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
左宗棠:帝國最後的「鷹派」 作者:徐誌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當時預測,太平軍來勢兇猛,所向披靡,一路殺敵北上,不可能在湖南呆很長時間。最多也就想占領長沙、嶽州這些較大的城市罷了,沒時間到農村鄉下來搶錢搶人,所以自己真隱下來,倒可以過上莊子所描繪的“上如標枝,民如野鹿”自由自在的生活。他10多年前在自寫的輓聯中,不正是想過這種生活嗎?“願從此為樵為漁,訪鹿友山中,訂鷗盟水上,消磨錦繡心腸,逍遙半世”。
在山中消磨歲月,日子過得很慢,光陰變得很長。這時他開始想:太平軍什麽時候走?他們會推翻朝廷嗎?
不可預料,讓左宗棠幹脆什麽都不急了。反正自己早做好了打算,既然活著上山來,就沒想過活著下山去。
難道非隱不可嗎?
隱山大謎
這時除了隱居,他至少還有兩個選擇:一是趕緊主動投奔太平軍;二是迅速向朝廷靠攏。
第一個選擇,還真有這麽一種流傳。說太平軍殺進長沙時,左宗棠偷偷跑去見洪秀全,跟他有一番絕密級對話。
簡又文在《太平天國全史》中說:“左宗棠嚐投奔太平軍,勸勿倡上帝教,勿毀儒釋,以收人心。”最後為什麽又不加盟了呢?因為各自的信仰不同。“唯洪、楊以立國源頭及其基礎乃在新教,不能自壞之,不聽。左乃離去,卒為清廷效力。”
不是左宗棠不想加盟太平軍,也不是他沒那樣做,而是洪秀全、楊秀清不願意放棄當寶貝用的“上帝教”。左宗棠跟太平天國因為“主義”有分歧,沒談到一塊,所以放棄加盟。著名曆史學家範文瀾在《中國近代史》中,也有類似記載。
更容易讓人產生接近聯想的,是左宗棠與洪秀全經曆相近,推測起來應該氣味相投。
洪秀廣東花縣人,生於1814年1月1日,比左宗棠小一歲零二個月。他7歲進入村裏私塾讀書, 13歲正式參加科考,一度醉心於“科考取官”。但屢考屢敗,晃眼到1836年。他的家境本來窮苦,這時已經窮得揭不開鍋。洪秀全還鐵心要考,隻好一邊做鄉村塾師賺錢補貼家用,一邊繼續參加科考。 1837年,他打起精神繼續參加廣東花縣縣試,總算順利通過,但府試再次名落孫山。這一年他已經23歲, 23歲了連秀才都還沒有考取,他差點當場氣死。[5]
從死亡線上掙紮著迴家,洪秀全大病了一場。病中,他一直處於癲狂狀態。家人將他當成“非正常人”,為了防止他外出傷人,派了兩個哥哥日夜看護,把他反鎖在家裏。同村人私下議論,都認為他瘋了。這樣折騰了一個月,洪秀全竟意外醒了過來。他說自己這一個月裏做了一場大夢,夢裏到天上去了一趟,麵見了耶和華老先生。
“耶和華是誰?”村民不知所雲。洪秀全很嚴肅地告訴他們:“上帝,你們聽說過嗎?耶和華就是上帝。”
自從宣布夢見上帝,洪秀全儼然成了上帝的發言人,他決定不考了,發誓從此“不考清朝試,不穿清朝服”,要自己當皇帝來“開科取士”。唐朝黃巢曾做《不第後賦菊》,“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洪秀全決心以黃巢做榜樣,鐵下心來造反。
太平天國運動,在洪秀全從癲狂中醒來後,大張旗鼓地發動了起來。
小說家曾以活靈活現的語言,描寫了左宗棠夜會洪秀全的情景。不但有談話內容,還有端茶、送客細節。
事實真相呢?湖南籍曆史學者譚伯牛考證,當時確實有那麽個人見過洪秀全,此人姓黃,是湘潭的一個落魄書生。他長得很像左宗棠,有人在夜色中看到他進入太平軍營,就誤傳誤播,將黃某當成了左宗棠,編出這樣一段“替身”故事。
左宗棠自己的說法最有說服力。 1854年,他寫信給湘潭朋友黎吉雲,還在懷疑,“洪秀全不知實有其人否?”又進一步說,“唯楊秀清蒼滑異常,賊中一切皆其主持”。左宗棠連到底有沒有洪秀全都不肯定,硬說與洪秀全見過麵,就屬靈異事件了。
其實,左宗棠沒參加太平軍,從理論上推斷,有幾點原因:一是,他雖然考試不中,但他的天分極高,不是洪秀全那類確實因水平原因考不上,看不到上升空間。讀過洪秀全文章的人,沒有一個人不認為他隻會寫打油詩,考上了才是奇蹟。
二是,他的理想一直是進則有功名,做當代諸葛亮,退則可以做“湘上農人”,沒想過造反。而在社會地位上他屬於鄉紳,鄉紳、富農、地主階級,曆史以來,鮮有帶頭造反的先例。
三是,他的朋友都是體製內主流大員,陶澍、胡林翼、林則徐,他受體製內思維影響不淺,很難在瞬間做出逆天而行的大舉動。
這樣看來,左宗棠不會有加盟太平軍的行動。
那麽,左宗棠這時為什麽不主動向朝廷靠攏呢?
道理很簡單,左宗棠心理上會抗拒。
左宗棠是一個心氣很高的人,同時是一個踏實與辦事的人,是一個實在的理想主義者。他從不願意在熟人、朋友麵前服輸,但會試之敗,弄得他很沒麵子。在曾國藩與胡林翼麵前,他被文憑壓迫低下頭顱。
更何況,鴉片戰爭以來,他對腐敗與賣國的朝廷,已經痛恨入骨。
</br>
在山中消磨歲月,日子過得很慢,光陰變得很長。這時他開始想:太平軍什麽時候走?他們會推翻朝廷嗎?
不可預料,讓左宗棠幹脆什麽都不急了。反正自己早做好了打算,既然活著上山來,就沒想過活著下山去。
難道非隱不可嗎?
隱山大謎
這時除了隱居,他至少還有兩個選擇:一是趕緊主動投奔太平軍;二是迅速向朝廷靠攏。
第一個選擇,還真有這麽一種流傳。說太平軍殺進長沙時,左宗棠偷偷跑去見洪秀全,跟他有一番絕密級對話。
簡又文在《太平天國全史》中說:“左宗棠嚐投奔太平軍,勸勿倡上帝教,勿毀儒釋,以收人心。”最後為什麽又不加盟了呢?因為各自的信仰不同。“唯洪、楊以立國源頭及其基礎乃在新教,不能自壞之,不聽。左乃離去,卒為清廷效力。”
不是左宗棠不想加盟太平軍,也不是他沒那樣做,而是洪秀全、楊秀清不願意放棄當寶貝用的“上帝教”。左宗棠跟太平天國因為“主義”有分歧,沒談到一塊,所以放棄加盟。著名曆史學家範文瀾在《中國近代史》中,也有類似記載。
更容易讓人產生接近聯想的,是左宗棠與洪秀全經曆相近,推測起來應該氣味相投。
洪秀廣東花縣人,生於1814年1月1日,比左宗棠小一歲零二個月。他7歲進入村裏私塾讀書, 13歲正式參加科考,一度醉心於“科考取官”。但屢考屢敗,晃眼到1836年。他的家境本來窮苦,這時已經窮得揭不開鍋。洪秀全還鐵心要考,隻好一邊做鄉村塾師賺錢補貼家用,一邊繼續參加科考。 1837年,他打起精神繼續參加廣東花縣縣試,總算順利通過,但府試再次名落孫山。這一年他已經23歲, 23歲了連秀才都還沒有考取,他差點當場氣死。[5]
從死亡線上掙紮著迴家,洪秀全大病了一場。病中,他一直處於癲狂狀態。家人將他當成“非正常人”,為了防止他外出傷人,派了兩個哥哥日夜看護,把他反鎖在家裏。同村人私下議論,都認為他瘋了。這樣折騰了一個月,洪秀全竟意外醒了過來。他說自己這一個月裏做了一場大夢,夢裏到天上去了一趟,麵見了耶和華老先生。
“耶和華是誰?”村民不知所雲。洪秀全很嚴肅地告訴他們:“上帝,你們聽說過嗎?耶和華就是上帝。”
自從宣布夢見上帝,洪秀全儼然成了上帝的發言人,他決定不考了,發誓從此“不考清朝試,不穿清朝服”,要自己當皇帝來“開科取士”。唐朝黃巢曾做《不第後賦菊》,“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洪秀全決心以黃巢做榜樣,鐵下心來造反。
太平天國運動,在洪秀全從癲狂中醒來後,大張旗鼓地發動了起來。
小說家曾以活靈活現的語言,描寫了左宗棠夜會洪秀全的情景。不但有談話內容,還有端茶、送客細節。
事實真相呢?湖南籍曆史學者譚伯牛考證,當時確實有那麽個人見過洪秀全,此人姓黃,是湘潭的一個落魄書生。他長得很像左宗棠,有人在夜色中看到他進入太平軍營,就誤傳誤播,將黃某當成了左宗棠,編出這樣一段“替身”故事。
左宗棠自己的說法最有說服力。 1854年,他寫信給湘潭朋友黎吉雲,還在懷疑,“洪秀全不知實有其人否?”又進一步說,“唯楊秀清蒼滑異常,賊中一切皆其主持”。左宗棠連到底有沒有洪秀全都不肯定,硬說與洪秀全見過麵,就屬靈異事件了。
其實,左宗棠沒參加太平軍,從理論上推斷,有幾點原因:一是,他雖然考試不中,但他的天分極高,不是洪秀全那類確實因水平原因考不上,看不到上升空間。讀過洪秀全文章的人,沒有一個人不認為他隻會寫打油詩,考上了才是奇蹟。
二是,他的理想一直是進則有功名,做當代諸葛亮,退則可以做“湘上農人”,沒想過造反。而在社會地位上他屬於鄉紳,鄉紳、富農、地主階級,曆史以來,鮮有帶頭造反的先例。
三是,他的朋友都是體製內主流大員,陶澍、胡林翼、林則徐,他受體製內思維影響不淺,很難在瞬間做出逆天而行的大舉動。
這樣看來,左宗棠不會有加盟太平軍的行動。
那麽,左宗棠這時為什麽不主動向朝廷靠攏呢?
道理很簡單,左宗棠心理上會抗拒。
左宗棠是一個心氣很高的人,同時是一個踏實與辦事的人,是一個實在的理想主義者。他從不願意在熟人、朋友麵前服輸,但會試之敗,弄得他很沒麵子。在曾國藩與胡林翼麵前,他被文憑壓迫低下頭顱。
更何況,鴉片戰爭以來,他對腐敗與賣國的朝廷,已經痛恨入骨。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