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聽後,頻頻點頭。
接下來的日子,柳林到處一片忙碌景象。王萍她們從廣交會帶迴的訂單,不僅讓大家興奮,也感覺到了壓力,王萍也像換了個人似的,從原來的鬱鬱寡歡,變得活力四射,主動根據外貿訂單和生產車間聯係,有問題隨時和省公司聯係,及時解決。
培元對王萍說:“你的工作極大的促進了我們的業務發展,我們對你表示衷心的感謝。”
王萍說:“領導這麽說話,我怎麽敢當啊?我工作做的不好的地方,領導直接批評就是了。”
培元說:“你現在是省外貿公司的代表,是我們的領導,哪裏有下級批評上級領導的?”
王萍說:“你是對我不滿意了?我可是你安排到那裏的,一直按你的指示工作的,你幹嘛冷嘲熱諷的?”
培元說:“我就不明白,為什麽你從來不從正麵理解我,總是像刺蝟似的,渾身帶刺。”
王萍說:“我早就不那樣了。”
培元說:“哈哈,露出馬腳了吧,起碼承認了一半了。”
王萍紅著臉,還想爭辯,一時又不知道說什麽。
培元說:“你迴來時吳經理怎麽跟你交代的?”
王萍說:“吳經理說,要我當好省公司和柳林的聯絡員,不能隻做倉庫保管員,要我有事及時向你和他匯報。”
說完猶豫了一下,就不語了。
停了一會兒,培元說:“你這個人啊,不止思想有問題,人品也有問題。”
王萍著急地說:“我怎麽人品還有問題了?”
培元說:“自己想,你心裏不清楚嗎?”
王萍喃喃說道:“吳經理說,如果有需要,可以把李青山派來工作一段時間,讓我決定。”
培元說:“剛才為什麽不說?你啊,在很多方麵很聰明,甚至稱得上智慧,但是在有些方麵呢,,,,,,”
王萍睜大了眼睛看著培元,培元卻端起了茶杯喝起了茶。王萍站起來給培元倒上水,等著下文。
培元說:“在有些方麵,你就是個心智未開的丫頭片子。”
王萍臉上紅紅的,心裏卻暖暖的。她突然說道:“原來這事情你早就知道?”
培元說:“你說呢?如果不了解清楚,我會放任有人追你嗎?我真不明白,水泥廠那個小混混都能把你迷得五迷三道的,怎麽人家李青山掏心掏肺的你卻無動於衷,你說你是不是傻啊?”
王萍說:“我怕再受傷害,而且我覺得我和人家的條件懸殊太大。”
培元說:“你平日的自信跑哪兒去了?不就是個大學生嗎?給你個機會,你會考不上大學嗎?”
王萍說:“這次在省城,他還領我去他家吃飯了呢,他爸媽還直誇我們柳林的知青了不起呢,一點兒沒有看不起我身份的意思。你說我該怎麽辦?”
培元說:“不管,自己的事自己做主。”
王萍聽了培元的話,沉默了許久。她知道培元說得是氣話,但感情的事最終還是要自己拿主意。
培元說:“其實很簡單,你就問問自己的心,到底喜不喜歡李青山。要是喜歡,就敞開心扉;要是不喜歡,就早點斷了人家的念想。”
王萍點了點頭,“我明白了,謝謝培元哥。”
培元說:“我是第一次聽到你喊我哥,我怎麽感覺更像你的叔叔。”
王萍羞澀地看了培元一眼,轉身離開。她腳步輕快了許多,心中仿佛有了方向。
東順把嘎婆也請了迴來,一萬隻板鴨不是個小數,還有五千隻風幹兔,不僅時間緊,而且質量要求也高。柳林早就人手不夠了,製作板鴨和風幹兔的人百分之九十的是鄰村的婦女,婦女們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大家積極性異常高漲,在嘎婆的帶領下,很快熟練掌握了技術。
嘎公也成了大忙人,廣交會上定出一萬隻菊花枕,嘎公用家傳的配方,配製了安眠枕,明目枕和清熱枕。羽絨提取機經過不斷的調試,也達到了理想效果,酒廠更是有條不紊。整個柳林和農場,到處是熱火朝天,欣欣向榮的景象。原來把宰鴨的業務交給農技中心,柳林村有些人還不太理解,現在才明白培元說的,有所為有所不為是什麽意思。眾人拾柴火焰高,事業才能發展壯大啊。
自從父親出事後,餘文和家人就失去了聯係,雖未被開除軍籍,卻離開了原來的工作崗位,被流放到軍馬場養馬,與外界失去了聯係,妹妹則下鄉去了陝北。突然,他被恢複了正常人的生活,還給他放了探親假。他的第一反應是父親的問題解決了,他立馬趕到北京。
事情遠不是想象的那麽簡單,他連軍區大院都進不去。好在他還記得父親一位轉業的老部下張叔,張叔說你不要著急,迴來了就好好休息幾天,老首長的問題肯定要解決的,昨天李參謀跟我說,上麵已經派人去看老首長了,總理親自傳話給你爸說,一定要把身體搞好,這是革命的本錢。
餘文說:“到底出什麽事了,我爸不能迴來嗎?”
張叔說:“凡事得有個過程,禿子摔死了,要處理的事太多了,咱敬候佳音就行。”
餘文說:“禿子摔死了是怎麽迴事?”
張叔說:“你們單位還沒傳達嗎?林彪叛黨叛國,摔死在蒙古了,北京都傳達到基層了。”
餘文說:“怪不得我這一路沒聽到永遠健康呢,我明白了,明天我就去陝北看看我妹妹,然後迴單位等好消息。”
餘文按著學校提供的地址去了陝北,又根據同學提供的地址,折返迴安平,今天一早又坐上了去柳林的汽車。
餘文坐在汽車上,想到馬上就要見到妹妹餘敏了,興奮的情緒中突然夾雜了不安,三年多不見了,她一個小女孩兒會變成什麽樣?
汽車駛入柳林,車剛停下,他便迫不及待地下了車。幾經詢問,他被領進培元的辦公室。他自我介紹說,我是餘敏的哥哥,專程來探望妹妹。
接下來的日子,柳林到處一片忙碌景象。王萍她們從廣交會帶迴的訂單,不僅讓大家興奮,也感覺到了壓力,王萍也像換了個人似的,從原來的鬱鬱寡歡,變得活力四射,主動根據外貿訂單和生產車間聯係,有問題隨時和省公司聯係,及時解決。
培元對王萍說:“你的工作極大的促進了我們的業務發展,我們對你表示衷心的感謝。”
王萍說:“領導這麽說話,我怎麽敢當啊?我工作做的不好的地方,領導直接批評就是了。”
培元說:“你現在是省外貿公司的代表,是我們的領導,哪裏有下級批評上級領導的?”
王萍說:“你是對我不滿意了?我可是你安排到那裏的,一直按你的指示工作的,你幹嘛冷嘲熱諷的?”
培元說:“我就不明白,為什麽你從來不從正麵理解我,總是像刺蝟似的,渾身帶刺。”
王萍說:“我早就不那樣了。”
培元說:“哈哈,露出馬腳了吧,起碼承認了一半了。”
王萍紅著臉,還想爭辯,一時又不知道說什麽。
培元說:“你迴來時吳經理怎麽跟你交代的?”
王萍說:“吳經理說,要我當好省公司和柳林的聯絡員,不能隻做倉庫保管員,要我有事及時向你和他匯報。”
說完猶豫了一下,就不語了。
停了一會兒,培元說:“你這個人啊,不止思想有問題,人品也有問題。”
王萍著急地說:“我怎麽人品還有問題了?”
培元說:“自己想,你心裏不清楚嗎?”
王萍喃喃說道:“吳經理說,如果有需要,可以把李青山派來工作一段時間,讓我決定。”
培元說:“剛才為什麽不說?你啊,在很多方麵很聰明,甚至稱得上智慧,但是在有些方麵呢,,,,,,”
王萍睜大了眼睛看著培元,培元卻端起了茶杯喝起了茶。王萍站起來給培元倒上水,等著下文。
培元說:“在有些方麵,你就是個心智未開的丫頭片子。”
王萍臉上紅紅的,心裏卻暖暖的。她突然說道:“原來這事情你早就知道?”
培元說:“你說呢?如果不了解清楚,我會放任有人追你嗎?我真不明白,水泥廠那個小混混都能把你迷得五迷三道的,怎麽人家李青山掏心掏肺的你卻無動於衷,你說你是不是傻啊?”
王萍說:“我怕再受傷害,而且我覺得我和人家的條件懸殊太大。”
培元說:“你平日的自信跑哪兒去了?不就是個大學生嗎?給你個機會,你會考不上大學嗎?”
王萍說:“這次在省城,他還領我去他家吃飯了呢,他爸媽還直誇我們柳林的知青了不起呢,一點兒沒有看不起我身份的意思。你說我該怎麽辦?”
培元說:“不管,自己的事自己做主。”
王萍聽了培元的話,沉默了許久。她知道培元說得是氣話,但感情的事最終還是要自己拿主意。
培元說:“其實很簡單,你就問問自己的心,到底喜不喜歡李青山。要是喜歡,就敞開心扉;要是不喜歡,就早點斷了人家的念想。”
王萍點了點頭,“我明白了,謝謝培元哥。”
培元說:“我是第一次聽到你喊我哥,我怎麽感覺更像你的叔叔。”
王萍羞澀地看了培元一眼,轉身離開。她腳步輕快了許多,心中仿佛有了方向。
東順把嘎婆也請了迴來,一萬隻板鴨不是個小數,還有五千隻風幹兔,不僅時間緊,而且質量要求也高。柳林早就人手不夠了,製作板鴨和風幹兔的人百分之九十的是鄰村的婦女,婦女們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大家積極性異常高漲,在嘎婆的帶領下,很快熟練掌握了技術。
嘎公也成了大忙人,廣交會上定出一萬隻菊花枕,嘎公用家傳的配方,配製了安眠枕,明目枕和清熱枕。羽絨提取機經過不斷的調試,也達到了理想效果,酒廠更是有條不紊。整個柳林和農場,到處是熱火朝天,欣欣向榮的景象。原來把宰鴨的業務交給農技中心,柳林村有些人還不太理解,現在才明白培元說的,有所為有所不為是什麽意思。眾人拾柴火焰高,事業才能發展壯大啊。
自從父親出事後,餘文和家人就失去了聯係,雖未被開除軍籍,卻離開了原來的工作崗位,被流放到軍馬場養馬,與外界失去了聯係,妹妹則下鄉去了陝北。突然,他被恢複了正常人的生活,還給他放了探親假。他的第一反應是父親的問題解決了,他立馬趕到北京。
事情遠不是想象的那麽簡單,他連軍區大院都進不去。好在他還記得父親一位轉業的老部下張叔,張叔說你不要著急,迴來了就好好休息幾天,老首長的問題肯定要解決的,昨天李參謀跟我說,上麵已經派人去看老首長了,總理親自傳話給你爸說,一定要把身體搞好,這是革命的本錢。
餘文說:“到底出什麽事了,我爸不能迴來嗎?”
張叔說:“凡事得有個過程,禿子摔死了,要處理的事太多了,咱敬候佳音就行。”
餘文說:“禿子摔死了是怎麽迴事?”
張叔說:“你們單位還沒傳達嗎?林彪叛黨叛國,摔死在蒙古了,北京都傳達到基層了。”
餘文說:“怪不得我這一路沒聽到永遠健康呢,我明白了,明天我就去陝北看看我妹妹,然後迴單位等好消息。”
餘文按著學校提供的地址去了陝北,又根據同學提供的地址,折返迴安平,今天一早又坐上了去柳林的汽車。
餘文坐在汽車上,想到馬上就要見到妹妹餘敏了,興奮的情緒中突然夾雜了不安,三年多不見了,她一個小女孩兒會變成什麽樣?
汽車駛入柳林,車剛停下,他便迫不及待地下了車。幾經詢問,他被領進培元的辦公室。他自我介紹說,我是餘敏的哥哥,專程來探望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