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娜說:“真要是有他們在巴西練攤的那一天,那也是賈勇練攤,他數錢。你沒聽人家說嘛,他是戰略型選手,賈勇才是戰術型選手。


    “那意思就是,他隻管出謀劃策,具體怎麽執行,就是賈勇的事情了。執行不下去,責任還是賈勇的。出了任何問題,跟他一毛錢關係沒有,他隻有功勞沒有過錯。”


    於建學說:“我怎麽忽然想起那個三個和尚的故事來了。段雲峰那架勢,拋家舍業,豁出一切要幹一票大的。你們信不信,像段雲峰這種人,但凡成了事,一定會找茬兒換老婆。


    “何洪利呢,跟老婆若即若離,為了找迴在老婆跟前的麵子,三個人的公司裏,也要爭當總經理。賈勇呢,光棍一條。你們仨,不是想換老婆的,就是要被老婆換的,再就是沒老婆的,好比是仨和尚。


    “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擔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到了三個和尚在一塊兒沒水吃的地步,就看哪個和尚先走,剩下那兩個和尚怎麽過?


    “如果剩下的兩個和尚擔水喝,水不夠分的,這兩個和尚也得分道揚鑣。到一個和尚挑水喝的時候,這個和尚挑得動挑不動?能不能找到水源?水源會不會枯竭?”


    於建學興致勃勃地講著他的比方,忽然發現陳淑娜在不動聲色地盯著他,這才發現自己的比方讓賈勇聽了,可能有點兒不合時宜。他打住話頭,幹咳了一聲,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辦公室安靜下來。賈勇愣了一下,站起身,準備離開陳淑娜和於建學的工位。


    陳淑娜說:“先別走。你這個情緒不對。咱們好好聊聊。”


    賈勇坐下,低著頭,滿腹心事地摳著手指甲旁長出的肉刺。


    陳淑娜想了想說:“在你們這一批外貿員中,你來公司的時間最長。從進公司就跟著我和小於。你剛來的時候,咱們的業務三部。還隻是配合蘭天磊,往俄羅斯分公司發貨。


    “我和小於在俄羅斯跟蘭天磊打嘴仗的時候,你不折不扣的按我的意思做,咱們才擺脫了蘭天磊,沒跟他一塊兒陷進去。


    “後來你自己參加廣交會,負責工藝品展位,完成羊脂玉佛造像訂單。廣交會以後又幫著康樂承接葉先生的陶瓷業務訂單。幫著我完成了鉛鋅礦項目公司的項目實施方案。最近,你又精心準備下屆廣交會的陶瓷展位。


    “在工作中,你動了不少腦筋,花了不少心思,做了不少事情,吃了不少苦,得到了鍛煉,經受了考驗,季總和我都看在眼裏,記在心上。


    “我們把你送到巴西,絕不是不管你了,想把你甩掉。恰恰相反,我和季總心裏最重視的就是你。


    “華藝國貿公司大就大在架子上,裏麵是個空瓤子。用季總的話說,咱們業務三部成立以前,做外貿業務,幾乎是做一筆賠一筆。


    “我和小於是從北京外貿來的。擱我本意呢,守著工藝品老本行做點兒業務,養活咱們幾個人,夠吃夠喝就行了。


    ”華藝集團是個老公司,當初我從北京外貿出來,還有幾個公司可以選擇,我就圖了它牌子大,是個正規公司,又跟我原來做的工藝品外貿有些關係。


    “但也就因為它是個老公司,對外來戶難免欺生。老嶽你熟悉,那是個多能幹的人啊,可以說在華藝集團減員增效的時候,為大部分轉崗的人解決了吃飯的問題。可這些人又是怎麽對待老嶽的呢?


    “在別人對我們這些外來戶指指點點議論紛紛的時候,季總對我們是信任的,也很倚重。廣西鉛鋅礦的業務資源是公司的。給別人,給誰誰不幹。等我接了,別人又都以為那是個香餑餑,拚命來搶。這個時候,季總是說了公道話的。季總支持咱們,咱們也得支持季總。


    “華藝集團的這些個領導們,不是給自己打小算盤,就是做和事佬。也就季總還有事業心。公司就這麽個情況,季總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這個華藝集團,最有價值的業務,就是還有一些計劃經濟色彩的貴金屬業務。集團改製的時候,這塊業務本來要留在的集團。集團倒是合適了。用原來的物業出資入股成立了合資百貨公司,再攥著貴金屬業務,人也分流了,集團名下才二十幾個人。


    “可華藝國貿公司難辦了。沒資產,沒資金,沒效益,還要帶著這些老老少少白手起家。季總這個當家人做的不容易。為了把貴金屬業務要過來,季總真是想盡了辦法。


    “集團公司同意放手貴金屬業務,實際上是看明白了,這個業務壟斷在公司手裏的日子已經不會太長了。季總心裏也明白。就是要打個時間差。


    “這個業務一進來,公司有資產了,有利潤了,財務報表改善了。我們才有能力向銀行貸款,擴大業務規模。華藝國貿公司這盤棋才能走活。


    “季總是日語翻譯出身,對日本文化有很深入的了解。借鑒日本企業發展模式,她想搞跨國綜合商社。


    ”季總最開始跟我談她的這個想法的時候,我也覺得這個想法有點大,有點兒不切實際。就華藝國貿公司這點兒家底兒,養活自己都難,還搞什麽跨國綜合商社?


    “季總跟我說,搞跨國綜合商社就是為了養活自己,不搞跨國綜合商社,我們更養活不了自己。搞跨國綜合商社,就是給大家一個高的目標,讓大家往這個目標去奔,這樣大家才有心勁,隊伍才不會散。我也是被季總說服的。


    “季總跟我說,日本人搞綜合型商社也不是一開始就往外砸錢的。你去福建出差時,在老街上拍的三井商社的照片,我們都看到了。一百年前的三井商社,不也是從幾間土坯房開始,拓展中國市場的嗎?商業工作沒有太多的奧秘。不過是低買高賣。


    “但大家都是人,憑什麽你能買到物美價廉的貨,能發現別人沒有發現的市場?就是要去別人沒去過的地方,走別人沒走過的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職場新人之外貿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羽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羽衡並收藏職場新人之外貿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