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到這裏,魏振不自覺地點了點頭。


    馬冬梅覺得火候差不多了,換了個話題,問:“世界工藝美術大會籌備的怎麽樣了?”


    正聽得入神的魏振如夢初醒,說:“嗨,沒把我累死。辦公室主任周宇安排了三個小組,指定了三個小組長。韓健負責組織會務翻譯。我和王鵬都在韓健這個組。我想我又不是小組長,能有我多少事兒啊?沒想到我在翻譯組裏的任務最重。”


    馬冬梅同情地問:“怎麽會這樣呢?大家應該差不多才對啊?”


    魏振說:“參加這次世界工藝美術大會的,印度代表團的人員最多。日本代表團的層級最高,一些日本貴族直接參加社會活動不方便,往往通過參加這種很不起眼的社團,出席一些社會活動。


    “外事部門特別重視中日之間的民間交流。其他國家的工藝美術團體都是比較鬆散的組織。隻有日本的工藝美術團體組織嚴密。日本人搞任何事情都等級森嚴。連工藝美術團體這樣的組織也不例外。所以和日本代表團的會談會見特別多,而且都是領導出麵。


    “參加高級別會談的雙方,要把準備發言的大綱,提前交給對方。我們需要把日方的大綱翻譯出來,給咱們這邊的領導看。領導的意見出來後,再把領導的意見翻譯成日文交給日方代表。


    “另外還要準備很多背景材料。對一些專業術語的翻譯,也要反複推敲。涉及曆史問題和敏感問題的說法,還要參考外事部門的標準翻譯,統一口徑。不能荒腔走板。”


    馬冬梅說:“搞這點兒翻譯對你不是什麽難事吧?我看領導挺哈著你的。季總每次見到你都是笑嘻嘻的。你倒是在季總麵前老是板著臉,一副嚴肅麵孔。”


    魏振苦笑著說:“那得看領導用什麽標準要求。季總自己就是日文翻譯,她太明白了。我一點兒懶都偷不得,被她盯得死死的。“


    馬冬梅循循善誘地低聲說:“魏振,這是你的機會啊。“


    魏振不屑地說:“這算是什麽機會?我就是一個幹活的傻小子。連加班費都沒有。“


    馬冬梅拍著胸脯大包大攬地說:“不就是加班費嗎?你要多少?姐給你掏了!“


    魏振說:“誰要你給我掏加班費。我就那麽一說。發發牢騷。我就是覺得有些事搞得太苛刻,沒必要。


    ”王總的兒子在日本上的高中,說是以後還要在那裏上大學。日本工藝美術團體對王總的兒子在日本的生活很關照。


    “在這次世界工藝美術大會上,王總刻意安排了多場關於日本工藝美術發展的論文演講和討論,給足了日本代表團麵子,簡直成了我們搭台,日本代表團唱戲了。”


    馬冬梅從魏振的話中聽出點情緒。她問:“你不是學日語的嗎?你應該對日本文化有了解啊,怎麽好像對服務日本代表團不太情願呢?”


    魏振說:“你越了解日本文化,就越會覺得日本人‘明是一團火,暗是一把刀’。我對日本人沒什麽好感,我爺爺被日本人抓勞工去修要塞,他逃迴來的路上從冰河裏趟過來,腿上落下毛病,人就廢了,夏天都下不了火炕。”


    馬冬梅說:“那你為什麽還學日語呢?”


    魏振說:“為了高考加分。我有日語基礎。我爺爺家收養過一個戰爭遺孤。我管她叫小姑姑。她從我不怎麽懂事的時候就開始教我日語了。


    “後來,她迴日本了。我們一直有聯係。我們之間通信也用日語。上高中的時候,我參加日語競賽獲過獎,這種獎在高考的時候能夠加分。”


    馬冬梅說:“那你跟你小姑姑相處得怎麽樣?她對你也‘明是一團火,暗是一把刀’嗎?”


    魏振說:“她不會。我們關係還行。她受過我爺爺大恩。要是沒有我爺爺,就沒她了。一個深受戰爭傷害的中國農民,還能這樣對待一個日本戰爭遺孤,這就是中國人骨子裏的善良。我爺爺活著的時候就有話,她當年就是一個孩子,她沒有責任。”


    馬冬梅說:“我說你的日語怎麽這麽好呢。原來你從小就有外教啊。難怪領導對你那麽器重,你的日語算得上童子功啊。”


    馬冬梅若有所悟地說:“我總算搞明白季總怎麽升的這麽快了。王總要和日本工藝美術團體交流,請人家幫忙照顧自己在日本上學的兒子,這些事情都得季總幫著辦。沒有季總的參與,王總很多事情辦不了。有些事情領導是不能親自出麵的。


    “魏振你看見沒有,這就是你學日語給你帶來的最大的機會。你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好好在世界工藝美術大會上表現。你聽姐的沒錯。人這一輩子就那麽幾波運氣。運氣來了,你一定要抓住。


    “天底下沒有賣後悔藥的。老話說,時來鐵似金,運去金成鐵。你要積極爭取去日本常駐。到時候,姐讓你數錢數到手軟。你需要姐做什麽盡管說。咱倆以後就是姐弟關係,互相支持,咱倆就綁到一搭了。“


    世界工藝美術大會的籌辦工作一直在緊鑼密鼓地推進著。公司經過慎重考慮,采納了邵燕把觀光遊覽環節外包的建議。籌備工作的重點就轉移到會務組織和工藝美術製作技藝展示環節上來了。


    公司沒有籌辦國際會議方麵的經驗,難免顯得手忙腳亂。越接近會議日期,感覺工作越多。那一段時間,大家加班到晚上十一二點是家常便飯。


    韓健作為會務翻譯組的小組長,經常加班加點到後半夜。除了督促大家做好翻譯工作,他還協助周宇統籌會務。不管周宇有沒有分配給他的工作,他都拾遺補缺,主動承擔起來,成了周宇一刻也離不開的得力助手。


    賈勇更是不敢怠慢。他按照王晗給的名單,拜訪了十幾位工藝美術大師。了解他們展示工藝美術技藝時,對場地的具體要求。


    賈勇根據工藝美術大師們的要求,測算了需要的展示場所的麵積。經外事部門協調,工藝美術技藝展示的場所選擇在長安街附近的一家五星級飯店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職場新人之外貿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羽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羽衡並收藏職場新人之外貿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