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經敗心中恨,憑言激將魂。


    堤前聽霹靂,白馬斷河渾。


    湖內潛龍出,波濤摧玉門。


    金謀無施處,一戰倒乾坤。


    隻說李俊與太湖四雄飲酒論事,自是英雄惜英雄,都來結義。大夥結義完備,又來議事,單廷圭道:“方貌又不肯出戰,城池四麵是水,無路可攻,舟船港狹難以進,隻似此怎得城子破?”費保道:“哥哥寬心。蘇州最不缺的便是這水,不曾問:‘關雲長水淹七軍’麽?”李俊聞言大喜。費保說出備細道:“我知蘇州城外有處河堤勢高,最為險要。但重兵把守,不知如何對付?”李俊道:“這不妨事,我遣人與公明哥哥說,教哥哥調兵來援。”單廷圭道:“此事我去,順便調集五百聖水精兵前來決堤。待江湖之水大漲,再教諸位率水軍攻城。”李俊思忖半刻道:“白天不能行事,隻兩日後夜裏行動。”幾個商議已了。來送單廷圭迴去。


    隻說單廷圭迴去報知宋江,宋江急忙排軍,吳用道:“關勝、徐寧、宣讚、郝思文,從水路繞道,第二日傍晚搦戰東門,隻許敗不許勝,若將敵軍引出便成。”關勝等領命去了。吳用又道:“朱仝、雷橫、穆弘、薛永、鄭天壽埋伏南門,敵軍必然從此敗退,隻要拿下賊軍首將方貌,便是大功一件。”朱仝等人領命去了。宋江道:“西門自有李俊前往,隻是河堤之處最為緊要,軍師如何用兵?”吳用頻頻側目秦明,乃道:“花榮賢弟心思細些,他去放心。”那裏秦明早憋了一口氣,誓要報仇。拍案而起道:“軍師怕我再中詭計麽?”吳用道:“將軍不要動氣,小可隻恐將軍傷勢未愈,大軍尚未齊備。”話音未落秦明急忙道:“軍師好小看人!我早已痊愈,受傷士卒盡都更換,留下來的都要報仇,軍師這樣用兵不明,好不教眾將士心寒!”宋江見秦明如此激憤,也勸道:“當日絕非將軍之過,都是愚兄心急。”秦明道:“小弟不怪哥哥,隻可恨方貌那廝詭計多端。小弟隻求哥哥給個機會,讓小弟一雪前恥。”言畢剪拂。宋江連忙扶起,側目來看軍師吳用。吳用拂須,微微點頭。宋江便知其意,乃道:“秦將軍還是去求軍師如何?”秦明又來握住軍師一臂,複說前言。吳用道:“既然秦將軍執意要去,就同花榮一起領軍,前往河堤,務必攻下,趁第二日夜決堤,不得有誤。”秦明拱手謝道:“多謝大哥、軍師信任!末將必不負所托!”花榮也抱拳道:“秦將軍英勇可嘉,我自當竭力相助。”吳用又道:“水火二將也去,決堤之事,少不得這二人。”四人轉身離去,點齊軍馬,輕裝簡從,星夜開往河堤。此一路上,秦明暗自咬牙切齒,定要一雪前恥。而花榮則心事重重,擔心秦明報仇心切,反而誤了大事。便來尋秦明道:“將軍不可意氣用事,小心駛得萬年船。”秦明道:“我豈會不知,這次定然不中他埋伏。”一路上便無他話,隻是小心行事。


    次日,幾人行至離河堤隻有數裏遠近,秦明望見左右地勢平坦,樹林茂密,傳下軍令,安營紮寨,小心造飯。花榮道:“如何不再行幾裏地?”秦明道:“敵軍必有防備,若離得太近,恐被發現。”花榮等都認其理,乃從之。秦明又派精幹細作,去探虛實。不銷一日,都來報說:“河堤兩側岸邊各有一個寨子,裏麵五百來人,都是步兵。河堤上每半個時辰都有一隊軍兵守備。”秦明來問眾人道:“諸位將軍,如此該如何用兵?”花榮思考片刻,獻計道:“可先派一隊人馬從上遊渡河,乘機偷襲另一寨,這邊也派遣一路打他寨子,兩處同時廝殺,一起殺到堤上便了。”秦明聞言道:“此計甚妙。”遂安排花榮、單廷圭帶領一半士兵乘船從上遊渡河進攻左側寨子,自己並魏定國則率領其他人馬從右側陸路突襲。


    是夜,月隱星稀。花榮、單廷圭隊悄悄靠近左邊寨子,發起突然攻擊。守軍被殺個措手不及,急忙向河堤求援。秦明見狀,立即下令攻打右邊寨子。守軍遭到兩麵夾擊,很快抵擋不住,紛紛潰散。秦明乘勝追擊,一舉殺敗河堤上守軍,見了一將,正是衛忠。原來方貌遣衛忠把守這一處要地。秦明大笑,便來廝殺,無數合,一棍把衛忠打落水裏,衛忠雖然會水,然河流湍急,被衝入湖內,不知去向。秦明也不管他,便與花榮兩軍會合。單廷圭命人挖填河道,隻為把水引入蘇州城。魏定國埋好火藥。不一時,兩邊齊備,隻聽一聲巨響,河堤崩塌。河水一股腦灌入低矮河道。大水都往蘇州方向奔騰。秦明道:“花將軍且迴去報知公明哥哥,我隨水火二將乘船去助李俊廝殺。”花榮勸了一會,秦明不聽。花榮歎道:“也好,將軍一路小心。”便率一二百人迴營不提。


    先不說秦明如何進兵,隻把時日說到第二日黃昏時分,看看日落西山。關勝帶領自家士卒也不騎馬,隻乘大小船隻都到東門來打城子,早驚動了方貌。那甚麽三大王方貌正在府中計議,忽有探馬來報說:“有人來攻城,正在東門外湖上。”方貌忙問是何人,探馬道:“隻看到認軍旗上寫‘五虎大將關勝’的字樣。”方貌聽了關勝的名字,心下一驚。早有飛龍大將軍劉贇上前道:“大王不必驚慌,小將願率兵迎敵。”方貌見是劉贇,心下大安,乃從之,便命劉贇出東門迎敵。方貌自領官員上城樓觀望。


    隻說劉贇引著飛熊大將軍徐方、飛豹大將軍郭世廣、飛天大將軍鄔福,帶大軍三千,出了東門。乘船來到一片廣闊水麵,周遭也無蘆葦,也無港汊,就這裏一字排開陣勢。望見關勝大軍較近,便用弓箭射住陣腳。關勝見敵勢洶洶,亦擺開陣勢,兩軍對壘。劉贇上前道:“關將軍別來無恙?”關勝道:“將軍掛念。”兩人寒暄幾句。關勝道:“就如那日,我等不對兵,隻對將如何?”劉贇道:“求之不得。”兩個迴陣裏說了,那裏郭世廣心切,舞金戈率先出船,這邊郝思文挺樸刀趕上,兩隻船撞在一起,兩個人接舷近戰,鬥過十數合,不分勝負。郝思文賣個破綻,把郭世廣讓近身來,拽起樸刀直劈天靈蓋。郭世廣橫戈來擋,戈柄卻被劈個稀爛。郭世廣大驚,丟了兩節戈,迴船便走。郝思文亦迴本陣。那裏惹惱了劉贇英豪,挺鳳嘴刀出陣。關勝見了,也親自來戰。兩個鬥了十餘迴合,不分勝負。忽然關勝大喊道:“啊也。”踉踉蹌蹌迴船便走。劉贇見狀,心思道:“莫非這關勝不會水戰?”心思定了,就來追趕。那裏徐方、鄔福兩個見了,恐大哥有失,都來引船隻跟上。這邊徐寧,宣讚便來擋住。徐寧使鉤鐮沁金槍,來戰徐方;徐方用三尖兩刃刀。要鬥徐寧。鄔福舞丈八蛇矛,來鬥宣讚;宣讚挺大杆鋼刀,去對鄔福。四個捉對廝殺,各鬥了二十餘合,徐寧、宣讚都迴船便走,尋關勝去處。徐方、鄔福帶兵來追,相去都到岸邊。關勝等棄船上岸而走,劉贇等亦上岸追趕,直去三五裏遠近。


    城上方貌一眾看了,有軍師金聖歎大唿:“不好,中計了。”方貌乃問其理,金聖歎道:“我看關勝似有詐敗,恐三位將軍中敵人埋伏。”方貌大悟,乃派飛虎大將軍張威引兵去援。張威栓附馬匹引兵出城,先上船渡水靠岸,引下一軍騎兵,上馬都去尋劉贇等。不銷一刻,忽聞西湖一處炸響。三大王方貌聽的火炮接連響,迴想前日經曆,驚的魂不附體。金聖歎暗忖道:“火炮甚猛,水必能侵,當思進退。”正思慮間,各門守將聽得炮響,各引兵奔城中來。西門守軍來報:“西湖大漲,大水漫過城門入城裏來,又有一隊船隻都到城下。”方貌聞言大怒,嗬斥金聖歎道:“方才你說中計,我看如今才是中計!中了宋江調虎離山之計也!”金聖歎聞言拜倒,頻頻叩首道:“小人知錯,見如今不是論理的時候,應趁水勢未達,尚有餘地先從撤退。”方貌急道:“從何處突圍為好?”正商議間,蘇州城內鼎沸起來,正不知多少宋軍順著水勢破開南門入城。李俊引著費保四人,二童接住秦明三人,都入城裏來巷戰。南軍漫散,各自逃生。眾將見了都驚,金聖歎道:“我軍五員大將都在城外,昌盛將軍有傷在身,如今又水淹城池,大軍已然不能固守,我觀南門軍少,又通大陸,可望南門而走。”方貌認理,率眾穿城望南門便走。


    且說三大王方貌急急披掛上馬,引了五七百鐵甲軍,奪路待殺出南門。將出南門不遠,便見有三彪人馬殺出,團團圍住前路。看時:左邊是朱仝挺樸刀;右邊是雷橫仗鋼刀,中間是穆弘舞長槍。三人後麵都引一眾步兵。三軍早埋伏好了,望見方貌出城,都來廝殺。殺得鐵甲軍東西亂竄,四散奔走。方貌抵擋不住,獨自躍馬再迴府來。小巷裏又撞出薛永來,掄起趕棒打將來。方貌鬥了三五合,不敢戀戰,縱馬上了烏鵲橋。誰料橋下轉出鄭天壽,挺樸刀趕上,一刀掠斷了馬腳,方貌倒攧將下來。被鄭天壽叫人綁縛了徑來中軍,參見宋公明請功。原來薛永、鄭天壽早就混入城裏來了,因此在這兩處埋伏。金聖歎見方貌被擒,自知大事不妙,便作起障眼法來,連人帶馬登時消失。眾人見時,早不見了蹤跡。昌盛望見大勢已去,要來投降,郭世廣來勸阻道:“隻要一力拚殺出去,或可有救。”昌盛不得已,率大軍望北而走,還未出城,正遇見李俊帶水兵入城廝殺,兩個爭鬥。大水此時已然沒過馬腿,昌盛轉身不及,被李俊刺下馬來綁縛了。昌盛要尋郭世廣,卻早不見了蹤影。後麵宋江得知前軍大勝,擒拿賊首方貌,大喜過望,引中軍都來進城。令諸將各自去城裏搜殺南軍,盡皆捉獲。


    宋江到王府坐下,便傳下號令,休教殺害良民百姓。一麵教水軍前去修補河堤,一麵在城中救水。便出安民文榜,曉諭軍民。次後聚集諸將,到府請功。已知鄭天壽擒了方貌、李俊擒了昌盛。其餘都擒得牙將,解來請功。宋江把方貌叫到堂前,方貌見了,屹立不倒,早惹怒了沒遮攔穆弘,上前一腳踹著膝窩。方貌吃痛跪倒。宋江道:“爾兄一介樵夫,也敢與天論道,妄稱天子,真真狂妄自大。”方貌大笑道:“你不也是一介水窪草寇?”宋江道:“然某知天命,合民心,非無端禍害天下,秉承忠義之禮,你們賊軍也比得我們麽?”方貌道:“弱宋命數已盡,就算我兄弟等難成大業,也會有人從之。”言畢,欲咬舌自盡。左右穆弘早有準備,抽出麻繩捆綁其口。宋江笑道:“隻會些尋死的伎倆。”說罷又教昌盛到前,昌盛俯伏在地道:“罪將本欲投降,隻是方貌那群副將不肯,才冒犯將軍虎威,還望恕罪。”宋江忙教人扶起,左右小校解了繩索。宋江道:“不知將軍可否為我大軍效力。”昌盛聞言又拜道:“願為大宋,為將軍赴湯蹈火。”宋江大喜,親來扶起道:“如今煩請將軍為我成一樁美事。”昌盛道:“新降之將,怎擔得‘煩請’二字?將軍盡管吩咐。”宋江道:“實不相瞞,我觀劉贇乃將帥之才,早有愛慕之意,隻是這人不願投降,我大將亦擒拿不住。勞煩將軍走一遭,若能說此人來降,宋某必有重謝。”昌盛猶豫不言,宋江又道:“若說不來,也無妨,等有功勞也得重用。”昌盛道:“定說來降。”宋江大喜,請其去了。便又叫把方貌送到張招討處,把方貌解赴京師;迴將許多賞賜,來蘇州給散眾將。不必絮繁。


    再說關勝一眾人馬,上岸奔走。劉贇等人追趕一陣,忽聞後麵馬蹄聲響,但見是張威引軍而來,張威道:“金軍師恐大哥受伏,教我遣兵來援。”幾人說了,劉贇要過馬匹道:“我領馬軍去追關勝,兄弟們隨後跟來。”眾人道是。正是:水淹七軍魚化龍,龍行虎嘯又東風。畢竟關勝性命如何,且聽下迴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換天改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非人哉1566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非人哉1566並收藏水滸:換天改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