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聯:
亭亭碧麗,姣姣多姿,麵如玉粉,貌若花桃;機巧眼明,讀書懂禮存睿智,膽烈情高,識體知節顯風流;前世姻緣,後代鴻願,本是富家千金寵。
下聯:
爽爽青峰,昭昭絕藝,身賽銀龍,武超矮虎;關惡陣猛,鼓勇衝堅逞豪強,刀捷手矯,穿敵斬將劈山野;此生義氣,彼時女傑,名成草寨一丈青。
橫批:
青春萬丈。
話說宋江、嶽飛二人看罷盧俊義舞那許多招鏜法。宋江問如何,嶽飛當機立斷道:“我從我師陳廣處學了一套槍法,正好有幾式能破他法。”宋江大喜,讚道:“若能報仇雪恨,正是大功大德。”當下計議,次日要打涿州。第二日,宋江親引盧俊義、吳用、嶽飛並大軍望涿州搦戰,早有探馬望見城牆上認軍旗並非山獅駝的字號,卻是“六部路都統完顏撻懶”的旗幟,迴來報說。吳用聽的仔細,思忖片刻,大驚,忙道:“不好,速速撤軍!”宋江聞言,也不問話,忙引軍迴了。
迴到衙內,才問吳用:“為何退軍?”吳用道:“不見山獅駝人馬,又是完顏撻懶在此。那完顏撻懶慣使陰計,之前瘟疫便是此人的手段。如今到此,定再有陰謀詭計,我恐後軍有危。”宋江道:“金軍怎敢深入我軍之後,恐是軍師多慮。”正說時,忽有戴宗迴來,宋江見戴宗衣衫不整,忙問道:“因何事迴來?”戴宗哭報說:“我送神醫南去,將到不遠,正遇著一夥金兵攔路。俺兩個便用神行法逃脫,誰知歸途上下了許多絆馬索,就把安道全跌在路旁。我到無事,隻使不得法術。左右金兵就把安道全生擒了去。我本要救,奈何鬥不過這許多官兵,吃了他三刀五槍。無奈,隻得飛奔迴來報說。”宋江聞言大驚,果如吳用所言,於是下令:“速遣董平、張清兩部人馬馳援,定要救迴安道全。”左右嶽飛道:“小弟願隨之!”宋江道:“最好!”於是嶽飛便引林衝舊部,與董平、張清都遂戴宗引路馳援,不在話下。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且說這一路金軍是誰?正是山獅駝!這人聽了完顏撻懶之計,打聽得宋江後軍正在涿州南邊新城駐紮。於是挑揀五百餘精銳,不走大路,專翻山越嶺繞過範陽並岐溝關,來取新城。於路上正行,忽聽探馬報道:“大路上有兩個人影,飛也似趕將來,甚比馬匹都快!”山獅駝聽驚詫不已,左右一個細作,喚作趙六,本是宋軍。在宋軍大疫時聽得是金人搗鬼,為求免死,逃來金軍,被救得活了,此後投靠將軍,做了細作。當下趙六道:“我知道此人,乃是宋江麾下第一個傳信的好手,名叫神行太保戴宗,此人慣會神行法,往來取人送信,皆是他來。”山獅駝大悟道:“如此便利,真妖人也。”於是尋個計策,先在大路上堵住。見二人到了跟前,又轉身要走。後麵大路上也都是金兵,就把戴宗二人逼之林中,用絆馬索絆了。誰知戴宗眼疾腳快,一跳便過。那安道全雖有神行法護持,然不善走路,被絆倒泥裏。左右擒了。才有這一出事情。
當下眾金兵趕走戴宗,擒了安道全在此。又是趙六認得出安道全,說道:“這乃是大宋第一員醫士,姓安,雙名道全,前番毒草便是此人認出!”山獅駝聽得,驚道:“宋江麾下怎盡是‘第一名’?真個群英薈萃。”心思醫士乃救死扶傷之大善,便叫左右好生看待。又道:“沒能擒住那個妖人,他必然迴去求援,俺這裏需速戰速決才是。”說罷,不管不顧,也不去小路,就來大路上急行軍。
看看黃昏時分,將到新城。此時初夏,山獅駝不引軍攻城,卻繞到城東,早來到草料場。在外看時,一周遭有些黃土牆,兩扇大門,前麵百十人守著。五百人不敢靠近,就把馬匹拴在遠處。分兩撥步行,踅到後麵牆邊,抬頭看裏麵時,七八間草房做著倉廒,四下裏都是馬草堆,中間兩座草廳。依稀見得廳裏有兩個人影。山獅駝不敢驚動,低聲吩咐道:“且點燃火把投將入去,燒盡這夥草料。”五百人紛紛動手,登時做了二三百支火把,一發都點燃了投進去。隻見草料場裏登時火起,刮刮雜雜燒著。看那火時,但見:
一點靈台,五行造化,丙丁在世傳流。無明心內,災禍起滄州。烹鐵鼎能成萬物,鑄金丹還與重樓。思今古,南方離位,熒惑最為頭。綠窗歸焰燼,隔花深處,掩映釣漁舟。鏖兵赤壁,公瑾喜成謀。李晉王醉存館驛,田單在即墨驅牛。周褒姒驪山一笑,因此戲諸侯。
當時張見草場內火起,四下裏燒著。草廳兩個人出來,那趙六見狀又道:“那個番人模樣的,喚作紫髯伯皇甫端,乃是大宋第一名馬獸醫士,另一個黃頭發的喚作金毛犬段景住,正是天下第一個偷馬、養馬的能手。”山獅駝又聽了兩個“第一”,心中暗罵道:“全他娘的是第一!”看看皇甫端、段景住兩個引軍都來救火。山獅駝吩咐道:“一會兒殺將出去,定要生擒這兩個,也好做俺大金的能手!”眾人領命,紛紛殺將出來。
那裏皇甫端、段景住二人正指揮軍士救火,忽見金兵從後麵牆上翻殺來。二人大驚,段景住眼疾手快,忙取弓箭,瞅準領頭的,一箭射向山獅駝,卻被山獅駝輕易躲開。皇甫端也仗著些許本領,橫一把樸刀,與金兵廝殺起來。百十來土兵,如何抵敵五百精銳?隻得且戰且退。山獅駝看準時機,挺槍衝向皇甫端,先一槍刺中皇甫端小腿,後麵許多卒子上前綁縛了。段景住見皇甫端被擒,怒不可遏,棄了弓箭,揮一杆槍來鬥山獅駝。兩人鬥不過三五合,段景住膽怯,迴身便走。山獅駝哪容他走?瞅準時機,一槍刺中腰側。段景住一個站不穩,滾落塵埃,又被左右卒子擒了。山獅駝見成了,不敢久留,殺出門來,尋馬匹便走。
此事早驚動城中李應這一員大將,當即吩咐道:“柴兄且守把城門,俺自引王英夫婦去走一遭。”說了,引八九百馬軍趕往城東草料場,果見大火漫天價燒著,又有許多殘兵到此。李應道:“你等頭領何在?”敗軍道:“皇、段二位頭領被生擒了去,都望東北角林子裏去了。”李應聽罷大怒道:“敢擒俺的兄弟?”引軍來追。追出一二裏地,果見一夥金兵從林裏騎馬出來。李應大喝一聲:“哪裏走,還我兄弟來!”拍馬舞槍,奮起直追。山獅駝聽得聲響,便道:“你等速去,我來抵住!”當即迴馬,挺槍來戰李應。兩人大戰十餘迴合,難分勝負。這時,王英夫婦率軍趕到。三個鬥作一團,依舊難分勝負。扈三娘恐失了二人,則謂王英道:“你且在這裏助戰,我去救二人迴來。”說了,引軍猛追。金兵見狀,不敢怠慢,直往北走。
不說扈三娘追去,迴來說李應、王英兩個大戰山獅駝。正鬥之間,隻見王英驅馬繞過山獅駝背後,大喊道:“賊將看著!”山獅駝迴頭來擋,李應就在這邊揮槍。山獅駝抜馬一橫,左右抵擋。鬥了多時,不見山獅駝膽怯,李應計上心頭,賣個破綻,忙取飛刀來,喊聲:“著!”也不投擲,望山獅駝大腿便刺。山獅駝見有暗器,大驚失色,調轉馬頭便走。李應、王英兩個便來追趕,追去三五裏遠近。正是山獅駝胯下烏騅馬快,總不能近身。李應隻把飛刀丟去,盡被山獅駝橫槍撥開。三個風裏狂奔,山獅駝暗忖:“總叫他兩個休了一個才是。”於是把槍掛在得勝鉤上,取了弓箭在手,迴身便射。李應眼尖,早望見動作,喊聲:“躲!”便躲了去。誰知山獅駝卻一弓搭著兩箭,李應躲過,王英不慎中箭,胸口早著,翻身落馬。李應不敢再追,隻來看顧王英。如此山獅駝遁逃北去,又撞見扈三娘。此時節扈三娘已追出十幾裏遠近,當下見了來人,大驚,暗忖道:“李將軍與王英皆不能留住此人,恐是高手,我不可硬拚。”隻得引軍迴了。山獅駝也不廝殺,得了空處便走。
卻說扈三娘迴來看時,見丈夫王英受傷,忙來看顧,心下大怒,惡狠狠道:“這便去與丈夫報仇!”李應道:“也好,我與你同去。”於是吩咐幾個士卒把王英送迴安置。兩個引剩餘軍馬追出十餘裏,早望不見金軍。扈三娘不肯放過,又追十餘裏,卻見前麵亂作一團。李應眼尖,早望見是董平、張清的人馬,當下說了,兩個大喜趕上。此時節,山獅駝正與董平、嶽飛兩個廝鬥,忽聽後麵人馬聲響,不敢戀戰,賣個破綻,引軍望東去。當下李應、董平兵合一處,也望東來追。山獅駝前麵奔走,見一條河,喚作劉李河。岸邊停著十七八支船,當頭立一個番將,正是完顏斜也。當下接著山獅駝道:“奉完顏都統命,在此等候多時。”便引大軍上船,往北上遊而去。
李應、董平等人追上時,隻見金兵背影。那裏完顏斜也大笑,教手下水手喊四句口號,道是:
“縱火草將燒,擒拿命兩條。
勸軍皆退去,再遇不相饒!”
扈三娘聽得大怒,取了弓箭便射,奈何風不助他,都射入水裏去了。眾人無奈,隻得引軍都迴新城去了。隻是扈三娘每日看顧王英,看看挨了三五日箭創,不曾治得好。又抵捱一二日,便一命嗚唿去了。扈三娘大唿王英,哭得梨花帶雨,怎叫人不傷感?原來,自二人結合以來,便相當恩愛。有詩為證:
王英本性愛偷香,運善時乖遇扈娘。
雖是宋江媒嫁娶,後來一意做新郎。
二人愛有多年景,尚有恩情也斷腸。
哭罷丈夫言狠臆,為夫雪恨更堅強!
扈三娘自葬了丈夫,每日哭了又哭,隻說要為夫報仇,央求李應歸前軍作戰。李應道:“我後軍不可缺人,怎能放你去?”左右張清道:“我把副將丁得孫留下,換扈三娘如何?”一旁亦有柴進道:“你看三娘這般,縱然留在此處,也不能上心,何不放他前去。”李應道:“柴兄是是後軍統領,俺不過副統領,依你便是。不過要報知公明哥哥才是。”扈三娘當即謝過,便與宋江書信,說了各種備細。董平等人迴來路上無事,不必細說。
隻說董平一彪人馬揣了書信迴來。宋江看罷書信,拍案大怒:“燒我糧草,奪我醫士,殺我兄弟,真真氣煞我也!”當即點兵,要殺將過去。吳用忙來勸道:“如今草料被燒,多少戰馬不能征程,應當先退兵,等朝廷新到糧草,再反殺迴去不遲。”宋江哪裏肯聽,怒道:“不是這個道理,如今我軍尚有一戰之力,可先取涿州,搜羅一州之地,到時糧草自然足備。”扈三娘一心想要報仇,於是附和道:“哥哥所言甚是,正是這個計較。我願做先鋒,替哥哥殺退金軍!”宋江聞言,更是打定主意。喝令眾將整點軍馬,準備廝殺。扈三娘帶領一軍為前部先鋒,浩浩蕩蕩向涿州進發。行至中途,隻見前方煙塵滾滾,旌旗蔽日,原來是敵軍早已列陣等待。
當下兩陣對壘,扈三娘毫不畏懼,挺雙刀拍馬向前,喝問道:“兀那廝燒糧草的賊!出來與我大戰三百合!”言畢,敵軍陣營中閃出一員大將,正是完顏撻懶,手搦一對金瓜錘,來鬥扈三娘。扈三娘怎怕他,縱馬來鬥。兩人交戰數十迴合,完顏撻懶漸漸占了上風。扈三娘要報丈夫之仇,不曾退讓。完顏撻懶虛晃一下,放扈三娘雙刀入來,就把雙錘搖擺,使個雙峰貫耳,直將扈三娘連頭帶盔砸的稀爛,打落下馬而死。可憐能戰佳人,到此一場春夢!有詩哀挽為證:
花朵容顏妙更新,捐軀報國竟亡身。
小生借得春秋筆,女輩忠良傳此人。
戈戟森嚴十裏周,雙刀獨馬雪夫仇。
噫嗟食祿忘君者,展卷聞風豈不羞。
這時,宋江才率領大軍趕到,見陣前死了扈三娘,更是怒氣洶湧,雙眼猩紅,當即掣錕鋙寶劍,點指下令:“全軍衝鋒!”兩邊兄弟聽令,紛紛攘攘殺去。完顏撻懶見狀,也引兵廝殺。登時雙方士兵短兵相接,殺聲震天。正是:英雄好漢征乾坤,女中豪傑更無雙。不知宋江成敗與否,請聽下迴分解。
亭亭碧麗,姣姣多姿,麵如玉粉,貌若花桃;機巧眼明,讀書懂禮存睿智,膽烈情高,識體知節顯風流;前世姻緣,後代鴻願,本是富家千金寵。
下聯:
爽爽青峰,昭昭絕藝,身賽銀龍,武超矮虎;關惡陣猛,鼓勇衝堅逞豪強,刀捷手矯,穿敵斬將劈山野;此生義氣,彼時女傑,名成草寨一丈青。
橫批:
青春萬丈。
話說宋江、嶽飛二人看罷盧俊義舞那許多招鏜法。宋江問如何,嶽飛當機立斷道:“我從我師陳廣處學了一套槍法,正好有幾式能破他法。”宋江大喜,讚道:“若能報仇雪恨,正是大功大德。”當下計議,次日要打涿州。第二日,宋江親引盧俊義、吳用、嶽飛並大軍望涿州搦戰,早有探馬望見城牆上認軍旗並非山獅駝的字號,卻是“六部路都統完顏撻懶”的旗幟,迴來報說。吳用聽的仔細,思忖片刻,大驚,忙道:“不好,速速撤軍!”宋江聞言,也不問話,忙引軍迴了。
迴到衙內,才問吳用:“為何退軍?”吳用道:“不見山獅駝人馬,又是完顏撻懶在此。那完顏撻懶慣使陰計,之前瘟疫便是此人的手段。如今到此,定再有陰謀詭計,我恐後軍有危。”宋江道:“金軍怎敢深入我軍之後,恐是軍師多慮。”正說時,忽有戴宗迴來,宋江見戴宗衣衫不整,忙問道:“因何事迴來?”戴宗哭報說:“我送神醫南去,將到不遠,正遇著一夥金兵攔路。俺兩個便用神行法逃脫,誰知歸途上下了許多絆馬索,就把安道全跌在路旁。我到無事,隻使不得法術。左右金兵就把安道全生擒了去。我本要救,奈何鬥不過這許多官兵,吃了他三刀五槍。無奈,隻得飛奔迴來報說。”宋江聞言大驚,果如吳用所言,於是下令:“速遣董平、張清兩部人馬馳援,定要救迴安道全。”左右嶽飛道:“小弟願隨之!”宋江道:“最好!”於是嶽飛便引林衝舊部,與董平、張清都遂戴宗引路馳援,不在話下。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且說這一路金軍是誰?正是山獅駝!這人聽了完顏撻懶之計,打聽得宋江後軍正在涿州南邊新城駐紮。於是挑揀五百餘精銳,不走大路,專翻山越嶺繞過範陽並岐溝關,來取新城。於路上正行,忽聽探馬報道:“大路上有兩個人影,飛也似趕將來,甚比馬匹都快!”山獅駝聽驚詫不已,左右一個細作,喚作趙六,本是宋軍。在宋軍大疫時聽得是金人搗鬼,為求免死,逃來金軍,被救得活了,此後投靠將軍,做了細作。當下趙六道:“我知道此人,乃是宋江麾下第一個傳信的好手,名叫神行太保戴宗,此人慣會神行法,往來取人送信,皆是他來。”山獅駝大悟道:“如此便利,真妖人也。”於是尋個計策,先在大路上堵住。見二人到了跟前,又轉身要走。後麵大路上也都是金兵,就把戴宗二人逼之林中,用絆馬索絆了。誰知戴宗眼疾腳快,一跳便過。那安道全雖有神行法護持,然不善走路,被絆倒泥裏。左右擒了。才有這一出事情。
當下眾金兵趕走戴宗,擒了安道全在此。又是趙六認得出安道全,說道:“這乃是大宋第一員醫士,姓安,雙名道全,前番毒草便是此人認出!”山獅駝聽得,驚道:“宋江麾下怎盡是‘第一名’?真個群英薈萃。”心思醫士乃救死扶傷之大善,便叫左右好生看待。又道:“沒能擒住那個妖人,他必然迴去求援,俺這裏需速戰速決才是。”說罷,不管不顧,也不去小路,就來大路上急行軍。
看看黃昏時分,將到新城。此時初夏,山獅駝不引軍攻城,卻繞到城東,早來到草料場。在外看時,一周遭有些黃土牆,兩扇大門,前麵百十人守著。五百人不敢靠近,就把馬匹拴在遠處。分兩撥步行,踅到後麵牆邊,抬頭看裏麵時,七八間草房做著倉廒,四下裏都是馬草堆,中間兩座草廳。依稀見得廳裏有兩個人影。山獅駝不敢驚動,低聲吩咐道:“且點燃火把投將入去,燒盡這夥草料。”五百人紛紛動手,登時做了二三百支火把,一發都點燃了投進去。隻見草料場裏登時火起,刮刮雜雜燒著。看那火時,但見:
一點靈台,五行造化,丙丁在世傳流。無明心內,災禍起滄州。烹鐵鼎能成萬物,鑄金丹還與重樓。思今古,南方離位,熒惑最為頭。綠窗歸焰燼,隔花深處,掩映釣漁舟。鏖兵赤壁,公瑾喜成謀。李晉王醉存館驛,田單在即墨驅牛。周褒姒驪山一笑,因此戲諸侯。
當時張見草場內火起,四下裏燒著。草廳兩個人出來,那趙六見狀又道:“那個番人模樣的,喚作紫髯伯皇甫端,乃是大宋第一名馬獸醫士,另一個黃頭發的喚作金毛犬段景住,正是天下第一個偷馬、養馬的能手。”山獅駝又聽了兩個“第一”,心中暗罵道:“全他娘的是第一!”看看皇甫端、段景住兩個引軍都來救火。山獅駝吩咐道:“一會兒殺將出去,定要生擒這兩個,也好做俺大金的能手!”眾人領命,紛紛殺將出來。
那裏皇甫端、段景住二人正指揮軍士救火,忽見金兵從後麵牆上翻殺來。二人大驚,段景住眼疾手快,忙取弓箭,瞅準領頭的,一箭射向山獅駝,卻被山獅駝輕易躲開。皇甫端也仗著些許本領,橫一把樸刀,與金兵廝殺起來。百十來土兵,如何抵敵五百精銳?隻得且戰且退。山獅駝看準時機,挺槍衝向皇甫端,先一槍刺中皇甫端小腿,後麵許多卒子上前綁縛了。段景住見皇甫端被擒,怒不可遏,棄了弓箭,揮一杆槍來鬥山獅駝。兩人鬥不過三五合,段景住膽怯,迴身便走。山獅駝哪容他走?瞅準時機,一槍刺中腰側。段景住一個站不穩,滾落塵埃,又被左右卒子擒了。山獅駝見成了,不敢久留,殺出門來,尋馬匹便走。
此事早驚動城中李應這一員大將,當即吩咐道:“柴兄且守把城門,俺自引王英夫婦去走一遭。”說了,引八九百馬軍趕往城東草料場,果見大火漫天價燒著,又有許多殘兵到此。李應道:“你等頭領何在?”敗軍道:“皇、段二位頭領被生擒了去,都望東北角林子裏去了。”李應聽罷大怒道:“敢擒俺的兄弟?”引軍來追。追出一二裏地,果見一夥金兵從林裏騎馬出來。李應大喝一聲:“哪裏走,還我兄弟來!”拍馬舞槍,奮起直追。山獅駝聽得聲響,便道:“你等速去,我來抵住!”當即迴馬,挺槍來戰李應。兩人大戰十餘迴合,難分勝負。這時,王英夫婦率軍趕到。三個鬥作一團,依舊難分勝負。扈三娘恐失了二人,則謂王英道:“你且在這裏助戰,我去救二人迴來。”說了,引軍猛追。金兵見狀,不敢怠慢,直往北走。
不說扈三娘追去,迴來說李應、王英兩個大戰山獅駝。正鬥之間,隻見王英驅馬繞過山獅駝背後,大喊道:“賊將看著!”山獅駝迴頭來擋,李應就在這邊揮槍。山獅駝抜馬一橫,左右抵擋。鬥了多時,不見山獅駝膽怯,李應計上心頭,賣個破綻,忙取飛刀來,喊聲:“著!”也不投擲,望山獅駝大腿便刺。山獅駝見有暗器,大驚失色,調轉馬頭便走。李應、王英兩個便來追趕,追去三五裏遠近。正是山獅駝胯下烏騅馬快,總不能近身。李應隻把飛刀丟去,盡被山獅駝橫槍撥開。三個風裏狂奔,山獅駝暗忖:“總叫他兩個休了一個才是。”於是把槍掛在得勝鉤上,取了弓箭在手,迴身便射。李應眼尖,早望見動作,喊聲:“躲!”便躲了去。誰知山獅駝卻一弓搭著兩箭,李應躲過,王英不慎中箭,胸口早著,翻身落馬。李應不敢再追,隻來看顧王英。如此山獅駝遁逃北去,又撞見扈三娘。此時節扈三娘已追出十幾裏遠近,當下見了來人,大驚,暗忖道:“李將軍與王英皆不能留住此人,恐是高手,我不可硬拚。”隻得引軍迴了。山獅駝也不廝殺,得了空處便走。
卻說扈三娘迴來看時,見丈夫王英受傷,忙來看顧,心下大怒,惡狠狠道:“這便去與丈夫報仇!”李應道:“也好,我與你同去。”於是吩咐幾個士卒把王英送迴安置。兩個引剩餘軍馬追出十餘裏,早望不見金軍。扈三娘不肯放過,又追十餘裏,卻見前麵亂作一團。李應眼尖,早望見是董平、張清的人馬,當下說了,兩個大喜趕上。此時節,山獅駝正與董平、嶽飛兩個廝鬥,忽聽後麵人馬聲響,不敢戀戰,賣個破綻,引軍望東去。當下李應、董平兵合一處,也望東來追。山獅駝前麵奔走,見一條河,喚作劉李河。岸邊停著十七八支船,當頭立一個番將,正是完顏斜也。當下接著山獅駝道:“奉完顏都統命,在此等候多時。”便引大軍上船,往北上遊而去。
李應、董平等人追上時,隻見金兵背影。那裏完顏斜也大笑,教手下水手喊四句口號,道是:
“縱火草將燒,擒拿命兩條。
勸軍皆退去,再遇不相饒!”
扈三娘聽得大怒,取了弓箭便射,奈何風不助他,都射入水裏去了。眾人無奈,隻得引軍都迴新城去了。隻是扈三娘每日看顧王英,看看挨了三五日箭創,不曾治得好。又抵捱一二日,便一命嗚唿去了。扈三娘大唿王英,哭得梨花帶雨,怎叫人不傷感?原來,自二人結合以來,便相當恩愛。有詩為證:
王英本性愛偷香,運善時乖遇扈娘。
雖是宋江媒嫁娶,後來一意做新郎。
二人愛有多年景,尚有恩情也斷腸。
哭罷丈夫言狠臆,為夫雪恨更堅強!
扈三娘自葬了丈夫,每日哭了又哭,隻說要為夫報仇,央求李應歸前軍作戰。李應道:“我後軍不可缺人,怎能放你去?”左右張清道:“我把副將丁得孫留下,換扈三娘如何?”一旁亦有柴進道:“你看三娘這般,縱然留在此處,也不能上心,何不放他前去。”李應道:“柴兄是是後軍統領,俺不過副統領,依你便是。不過要報知公明哥哥才是。”扈三娘當即謝過,便與宋江書信,說了各種備細。董平等人迴來路上無事,不必細說。
隻說董平一彪人馬揣了書信迴來。宋江看罷書信,拍案大怒:“燒我糧草,奪我醫士,殺我兄弟,真真氣煞我也!”當即點兵,要殺將過去。吳用忙來勸道:“如今草料被燒,多少戰馬不能征程,應當先退兵,等朝廷新到糧草,再反殺迴去不遲。”宋江哪裏肯聽,怒道:“不是這個道理,如今我軍尚有一戰之力,可先取涿州,搜羅一州之地,到時糧草自然足備。”扈三娘一心想要報仇,於是附和道:“哥哥所言甚是,正是這個計較。我願做先鋒,替哥哥殺退金軍!”宋江聞言,更是打定主意。喝令眾將整點軍馬,準備廝殺。扈三娘帶領一軍為前部先鋒,浩浩蕩蕩向涿州進發。行至中途,隻見前方煙塵滾滾,旌旗蔽日,原來是敵軍早已列陣等待。
當下兩陣對壘,扈三娘毫不畏懼,挺雙刀拍馬向前,喝問道:“兀那廝燒糧草的賊!出來與我大戰三百合!”言畢,敵軍陣營中閃出一員大將,正是完顏撻懶,手搦一對金瓜錘,來鬥扈三娘。扈三娘怎怕他,縱馬來鬥。兩人交戰數十迴合,完顏撻懶漸漸占了上風。扈三娘要報丈夫之仇,不曾退讓。完顏撻懶虛晃一下,放扈三娘雙刀入來,就把雙錘搖擺,使個雙峰貫耳,直將扈三娘連頭帶盔砸的稀爛,打落下馬而死。可憐能戰佳人,到此一場春夢!有詩哀挽為證:
花朵容顏妙更新,捐軀報國竟亡身。
小生借得春秋筆,女輩忠良傳此人。
戈戟森嚴十裏周,雙刀獨馬雪夫仇。
噫嗟食祿忘君者,展卷聞風豈不羞。
這時,宋江才率領大軍趕到,見陣前死了扈三娘,更是怒氣洶湧,雙眼猩紅,當即掣錕鋙寶劍,點指下令:“全軍衝鋒!”兩邊兄弟聽令,紛紛攘攘殺去。完顏撻懶見狀,也引兵廝殺。登時雙方士兵短兵相接,殺聲震天。正是:英雄好漢征乾坤,女中豪傑更無雙。不知宋江成敗與否,請聽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