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高文貴的埋伏(催更符起效加更1章)
穿越李自成,親手終結大明和大清 作者:自由的李英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時,已經退到嘉定州的王坤也沒閑著。
他雖然是草包,膽子也小,但是他也不傻。
王坤派出了很多士兵,不斷打探著大順軍的動向。
他很快得知成都已經被大順軍攻破。
才兩天時間?!
大順軍就拿下了成都?!
李永茂這個草包!
王坤把李永茂的祖宗十八代都問候了一個遍。
李永茂劍門關守不住,現在又丟了成都,他居然還舔著臉當這個兵部尚書,真不要臉!
可是罵歸罵,王坤很快認識到了一個現實問題。
那就是,李永茂很可能已經隨著成都城被攻破而被消滅了,如此一來大順軍會很快繼續南下,他將不得不直麵大順軍。
王坤不傻,他不像李永茂那樣不自知,王坤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
在得知成都城失守後,王坤立刻找來原大西軍的大將高文貴和王璽商議對策。
高文貴和王璽都是李定國手下大將。
曆史上,他們二人都參與了李定國領銜的大明軍隊與清軍在磨盤山的生死大戰。
他們二人對李定國忠心耿耿。
王坤將成都城失守的消息告訴他們後,二人都十分震驚。
王坤破天荒地擺出了低姿態,笑著詢問高文貴和王璽道:“大順軍很快會入侵嘉定州,不知二位將軍有何良策能夠破敵?”
高文貴和王璽對視了一眼。
兩人十分憎恨眼前的這個閹貨,李定國被調迴成都,估計就有他的一份功勞。
不過眼下,嘉定州的這十餘萬人,不僅是大明,也是原大西的幾乎所有主力兵馬。
如果這些兵馬再被王坤揮霍一空,那麽大明將失去所有翻盤的機會。
即使將來李定國拿迴了軍權,也將無力迴天。
高文貴和王璽二人早就暗中達成一致,如果王坤胡亂指揮,他們將直接抗命不從。
可是今日,出乎他們意料的是,王坤居然詢問他們二人的作戰意見。
對於如何作戰,大西軍將領內部,早就有過討論。
高文貴和王璽對視一眼後。
王璽對高文貴點了點頭。
高文貴會意,對太監王坤說道:“公公,依末將看,大順軍兵馬眾多,被動守城必死無疑,唯一可能取勝的方式,隻有在大順軍的進軍路上,對其伏擊。”
“如此一來,方能有少許勝算。”
王坤當然不希望守城,如果被困城中,想跑也跑不掉,他也感覺沒有安全感。
聽高文貴說要出城伏擊大順軍,王坤來了興趣,繼續問道:“請高將軍細細道來。”
高文貴看出王坤是真心想聽,便將之前自己和其他大西將領商議的伏擊策略一一告訴了王坤。
王坤雖然不懂軍事,但聽的也是熱血澎湃。
他當即讚同了高文貴的策略。
王坤留守嘉定州城內,由高文貴和王璽等人領兵八萬,出城伏擊大順軍。
王坤做這樣的決定主要有兩個考慮,一是自己留守城池不用直麵大順軍更加安全,二是戰鬥計劃由高文貴提出並執行,如果失敗,王坤可以輕易甩鍋。
高文貴和王璽當然也知道王坤的用意。
但是他們並不在意,這是他們能夠保住大西軍的火種,甚至能夠擊退大順軍的唯一機會,他們也不希望王坤插手。
高文貴和王璽迴營整頓後,領兵出城北上,尋找合適地方伏擊大順軍。
.........
大順軍在成都城的進展十分順利。
在投降的馮雙禮等人的幫助下,大順軍很快清點了成都城中的財物、糧草狀況。
成都城中的守兵又很快被打散編入了大順軍中。
大順軍的勢力進一步加強。
李自成命令高一功率領少量兵馬留守成都城,然後他帶領大軍繼續南下,想要盡快擊敗王坤,不給大明和李定國任何的喘息機會。
拿下成都城兩日後,大順軍便全軍開拔,向嘉定州進發而來。
四川多山,大順軍沿途經過了很多很多山穀。
這日,大軍正行進間,騎馬走在前方帶隊的李過、艾能奇等人,派人迴來報告李自成道:“前方山勢十分適合敵軍埋伏,李將軍和艾將軍請示陛下,是否將大軍停下休息,偵查過後再通過。”
李自成心裏清楚,李過領兵十分謹慎,如果連他都覺得此處危險,很可能有埋伏,那一定要多加小心。
李自成當即下令,全軍停止前進,原地休整。
山穀中,很快迴響起李自成的號令來。
大順軍士兵全都停止了前進,坐在了路邊的草地上。
李過得令後,立即派出士兵向兩側山峰攀爬而去,偵查敵情。
此時,山穀的兩側山中,高文貴和王璽各率領大軍正在埋伏在一側。
他們本想等大順中軍進入山穀中後,再發起進攻,如此一來,才能夠重創大順軍。
不過,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大順軍突然停止了行動。
王璽著急道:“高將軍,我們好像已經被大順軍察覺了,現在動手嗎?”
高文貴正在心裏盤算著,如果現在發起進攻,雙方可能出現的傷亡情況。
王璽已經有了自己的初步判斷,催促道:“高將軍,如果此時進攻,雖然不能重創大順軍,但是也能給大順軍迎頭痛擊,讓他們知道我們的厲害,而有所顧忌。”
這和高文貴判斷的結果差不多,高文貴點了點頭,他也做好了進攻的準備。
高文貴接過親兵手中的千裏眼,再次向大順軍中望去,想要確認下主攻的位置。
看完後,高文貴一臉震驚,半天說不出話來。
王璽忙問道:“高將軍,你看到什麽了?進攻嗎?”
高文貴還愣在原地,並沒有搭話。
王璽脾氣比較急,搶過高文貴手中千裏眼,也向山穀中看去。
看完之後,他居然也露出了和高文貴一樣的表情。
兩人張大了嘴巴,相互對視了一眼。
皺著眉頭,同時向對方說道:“艾能奇、馮雙禮全都投降了大順軍???”
他雖然是草包,膽子也小,但是他也不傻。
王坤派出了很多士兵,不斷打探著大順軍的動向。
他很快得知成都已經被大順軍攻破。
才兩天時間?!
大順軍就拿下了成都?!
李永茂這個草包!
王坤把李永茂的祖宗十八代都問候了一個遍。
李永茂劍門關守不住,現在又丟了成都,他居然還舔著臉當這個兵部尚書,真不要臉!
可是罵歸罵,王坤很快認識到了一個現實問題。
那就是,李永茂很可能已經隨著成都城被攻破而被消滅了,如此一來大順軍會很快繼續南下,他將不得不直麵大順軍。
王坤不傻,他不像李永茂那樣不自知,王坤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
在得知成都城失守後,王坤立刻找來原大西軍的大將高文貴和王璽商議對策。
高文貴和王璽都是李定國手下大將。
曆史上,他們二人都參與了李定國領銜的大明軍隊與清軍在磨盤山的生死大戰。
他們二人對李定國忠心耿耿。
王坤將成都城失守的消息告訴他們後,二人都十分震驚。
王坤破天荒地擺出了低姿態,笑著詢問高文貴和王璽道:“大順軍很快會入侵嘉定州,不知二位將軍有何良策能夠破敵?”
高文貴和王璽對視了一眼。
兩人十分憎恨眼前的這個閹貨,李定國被調迴成都,估計就有他的一份功勞。
不過眼下,嘉定州的這十餘萬人,不僅是大明,也是原大西的幾乎所有主力兵馬。
如果這些兵馬再被王坤揮霍一空,那麽大明將失去所有翻盤的機會。
即使將來李定國拿迴了軍權,也將無力迴天。
高文貴和王璽二人早就暗中達成一致,如果王坤胡亂指揮,他們將直接抗命不從。
可是今日,出乎他們意料的是,王坤居然詢問他們二人的作戰意見。
對於如何作戰,大西軍將領內部,早就有過討論。
高文貴和王璽對視一眼後。
王璽對高文貴點了點頭。
高文貴會意,對太監王坤說道:“公公,依末將看,大順軍兵馬眾多,被動守城必死無疑,唯一可能取勝的方式,隻有在大順軍的進軍路上,對其伏擊。”
“如此一來,方能有少許勝算。”
王坤當然不希望守城,如果被困城中,想跑也跑不掉,他也感覺沒有安全感。
聽高文貴說要出城伏擊大順軍,王坤來了興趣,繼續問道:“請高將軍細細道來。”
高文貴看出王坤是真心想聽,便將之前自己和其他大西將領商議的伏擊策略一一告訴了王坤。
王坤雖然不懂軍事,但聽的也是熱血澎湃。
他當即讚同了高文貴的策略。
王坤留守嘉定州城內,由高文貴和王璽等人領兵八萬,出城伏擊大順軍。
王坤做這樣的決定主要有兩個考慮,一是自己留守城池不用直麵大順軍更加安全,二是戰鬥計劃由高文貴提出並執行,如果失敗,王坤可以輕易甩鍋。
高文貴和王璽當然也知道王坤的用意。
但是他們並不在意,這是他們能夠保住大西軍的火種,甚至能夠擊退大順軍的唯一機會,他們也不希望王坤插手。
高文貴和王璽迴營整頓後,領兵出城北上,尋找合適地方伏擊大順軍。
.........
大順軍在成都城的進展十分順利。
在投降的馮雙禮等人的幫助下,大順軍很快清點了成都城中的財物、糧草狀況。
成都城中的守兵又很快被打散編入了大順軍中。
大順軍的勢力進一步加強。
李自成命令高一功率領少量兵馬留守成都城,然後他帶領大軍繼續南下,想要盡快擊敗王坤,不給大明和李定國任何的喘息機會。
拿下成都城兩日後,大順軍便全軍開拔,向嘉定州進發而來。
四川多山,大順軍沿途經過了很多很多山穀。
這日,大軍正行進間,騎馬走在前方帶隊的李過、艾能奇等人,派人迴來報告李自成道:“前方山勢十分適合敵軍埋伏,李將軍和艾將軍請示陛下,是否將大軍停下休息,偵查過後再通過。”
李自成心裏清楚,李過領兵十分謹慎,如果連他都覺得此處危險,很可能有埋伏,那一定要多加小心。
李自成當即下令,全軍停止前進,原地休整。
山穀中,很快迴響起李自成的號令來。
大順軍士兵全都停止了前進,坐在了路邊的草地上。
李過得令後,立即派出士兵向兩側山峰攀爬而去,偵查敵情。
此時,山穀的兩側山中,高文貴和王璽各率領大軍正在埋伏在一側。
他們本想等大順中軍進入山穀中後,再發起進攻,如此一來,才能夠重創大順軍。
不過,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大順軍突然停止了行動。
王璽著急道:“高將軍,我們好像已經被大順軍察覺了,現在動手嗎?”
高文貴正在心裏盤算著,如果現在發起進攻,雙方可能出現的傷亡情況。
王璽已經有了自己的初步判斷,催促道:“高將軍,如果此時進攻,雖然不能重創大順軍,但是也能給大順軍迎頭痛擊,讓他們知道我們的厲害,而有所顧忌。”
這和高文貴判斷的結果差不多,高文貴點了點頭,他也做好了進攻的準備。
高文貴接過親兵手中的千裏眼,再次向大順軍中望去,想要確認下主攻的位置。
看完後,高文貴一臉震驚,半天說不出話來。
王璽忙問道:“高將軍,你看到什麽了?進攻嗎?”
高文貴還愣在原地,並沒有搭話。
王璽脾氣比較急,搶過高文貴手中千裏眼,也向山穀中看去。
看完之後,他居然也露出了和高文貴一樣的表情。
兩人張大了嘴巴,相互對視了一眼。
皺著眉頭,同時向對方說道:“艾能奇、馮雙禮全都投降了大順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