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頁
少帥的硃砂痣[重生] 作者:南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若靖沒有功夫陪著唐皎管理文報,她就全麵接手,跟著楊之笙在英法租界實地參考起來。
文報最初租賃的地方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了,急需擴大辦公地點,沒有人能想到一個提倡女子獨立的報紙,與涅槃相輔相成,會辦的如今這般紅火。
楊之笙從徽城大學畢業後,就將文報當成了自己的終身事業,以前為文報投稿的作者少,質量也堪憂,還需要編輯們著手改稿,文報是一月發表一次。
而經過這幾個月的磨鍊,不少作者已經找到適合自己的寫作風格,交的稿件屢屢讓編輯們拍案叫絕,尤其是楊之笙在徽城大學的那幾個女學生,儼然成為了文報的筆桿子。
唐皎在看過她們的稿件,做出了一個大膽又創新的決定,她要將前世報社和作者共贏的模式,提前搬到現在,前世那些報紙可以,那麽文報也可以。
她要和她們簽約,讓她們日後隻供稿給《晉江文報》,文報每月除了支付她們應得的稿費,還給她們出底薪,算是壟斷作者和資源。
那幾位女孩子本就因性別拖累,除了文報其餘報紙都不接收她們稿件,文報能簽下她們,有稿費拿還給底薪,讓她們每個月都無須為生計發愁,還能貼補家用,當下就答應下來。
她們也算是有了一份工作,感激唐皎不說,對待自己稿件如同嬰孩般嗬護,稿件數量和質量都支線上升。
唐皎這一手,開創了報紙與作家新的合作方式,不少報社都在等待文報被作者拖累,對其做法嗤之以鼻。
可事情往往不像他們想的那般發展。
給報社投稿賺稿費,本就是一份碰運氣的活,有的時候並不是稿子不好,而是報社這期有相似稿件,那麽寫出來的稿子就是廢稿不會賺錢,靠稿費養活自己的作家們,酸了。
他們有的人還要飽受餓肚子的窘境,可那幾個女作家都已經吃上大魚大肉,住進寬敞小房,他們也想要底薪!
一時間,不少和其他報社一直合作往來的作家們都開始聯繫《晉江文報》,來應聘的作者絡繹不絕,那些報社傻了眼,沒人投稿,他們這期發什麽?
稿件不缺,作者不缺,唐皎與楊之笙商議後決定將文報改成一月二期,那些想領取底薪成為文報一份子的作家們,一直在文報投稿算是老人的立馬簽合同,新來的一律考察三個月,以稿子質量說話。
文報擴展之事,事不宜遲。
可近乎大半作者都跑到文報那去,不給別的報社供稿,那些報社又豈會坐之不理,頻頻給文報使絆子,她和楊之笙找擴展之地,竟然找了半個月都沒有找到合適的!
還有不少報社聯名抵製《晉江文報》,若文報是個小報社,隻怕要被他們擠兌破產,可惜,他們遇見的是一個硬骨頭。
不說張若靖,單說唐家勢力就不是他們得罪的起的。
前有文報放話,想繼續拉攏作者,你們也可以學習我們給作者底薪,我們不怕,後有聽到風聲的張若靖,百忙之中親自出麵,看哪家報紙不想在徽城混了?
徽城的報社對唐皎咬牙切齒,為了生存,他們還真就製定出了一份行業默認準則,什麽作者以什麽標準可以在報社領多少底薪,一個月要寫幾篇稿件,諸如此類。
唯獨文報例外,所簽作者乃是第一批享受底薪的高天才作者,底薪與條件又都比其他報社優厚,不少作者都覺得這些人是踩了狗屎運,能被文報看上。
要知道文報簽的這些人裏,有一半都是以前的給文報供稿的人,那些人一個個都是新人!
羨慕嫉妒不必說,他們隻能退而求其次,去了其他報社。
一己之力,推動行業改變規則,唐皎第一次展現出了女性力量。
文報崛起勢不可擋,適合擴展的辦公之地也陸續發來邀請,唐皎挑出從前拒絕過她們的地方,統統迴絕。
最終在英法租界內找了一棟即將轉售的沙龍會館,和老闆協商好看房日期後,她就帶著楊之笙趕往此地。
可哪知他們前腳和老闆簽訂賣房協議,後腳就遇見了封鎖。
作者有話要說: 馬上就要五一了,瑟瑟發抖~
這章發紅包!
第80章 風雨欲來(晉江首發)
被封鎖的街區裏, 道路上空無一人, 打翻、扔掉的東西零星散布其上,荒涼瀰漫,家家戶戶緊閉門窗,有那擔憂的,偷偷拉開窗簾向外看去,見到一排排帶著槍的巡捕和官兵,又趕忙藏起來。
唐皎和楊之笙巧在封鎖之外, 有傭人坐在封鎖外哭嚷,“就差那麽一點我就進去了,不能迴去給老爺太太做飯可怎麽辦啊?”
巡捕隻冷冷看她一眼, 她就趕忙起身跑遠了,自此之後,沒有幾個人敢在這個時候看熱鬧, 人們恨不得將腦袋低垂到褲腰帶上, 快步饒過這裏。
巡捕和官兵有序維持秩序,可見類似的活計沒少幹,這個時候能出入封鎖的人, 那必須得昂首挺胸,受盡崇拜。
楊之笙打聽一圈後迴到會館在唐皎身邊, 壓低聲音道:“說是有幾個強盜在這,他們要來抓捕。”
唐皎咬著牙,封鎖太過突然,總讓她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他們封鎖了幾個街區。”
“得有五六個。”
“這麽大?”她在屋中踱步,顧不上賣房老闆一個勁擦汗,生怕他們改變主意,折到窗戶那向遠望去。
</br>
文報最初租賃的地方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了,急需擴大辦公地點,沒有人能想到一個提倡女子獨立的報紙,與涅槃相輔相成,會辦的如今這般紅火。
楊之笙從徽城大學畢業後,就將文報當成了自己的終身事業,以前為文報投稿的作者少,質量也堪憂,還需要編輯們著手改稿,文報是一月發表一次。
而經過這幾個月的磨鍊,不少作者已經找到適合自己的寫作風格,交的稿件屢屢讓編輯們拍案叫絕,尤其是楊之笙在徽城大學的那幾個女學生,儼然成為了文報的筆桿子。
唐皎在看過她們的稿件,做出了一個大膽又創新的決定,她要將前世報社和作者共贏的模式,提前搬到現在,前世那些報紙可以,那麽文報也可以。
她要和她們簽約,讓她們日後隻供稿給《晉江文報》,文報每月除了支付她們應得的稿費,還給她們出底薪,算是壟斷作者和資源。
那幾位女孩子本就因性別拖累,除了文報其餘報紙都不接收她們稿件,文報能簽下她們,有稿費拿還給底薪,讓她們每個月都無須為生計發愁,還能貼補家用,當下就答應下來。
她們也算是有了一份工作,感激唐皎不說,對待自己稿件如同嬰孩般嗬護,稿件數量和質量都支線上升。
唐皎這一手,開創了報紙與作家新的合作方式,不少報社都在等待文報被作者拖累,對其做法嗤之以鼻。
可事情往往不像他們想的那般發展。
給報社投稿賺稿費,本就是一份碰運氣的活,有的時候並不是稿子不好,而是報社這期有相似稿件,那麽寫出來的稿子就是廢稿不會賺錢,靠稿費養活自己的作家們,酸了。
他們有的人還要飽受餓肚子的窘境,可那幾個女作家都已經吃上大魚大肉,住進寬敞小房,他們也想要底薪!
一時間,不少和其他報社一直合作往來的作家們都開始聯繫《晉江文報》,來應聘的作者絡繹不絕,那些報社傻了眼,沒人投稿,他們這期發什麽?
稿件不缺,作者不缺,唐皎與楊之笙商議後決定將文報改成一月二期,那些想領取底薪成為文報一份子的作家們,一直在文報投稿算是老人的立馬簽合同,新來的一律考察三個月,以稿子質量說話。
文報擴展之事,事不宜遲。
可近乎大半作者都跑到文報那去,不給別的報社供稿,那些報社又豈會坐之不理,頻頻給文報使絆子,她和楊之笙找擴展之地,竟然找了半個月都沒有找到合適的!
還有不少報社聯名抵製《晉江文報》,若文報是個小報社,隻怕要被他們擠兌破產,可惜,他們遇見的是一個硬骨頭。
不說張若靖,單說唐家勢力就不是他們得罪的起的。
前有文報放話,想繼續拉攏作者,你們也可以學習我們給作者底薪,我們不怕,後有聽到風聲的張若靖,百忙之中親自出麵,看哪家報紙不想在徽城混了?
徽城的報社對唐皎咬牙切齒,為了生存,他們還真就製定出了一份行業默認準則,什麽作者以什麽標準可以在報社領多少底薪,一個月要寫幾篇稿件,諸如此類。
唯獨文報例外,所簽作者乃是第一批享受底薪的高天才作者,底薪與條件又都比其他報社優厚,不少作者都覺得這些人是踩了狗屎運,能被文報看上。
要知道文報簽的這些人裏,有一半都是以前的給文報供稿的人,那些人一個個都是新人!
羨慕嫉妒不必說,他們隻能退而求其次,去了其他報社。
一己之力,推動行業改變規則,唐皎第一次展現出了女性力量。
文報崛起勢不可擋,適合擴展的辦公之地也陸續發來邀請,唐皎挑出從前拒絕過她們的地方,統統迴絕。
最終在英法租界內找了一棟即將轉售的沙龍會館,和老闆協商好看房日期後,她就帶著楊之笙趕往此地。
可哪知他們前腳和老闆簽訂賣房協議,後腳就遇見了封鎖。
作者有話要說: 馬上就要五一了,瑟瑟發抖~
這章發紅包!
第80章 風雨欲來(晉江首發)
被封鎖的街區裏, 道路上空無一人, 打翻、扔掉的東西零星散布其上,荒涼瀰漫,家家戶戶緊閉門窗,有那擔憂的,偷偷拉開窗簾向外看去,見到一排排帶著槍的巡捕和官兵,又趕忙藏起來。
唐皎和楊之笙巧在封鎖之外, 有傭人坐在封鎖外哭嚷,“就差那麽一點我就進去了,不能迴去給老爺太太做飯可怎麽辦啊?”
巡捕隻冷冷看她一眼, 她就趕忙起身跑遠了,自此之後,沒有幾個人敢在這個時候看熱鬧, 人們恨不得將腦袋低垂到褲腰帶上, 快步饒過這裏。
巡捕和官兵有序維持秩序,可見類似的活計沒少幹,這個時候能出入封鎖的人, 那必須得昂首挺胸,受盡崇拜。
楊之笙打聽一圈後迴到會館在唐皎身邊, 壓低聲音道:“說是有幾個強盜在這,他們要來抓捕。”
唐皎咬著牙,封鎖太過突然,總讓她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他們封鎖了幾個街區。”
“得有五六個。”
“這麽大?”她在屋中踱步,顧不上賣房老闆一個勁擦汗,生怕他們改變主意,折到窗戶那向遠望去。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