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軍分兩路戰遼疆,妙計頻施奈爾忙。
易守難攻靈丘縣,屍山血海斷衷腸。
英雄好漢滿肝膽,再用奇謀賺戶邦。
多少生靈遭塗炭,雙龍縱死也堪狂。
話說業速布裏海鎮守靈丘縣,忽見一夥金國降兵,哭爹喊娘,覓子尋爺而來。裏海又於為首一個漢子聊得動心,見那漢子聲淚俱下,便道:“看這許多人如你所說,果真可憐,又是同族,怎能這般殘忍。況且任由你等在這裏呐喊,唯恐擾亂軍心。我這便收為己用,也好與秦明抵敵。放你等進來不妨,隻是莫再哭啼,擾亂軍心。”那漢子聞言,磕頭如搗蒜一般,忙不迭滿口答應。
業速布裏海當即傳令,教放開城門。那漢子見了,起身引眾入城。看看小半入得城裏來,那漢子覺得勢頭不對,暗忖一迴,便叫停步。城頭上裏海見狀,問道:“如何不進城來?”那漢子道:“將軍怎地不下城牆來迎?”業速布裏海心底明白,也不裝蒜,便哈哈大笑道:“你當我不知你?我卻見過,你正是那會使石子的蠻子左右的副將,如今扮作俺的同族來賺城門,我怎能放的過你!本要將你等盡數騙入城中,好甕中捉鱉,既然被你發現,便死在門前!”說了,就叫左右射箭下來。
那漢子不是別人,正是花項虎龔旺。當下龔旺見被識破了,忙教眾人躲入門樓下,占住大門,隻等大軍到此。業速布裏海看不見了。就叫下城牆來戰。登時紛紛揚揚,圍上來許多金兵。龔旺不意後退,喝一聲道:“死守城門,莫教他關了。”引眾來鬥。當下百十來人,死死占住城門。裏海大怒,教短兵相接。兩邊殺了一陣,見宋軍不退。那龔旺一夥因喬裝打扮降兵,因此既無戰甲,也無兵器,赤手空拳來打。早有金兵小校橫槍來鬥龔旺。龔旺身手矯健,躲過兩條槍,順勢夾在腋下,飛起一腳,踹翻那人。瞅見業速布裏海教親,就把手中長槍一擲,正中裏海左股。業速布裏海吃痛,哪敢近身?隻得先退了前軍,再教弓弩手圍住把箭射將來。這夥宋軍,因要占住城門,雖手無寸鐵,卻無一個逃跑,連同龔旺,紛紛被射死在城門樓下洞中。前赴後繼,就把身體堆成小山,卡住城門。可憐花項虎,萬箭穿身亡。有詩歎道:
輔佐英雄花項虎,常隨天捷擲鋼槍。
本來妙計開門戶,哪曉將軍死箭芒。
當下一片屍山血海,將那城門牢牢堵住,業速布裏海見勢不妙,急忙命令左右士兵前來清理屍體,準備關閉城門。左右眾多將士正忙不迭搬運宋軍屍首,忽聽得城樓上傳來一聲驚唿,有小校道:“大批宋軍已經趕到城下!”裏海聞言心中一驚,深知此門難以守住,於是也顧不得其他,帶領眾人匆匆從東門逃走了。
遠處秦明見賺開城門,心中大喜,引軍殺來。來至門前,隻見屍山血海,百十來人的屍身,就把大門堵住,金兵關也關不得。秦明等人在那門洞裏早見了龔旺屍首,被射的兩肋如猥,不似人形。張清、丁得孫兩個與龔旺最親,登時大怒,教左右搬開屍山,一發衝入城中。二人入城裏看時,早不見了金軍。迴來報說秦明:“我兄弟二人願死追金軍,為龔旺兄弟報仇!”裴宣勸道:“將軍萬萬不可,一來窮寇莫追,二來此地新占,須大軍防守才是。”張清怒道:“此仇怎能不報?”裴宣再勸道:“這廝從東門走了,想來是去飛狐縣了,那便遇著董平將軍,自然降服。縱使逃脫,還有公明兄長在彼,定為兄弟報仇。”二人無奈,隻得從命。秦明隻得一麵收攏軍隊,把這夥死士與龔旺一同埋葬,一麵與宋江報信,不必絮繁。
再說業速布裏海棄了城池,往東投飛狐縣夾穀烈俊處。正行之間,忽見兩肋來兩隊馬軍。裏海看了認軍旗,都是宋軍,一麵是花榮,一麵是孫立。裏海看罷大驚,忙教引軍迴馬。正迴身,又見兩隊步軍,再看認軍旗,還是宋軍,一麵是鄒淵,一麵是鄒潤。裏海又吃一驚,再教刺斜裏往北走,隻見兩隊馬軍趕到,看那認軍旗,依舊是宋軍,一麵是馬麟,一麵是燕順。裏海不敢北去,又望南來,卻在路上轉出一麵旌旗,上書:“虎軍大將董平”。旗下正是那雙槍將董平,左邊一個楊林相伴。業速布見四麵八方受敵,哪敢匹敵?當即教眾人下馬投降。有剛烈的金軍聞言,喝道:“俺生是大金的人,死是大金的鬼。怎能投降南蠻子?”業速布裏海勸道:“漢人有言:‘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我等隻是詐降,待到時機成熟,可裏應外合,一舉蕩平宋軍。”那些軍卒聞言,這才下馬受降。
董平見狀,謂楊林笑道:“軍師果然神機妙算,我等埋伏一夜,也算大有收獲。”楊林道:“這夥人既然投降,便引入營裏安頓。”於是一眾好漢就把業速布裏海一隊金兵分批次看押,都迴本寨。到寨下,朱武引其餘將領迎著,都入大帳裏來。
眾將紛紛坐定,上首董平,一旁朱武,左右眾將都在。當下朱武問道:“當時探馬報說:‘有金兵援軍從西麵到此。’我意定是靈丘守將敗逃而來。不知將軍勝了幾合?”董平道:“軍師妙算,隻是不曾爭鬥,這夥人馬見了俺的旗幟,當即下馬受降,也不容俺動手,確是無趣。”朱武道:“既如此,這夥人我自有用處。”董平便問何用。朱武道:“到時你隻把冷臉甩開,聽俺的言語便是。”董平頷首。說了,教兩個小校押業速布裏海到大帳內。那業速布裏海見這般景象,忙來磕頭,口喊:“將軍,饒小人一命。”董平一臉冷峻,怒目圓睜,拍案道:“你等戕我大宋軍民,殺我手足兄弟,怎能饒你?”業速布裏海聞言,嚇得抖若篩糠,急切來賠罪。朱武見了,心中暗喜:“卻是可用計了。”便道:“你若要活命,卻也不難,教你等人馬都投效於我,換了我宋軍衣物器械,賺開飛狐縣城門,也讓你做個將軍,如何?”業速布裏海聞言大喜,便道:“小人定當唯命是從。”朱武便教都歸花榮一部。花榮得令,帶了下去。
眾英雄見走了降將,都來問詢,孫立道:“我看這人不似忠良,怎能輕信?”朱武道:“將軍勿憂,你等隻需如此這般,這般如此。”孫立等聽了大喜。是夜,朱武教花榮引著業速布裏海到城下叫門。城上守將聽得,忙入城來報知夾穀烈俊。這個夾穀烈俊正是夾穀烈英胞弟,與兄長長相一般無二,最善使一雙短戟。當下夾穀烈俊聽了報說,笑道:“業速布這廝不鎮守靈丘,卻來俺的城池叫門,其中必有蹊蹺。”於是上城門來見了。城下業速布裏海使個心眼,就用金人言語道:“我被宋軍所擒,叫俺來賺開城門。還望將軍救一救則個。”夾穀烈俊亦用金人言語迴道:“你既然這般說,我怎能救你?”裏海道:“今夜暫且作罷,明日我再來叫門,你就佯裝開門,卻在兩側埋伏兵馬,到時一陣衝殺,必能大勝。”烈俊聞言大喜,乃從之。
那邊花榮聽不懂他二人的言語,就來問如何,裏海答道:“他說夜裏看不清來人,恐是佯裝,教我等明日白天再來。”花榮隻好作罷,引軍迴來與董平、朱武等人說了。朱武道:“正合我意。”於是次日天明,依舊是花榮引軍,卻未帶業速布裏海,獨自一人到城下叫門。城上看了,便叫開門。隻聽三通鼓響,大門敞開,湧出一隊金兵,為首正是夾穀烈俊。夾穀烈俊手搦兩把短戟,喝一聲道:“你的計謀早被俺看穿,還不下馬受降?”花榮大驚,迴馬便走。卻見左右許多人馬湧出,正是埋伏的軍士。花榮不管不顧,橫一條槍,從刺斜裏殺將出去,卻把大軍人馬留在這裏。夾穀烈俊大笑道:“兀那廝甚小李廣的蠻子,為了逃命,自家兵馬都不顧了。”說了揮大軍,三麵趕上來廝殺。都不一刻,隻聽對陣裏都是金人言語,哭爹喊娘,覓子尋爺。亂陣裏尋一個牙將道:“你等都是甚人?”那牙將哭道:“俺們都是業速布裏海的麾下。”夾穀烈俊大驚,才知上當,忙教左右止住廝殺。
二人正說之間,忽有小校來報:“宋軍從淶水東渡,繞道北門廝殺,守軍已然把持不住,求將軍增援。”夾穀烈俊恍然大悟,才道:“中宋軍調虎離山之計了!”忙引眾將迴馬穿城,望北門去。看看到了北門,就見一麵認軍旗,正是楊林、鮑旭的人馬在攻城。城下楊林見夾穀烈俊已到北門,急忙鳴金收兵。夾穀烈俊見狀,惱羞成怒,哪肯放過?當即開了城門來追。正追不過一二裏地,又有探馬來報:“那甚麽小李廣花榮的,又引軍殺迴南門來了!”夾穀烈俊這才明白,又中了聲東擊西之計。當下見狀,自知迴馬已不能堅守,隻得引軍退迴蔚州去了。原來朱武使了個連環計,教這夥金人南轅北轍,被耍的團團轉。有詩讚道:
調虎離山渾不知,擊南聲北曉才遲。
神機朱武奇謀展,妙計連珠是軍師。
當下花榮不費吹灰之力,取了飛狐縣。便來請董平、朱武等人到城內安頓。眾人都讚朱武計謀高遠。董平一麵放榜安民,一麵與宋江報捷。又把業速布裏海綁縛了,遣鄒淵、鄒潤先行,一同交付宋江處置。鄒淵、鄒潤領命去了。
且說鄒淵、鄒潤叔侄倆領了書信,又點起了十個排頭兵,四十個土兵。就把業速布裏海帶上囚車,一發往北宋江處去。行至半路,見大路邊一片林子,林中卻冒著炊煙。鄒淵心下生疑,對鄒潤說道:“這林子好生奇怪,莫不是有強人埋伏?我等還是小心為妙。”鄒潤認理。十二條漢子手提樸刀,小心翼翼而去,四十人護持囚車左右。一行人走的與林子近了,忽聽得一聲唿哨,隻見道路兩旁殺出一夥響馬,約有二三百人。為首的一人,身長八尺,燕頷虎須,手持一把大刀,攔住去路。此人乃是廣陵周遭的強人,姓武,沒個名字,隻因在家排行老七,本地人都喚他做武七,有個綽號叫卷土蟲。他帶領嘍囉們在此設伏,專門打劫過往行人。武七大聲喝道:“此路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從此過,留下買路財!”鄒淵怒喝:“大膽賊人,敢攔官軍去路!識相的快快讓開,否則休怪刀劍無情!”武七哈哈大笑:“你這幾個鳥人,也配稱官軍?縱使金兵遼將,宋皇天子,俺照樣劫他。”說罷,揮舞大刀,向鄒淵撲來。鄒潤見勢不妙,連忙上前迎戰。兩人刀來槍往,打得難解難分。
看看鬥了許多時,鄒淵鄒潤兩個正要取勝,隻聽看那武七忽地跳出圈子,發聲喊道:“小的們給我上!”左右許多人馬便往鄒淵鄒潤殺來。十二個人死命護住囚車,後麵四十人各自趕上,便圍著囚車結陣廝殺。此時車內業速布裏海道:“放我出來廝殺!”鄒淵鄒潤那肯信他的言語?隻顧與響馬廝殺。隻是看看那輪紅日漸漸西下,叔侄二人殺得勞累。二人迴身看時,周遭兵卒都死盡了。二人便知逃脫不得,隻有死命來鬥。卻被眾響馬亂搶槊死在路邊。鄒家好漢當年勇,難逃身死屍成雙。後人有詩歎道:
鄒家一對龍,義氣最多濃。
叔侄同心意,英雄愛逞兇。
行時征惡敵,有膽亮寒鋒。
生死亦相伴,遭難並體重。
武七見死了鄒淵鄒潤,就來搜刮屍體,隻在二人身上搜了些許銀兩出來。武七啐一口道:“都說大宋繁華,都是有錢人,卻這點兒錢財,不夠塞牙縫的。”說罷,掃興要走。隻聽囚車裏業速布裏海道:“好漢,且放我出來,我與你好的。”武七聽了,來至囚車前。打量一番業速布裏海,麵露疑惑,問道:“你是何人?有何好處給我?”業速布裏海微微一笑,說道:“我乃金國貴族,隻要好漢放我迴去,賞賜定然豐厚。”武七一聽,心中一動。然心中暗忖:“這廝若騙我怎地?”便來問道:“你如何保證所言不假?”業速布裏海連忙單手掏懷,說一聲道:“你且來看。”武七當即近身來看。有分教:好漢慘死好漢手,將軍再逃將軍命。不知業速布裏海要取何物,請聽下迴分解。
軍分兩路戰遼疆,妙計頻施奈爾忙。
易守難攻靈丘縣,屍山血海斷衷腸。
英雄好漢滿肝膽,再用奇謀賺戶邦。
多少生靈遭塗炭,雙龍縱死也堪狂。
話說業速布裏海鎮守靈丘縣,忽見一夥金國降兵,哭爹喊娘,覓子尋爺而來。裏海又於為首一個漢子聊得動心,見那漢子聲淚俱下,便道:“看這許多人如你所說,果真可憐,又是同族,怎能這般殘忍。況且任由你等在這裏呐喊,唯恐擾亂軍心。我這便收為己用,也好與秦明抵敵。放你等進來不妨,隻是莫再哭啼,擾亂軍心。”那漢子聞言,磕頭如搗蒜一般,忙不迭滿口答應。
業速布裏海當即傳令,教放開城門。那漢子見了,起身引眾入城。看看小半入得城裏來,那漢子覺得勢頭不對,暗忖一迴,便叫停步。城頭上裏海見狀,問道:“如何不進城來?”那漢子道:“將軍怎地不下城牆來迎?”業速布裏海心底明白,也不裝蒜,便哈哈大笑道:“你當我不知你?我卻見過,你正是那會使石子的蠻子左右的副將,如今扮作俺的同族來賺城門,我怎能放的過你!本要將你等盡數騙入城中,好甕中捉鱉,既然被你發現,便死在門前!”說了,就叫左右射箭下來。
那漢子不是別人,正是花項虎龔旺。當下龔旺見被識破了,忙教眾人躲入門樓下,占住大門,隻等大軍到此。業速布裏海看不見了。就叫下城牆來戰。登時紛紛揚揚,圍上來許多金兵。龔旺不意後退,喝一聲道:“死守城門,莫教他關了。”引眾來鬥。當下百十來人,死死占住城門。裏海大怒,教短兵相接。兩邊殺了一陣,見宋軍不退。那龔旺一夥因喬裝打扮降兵,因此既無戰甲,也無兵器,赤手空拳來打。早有金兵小校橫槍來鬥龔旺。龔旺身手矯健,躲過兩條槍,順勢夾在腋下,飛起一腳,踹翻那人。瞅見業速布裏海教親,就把手中長槍一擲,正中裏海左股。業速布裏海吃痛,哪敢近身?隻得先退了前軍,再教弓弩手圍住把箭射將來。這夥宋軍,因要占住城門,雖手無寸鐵,卻無一個逃跑,連同龔旺,紛紛被射死在城門樓下洞中。前赴後繼,就把身體堆成小山,卡住城門。可憐花項虎,萬箭穿身亡。有詩歎道:
輔佐英雄花項虎,常隨天捷擲鋼槍。
本來妙計開門戶,哪曉將軍死箭芒。
當下一片屍山血海,將那城門牢牢堵住,業速布裏海見勢不妙,急忙命令左右士兵前來清理屍體,準備關閉城門。左右眾多將士正忙不迭搬運宋軍屍首,忽聽得城樓上傳來一聲驚唿,有小校道:“大批宋軍已經趕到城下!”裏海聞言心中一驚,深知此門難以守住,於是也顧不得其他,帶領眾人匆匆從東門逃走了。
遠處秦明見賺開城門,心中大喜,引軍殺來。來至門前,隻見屍山血海,百十來人的屍身,就把大門堵住,金兵關也關不得。秦明等人在那門洞裏早見了龔旺屍首,被射的兩肋如猥,不似人形。張清、丁得孫兩個與龔旺最親,登時大怒,教左右搬開屍山,一發衝入城中。二人入城裏看時,早不見了金軍。迴來報說秦明:“我兄弟二人願死追金軍,為龔旺兄弟報仇!”裴宣勸道:“將軍萬萬不可,一來窮寇莫追,二來此地新占,須大軍防守才是。”張清怒道:“此仇怎能不報?”裴宣再勸道:“這廝從東門走了,想來是去飛狐縣了,那便遇著董平將軍,自然降服。縱使逃脫,還有公明兄長在彼,定為兄弟報仇。”二人無奈,隻得從命。秦明隻得一麵收攏軍隊,把這夥死士與龔旺一同埋葬,一麵與宋江報信,不必絮繁。
再說業速布裏海棄了城池,往東投飛狐縣夾穀烈俊處。正行之間,忽見兩肋來兩隊馬軍。裏海看了認軍旗,都是宋軍,一麵是花榮,一麵是孫立。裏海看罷大驚,忙教引軍迴馬。正迴身,又見兩隊步軍,再看認軍旗,還是宋軍,一麵是鄒淵,一麵是鄒潤。裏海又吃一驚,再教刺斜裏往北走,隻見兩隊馬軍趕到,看那認軍旗,依舊是宋軍,一麵是馬麟,一麵是燕順。裏海不敢北去,又望南來,卻在路上轉出一麵旌旗,上書:“虎軍大將董平”。旗下正是那雙槍將董平,左邊一個楊林相伴。業速布見四麵八方受敵,哪敢匹敵?當即教眾人下馬投降。有剛烈的金軍聞言,喝道:“俺生是大金的人,死是大金的鬼。怎能投降南蠻子?”業速布裏海勸道:“漢人有言:‘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我等隻是詐降,待到時機成熟,可裏應外合,一舉蕩平宋軍。”那些軍卒聞言,這才下馬受降。
董平見狀,謂楊林笑道:“軍師果然神機妙算,我等埋伏一夜,也算大有收獲。”楊林道:“這夥人既然投降,便引入營裏安頓。”於是一眾好漢就把業速布裏海一隊金兵分批次看押,都迴本寨。到寨下,朱武引其餘將領迎著,都入大帳裏來。
眾將紛紛坐定,上首董平,一旁朱武,左右眾將都在。當下朱武問道:“當時探馬報說:‘有金兵援軍從西麵到此。’我意定是靈丘守將敗逃而來。不知將軍勝了幾合?”董平道:“軍師妙算,隻是不曾爭鬥,這夥人馬見了俺的旗幟,當即下馬受降,也不容俺動手,確是無趣。”朱武道:“既如此,這夥人我自有用處。”董平便問何用。朱武道:“到時你隻把冷臉甩開,聽俺的言語便是。”董平頷首。說了,教兩個小校押業速布裏海到大帳內。那業速布裏海見這般景象,忙來磕頭,口喊:“將軍,饒小人一命。”董平一臉冷峻,怒目圓睜,拍案道:“你等戕我大宋軍民,殺我手足兄弟,怎能饒你?”業速布裏海聞言,嚇得抖若篩糠,急切來賠罪。朱武見了,心中暗喜:“卻是可用計了。”便道:“你若要活命,卻也不難,教你等人馬都投效於我,換了我宋軍衣物器械,賺開飛狐縣城門,也讓你做個將軍,如何?”業速布裏海聞言大喜,便道:“小人定當唯命是從。”朱武便教都歸花榮一部。花榮得令,帶了下去。
眾英雄見走了降將,都來問詢,孫立道:“我看這人不似忠良,怎能輕信?”朱武道:“將軍勿憂,你等隻需如此這般,這般如此。”孫立等聽了大喜。是夜,朱武教花榮引著業速布裏海到城下叫門。城上守將聽得,忙入城來報知夾穀烈俊。這個夾穀烈俊正是夾穀烈英胞弟,與兄長長相一般無二,最善使一雙短戟。當下夾穀烈俊聽了報說,笑道:“業速布這廝不鎮守靈丘,卻來俺的城池叫門,其中必有蹊蹺。”於是上城門來見了。城下業速布裏海使個心眼,就用金人言語道:“我被宋軍所擒,叫俺來賺開城門。還望將軍救一救則個。”夾穀烈俊亦用金人言語迴道:“你既然這般說,我怎能救你?”裏海道:“今夜暫且作罷,明日我再來叫門,你就佯裝開門,卻在兩側埋伏兵馬,到時一陣衝殺,必能大勝。”烈俊聞言大喜,乃從之。
那邊花榮聽不懂他二人的言語,就來問如何,裏海答道:“他說夜裏看不清來人,恐是佯裝,教我等明日白天再來。”花榮隻好作罷,引軍迴來與董平、朱武等人說了。朱武道:“正合我意。”於是次日天明,依舊是花榮引軍,卻未帶業速布裏海,獨自一人到城下叫門。城上看了,便叫開門。隻聽三通鼓響,大門敞開,湧出一隊金兵,為首正是夾穀烈俊。夾穀烈俊手搦兩把短戟,喝一聲道:“你的計謀早被俺看穿,還不下馬受降?”花榮大驚,迴馬便走。卻見左右許多人馬湧出,正是埋伏的軍士。花榮不管不顧,橫一條槍,從刺斜裏殺將出去,卻把大軍人馬留在這裏。夾穀烈俊大笑道:“兀那廝甚小李廣的蠻子,為了逃命,自家兵馬都不顧了。”說了揮大軍,三麵趕上來廝殺。都不一刻,隻聽對陣裏都是金人言語,哭爹喊娘,覓子尋爺。亂陣裏尋一個牙將道:“你等都是甚人?”那牙將哭道:“俺們都是業速布裏海的麾下。”夾穀烈俊大驚,才知上當,忙教左右止住廝殺。
二人正說之間,忽有小校來報:“宋軍從淶水東渡,繞道北門廝殺,守軍已然把持不住,求將軍增援。”夾穀烈俊恍然大悟,才道:“中宋軍調虎離山之計了!”忙引眾將迴馬穿城,望北門去。看看到了北門,就見一麵認軍旗,正是楊林、鮑旭的人馬在攻城。城下楊林見夾穀烈俊已到北門,急忙鳴金收兵。夾穀烈俊見狀,惱羞成怒,哪肯放過?當即開了城門來追。正追不過一二裏地,又有探馬來報:“那甚麽小李廣花榮的,又引軍殺迴南門來了!”夾穀烈俊這才明白,又中了聲東擊西之計。當下見狀,自知迴馬已不能堅守,隻得引軍退迴蔚州去了。原來朱武使了個連環計,教這夥金人南轅北轍,被耍的團團轉。有詩讚道:
調虎離山渾不知,擊南聲北曉才遲。
神機朱武奇謀展,妙計連珠是軍師。
當下花榮不費吹灰之力,取了飛狐縣。便來請董平、朱武等人到城內安頓。眾人都讚朱武計謀高遠。董平一麵放榜安民,一麵與宋江報捷。又把業速布裏海綁縛了,遣鄒淵、鄒潤先行,一同交付宋江處置。鄒淵、鄒潤領命去了。
且說鄒淵、鄒潤叔侄倆領了書信,又點起了十個排頭兵,四十個土兵。就把業速布裏海帶上囚車,一發往北宋江處去。行至半路,見大路邊一片林子,林中卻冒著炊煙。鄒淵心下生疑,對鄒潤說道:“這林子好生奇怪,莫不是有強人埋伏?我等還是小心為妙。”鄒潤認理。十二條漢子手提樸刀,小心翼翼而去,四十人護持囚車左右。一行人走的與林子近了,忽聽得一聲唿哨,隻見道路兩旁殺出一夥響馬,約有二三百人。為首的一人,身長八尺,燕頷虎須,手持一把大刀,攔住去路。此人乃是廣陵周遭的強人,姓武,沒個名字,隻因在家排行老七,本地人都喚他做武七,有個綽號叫卷土蟲。他帶領嘍囉們在此設伏,專門打劫過往行人。武七大聲喝道:“此路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從此過,留下買路財!”鄒淵怒喝:“大膽賊人,敢攔官軍去路!識相的快快讓開,否則休怪刀劍無情!”武七哈哈大笑:“你這幾個鳥人,也配稱官軍?縱使金兵遼將,宋皇天子,俺照樣劫他。”說罷,揮舞大刀,向鄒淵撲來。鄒潤見勢不妙,連忙上前迎戰。兩人刀來槍往,打得難解難分。
看看鬥了許多時,鄒淵鄒潤兩個正要取勝,隻聽看那武七忽地跳出圈子,發聲喊道:“小的們給我上!”左右許多人馬便往鄒淵鄒潤殺來。十二個人死命護住囚車,後麵四十人各自趕上,便圍著囚車結陣廝殺。此時車內業速布裏海道:“放我出來廝殺!”鄒淵鄒潤那肯信他的言語?隻顧與響馬廝殺。隻是看看那輪紅日漸漸西下,叔侄二人殺得勞累。二人迴身看時,周遭兵卒都死盡了。二人便知逃脫不得,隻有死命來鬥。卻被眾響馬亂搶槊死在路邊。鄒家好漢當年勇,難逃身死屍成雙。後人有詩歎道:
鄒家一對龍,義氣最多濃。
叔侄同心意,英雄愛逞兇。
行時征惡敵,有膽亮寒鋒。
生死亦相伴,遭難並體重。
武七見死了鄒淵鄒潤,就來搜刮屍體,隻在二人身上搜了些許銀兩出來。武七啐一口道:“都說大宋繁華,都是有錢人,卻這點兒錢財,不夠塞牙縫的。”說罷,掃興要走。隻聽囚車裏業速布裏海道:“好漢,且放我出來,我與你好的。”武七聽了,來至囚車前。打量一番業速布裏海,麵露疑惑,問道:“你是何人?有何好處給我?”業速布裏海微微一笑,說道:“我乃金國貴族,隻要好漢放我迴去,賞賜定然豐厚。”武七一聽,心中一動。然心中暗忖:“這廝若騙我怎地?”便來問道:“你如何保證所言不假?”業速布裏海連忙單手掏懷,說一聲道:“你且來看。”武七當即近身來看。有分教:好漢慘死好漢手,將軍再逃將軍命。不知業速布裏海要取何物,請聽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