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勇迴憶著田雯雯活靈活現的樣子說:“她跟我說過,她希望她的家鄉永遠也不要搞工業,就保持這種原生態的自然環境。我想,她一定想不到,在福建,有溫廠長這樣優秀的企業家,致力於複興骨灰瓷傳統工藝。將來有機會,咱們到美國去辦展覽。我一定把我的同事介紹給您。”
溫廠長說:“能從武夷山山溝裏考上北京的大學,又去美國讀書,那一定非常優秀。我們福建人有個傳統,要麽就上名牌大學,要麽就早早學一門手藝養家糊口。你這個同事一定書讀得好。”
賈勇說:“她非常優秀。女中豪傑。巾幗不讓須眉的那種。”
溫廠長說:“還是個女孩子。有機會一定要認識一下。其實,我們做骨灰瓷是第一步。我們還有更高的目標。我們想做陶瓷為基礎的新材料。這是我的總工程師設想的。將來我們要從國外引進技術,說不定你的同事能成為我的合作夥伴。
離開福建以後,賈勇又飛到了浙江義烏。路線跟他上迴陪著關先生和周先生走的一樣。
這迴來,他帶著給江老板的銀行承兌匯票。如果產品質量和周先生在的時候封的樣品一致,賈勇就會按照約定支付貨款。
知道賈勇要來驗貨。浙藝的老吳也從杭州趕了過來。
賈勇已經有了幾次從國內采購出口商品的經驗。從景德鎮的陶瓷廠采購,從唐山的陶瓷廠采購,還有從嶽師傅的手工藝品作坊采購。采購陶瓷,他都選擇和國有大型陶瓷生產企業合作。采購手工藝品,是從師傅陳淑娜認可的作坊。
從江老板這裏采購箱包,是他第一次和民營企業合作。他顯得格外謹慎。周先生從江老板這裏采購的箱包量比較大。賈勇在江老板的倉庫裏待了整整一天。差不多把所有的商品都過了一遍手。
開始的時候,江老板和老吳還陪著他。後來,江老板實在耽誤不起功夫,就老吳一個人在旁邊陪著他。
晚上,江老板帶著小秘書來請賈勇和老吳吃飯。賈勇真怕江老板當著老吳的麵再跟小秘書搞出什麽不雅的事來。沒想到,江老板在老吳麵前規規矩矩,很是殷勤。
江老板解釋說:“老吳是我老婆的堂哥。我早就勸他過來跟我一起幹。他看不上我這個私人企業。非守著那個半死不活的外貿公司,倒騰他那一點兒小生意。”
老吳說:“我來了也幫不上你什麽忙,還不是讓你養著我。快退休的人了。不想給你添麻煩。”
江老板說:“我其實很需要有人能過來幫我看著廠子。”
老吳說:‘那不是還有我妹呢嗎?”
江老板說:“她一個女人家,搞搞生產還是可以的,外麵的應酬就不太行了。現在這麽多的客戶,都是我在接待。接待客戶的事呢,不是知根知底的人,還不能交出去。”
老吳不滿地看著江老板說:“你這個人就是不能太清閑。閑下來就惹事生非。”
老吳不再理江老板。
老吳對賈勇說:“我這個妹夫做生意的眼光是一門靈。當初他跟我堂妹借錢做生意的時候,我們都不相信他。沒想到這些年他幹的這麽好。”
賈勇問江老板:“那天周先生一到您這裏就不走了。您是不是在價格上給了折扣?”
江老板笑著說:“我堂哥說要我留住你們這單生意,那我無論如何也要照辦的。”
老吳說:“沒讓你白忙活吧?”
江老板滿不在乎地說:“怎麽會呢?多賺少賺而已。”
老吳說:“我不管了。反正將來人家續單,你不能漲價。”
江老板大包大攬地說:“沒有問題。”
席間,江老板拿出兩個黑色的塑料袋,給老吳和賈勇一人一個。賈勇打開看了一下,裏麵是三萬塊錢。
賈勇把塑料袋卷起來放到身後,說:“江老板,從福建運過來的旅遊鞋這兩天就到。還得麻煩您,幫忙把鞋裝到箱包裏。這樣節省運輸空間。”
沒等江老板說話,老吳說:“沒問題。你放心好了。我在這裏盯著。一直到集裝箱拉走。”
吃完飯,賈勇迴旅館,老吳要跟江老板去他家裏住。賈勇跟他們道別的時候,把老吳拉到一邊。他把那個黑塑料袋塞給了老吳。
老吳吃驚地問:“你這是幹嘛?都是自己親戚你怕什麽?”
賈勇說:“這單生意江老板掙不到什麽錢。幫我還給他。”
老吳說:“你不拿,我怎麽好拿呢?”
賈勇說:“你以前幫過他。他要還你人情,你不要薄他的麵子。我將來還要跟他做生意,來日方長。”
老吳看賈勇態度堅決,也隻好作罷。
賈勇從義烏迴來以後,又過了兩個星期,劉明英也迴到了北京。為這屆廣交會籌備展品的合作廠家都接受了華藝國貿公司合作參展的條件,順利達成了協議。
又過了一周左右的時間,陳淑娜和於建學迴到了北京。這次迴來,陳淑娜的情緒好了很多,也開始在辦公室有說有笑了。據說,鉛鋅礦項目公司收到了一筆香港方麵的投資。資金方麵的困境暫時得到了緩解。
好長時間沒有在辦公室出現過的王鵬和夏惠捷,也迴來跟陳淑娜匯報工作。夏惠捷在辦公室裏,不停地說話。王鵬卻一言不發。陳淑娜一眼就看出,他們倆的合作不是那麽愉快。
夏惠捷是陳淑娜推薦給季總,將來要取代韓東,負責俄羅斯分公司的人。雖然有推薦人這一層關係,陳淑娜對夏惠捷也不見得了解得有多深。
按陳淑娜的想法,用人之長,夏惠捷在雅寶路和俄羅斯人打了多年交道,認識不少客戶,能給公司掙錢,這就行了。夏惠捷年齡比王鵬大,工作經驗比王鵬豐富,性格比較外向,在業務上,她能夠帶一帶王鵬。
陳淑娜從夏惠捷的言談舉止中能夠猜測到,夏惠捷愛拔尖,愛訓人,碰到王鵬這個悶葫蘆,夏惠捷不是得理不饒人,就是無理攪三分。王鵬跟著夏惠捷工作,肯定說不上開心。可是,王鵬為什麽不開心,他自己不說,陳淑娜也無從知曉。
溫廠長說:“能從武夷山山溝裏考上北京的大學,又去美國讀書,那一定非常優秀。我們福建人有個傳統,要麽就上名牌大學,要麽就早早學一門手藝養家糊口。你這個同事一定書讀得好。”
賈勇說:“她非常優秀。女中豪傑。巾幗不讓須眉的那種。”
溫廠長說:“還是個女孩子。有機會一定要認識一下。其實,我們做骨灰瓷是第一步。我們還有更高的目標。我們想做陶瓷為基礎的新材料。這是我的總工程師設想的。將來我們要從國外引進技術,說不定你的同事能成為我的合作夥伴。
離開福建以後,賈勇又飛到了浙江義烏。路線跟他上迴陪著關先生和周先生走的一樣。
這迴來,他帶著給江老板的銀行承兌匯票。如果產品質量和周先生在的時候封的樣品一致,賈勇就會按照約定支付貨款。
知道賈勇要來驗貨。浙藝的老吳也從杭州趕了過來。
賈勇已經有了幾次從國內采購出口商品的經驗。從景德鎮的陶瓷廠采購,從唐山的陶瓷廠采購,還有從嶽師傅的手工藝品作坊采購。采購陶瓷,他都選擇和國有大型陶瓷生產企業合作。采購手工藝品,是從師傅陳淑娜認可的作坊。
從江老板這裏采購箱包,是他第一次和民營企業合作。他顯得格外謹慎。周先生從江老板這裏采購的箱包量比較大。賈勇在江老板的倉庫裏待了整整一天。差不多把所有的商品都過了一遍手。
開始的時候,江老板和老吳還陪著他。後來,江老板實在耽誤不起功夫,就老吳一個人在旁邊陪著他。
晚上,江老板帶著小秘書來請賈勇和老吳吃飯。賈勇真怕江老板當著老吳的麵再跟小秘書搞出什麽不雅的事來。沒想到,江老板在老吳麵前規規矩矩,很是殷勤。
江老板解釋說:“老吳是我老婆的堂哥。我早就勸他過來跟我一起幹。他看不上我這個私人企業。非守著那個半死不活的外貿公司,倒騰他那一點兒小生意。”
老吳說:“我來了也幫不上你什麽忙,還不是讓你養著我。快退休的人了。不想給你添麻煩。”
江老板說:“我其實很需要有人能過來幫我看著廠子。”
老吳說:‘那不是還有我妹呢嗎?”
江老板說:“她一個女人家,搞搞生產還是可以的,外麵的應酬就不太行了。現在這麽多的客戶,都是我在接待。接待客戶的事呢,不是知根知底的人,還不能交出去。”
老吳不滿地看著江老板說:“你這個人就是不能太清閑。閑下來就惹事生非。”
老吳不再理江老板。
老吳對賈勇說:“我這個妹夫做生意的眼光是一門靈。當初他跟我堂妹借錢做生意的時候,我們都不相信他。沒想到這些年他幹的這麽好。”
賈勇問江老板:“那天周先生一到您這裏就不走了。您是不是在價格上給了折扣?”
江老板笑著說:“我堂哥說要我留住你們這單生意,那我無論如何也要照辦的。”
老吳說:“沒讓你白忙活吧?”
江老板滿不在乎地說:“怎麽會呢?多賺少賺而已。”
老吳說:“我不管了。反正將來人家續單,你不能漲價。”
江老板大包大攬地說:“沒有問題。”
席間,江老板拿出兩個黑色的塑料袋,給老吳和賈勇一人一個。賈勇打開看了一下,裏麵是三萬塊錢。
賈勇把塑料袋卷起來放到身後,說:“江老板,從福建運過來的旅遊鞋這兩天就到。還得麻煩您,幫忙把鞋裝到箱包裏。這樣節省運輸空間。”
沒等江老板說話,老吳說:“沒問題。你放心好了。我在這裏盯著。一直到集裝箱拉走。”
吃完飯,賈勇迴旅館,老吳要跟江老板去他家裏住。賈勇跟他們道別的時候,把老吳拉到一邊。他把那個黑塑料袋塞給了老吳。
老吳吃驚地問:“你這是幹嘛?都是自己親戚你怕什麽?”
賈勇說:“這單生意江老板掙不到什麽錢。幫我還給他。”
老吳說:“你不拿,我怎麽好拿呢?”
賈勇說:“你以前幫過他。他要還你人情,你不要薄他的麵子。我將來還要跟他做生意,來日方長。”
老吳看賈勇態度堅決,也隻好作罷。
賈勇從義烏迴來以後,又過了兩個星期,劉明英也迴到了北京。為這屆廣交會籌備展品的合作廠家都接受了華藝國貿公司合作參展的條件,順利達成了協議。
又過了一周左右的時間,陳淑娜和於建學迴到了北京。這次迴來,陳淑娜的情緒好了很多,也開始在辦公室有說有笑了。據說,鉛鋅礦項目公司收到了一筆香港方麵的投資。資金方麵的困境暫時得到了緩解。
好長時間沒有在辦公室出現過的王鵬和夏惠捷,也迴來跟陳淑娜匯報工作。夏惠捷在辦公室裏,不停地說話。王鵬卻一言不發。陳淑娜一眼就看出,他們倆的合作不是那麽愉快。
夏惠捷是陳淑娜推薦給季總,將來要取代韓東,負責俄羅斯分公司的人。雖然有推薦人這一層關係,陳淑娜對夏惠捷也不見得了解得有多深。
按陳淑娜的想法,用人之長,夏惠捷在雅寶路和俄羅斯人打了多年交道,認識不少客戶,能給公司掙錢,這就行了。夏惠捷年齡比王鵬大,工作經驗比王鵬豐富,性格比較外向,在業務上,她能夠帶一帶王鵬。
陳淑娜從夏惠捷的言談舉止中能夠猜測到,夏惠捷愛拔尖,愛訓人,碰到王鵬這個悶葫蘆,夏惠捷不是得理不饒人,就是無理攪三分。王鵬跟著夏惠捷工作,肯定說不上開心。可是,王鵬為什麽不開心,他自己不說,陳淑娜也無從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