眾人都來張望,但見秦明的旗幟倒了。宋江由喜轉悲,隻把心頭吊起,似倒懸之急。


    正在此時,看看西北角轉出一軍,正是嶽飛、董平兩個旗幟望刺斜裏去,就把金兵大陣截做兩段。宋江看的清清楚楚,隻見金兵陣裏,西北方向猛地吐出許多火龍來,宋江道:“敵陣裏卻有會法術的,看俺的本事!”說了,執劍在手,念念有詞,就把迴風返火之術使了。看那陣裏火龍轉頭,望金兵後軍而去,燒的金兵焦頭爛額,四散奔逃。宋江看到仔細,便道:“時機已到,中軍卷殺去也!”一聲令下,便叫淩振連發三個號炮。眾軍聽得炮聲響動,一發卷殺過去。宋江也要出馬,左右吳用攔著道:“衝鋒陷陣,乃武將的功勞,哥哥不必親自臨陣。”宋江道:“兄弟又忘了我說的話麽?”吳用迴想前言,這才不語。宋江驅馬持劍,往北而去。左右許多兄弟都來護持,當下就把金兵卷殺去了。就把金兵追得慌不擇路,忙忙如喪家之犬,急急似漏網之魚。許多殘兵敗將都迴南京城裏去了。


    此一役宋江大勝,正要收攏軍隊,有吳用道:“可乘勢拿下宛平。”宋江認理,便叫花榮引兵去打宛平縣。宋江吩咐戴宗道:“你且留下收攏大軍,都到宛平會合。”說了,又留下裴宣、施恩、蔡福、蔡慶四個收攏大軍。自領剩餘人馬望宛平去。行至半路,花榮遣燕順迴來報說:“宛平縣令見我大軍取勝,不敢抵敵,開門獻城,因此,不費一兵一卒,拿下城池。”宋江大喜,都入城裏來。又賞了花榮等大小將領。看看日落,大軍都到,戴宗、裴宣先來報信:“此一役斬獲敵軍不計其數,小頭目五百餘級,牙將一十七員。盧元帥陣斬烏古孫臣忠,董將軍陣斬副將吾撻,嶽將軍陣斬完顏宗望四子完顏武。唿延灼生擒按荀烈高世,關勝生擒蘇勃輦常景。”宋江聞言大喜,逐一一賞賜。裴宣又道:“我軍陣亡土兵一千二百餘,精兵五百餘。將領郝思文不慎落馬,被金軍亂槍戳死;韓滔被完顏宗弼劈死;秦明與完顏宗望放對時,為躲耶律餘睹的箭矢,不慎被完顏宗望斬斷腰腹而死。”宋江聽聞,悲從中來。正是大喜大悲之間,悲喜交加之時。宋江哀傷許久,下令教被俘按荀烈高世,蘇勃輦常景就市心裏割腹取心,享祭秦明、郝思文、韓滔三人。有詩歎道:


    百勝將軍是韓滔,飛星井木武功高。


    二人常伴山中虎,陷陣衝鋒有苦勞。


    更有英雄霹靂火,征兵放對膽心豪。


    如今慘死天空陣,明日魂披大地袍。


    又有一首《離別難》歎道:


    情似火炎霹靂,英雄猛成災。嵌狼牙、舞棒如睚。縱橫時、常去鬥心垓。跨良馬、絳甲紅袍,千般功武,都入胸懷。算神仙、萬古幽關開盡,龍虎出泉台。


    同好漢,入迷來。遇公明、施展能才。娶妻蔭子傳家室,戰征江山也統狼豺。最苦是、好景良辰,難歸兄弟,空自徊徘。望斷處、杳杳天星落地,生死葬塵埃。


    且說盧俊義早收拾屍骸,葬於戰場。其餘屍首,都在本處盡行燒化。宋江又教蕭讓、金大堅於戰場就近立一座碑,來紀念眾家兄弟。


    次日,宋江與眾人商議:“析津府就在眼前,眾兄弟有何破城之際?”吳用起身說道:“公明哥哥,小弟有一計,隻是個裏應外合之際。如今石秀、燕青幾個都在大軍之內,若用此計,必能一舉破城。”宋江點頭道:“此計甚好。這便與石秀等取得聯係,約定時日,便賺開城門,奪了城池。”吳用當下修書一封,喚來戴宗,命他將書信送至城內石秀手中。戴宗領命而去,不多時便已抵達城下。他尋了一處僻靜之地,學個狗叫,城上正是燕青做個守城兵,聽了聲響,笑道:“哪來的野狗?”探頭看時,正是戴宗。戴宗見了是燕青,就將書信綁在箭上,把箭頭去了,射向城上。城上燕青望空抓著,兩個見了傳到,便各自走了。


    當夜燕青、石秀、薛永。樂和、時遷幾個得了書信,急忙展看,說要裏應外合,便喚來李雲,共同商議接應之事。李雲道:“俺在內裏探得消息,當時在大陣裏,完顏宗望中了一記狼牙棒。如今棒傷複發,不理政務,正是時機。”石秀又道:“可探知神醫二人下落?”時遷道:“軟禁在府衙之內,若要強攻,也能救應得手。”當下商議定了,準備三日後起事。


    卻說完顏宗望棒傷疼痛,又因此並發癔症,眾醫者束手無策。山獅駝便來說:“安道全醫術高超。”忙向完顏宗望舉薦。完顏宗望這才從之。安道全本要以死明誌,絕不為蠻族醫治,隻是昨夜聽了時遷的言語,說要救他二人出去。因此為存性命,便奉命前來診治。當時安道全一番望聞問切,開下藥方。完顏宗望不敢信他,叫人試藥,見並未毒發,才敢服藥。一二日癔症好轉,隻是棒傷未愈。完顏宗望因此信任安道全,便教重傷期間,允許安道全出入府衙。安道全假意謝恩,又說:“若能放俺兄弟皇甫端出來,為將軍醫治馬匹也好。”完顏宗望道:“你二人能迴心轉意,棄暗投明,正如漢人所言:‘善莫大焉。’”於是欣然同意。兩個醫士明裏遵命,調理人員馬匹,暗中謀劃賺城的事情,不必絮繁。


    直到第三日,石秀、燕青正要起事,忽有探馬來報:“宋江兵退良鄉縣去了。”石秀等大驚,忙止住事宜,教各自安分守己。燕青道:“元帥定不是無故退軍,其中必有緣由。”時遷道:“容小弟去問一問則個。”說了便去。不一時迴來道:“聞聽是糧草不濟,這才退兵。”石秀道:“我大宋糧草豐足,怎會不濟?”時遷也不知備細。當下隻能散了。


    話說宋江為何退兵?隻因一封書信。當時宋江謀劃賺取析津府,當夜有疾書來報:“張青、孫二娘運送糧草,路過房山,忽地下起大雨,刮起大風,就把山頂泥石跌下來,二人與大批糧草都被埋在山腳。柴進得知,引人去救時,早沒了氣息。次日,柴進也因這場風雨,身染重病,不能理事。還望元帥遣人到此,替理則個。”宋江看罷書信,好一陣哀傷,哭道:“想這張青夫婦雖是草莽,卻也堪得忠義,如今落得如此下場,怎不教人傷感。”有詩歎道:


    遙想當年十字坡,殺人放火惡端多。


    如今歸順唯忠義,致死方還孽債科。


    當下吳用勸了一陣,又道:“如今陸路糧道被阻,我意須遣水軍從水路運糧。可遣孟康、宋萬、王定六三個從水路迴去。再教朱貴、朱富兄弟也去,暫理柴進職務。”宋江當下寫了迴書,問過柴進病情,教醫士盡力看顧醫治,其餘都依照軍師之言,遣五個兄弟從玉河走水路到涿州。當下吩咐已了,有裴宣道:“如今城中糧草不濟,新糧尚未到此,隻是大軍食用,也恐支撐不過一月。”吳用道:“這個不妨,隻怕金兵得知我糧草不濟,要來反殺,宛平地勢平坦,易攻難守,不是駐軍的好去處。我意且退守良鄉,再做計議如何?”宋江道:“隻是石秀兄弟那裏如何?”吳用道:“石秀自是聰慧,我等退軍他必不亂來。”盧俊義亦道:“還有小乙在,這個也是靈巧的人,定不會有事。”宋江聽二人說了,隻得退兵迴良鄉。當時百姓得知此事,都來府衙跪拜。就有孔明孔亮來說:“外麵百姓得知我天兵要退,就怕金兵複來燒殺搶掠,願一同隨之退兵。”吳用道:“我這裏糧草本來不足,若再叫百姓跟隨,恐怕不妥。”宋江道:“賢弟也知:‘得民心者得天下。’傳我命令:自我一下,一日兩餐,粥米肉食等減半,以供百姓路上食糧。”說了,眾兄弟聞言,都感宋江仁義,也都遵命。就此,宋江引著軍民人等,都退兵去了。


    不說宋江退兵,卻說孟康五個得了將令,一發迴來涿州,先在城外掃了張青夫婦的墓,又入城裏看望了柴進。一切都了,才見李應。李應看罷書信,歎道:“公明哥哥日理萬機,也不曾忘了俺們兄弟,這次失職,耽擱了哥哥攻打南京,以後有何顏麵在眾兄弟麵前相見。”朱富道:“哥哥不必這般說,正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縱使那孔聖人親臨,也不知這般風雨,如何怪得?我兄弟今日到此,奉了公明哥哥將領,正是要亡羊補牢,也算為時未晚。”李應聽了,便道:“見得也是。”於是遣朱貴、朱富兄弟與蔣敬接頭,又教孟康、宋萬、王定六三個去與杜興理會。兩邊籌集糧草,運輸往來,如此井井有條。半月間不曾有事。因此不必絮繁。


    看看半月之後,正是六月初時分。宋江看得糧草足備,有意再取析津府。大兵再進宛平縣,果見一片狼藉,正如百姓所料。金軍見宋兵走了,都來燒殺搶掠,隻把不願走的人民殺的幹淨,民脂民膏一並裝載車子帶走,帶不走的,就一把火燒作白地。宋江見了,隻恨得把鋼牙咬碎。罵道:“一夥蠻子欺我大宋子民太甚,我必驅逐之!”拔劍立誓。正是:金枝玉葉應免死,忠義參天更該活。不知宋江後事如何,請聽下迴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換天改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非人哉1566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非人哉1566並收藏水滸:換天改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