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吳用行家的口吻說:“這個思路是對的。有時間我到你的展位上去欣賞欣賞。”
賈勇說:“好的,歡迎您來指導。”
老吳對賈勇的態度已經發生了變化,誠懇地說:“別那麽客氣,也歡迎你到我的展位上去看看。咱們互相學習。”
賈勇跟老吳請教道:“對了,咱們這裏吃飯怎麽解決。”
老吳說:“房費裏不含早餐。樓下有個小吃部,早餐可以在那裏解決。我每天早晨都在那裏吃一碗生滾牛肉粥,或者皮蛋瘦肉粥,還有蝦蟹幹貝粥、蔬菜粥。像這個生滾牛肉粥,是當著你的麵,把鮮牛肉放到粥底裏現場熬的。整個過程你都看得見,蠻幹淨的。還有一些廣東早茶的其他品種,腸粉啦,蝦餃啦,鳳爪啦,燒賣啦,蓮蓉包啦,你看了就知道了。十塊錢就搞定了。
“至於中午飯嗎,肯定要在場館裏吃的。場館裏有餐廳,要貴一些。都是給客商準備的。工作人員一般都買盒飯。十五的,二十的,三十的,就這麽幾個檔次。不管哪個檔次,都有葷有素,葷的是廣式燒臘,素的是芥蘭。價格不同,量多量少而已。
“晚飯呢,時間就充裕了。大家自由結伴去吃飯。廣州這個地方好吃的東西不少,做得也精細。有‘食在廣州’一說。海鮮是廣州飲食的特色,珠江兩岸有很多海鮮大排檔。
“所謂大排檔,就是路邊店,廣州天氣熱,又多雨,在屋裏吃飯太熱,在露天吃飯又怕淋雨,路邊店就安排食客在遮雨棚下吃飯。看著簡陋一些,自己人吃倒也隨便。在廣州,要是不那麽在意吃飯環境的話,海鮮大排檔是不錯的選擇。食材好,加工手法也盡量保證原汁原味。”
老吳說:“不過去海鮮大排檔吃飯,一個人去是不行的,沒法點菜。七八個人點七八個菜,量也夠,菜品也全,比較合適。海鮮是高蛋白,每天吃也受不了。不過,我們杭藝的人,每屆廣交會總要去吃幾次。我們都是aa製的。
“要是一個人吃晚飯的話,幹炒牛河,煲仔飯,都不錯。這些都是本地特色。廣州這個地方,南來北往,哪兒的人都有,什麽樣的地方特色菜係,風味小吃,在廣州都能找得到。蘭州的拉麵,西安的肉夾饃,四川的擔擔麵,東北的餃子,北京的炸醬麵,這裏都有,而且價格還不貴。”
老吳停頓了一下,有意無意地問:“你們總公司的廣交會補助怎麽給的?”
賈勇怕老吳想多了,就說:“我才參加工作兩個月,不知道還有補助的事。”
老吳哦了一聲,也不多打聽,說:“沒事兒,我就隨便一問。”
安置好住處,賈勇叫上劉明英去場館裏接貨櫃。
路上,劉明英問賈勇:“那個老吳是不是挺能聊的。”
賈勇說:“您認識他啊?”
劉明英忍不住笑著說:“他可是老人,以前開全國行業會的時候,他經常代表杭藝上台發言,先進典型呐。當年,季總是總公司培養的後備幹部,他是杭藝培養的後備幹部。這些年下來,你看差距多大啊。
“我和他打過幾次交道。那個時候,總公司有外事任務,要看杭藝的刺繡工藝,都是我陪同做翻譯,他代表杭藝做介紹。杭藝公司改製以後,他就不那麽吃得開了。他嘴挺厲害的,咱們總公司的人在他嘴裏就沒好人。”
賈勇同情地說:“聽說杭藝改製力度挺大的。”
劉明英顯然是了解一些事情的,也猜的出來老吳跟賈勇都念叨了些什麽,可她不願意多聊這個事。她問賈勇:“你那屋住了幾個人?”
賈勇說:“有八張床,裏外套間。”
劉明英說:“我這邊也是一樣的。和我住在一起的杭藝的人說,老吳每年都帶他們住這裏。”
賈勇說:“這裏離場館倒是挺近的,咱們步行就可以到場館。”
劉明英悄悄告訴賈勇說:“杭藝的人說,老吳和這裏的老板勾在一起,在裏麵吃迴扣了。”
賈勇說:“我聽老吳的意思,在廣交會期間房間挺難搞的。這個已經算好的了。”
劉明英歎了口氣說:“也說不上好,還算方便吧。我覺得這裏挺好,在市中心,我跟同學們見麵很方便。就衝著方便,杭藝的人明知道老吳賺迴扣,也沒有搬出去。他們杭藝都是核算到人的。誰的費用誰自己承擔。”
賈勇問:“我們呢?”
劉明英說:“咱們住宿的費用公司統一結算,餐費自理,補助單算。這比他們還是好不少的。起碼我們在成交上沒有壓力,不管成交多少,補助我們是穩拿的。他們就不一樣了,他們沒有補助,參展的費用也分攤到個人,要是成 交不好,說不定就是虧的。實話說,他們的壓力比我們大多了。”
賈勇拖著拉杆箱,和劉明英一起來到場館大門外。被展館保安員攔住了。保安員讓他們出示籌備展覽的專用證件。
劉明英像是沒有聽清楚一樣,皺著眉,直愣愣地問保安員:“籌備展覽還要專用證件嗎?”
保安員擋在他們身前,不耐煩地說:“沒證不讓進。這裏來往的人多,別擋在門口,你們靠邊站!”
賈勇一時沒了主意,問劉明英:“這可怎麽辦呢?今天要再不進去布展,明天可就來不及了。”
劉明英雖然沒有參加過廣交會,但是她在辦公室工作的時候,沒少參與會議活動,這個時候該找誰,她心裏是有數的。劉明英說:“咱們去給周宇打個電話,他負責會務的證件。”
賈勇和劉明英找到一個公用電話亭,劉明英給周宇住的賓館房間打了個電話。
周宇像是被電話鈴聲吵醒的樣子,在劉明英焦急的追問下,他發了一會兒呆,在電話裏哼哼唧唧地說:“證件好像是在我這裏,我昨天忘了給你們了。”
劉明英說:“你別好像行不行,能不能確切一點兒?你這一好像,我們是該找你,還是不該找你?”
周宇趕緊糾正說:“是在我這裏。”
賈勇說:“好的,歡迎您來指導。”
老吳對賈勇的態度已經發生了變化,誠懇地說:“別那麽客氣,也歡迎你到我的展位上去看看。咱們互相學習。”
賈勇跟老吳請教道:“對了,咱們這裏吃飯怎麽解決。”
老吳說:“房費裏不含早餐。樓下有個小吃部,早餐可以在那裏解決。我每天早晨都在那裏吃一碗生滾牛肉粥,或者皮蛋瘦肉粥,還有蝦蟹幹貝粥、蔬菜粥。像這個生滾牛肉粥,是當著你的麵,把鮮牛肉放到粥底裏現場熬的。整個過程你都看得見,蠻幹淨的。還有一些廣東早茶的其他品種,腸粉啦,蝦餃啦,鳳爪啦,燒賣啦,蓮蓉包啦,你看了就知道了。十塊錢就搞定了。
“至於中午飯嗎,肯定要在場館裏吃的。場館裏有餐廳,要貴一些。都是給客商準備的。工作人員一般都買盒飯。十五的,二十的,三十的,就這麽幾個檔次。不管哪個檔次,都有葷有素,葷的是廣式燒臘,素的是芥蘭。價格不同,量多量少而已。
“晚飯呢,時間就充裕了。大家自由結伴去吃飯。廣州這個地方好吃的東西不少,做得也精細。有‘食在廣州’一說。海鮮是廣州飲食的特色,珠江兩岸有很多海鮮大排檔。
“所謂大排檔,就是路邊店,廣州天氣熱,又多雨,在屋裏吃飯太熱,在露天吃飯又怕淋雨,路邊店就安排食客在遮雨棚下吃飯。看著簡陋一些,自己人吃倒也隨便。在廣州,要是不那麽在意吃飯環境的話,海鮮大排檔是不錯的選擇。食材好,加工手法也盡量保證原汁原味。”
老吳說:“不過去海鮮大排檔吃飯,一個人去是不行的,沒法點菜。七八個人點七八個菜,量也夠,菜品也全,比較合適。海鮮是高蛋白,每天吃也受不了。不過,我們杭藝的人,每屆廣交會總要去吃幾次。我們都是aa製的。
“要是一個人吃晚飯的話,幹炒牛河,煲仔飯,都不錯。這些都是本地特色。廣州這個地方,南來北往,哪兒的人都有,什麽樣的地方特色菜係,風味小吃,在廣州都能找得到。蘭州的拉麵,西安的肉夾饃,四川的擔擔麵,東北的餃子,北京的炸醬麵,這裏都有,而且價格還不貴。”
老吳停頓了一下,有意無意地問:“你們總公司的廣交會補助怎麽給的?”
賈勇怕老吳想多了,就說:“我才參加工作兩個月,不知道還有補助的事。”
老吳哦了一聲,也不多打聽,說:“沒事兒,我就隨便一問。”
安置好住處,賈勇叫上劉明英去場館裏接貨櫃。
路上,劉明英問賈勇:“那個老吳是不是挺能聊的。”
賈勇說:“您認識他啊?”
劉明英忍不住笑著說:“他可是老人,以前開全國行業會的時候,他經常代表杭藝上台發言,先進典型呐。當年,季總是總公司培養的後備幹部,他是杭藝培養的後備幹部。這些年下來,你看差距多大啊。
“我和他打過幾次交道。那個時候,總公司有外事任務,要看杭藝的刺繡工藝,都是我陪同做翻譯,他代表杭藝做介紹。杭藝公司改製以後,他就不那麽吃得開了。他嘴挺厲害的,咱們總公司的人在他嘴裏就沒好人。”
賈勇同情地說:“聽說杭藝改製力度挺大的。”
劉明英顯然是了解一些事情的,也猜的出來老吳跟賈勇都念叨了些什麽,可她不願意多聊這個事。她問賈勇:“你那屋住了幾個人?”
賈勇說:“有八張床,裏外套間。”
劉明英說:“我這邊也是一樣的。和我住在一起的杭藝的人說,老吳每年都帶他們住這裏。”
賈勇說:“這裏離場館倒是挺近的,咱們步行就可以到場館。”
劉明英悄悄告訴賈勇說:“杭藝的人說,老吳和這裏的老板勾在一起,在裏麵吃迴扣了。”
賈勇說:“我聽老吳的意思,在廣交會期間房間挺難搞的。這個已經算好的了。”
劉明英歎了口氣說:“也說不上好,還算方便吧。我覺得這裏挺好,在市中心,我跟同學們見麵很方便。就衝著方便,杭藝的人明知道老吳賺迴扣,也沒有搬出去。他們杭藝都是核算到人的。誰的費用誰自己承擔。”
賈勇問:“我們呢?”
劉明英說:“咱們住宿的費用公司統一結算,餐費自理,補助單算。這比他們還是好不少的。起碼我們在成交上沒有壓力,不管成交多少,補助我們是穩拿的。他們就不一樣了,他們沒有補助,參展的費用也分攤到個人,要是成 交不好,說不定就是虧的。實話說,他們的壓力比我們大多了。”
賈勇拖著拉杆箱,和劉明英一起來到場館大門外。被展館保安員攔住了。保安員讓他們出示籌備展覽的專用證件。
劉明英像是沒有聽清楚一樣,皺著眉,直愣愣地問保安員:“籌備展覽還要專用證件嗎?”
保安員擋在他們身前,不耐煩地說:“沒證不讓進。這裏來往的人多,別擋在門口,你們靠邊站!”
賈勇一時沒了主意,問劉明英:“這可怎麽辦呢?今天要再不進去布展,明天可就來不及了。”
劉明英雖然沒有參加過廣交會,但是她在辦公室工作的時候,沒少參與會議活動,這個時候該找誰,她心裏是有數的。劉明英說:“咱們去給周宇打個電話,他負責會務的證件。”
賈勇和劉明英找到一個公用電話亭,劉明英給周宇住的賓館房間打了個電話。
周宇像是被電話鈴聲吵醒的樣子,在劉明英焦急的追問下,他發了一會兒呆,在電話裏哼哼唧唧地說:“證件好像是在我這裏,我昨天忘了給你們了。”
劉明英說:“你別好像行不行,能不能確切一點兒?你這一好像,我們是該找你,還是不該找你?”
周宇趕緊糾正說:“是在我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