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三年,李三月下了火車,再次站在了秋水市地界。


    在石堰鎮才擁有第一台黑白電視機時,秋水市櫥窗商店已經擺上了彩電,風扇,電話。時代日新月異,仿佛是兩個世界一般有斷層。


    本次作家討論會邀請了秋水市一共30名作家,他們有的是出版過書,有的像李三月一樣,在省報,地方報上多次稿件得到征用,形成了穩定的個人風格,產出高質量作品。


    李三月挎包裏揣著一打稿件,第一天會議結束就拿給了一直負責自己稿件的《秋水省報》副編梁讚看看。


    本次作家討論會一共開了兩天,初步成立了秋水市作協成員,並協商舉辦秋水市第一屆全國中學生作文比賽,協商了比賽內容,方式,獎品等。


    李三月會後跟梁讚單獨在小會議室商談。兩人對坐,桌麵上放著李三月那打稿子,封麵名字寫著:《黃土地的女人》,堰中月。


    “小李啊,這本小說是真實的,還是你虛構的?我這兩天晚上熬夜看了大半,50萬字,我是看的又傷心又高興,又痛苦又驕傲。”梁讚比李三月大十來歲,帶著銀邊眼鏡。從事文化行業工作的人,別的不說,在看人識字上,都有幾把刷子。


    “梁編輯,小說本就來自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我這次迴到石堰鎮三年,見了很多以前上學時沒關心過的現象,比如重男輕女對知識的輕視,對山神的盲目崇拜……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色,記錄下這個時代的風土人情,多年後後代人再看如今,他們對自己的文化演變,也有更清晰的認知。倘若能起到一二分作用,那我寫這本書的目的,也算是達成了。”


    “說得好!你放心,這本小說交給我,我去找出版社。”梁讚撫掌叫好。


    “那責任編輯,校訂,寫序等事,恐怕還是得多多麻煩您了。”李三月恭敬地說。


    “沒問題。你這小說我一看就喜歡,說不定以後啊,也會有導演把你這本小說拍成電視劇播放。我是跟著你沾光了。”梁讚笑說。李三月請他寫序文,校訂,他的名字就會跟著掛在這本書上。以這本小說的質量,成為經典絕對沒問題,屆時也是對梁讚自己相輔相成的一件好事。李三月願意給他這個彩頭,他自己也高興。


    “您本身也是極有才華的作家,這次作家協會能夠圓滿舉辦成功,全依靠您和省報這邊各位領導。”


    事情談完畢,李三月同梁讚一起,由梁讚做東,在秋水一家飯店吃了飯。約好有結果了就寫信給李三月。


    李三月迴了在秋水市暫住的賓館,洗了個澡,提著一些禮品去市政教處,拜訪了自己的恩師吳主任,聊了半天。第二天上午又去商店買了一堆的糖果和餅幹,提著就去了一家叫星星孤兒院的地方。


    每個孩子都是人間的繁星,閃閃發光。而孤兒院的星星則是缺少棱角的,暗淡的。


    “有人願意領養孩子,我們是最開心的。畢竟這裏孩子多,我們也照看不過來,迴到正常家庭,有長輩親人在,對孩子身心成長都好。前天早上,管買菜的葛嬸剛打開門,就看到院門口又被人扔了一個棄嬰,不到三個月,又瘦又小。造孽啊,這些生而不養的父母。”


    院長媽媽領著李三月就去了放置嬰幼兒的小房間。


    這裏一共有七八個孩子,最小的就是前天撿迴來的小棄嬰。大的有十二個月的樣子。


    一名三十多歲婦女正抱著一個哇哇大哭的孩子哄著。其餘小嬰兒有的在睡覺,有的到處爬。婦女有些手忙腳亂。


    “實在是人手不夠,整個孤兒院算上我一共四個人,孩子卻有六七十個。”院長媽媽說著也將一個剛拉了屎哇哇大哭得孩子的尿布換掉,髒的扔進簍子裏。


    “收養這事也講究眼緣,你看喜歡哪個,咱們再辦手續,走流程。”


    “好”


    李三月手上的吃食早在進入孤兒院時就遞給了院長媽媽,迴頭會作為孩子們的零嘴發下去。


    李三月從門口一路走進去,有些孩子一直在哭,有些自己玩著玩具,有些會好奇的盯著他看,目光隨著他移動。


    李三月俯身看床上最小的那個女孩棄嬰,她大約還沒睡醒,小小的臉蛋上瘦巴巴的,睫毛纖長,小嘴沒有什麽血色。兩隻手放在繈褓邊上,看起來惹人憐愛極了。李三月伸手將這個嬰兒抱了起來。恰好嬰兒睜開了眼睛,黑葡萄似的眼珠怔怔的看著李三月,不哭也不鬧,乖巧極了。


    “就這個孩子吧,院長。她有名字嗎?”李三月打定主意,準備領養這個小孩。


    “昭昭,伊昭昭。”院長媽媽也走過來,伸手摸了摸伊昭昭頭發。“葛嬸在門口撿到她時,繈褓裏麵就放了一張紙,寫了她的名字和生辰八字。可憐哦,這麽小就被拋棄,離開了爸爸媽媽。”


    這個時候收養程序還不算麻煩,李三月隨身帶著自己的身份證和工作證,簽了證明文件,去秋水市辦理了伊昭昭的戶口遷移資料。買了當天晚上的火車票,徑直迴了石堰鎮。


    也許是知道自己有家了,伊昭昭很少哭鬧,渴了餓了拉了才哼唧幾聲。


    其他時候都睜著大眼睛看著李三月,或看著車窗外一閃而過的風景。


    李三月買了奶瓶和奶粉,還有幾套小孩子的衣服,尿布也買了20條,來秋水市時他僅一人一挎包,迴去時單伊昭昭地東西就裝了一個大袋子。


    火車上,有人見伊昭昭長的可愛,逗趣地問李三月。


    “小夥子,這是你閨女嗎?叫啥名兒?”


    “是,叫昭昭。”


    “真好聽,醜娃娃,真乖哦。”


    這邊很多地方都有這樣一個習俗,誇不滿三歲的孩子,不能說漂亮好看,要說醜。醜娃娃,醜寶寶。避免孩子被小鬼惦記過早夭折。三歲後孩子根紮住了,再誇好看就不怕了。


    李三月揉了揉伊昭昭胎毛,用繈褓將她攏在懷裏,露出會心笑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快穿之三月的謀生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荒野土豆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荒野土豆精並收藏快穿之三月的謀生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