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妙藥難醫冤業病,橫財不富命窮人。
虧心折盡平生福,行短天教一世貧。
生事事生君莫怨,害人人害汝休嗔。
得便宜處休歡喜,遠在兒孫近在身。
話說倪乾又施一計,原來是宋江曾用之計。叫一個與張先酷似的嘍囉,穿了他的衣甲,騎了他的馬匹,手搦他的兵器,引三五百嘍囉都換上宋軍行裝,下得山來。那裏沈春正在大寨等待消息,是一夜未眠,忽聞探馬報說:“張都監帶兵下山來了。”沈春聞報大喜,正出寨來迎,遠遠看見,心中定了,便道:“看樣哥哥事情成了。”忙叫左右打開寨門,又教手下人準備酒水飯食,便道:“快去準備,好犒勞哥哥辛苦。”下麵人去了。沈春就在門前不遠處張望,看那人近時,才知不是自家兄長張先。忙道:“那不是俺哥哥,你等放箭去射。”眾人各自疑慮,因這一波兵分不清真假,又不是沈春自己管下,因此犯難。一個小兵道:“方才教我等準備宴席,如今又叫我等射殺將軍,如何是好?”沈春怒道:“還不聽命麽!”說著,抽弓搭箭,先射一支箭去,那箭正射翻一個嘍囉。眾人才慌忙來射箭,誰知才射了一輪,那兵馬早到跟前。沈春見自家軍卒不成陣勢,知道勢頭不好,便引大軍穿營而過,都迴清風寨裏去。那嘍囉見宋軍都走,把手一招,四下裏都來搶奪軍需。可惜剛做好的美酒肴饌,都進了土匪的肚囊。蔣哉又謂那扮張先的嘍囉道:“你且去他州府門前逛一遭,就說:‘俺張先投靠清風山了。’”那嘍囉得令便引小兵去了。
隻說沈春馬不停蹄,一路迴到清風寨裏,早有陳無忌接著,沈春與文知寨說了備細,陳無忌聽得心驚肉跳,不知所措。沈春道:“哥哥陷在山寨,我定要去救。”說了,又要調撥本部人馬去救張先。陳無忌一來怕走了沈春,更不能抵擋,二來是怕擅自用兵,連累自己,便攔著道:“將軍怎可亂動兵馬,需得上報州府,再作計議。”沈春怒道:“若層層上報,何時下得命令來?到時恐我哥哥早做了那山賊的醒酒湯!”陳無忌道:“隻是沒有命令,上頭怪罪下來,又將如何?”沈春聞言,辯駁道:“我哥哥來時說了,教我輔佐之,如今用兵也算有他一條將令!”陳無忌先是一怔,後咬牙拍案道:“你若去時,我定當參你一本,平日裏好言好氣,你也不懼我了,將軍可別忘了,我才是正知寨。”沈春聽要參本,便不敢再說,隻得憋屈去了。
且說張先一覺直睡到午後方醒。他跳將起來,洗漱罷,便欲下山。倪乾便來相留道:“張都監,且吃午飯動身,送下山去。”張先不肯。倪乾無奈,隻得取出頭盔、衣甲與張先披掛了,牽過那匹馬來,並冷豔鋸,先叫人在山下伺候。倪乾又來與張先道:“我已然要送張都監下山,不知官府能否放過我等。”張先道:“這個不妨,我且迴去與知府相公說了,看看能否詔安你這一處,到時你我同朝為官也好相聚。”倪乾道:“最好。”便親請張先下山。張先一人離了清風山,先到山下寨裏看了,不見一人,心中有三五猜忌,就取路飛奔青州來。到得十裏路頭,遠遠地望見煙塵亂起,又是沒有一個人來往。張先見了,心中更有八分疑忌。到得城外看時,原來舊有數百人家,卻都被火燒做白地,一片瓦礫場上,橫七豎八,殺死的男子婦人,不計其數。張先看了大驚道:“這般場景莫不是有詐?”。打那匹馬在瓦礫場上跑到城邊,大叫開門時,隻見門邊吊橋高拽起了,都擺列著軍士旌旗,擂木炮石。二人勒著馬,張先大叫道:“城上放下吊橋,度我入城。”城上早有人看見是張先,便擂起鼓來,呐著喊。張先叫道:“我是張都監,如何不放我入城?”隻見新任知府立在城上女牆邊,大喝道:“反賊!你如何不識羞恥!清晨你引人馬來打城子,把許多好百姓殺了,又把許多房屋燒了。今日兀自又來賺哄城門。朝廷須不曾虧負了你,你這廝倒如何行此不仁!自差人奏聞朝廷去了,早晚拿住你時,把你這廝碎屍萬段!”張先大叫道:“相公差矣。豈不聞前番秦明之無奈乎?”知府喝道:“你敢自比秦明?還是把本官比作慕容嚴達?秦明上得梁山做了反賊,如今雖受招安,也一身恥辱難洗;慕容那廝不明是非,慘遭橫死,你是在說本官不及慕容,也要來汙蔑你麽?”張先道:“相公明斷,我絕非叛臣賊子!”州府道:“休說,陳無忌方才上表,我已看了,沈春作為副知寨,擁兵自重,他要擅自調兵遣將,明言要打山寨。我知你與沈春關係匪淺,沈春又是土匪招安,若不是陳知寨調遣,此次定是要投奔上山入夥,你二人休要再誆騙本官。”張先聞言性急道:“你這知府大人如何這般猜忌人心!”州府也不理會,張先分說不得,隻叫得苦屈。城上弩箭如雨點般射將下來,張先隻得迴避。看見遍野處火焰尚兀自未滅。
張先迴馬在瓦礫場上,恨不得尋個死處。肚裏尋思了半晌,縱馬再迴舊路。行不得十來裏,隻見林子裏轉出一夥人馬來。當先馬上坐著一條好漢,不是別人,正是鐵算盤倪乾。隨從一二百小嘍囉。倪乾在馬上欠身道:“張都監何不迴青州,又要去投何處去?”張先見問,怒氣道:“你這廝明知故問,我以你待我不薄,本想幫助些許,不曾想你如此歹毒,今日便與你拚個死活!”催馬要打,倪乾迴身便走。張先最怒,滿背麒麟怒成花色,隻是盔甲遮蓋,不曾見得。倪乾直竄入深山。張先早紅了眼,不管不顧,便追了進來。卻不見倪乾人馬。張先穩定心神,恐再中計,便尋思道:“這裏是他的地盤,不知有甚埋伏機關,需先出了林子再作計議。”便就尋路而出。張先一人一馬在山間轉來轉去,卻見一處山亭,見亭內無人,隻有一頓酒肴饌食。張先本就睡醒後並未進食,見這一亭石桌上,盡是佳肴,便跟前下馬。張先見狀,本都饑腸轆轆,不顧一切,就來吃食。
隻見張先甩開腮幫子,撩起後槽牙,酒肉如長江流水,飯菜似風卷殘雲,祭了五髒廟。張先吃的正歡,忽聞四周聲動。張先起身看時,又是倪乾、蔣哉二人。不待張先動作,隻見倪乾、蔣哉二人撲通跪下,開話道:“都監休怪。昨日因留都監在山,堅意不肯。小弟方才定出這條計來,叫小卒似都監模樣的,卻穿了足下的衣甲、頭盔,騎著那馬,橫著冷豔鋸,直奔青州城下,點撥紅頭子殺人。各個小校帶領五十餘人助戰。隻做都監去家中取老小,才知都監孑然一人。因此殺人放火,把張都監家資都帶上山來,先絕了都監歸路的念頭。今日眾人特地請罪!”張先見說了,怒氣於心。欲待要和倪乾、蔣哉二人廝並,卻又自肚裏尋思。一則是上界星辰契合;二乃被他們軟困,以禮待之;三則他們人多,又怕敵不過,也不敢如何,隻是又納不下這口氣,便說道:“你們弟兄雖是好意要留某家,隻是害得我忒毒些個,斷送了某家半生前程。”倪乾答道:“不恁地時,兄長如何肯死心塌地。雖然沒了官府前程,但在山中落草,也算逍遙自在。見今兄長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豈不快哉。”張先見倪乾、蔣哉雖如此相敬相愛,然恨意未消,故不相受,道:“不可,隻求各位放我自去便罷。”倪乾見苦留不住,道:“都監且暫住時日,再做計較。”張先無可奈何,隻得答應,如此都迴山寨裏去了。
眾人都到山寨,倪乾讓張先在居中坐了,自己上首,蔣哉肩下。倪乾又教嘍囉抬上一堆箱盒,便道:“張都監家資都在此處,我等並未動一分。”蔣哉道:“哥哥,我等真心相求,就請哥哥做了大寨主。”張先也不言語,倪乾就叫大吹大擂飲酒,商議打清風寨一事。張先尋思一迴,道:“這事容易,不須二位弟兄費心。陳無忌並無本事,沈春那人亦是治下,二者是張先與他有再造之恩,三乃和我過的最好。明日我便先去叫開柵門,一席話說他入夥投降,就取了當地金銀如何?”倪乾大喜道:“若得張都監如此慨然,卻是多幸多幸!”蔣哉道:“我等做下此等事情,官軍定不饒我等,卻做怎地?”倪乾笑道:“如今兩籌好漢都要落草,我觀青州大將者幾無,此事不需憂慮,若我等不能抵敵,也可聯合三山,同出一力,無妨。”眾人稱讚,隻就當日商量定了,筵席散了,各自歇息。次日早起來,吃了早膳,都各各披掛了。張先上馬,拿了冷豔鋸,先下山來,飛奔清風鎮來。
卻說陳無忌自到清風鎮上,發放鎮上軍民,點起寨兵,曉夜提防,牢守柵門,又不敢出戰,累累使人探聽,不見青州調兵策應。當日隻聽得報道:“柵外有張都監獨自一騎馬到來,叫開柵門。”陳無忌聽了,也沒個主意,隻好請沈春到此商議。沈春道:“既然哥哥迴來,且迎上便知。”於是兩個便上馬飛奔門邊看時,果是一人一騎,又無伴當。沈春便叫開柵門,放下吊橋,迎接張都監入來。陳無忌道:“不可,如今他已然落草,我等怎能通敵?”沈春聞言,正要發怒。門外張先道:“我有要事要說,我一人,定傷不得你。”不待陳無忌搭話,沈春早放開城門。陳無忌不得已,三人直到大寨公廳前下馬。請上廳來敘禮罷,沈春便問道:“兄長緣何單騎到此?”張先當下先說了損折軍馬,後說:“清風山寨主鐵算盤倪乾用計留我,我自謀不如人,卻也恨新任知府那賊子,不分青紅皂白,告我謀反叛逆。我如今見在清風山上,倪乾、蔣哉二人強留我在山寨入了夥,我卻不肯。隻說是來尋你歸降,才得脫身出來。”沈春答道:“也好,殺了官兵上山落草,也不受他鳥氣!”陳無忌聽得,嚇得哆裏哆嗦,抖若篩糠。張先道:“兄弟需三思而行,若要落草,也可去清風山。”沈春又道:“我若隨了他們去,兄長卻尋何處?”張先道:“見如今我單不願上山,兄弟不必管我,我自有說到處。”沈春道:“我與兄長性命相交,怎能棄之而去,兄長既已願走,小弟定然相隨。”沈春又來問陳無忌,陳無忌道:“我與知州就親,就算有些許過失,不至於落草,你二人自去,我不阻攔就是了。”沈春沒好氣道:“你倒是敢!”張先、沈春、陳無忌三個正在公廨內商量起身,隻見寨兵報道:“有兩路軍馬鳴鑼擂鼓,殺奔鎮上來。”張先、沈春、陳無忌聽得,都上了馬,前來迎敵軍馬。到得柵門邊望時,隻見塵土蔽日,殺氣遮天。
當下張先、沈春、陳無忌三個到柵門外看時,望見兩路來的軍馬,卻好都到。一路是倪乾,一路是蔣哉,各帶三百餘人。張先道:“他們即來,我即走也。”說了便走,沈春道:“我隨哥哥去也,陳知寨好自為之。”言畢,隨張先遠遁,隻留下陳無忌一人。陳無忌哪敢抵敵?隻得領親信棄寨而走。
剩餘兵卒見走了三個當官的,哪敢抵抗。便放下吊橋,大開柵門,迎接兩路人馬都到鎮上,小嘍囉盡把應有家私,金銀財物寶貨之資,都裝上車子,再有馬匹牛羊,盡數牽了。內有清風鎮上人數,都發還了。眾多好漢收拾已了,一行人馬離了清風鎮,都迴到山寨裏去。唯獨張先、沈春從小路去了,不知所蹤。有教是:兩路軍兵投鎮上,雙人對馬離山去。畢竟張先、沈春去了何處?且聽下迴分解。
妙藥難醫冤業病,橫財不富命窮人。
虧心折盡平生福,行短天教一世貧。
生事事生君莫怨,害人人害汝休嗔。
得便宜處休歡喜,遠在兒孫近在身。
話說倪乾又施一計,原來是宋江曾用之計。叫一個與張先酷似的嘍囉,穿了他的衣甲,騎了他的馬匹,手搦他的兵器,引三五百嘍囉都換上宋軍行裝,下得山來。那裏沈春正在大寨等待消息,是一夜未眠,忽聞探馬報說:“張都監帶兵下山來了。”沈春聞報大喜,正出寨來迎,遠遠看見,心中定了,便道:“看樣哥哥事情成了。”忙叫左右打開寨門,又教手下人準備酒水飯食,便道:“快去準備,好犒勞哥哥辛苦。”下麵人去了。沈春就在門前不遠處張望,看那人近時,才知不是自家兄長張先。忙道:“那不是俺哥哥,你等放箭去射。”眾人各自疑慮,因這一波兵分不清真假,又不是沈春自己管下,因此犯難。一個小兵道:“方才教我等準備宴席,如今又叫我等射殺將軍,如何是好?”沈春怒道:“還不聽命麽!”說著,抽弓搭箭,先射一支箭去,那箭正射翻一個嘍囉。眾人才慌忙來射箭,誰知才射了一輪,那兵馬早到跟前。沈春見自家軍卒不成陣勢,知道勢頭不好,便引大軍穿營而過,都迴清風寨裏去。那嘍囉見宋軍都走,把手一招,四下裏都來搶奪軍需。可惜剛做好的美酒肴饌,都進了土匪的肚囊。蔣哉又謂那扮張先的嘍囉道:“你且去他州府門前逛一遭,就說:‘俺張先投靠清風山了。’”那嘍囉得令便引小兵去了。
隻說沈春馬不停蹄,一路迴到清風寨裏,早有陳無忌接著,沈春與文知寨說了備細,陳無忌聽得心驚肉跳,不知所措。沈春道:“哥哥陷在山寨,我定要去救。”說了,又要調撥本部人馬去救張先。陳無忌一來怕走了沈春,更不能抵擋,二來是怕擅自用兵,連累自己,便攔著道:“將軍怎可亂動兵馬,需得上報州府,再作計議。”沈春怒道:“若層層上報,何時下得命令來?到時恐我哥哥早做了那山賊的醒酒湯!”陳無忌道:“隻是沒有命令,上頭怪罪下來,又將如何?”沈春聞言,辯駁道:“我哥哥來時說了,教我輔佐之,如今用兵也算有他一條將令!”陳無忌先是一怔,後咬牙拍案道:“你若去時,我定當參你一本,平日裏好言好氣,你也不懼我了,將軍可別忘了,我才是正知寨。”沈春聽要參本,便不敢再說,隻得憋屈去了。
且說張先一覺直睡到午後方醒。他跳將起來,洗漱罷,便欲下山。倪乾便來相留道:“張都監,且吃午飯動身,送下山去。”張先不肯。倪乾無奈,隻得取出頭盔、衣甲與張先披掛了,牽過那匹馬來,並冷豔鋸,先叫人在山下伺候。倪乾又來與張先道:“我已然要送張都監下山,不知官府能否放過我等。”張先道:“這個不妨,我且迴去與知府相公說了,看看能否詔安你這一處,到時你我同朝為官也好相聚。”倪乾道:“最好。”便親請張先下山。張先一人離了清風山,先到山下寨裏看了,不見一人,心中有三五猜忌,就取路飛奔青州來。到得十裏路頭,遠遠地望見煙塵亂起,又是沒有一個人來往。張先見了,心中更有八分疑忌。到得城外看時,原來舊有數百人家,卻都被火燒做白地,一片瓦礫場上,橫七豎八,殺死的男子婦人,不計其數。張先看了大驚道:“這般場景莫不是有詐?”。打那匹馬在瓦礫場上跑到城邊,大叫開門時,隻見門邊吊橋高拽起了,都擺列著軍士旌旗,擂木炮石。二人勒著馬,張先大叫道:“城上放下吊橋,度我入城。”城上早有人看見是張先,便擂起鼓來,呐著喊。張先叫道:“我是張都監,如何不放我入城?”隻見新任知府立在城上女牆邊,大喝道:“反賊!你如何不識羞恥!清晨你引人馬來打城子,把許多好百姓殺了,又把許多房屋燒了。今日兀自又來賺哄城門。朝廷須不曾虧負了你,你這廝倒如何行此不仁!自差人奏聞朝廷去了,早晚拿住你時,把你這廝碎屍萬段!”張先大叫道:“相公差矣。豈不聞前番秦明之無奈乎?”知府喝道:“你敢自比秦明?還是把本官比作慕容嚴達?秦明上得梁山做了反賊,如今雖受招安,也一身恥辱難洗;慕容那廝不明是非,慘遭橫死,你是在說本官不及慕容,也要來汙蔑你麽?”張先道:“相公明斷,我絕非叛臣賊子!”州府道:“休說,陳無忌方才上表,我已看了,沈春作為副知寨,擁兵自重,他要擅自調兵遣將,明言要打山寨。我知你與沈春關係匪淺,沈春又是土匪招安,若不是陳知寨調遣,此次定是要投奔上山入夥,你二人休要再誆騙本官。”張先聞言性急道:“你這知府大人如何這般猜忌人心!”州府也不理會,張先分說不得,隻叫得苦屈。城上弩箭如雨點般射將下來,張先隻得迴避。看見遍野處火焰尚兀自未滅。
張先迴馬在瓦礫場上,恨不得尋個死處。肚裏尋思了半晌,縱馬再迴舊路。行不得十來裏,隻見林子裏轉出一夥人馬來。當先馬上坐著一條好漢,不是別人,正是鐵算盤倪乾。隨從一二百小嘍囉。倪乾在馬上欠身道:“張都監何不迴青州,又要去投何處去?”張先見問,怒氣道:“你這廝明知故問,我以你待我不薄,本想幫助些許,不曾想你如此歹毒,今日便與你拚個死活!”催馬要打,倪乾迴身便走。張先最怒,滿背麒麟怒成花色,隻是盔甲遮蓋,不曾見得。倪乾直竄入深山。張先早紅了眼,不管不顧,便追了進來。卻不見倪乾人馬。張先穩定心神,恐再中計,便尋思道:“這裏是他的地盤,不知有甚埋伏機關,需先出了林子再作計議。”便就尋路而出。張先一人一馬在山間轉來轉去,卻見一處山亭,見亭內無人,隻有一頓酒肴饌食。張先本就睡醒後並未進食,見這一亭石桌上,盡是佳肴,便跟前下馬。張先見狀,本都饑腸轆轆,不顧一切,就來吃食。
隻見張先甩開腮幫子,撩起後槽牙,酒肉如長江流水,飯菜似風卷殘雲,祭了五髒廟。張先吃的正歡,忽聞四周聲動。張先起身看時,又是倪乾、蔣哉二人。不待張先動作,隻見倪乾、蔣哉二人撲通跪下,開話道:“都監休怪。昨日因留都監在山,堅意不肯。小弟方才定出這條計來,叫小卒似都監模樣的,卻穿了足下的衣甲、頭盔,騎著那馬,橫著冷豔鋸,直奔青州城下,點撥紅頭子殺人。各個小校帶領五十餘人助戰。隻做都監去家中取老小,才知都監孑然一人。因此殺人放火,把張都監家資都帶上山來,先絕了都監歸路的念頭。今日眾人特地請罪!”張先見說了,怒氣於心。欲待要和倪乾、蔣哉二人廝並,卻又自肚裏尋思。一則是上界星辰契合;二乃被他們軟困,以禮待之;三則他們人多,又怕敵不過,也不敢如何,隻是又納不下這口氣,便說道:“你們弟兄雖是好意要留某家,隻是害得我忒毒些個,斷送了某家半生前程。”倪乾答道:“不恁地時,兄長如何肯死心塌地。雖然沒了官府前程,但在山中落草,也算逍遙自在。見今兄長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豈不快哉。”張先見倪乾、蔣哉雖如此相敬相愛,然恨意未消,故不相受,道:“不可,隻求各位放我自去便罷。”倪乾見苦留不住,道:“都監且暫住時日,再做計較。”張先無可奈何,隻得答應,如此都迴山寨裏去了。
眾人都到山寨,倪乾讓張先在居中坐了,自己上首,蔣哉肩下。倪乾又教嘍囉抬上一堆箱盒,便道:“張都監家資都在此處,我等並未動一分。”蔣哉道:“哥哥,我等真心相求,就請哥哥做了大寨主。”張先也不言語,倪乾就叫大吹大擂飲酒,商議打清風寨一事。張先尋思一迴,道:“這事容易,不須二位弟兄費心。陳無忌並無本事,沈春那人亦是治下,二者是張先與他有再造之恩,三乃和我過的最好。明日我便先去叫開柵門,一席話說他入夥投降,就取了當地金銀如何?”倪乾大喜道:“若得張都監如此慨然,卻是多幸多幸!”蔣哉道:“我等做下此等事情,官軍定不饒我等,卻做怎地?”倪乾笑道:“如今兩籌好漢都要落草,我觀青州大將者幾無,此事不需憂慮,若我等不能抵敵,也可聯合三山,同出一力,無妨。”眾人稱讚,隻就當日商量定了,筵席散了,各自歇息。次日早起來,吃了早膳,都各各披掛了。張先上馬,拿了冷豔鋸,先下山來,飛奔清風鎮來。
卻說陳無忌自到清風鎮上,發放鎮上軍民,點起寨兵,曉夜提防,牢守柵門,又不敢出戰,累累使人探聽,不見青州調兵策應。當日隻聽得報道:“柵外有張都監獨自一騎馬到來,叫開柵門。”陳無忌聽了,也沒個主意,隻好請沈春到此商議。沈春道:“既然哥哥迴來,且迎上便知。”於是兩個便上馬飛奔門邊看時,果是一人一騎,又無伴當。沈春便叫開柵門,放下吊橋,迎接張都監入來。陳無忌道:“不可,如今他已然落草,我等怎能通敵?”沈春聞言,正要發怒。門外張先道:“我有要事要說,我一人,定傷不得你。”不待陳無忌搭話,沈春早放開城門。陳無忌不得已,三人直到大寨公廳前下馬。請上廳來敘禮罷,沈春便問道:“兄長緣何單騎到此?”張先當下先說了損折軍馬,後說:“清風山寨主鐵算盤倪乾用計留我,我自謀不如人,卻也恨新任知府那賊子,不分青紅皂白,告我謀反叛逆。我如今見在清風山上,倪乾、蔣哉二人強留我在山寨入了夥,我卻不肯。隻說是來尋你歸降,才得脫身出來。”沈春答道:“也好,殺了官兵上山落草,也不受他鳥氣!”陳無忌聽得,嚇得哆裏哆嗦,抖若篩糠。張先道:“兄弟需三思而行,若要落草,也可去清風山。”沈春又道:“我若隨了他們去,兄長卻尋何處?”張先道:“見如今我單不願上山,兄弟不必管我,我自有說到處。”沈春道:“我與兄長性命相交,怎能棄之而去,兄長既已願走,小弟定然相隨。”沈春又來問陳無忌,陳無忌道:“我與知州就親,就算有些許過失,不至於落草,你二人自去,我不阻攔就是了。”沈春沒好氣道:“你倒是敢!”張先、沈春、陳無忌三個正在公廨內商量起身,隻見寨兵報道:“有兩路軍馬鳴鑼擂鼓,殺奔鎮上來。”張先、沈春、陳無忌聽得,都上了馬,前來迎敵軍馬。到得柵門邊望時,隻見塵土蔽日,殺氣遮天。
當下張先、沈春、陳無忌三個到柵門外看時,望見兩路來的軍馬,卻好都到。一路是倪乾,一路是蔣哉,各帶三百餘人。張先道:“他們即來,我即走也。”說了便走,沈春道:“我隨哥哥去也,陳知寨好自為之。”言畢,隨張先遠遁,隻留下陳無忌一人。陳無忌哪敢抵敵?隻得領親信棄寨而走。
剩餘兵卒見走了三個當官的,哪敢抵抗。便放下吊橋,大開柵門,迎接兩路人馬都到鎮上,小嘍囉盡把應有家私,金銀財物寶貨之資,都裝上車子,再有馬匹牛羊,盡數牽了。內有清風鎮上人數,都發還了。眾多好漢收拾已了,一行人馬離了清風鎮,都迴到山寨裏去。唯獨張先、沈春從小路去了,不知所蹤。有教是:兩路軍兵投鎮上,雙人對馬離山去。畢竟張先、沈春去了何處?且聽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