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依我說,我們還是聽從陛下的安排
穿越李自成,親手終結大明和大清 作者:自由的李英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自成向陝西各州府縣發出了一道聖旨,宣布陝西的官員財產普查政策暫停執行。
於此同時,李自成讓田見秀率領五萬大軍同劉體純一直趕奔陝西,打算以強力手腕在陝西推行官員財產普查政策,一些違背者,不管是李成棟還是馬寶、馬維興,全部鎮壓,押解迴京師。
當然,有多少戰鬥經驗的李成棟、馬寶和馬維興三人也沒有閑著。
延安府城中,馬寶和馬維興帶著手下的親兵,來到了李成棟的侯府來見他,商議大事。
馬寶和馬維興本自明末農民起義時期便是李成棟的手下,大順建國後,他們兩人所受封的爵位更是低於李成棟,出了事自然要以李成棟為主心骨。
“侯爺,這李自成也實在是太過分了,我們跟著他賣命這麽多年,他居然不給我們留一點活路。”馬寶一進門便對李成棟抱怨起來。
“就是,你看看他這兩年折騰的,先是搞什麽均田製改革,我和馬寶好不容易搞來的那些田產,全都讓他李自成給均田出去了。現在又搞這個官員財產普查,你說這在文官身上搞搞也就算了,咱都是陪他李自成打天下的老人了,怎麽連咱們也不放過?”馬維興接著馬寶的話,也對李自成一頓吐槽。
聽了這兩人的話,李成棟笑笑:“他李自成這就是想要逼我們讓出兵權呢,誰手下沒有點爛賬,李自成這就是想要借著這些由頭,把我們搞下去。”
“侯爺說的對,我那一大家子人需要養呢,要真嚴格按照這個什麽狗屁普查要求的上繳錢,我那一大家子人一半人得去和西北風!窮苦日子我可是過夠了,我可是再也不想過沒錢的苦日子了!”
馬寶說完,看向李成棟:“侯爺,如今這局麵你說怎麽辦才好,我們都聽你的。”
李成棟看了看馬寶,又看了看馬維興。
其實,在這兩人來之前,李成棟的心裏已經有了自己的打算。
如今這兩人到來,李成棟隻是想要看看這兩人的決心。
李成棟認為,李自成的這個全國推行的官員財產普查製度,已經把他逼上了絕路。
正如馬寶所說,如果嚴格按照這個財產普查製度來,那麽李成棟現有的絕大部分財物都要上繳,不然他所犯的那些罪責追究起來,他十顆腦袋都抵償不了。
而如果讓李成棟將他現有的絕大部分財物都上交出去,那簡直比殺了他還難受。
不光他所娶的那些小妾全都要修掉,就連他生的那麽多孩子都得送人或者掐死...
李成棟、馬寶和馬維興三人並不甘心,也並不滿足,因此才會做出激烈抵抗情報局財產審查的事。
不過,李成棟所要做的事九死一生,極其危險,在做之前他必須要確認這馬寶和馬維興足夠可靠,與他同一條心。
李成棟許久沒有說話,隨後他看著馬寶和馬維興笑笑:“依我說啊,我們還是聽從陛下的安排,乖乖將財物上交,免得給我們自己找麻煩,別到時候除爵殺頭,甚至連累家人就不好了,你們說是不是?”
說完,李成棟意味深長地打量著馬寶和馬維興兩人。
馬寶是個急脾氣,聽了李成棟的話,當場火了:“侯爺,你能忍下這口氣,我可忍不了,我迴去就帶人他娘的反了,我看在這陝西李自成能奈我何?!”
馬維興要比馬寶冷靜的多,他聽出這李成棟話中有話,而且他也知道,前兩天,李成棟也曾將來勸說他上繳財物的官員轟了出去。
馬維興見馬寶急吼吼要走,趕忙將他拉住,重新按迴了座位上。
然後他笑著對李成棟說道:“侯爺,我們兄弟倆跟隨你多年,我們對侯爺的衷心天地可鑒,咱關起門來,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我馬維興直接和侯爺言明,我們兩個不同意這個財產審查,更不會上繳任何財物,如果逼我們,我們就造反。”
“侯爺,如果與我們一條心,那咱就齊心協力,再做一番大事業,如果侯爺還有其他想法,那我們就大路朝天各走一邊。”
聽了馬維興的話,李成棟點了點頭,哈哈大笑起來。
這一笑,卻把馬寶笑懵了。
李成棟隨即收住笑,臉色變得嚴峻:“我自然也不想上繳半分財物,既然你們兩兄弟有意,那咱們三人就在一起做一番大事!”
馬寶以為自己聽錯了,看向李成棟確認道:“侯爺你也想反?”
李成棟和馬維興對視了一眼,兩人哈哈大笑起來。
馬維興笑著對馬寶搖了搖頭,然後看向李成棟:“侯爺,我們三人在延安和榆林滿打滿算也隻有兩萬多兵馬,如果李自成派大軍前來圍剿,我們該如何應對?”
“不要著急,我自有對策,我們先慢慢部署。他李自成當年在商洛山中靠著18騎重新起家,我想我們這兩萬多兵馬也能闖出一番天地來。”
就在三人商議時,侍衛在門外稟告,延安知府田倫求見。
馬維興看向李成棟:“侯爺既然要見客,我們兩個先避一避吧。”
李成棟擺了擺手:“不用,正好讓他田倫看看我們的決心,你們二人再次端坐,哪裏都不要去。”
說完,他對門外的侍衛吩咐道:“將田倫請進來。”
不多時,一名身著大順知府官服的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走了進來。
這人便是新任延安知府田倫。
田倫進門見到朝廷駐守榆林的兩位大帥也在,十分意外,心中頓時感覺不妙。
不過他迅速收拾了情緒,對著李成棟一拱手:“知府田倫,拜見侯爺。”
李成棟坐在座位上,並沒有起身,他冷冷問田倫道:“田知府今日前來,所為何事?”
田倫笑笑:“下官今日前來,還是為了官員財產普查的事。”
“陛下,侯爺與我分別作為延安府文武官員的的帶頭人,應該在做出表率。”
“下官前來,是想要勸說侯爺,能夠支持官員財產普查,上繳多餘的財物。”
於此同時,李自成讓田見秀率領五萬大軍同劉體純一直趕奔陝西,打算以強力手腕在陝西推行官員財產普查政策,一些違背者,不管是李成棟還是馬寶、馬維興,全部鎮壓,押解迴京師。
當然,有多少戰鬥經驗的李成棟、馬寶和馬維興三人也沒有閑著。
延安府城中,馬寶和馬維興帶著手下的親兵,來到了李成棟的侯府來見他,商議大事。
馬寶和馬維興本自明末農民起義時期便是李成棟的手下,大順建國後,他們兩人所受封的爵位更是低於李成棟,出了事自然要以李成棟為主心骨。
“侯爺,這李自成也實在是太過分了,我們跟著他賣命這麽多年,他居然不給我們留一點活路。”馬寶一進門便對李成棟抱怨起來。
“就是,你看看他這兩年折騰的,先是搞什麽均田製改革,我和馬寶好不容易搞來的那些田產,全都讓他李自成給均田出去了。現在又搞這個官員財產普查,你說這在文官身上搞搞也就算了,咱都是陪他李自成打天下的老人了,怎麽連咱們也不放過?”馬維興接著馬寶的話,也對李自成一頓吐槽。
聽了這兩人的話,李成棟笑笑:“他李自成這就是想要逼我們讓出兵權呢,誰手下沒有點爛賬,李自成這就是想要借著這些由頭,把我們搞下去。”
“侯爺說的對,我那一大家子人需要養呢,要真嚴格按照這個什麽狗屁普查要求的上繳錢,我那一大家子人一半人得去和西北風!窮苦日子我可是過夠了,我可是再也不想過沒錢的苦日子了!”
馬寶說完,看向李成棟:“侯爺,如今這局麵你說怎麽辦才好,我們都聽你的。”
李成棟看了看馬寶,又看了看馬維興。
其實,在這兩人來之前,李成棟的心裏已經有了自己的打算。
如今這兩人到來,李成棟隻是想要看看這兩人的決心。
李成棟認為,李自成的這個全國推行的官員財產普查製度,已經把他逼上了絕路。
正如馬寶所說,如果嚴格按照這個財產普查製度來,那麽李成棟現有的絕大部分財物都要上繳,不然他所犯的那些罪責追究起來,他十顆腦袋都抵償不了。
而如果讓李成棟將他現有的絕大部分財物都上交出去,那簡直比殺了他還難受。
不光他所娶的那些小妾全都要修掉,就連他生的那麽多孩子都得送人或者掐死...
李成棟、馬寶和馬維興三人並不甘心,也並不滿足,因此才會做出激烈抵抗情報局財產審查的事。
不過,李成棟所要做的事九死一生,極其危險,在做之前他必須要確認這馬寶和馬維興足夠可靠,與他同一條心。
李成棟許久沒有說話,隨後他看著馬寶和馬維興笑笑:“依我說啊,我們還是聽從陛下的安排,乖乖將財物上交,免得給我們自己找麻煩,別到時候除爵殺頭,甚至連累家人就不好了,你們說是不是?”
說完,李成棟意味深長地打量著馬寶和馬維興兩人。
馬寶是個急脾氣,聽了李成棟的話,當場火了:“侯爺,你能忍下這口氣,我可忍不了,我迴去就帶人他娘的反了,我看在這陝西李自成能奈我何?!”
馬維興要比馬寶冷靜的多,他聽出這李成棟話中有話,而且他也知道,前兩天,李成棟也曾將來勸說他上繳財物的官員轟了出去。
馬維興見馬寶急吼吼要走,趕忙將他拉住,重新按迴了座位上。
然後他笑著對李成棟說道:“侯爺,我們兄弟倆跟隨你多年,我們對侯爺的衷心天地可鑒,咱關起門來,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我馬維興直接和侯爺言明,我們兩個不同意這個財產審查,更不會上繳任何財物,如果逼我們,我們就造反。”
“侯爺,如果與我們一條心,那咱就齊心協力,再做一番大事業,如果侯爺還有其他想法,那我們就大路朝天各走一邊。”
聽了馬維興的話,李成棟點了點頭,哈哈大笑起來。
這一笑,卻把馬寶笑懵了。
李成棟隨即收住笑,臉色變得嚴峻:“我自然也不想上繳半分財物,既然你們兩兄弟有意,那咱們三人就在一起做一番大事!”
馬寶以為自己聽錯了,看向李成棟確認道:“侯爺你也想反?”
李成棟和馬維興對視了一眼,兩人哈哈大笑起來。
馬維興笑著對馬寶搖了搖頭,然後看向李成棟:“侯爺,我們三人在延安和榆林滿打滿算也隻有兩萬多兵馬,如果李自成派大軍前來圍剿,我們該如何應對?”
“不要著急,我自有對策,我們先慢慢部署。他李自成當年在商洛山中靠著18騎重新起家,我想我們這兩萬多兵馬也能闖出一番天地來。”
就在三人商議時,侍衛在門外稟告,延安知府田倫求見。
馬維興看向李成棟:“侯爺既然要見客,我們兩個先避一避吧。”
李成棟擺了擺手:“不用,正好讓他田倫看看我們的決心,你們二人再次端坐,哪裏都不要去。”
說完,他對門外的侍衛吩咐道:“將田倫請進來。”
不多時,一名身著大順知府官服的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走了進來。
這人便是新任延安知府田倫。
田倫進門見到朝廷駐守榆林的兩位大帥也在,十分意外,心中頓時感覺不妙。
不過他迅速收拾了情緒,對著李成棟一拱手:“知府田倫,拜見侯爺。”
李成棟坐在座位上,並沒有起身,他冷冷問田倫道:“田知府今日前來,所為何事?”
田倫笑笑:“下官今日前來,還是為了官員財產普查的事。”
“陛下,侯爺與我分別作為延安府文武官員的的帶頭人,應該在做出表率。”
“下官前來,是想要勸說侯爺,能夠支持官員財產普查,上繳多餘的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