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該死的村民 八
靈魂擺渡:一切從穿越開始 作者:筆者上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田家村的迷宮並不在村內,
而是在幾公裏外,
那裏都是一些上了年紀的建築,
還有廢墟……
其實,
準確的說,
那裏是田家村未遷居前的舊址所在。
在幾百年前,村民們修築了迷宮,困住了織女,可在幾個月後,他們便集體選擇了遷居,而現在田家村的位置,正是那次遷居後的結果。
而在那次遷居後,田家村的老房子也就徹底荒廢了下來,同樣被荒廢的,還有那所困住了織女的迷宮,時光匆匆,彈指間數百年即逝。
直到周倩的祈雨失敗,才引得村民們再次恢複了迷宮的使用。
至於當年選擇遷移的原因,則是村中的村民一致認定,村子裏鬧鬼!
有人說在夜晚的時候,村子裏能聽見織女哭泣的聲音,也有人說,能看見織女的魂魄在村外遊蕩,還有人說,能夢到渾身是血的織女找他索命,總而言之,就是各種鬧鬼的事件。
當然了,這是不可能發生的,因為迷宮不僅能隔絕織女的聲音,更能困住織女的靈魂,所以這些村民所說的事,根本就不複存在。
織女,早就魂飛魄散了。
歸根結底,就是當年的村民們做了虧心事,所以害怕鬼敲門,因此才選擇遷居。
至於村中的鬧鬼事件什麽的,
就是他們心中的心魔。
村民們並不清楚迷宮有多麽牢固,更不清楚身在迷宮內的織女早已經魂飛魄散,他們害怕織女有一日逃出迷宮,降罪於他們,更怕織女死後,化身成為厲鬼,殘害他們的性命。
於是,有意思的事便發生了。
雖然織女已經魂飛魄散,但不知情的村民們,卻依舊整日在恐懼中生活著,甚至在遷居後,每逢夜晚,還有人說會看見織女在外麵遊蕩。
而這些人,
在恐懼的影響下,
身體一日不如一日,
他們要麽是被嚇的成了瘋子,
要麽是身患重病,
未過四十,
便直接暴斃。
當然了,也有一些壽命長的,但在死亡降臨的那一刻,他們無一不感到恐懼,他們恐懼自己死後會遇見織女,恐懼自己死後會下十八層地獄。
但恐懼不能改變任何事,雖然這些做了惡的村民死後未曾遇見織女,但無一例外的在判官的判決下,挨個被踹進了十八層地獄。
而且,當年的審判是直接進行的,根本沒讓這些死去的村民排號,可見判官對他們有多麽的優待,甚至直至今日,這些村民仍在十八層地獄中享受著酷刑,罪責無他,謀害神靈就讓判官判了他們在十八層地獄享受酷刑十萬年。
謀害神靈,
罪責是要遠遠重於普通人的。
至於當年的無目道人,更是被冥王親自出手宰殺,挖其雙目,焚其靈魂,以示冥府公正。
而無目道人的狐皮,至今被冥王當做地毯使用,墊在冥王府邸進門的地上。
此時,
白烈一行五人,正穿梭於蘆葦蕩中,這是前往田家村舊址,同時也是前往迷宮的必經之路,因為地形的原因,所以五人隻能步行。
周影打頭,冬青跟在他的旁邊,再往後是婭,最後麵是趙吏和白烈。
白烈嘴裏叼著一節蘆葦,哼著一首小曲,默默的跟在幾人身後,顯得十分愜意。
而除了白烈在哼歌外,沒人說話。
冬青見氣氛有些沉悶,
便看向周影問道:
“對了周影,之前泡溫泉的時候,光聽你說要把這裏的迷宮改造成旅遊景點了,你是怎麽發現這處迷宮的啊?是來之前就做好了攻略嗎?”
周影聞言,笑著迴答道:
“哪能啊!我也是機緣巧合才發現的。”
“幾年前,我跟著幾個旅友結伴登山,在上山的時候,我們在山路上迷了路,這才誤打誤撞的進了田家村,而我們最初進來的地方,就距離迷宮不遠,然後,我們就發現了迷宮。”
“正當我們幾個打算進到迷宮裏麵去看看的時候,就被田家村外出打柴的村長發現了,然後他把我們帶到了田家村,還給我們安排了住處,並請我們吃了飯。”
“於是,我就產生了把迷宮改成了一個旅遊景點的想法。”
“而且,聽村長說,這迷宮還有故事,他說在迷宮的裏麵,居住著織女。”
冬青聽到這話後,趕忙問道:
“織女?就是那個神話故事裏的織女?”
周影點了點頭,說“是”。
冬青見周影迴答,便接著說道:
“織女的故事我聽說過,傳說織女是玉皇大帝的第七個女兒,她在人間邂逅了一個名叫牛郎的年輕人,他們相愛,然後結婚了,但是織女的媽媽,也就是王母娘娘,不同意他們在一起。”
“於是,王母娘娘便親自下凡,抓到了織女,並打算把她帶迴天庭,可牛郎家的老黃牛,是一頭成了精的牛,他不忍見牛郎妻離子散,於是它便折斷了自己頭上的角,化作了一隻小船,讓牛郎帶著還未成年的兒女乘船追趕織女。”
“據說,就在牛郎將要追上織女之際,王母娘娘拔下了自己頭上的金釵,在天空劃出了一道波濤洶湧的銀河,這銀河蘊含著王母的力量,即便是牛郎有黃牛角化作的小船,也無法渡河。”
“因為牛郎無法過河,所以就隻能在河對岸與織女遙望哭泣。”
“他們堅貞的愛情感動了喜鵲,無數喜鵲聞訊飛來,用身體搭起了一道跨越天河的彩橋,讓牛郎和織女能在彩橋上相會,王母娘娘無奈,隻好允許牛郎和織女每年能在七月七日在鵲橋上相會一次,再後來,就有了七夕情人節這個節日。”
婭聞言,毫不在意的說道:
“冬青,這你還真信啊!”
“神話故事什麽的,都是騙人的!”
趙吏聽到婭的話後,接話道:
“也並不完全是,華夏的曆史太長,很多故事都做了一些演繹,加了些杜撰,有的是因為政治因素,有的是因為地域的原因,雖然故事情節被改編了,但其實很多內容都是真實的!”
冬青聽趙吏這麽說,便有些激動的說道:
“趙吏!那麽也就是說,織女和牛郎的故事,其實過程並沒有那麽曲折,但都是真實發生過的,對吧!”
趙吏聞言,淡淡的說道:
“不,我剛剛指的是有些故事,牛郎和織女的這個故事,並不是真實的。”
冬青聞言,顯得有些沮喪。
周影見狀,顯得有些不解,他不明白,為什麽趙吏否認了牛郎和織女的故事後,冬青就這麽沮喪,畢竟趙吏隻是個人,又不是神。
然而事實是,趙吏就是個神,他既然說是假的,那就肯定是假的,冬青深知這點。
白烈看著垂頭喪氣的冬青,開口說道:
“冬青,你別聽趙吏那貨胡扯,牛郎和織女的故事就是真實的,而且,我不僅知道這個故事是真實的,我還知道牛郎和織女後來發生了什麽。”
冬青聞言,趕忙說道:
“真的嘛白哥!那你趕快說說,後來牛郎和織女怎麽樣了,他們最終有沒有在一起?”
而一旁的趙吏,也豎起了耳朵。
他明明記得,牛郎和織女的故事是假的,可白烈卻說是真的,難道是自己記錯了?
他也打算聽一聽,
牛郎和織女後來的故事。
婭也被勾起了興趣,示意白烈趕快說。
周影也放慢了腳步,等著白烈開口。
白烈見幾人這麽期待,
便開口說道:
“額……牛郎和織女後來的事,我也是在網上看網友們說的,據說這是一段野史。”
“野史上說,牛郎和織女在有了鵲橋後,便在每年的七月七日都會見上一麵,可是好景不長,因為牛郎是凡人的緣故,隨著時間的流逝,牛郎變得越發蒼老,而織女是神仙,能夠青春永駐。”
“於是,垂暮之年的牛郎心有不甘,便四處尋覓長生之法,終於,在牛郎的多方打聽之下,得知在華夏千裏之外的東瀛,有長生之法。”
“有人稱,早年間秦始皇派遣方士徐福,前往海外尋覓長生之法,而徐福在長生後,便拋棄了秦始皇,並在海外另立了國家,也就是東瀛。”
“而牛郎在得知此事後,便哀求老黃牛,折斷了另一根牛角,而牛角在被折斷後,亦如當年那般,化作了一艘小船,於是,牛郎乘坐這艘小船,橫渡千裏,乘風破浪來到了東瀛。”
“在他來到東瀛後,便得知了徐福已死的消息,原來,所謂長生的流言,不過是東瀛人謀劃好的一場騙局,徐福根本就沒有找到什麽長生之法,而東瀛之所以放出徐福已經長生的消息,不過是為了吸引華夏人前來遷居。”
“牛郎見狀,便打算迴到華夏,可當他想要迴去時,赫然發現,自己的船在近千裏航行過後,早已靈力散盡,變迴了普通黃牛角,也就是說,他已經無法再乘來時的船,迴到華夏。”
“不僅如此,牛郎的身體也在近千裏的航行後,每況愈下,儼然此時他的垂老之軀,已經不能再向來時那般,橫渡千裏。”
“於是,牛郎便留在了東瀛。”
“在牛郎生命的最後幾年,異常思念織女,幾乎每晚,都會夢到織女的樣子。”
“同樣,他也擔心,在自己死後,織女忘卻自己,於是,他便想出了一個辦法。”
“織女雖然不能來到東瀛,但卻能窺到東瀛的一景一物,這儼然是一種神仙手段。”
“於是,牛郎在得知此事後,便在東瀛開了一家店鋪,隻要織女見此店鋪名稱,便會想起牛郎,即便牛郎百年之後,織女也不會將他忘卻。”
“據說在東瀛覆滅前,牛郎開的店鋪仍舊在東瀛營業,而且經過數百年的發展,牛郎開的店鋪規模愈發宏大,幾乎平鋪整個東瀛。”
“其店鋪中,多半是一些風流倜儻的帥哥,這也是牛郎成立之初,定下的要求。”
“店員必須如自己這般英俊,
他覺得,
當織女看見這些英俊的店員時,
便會想起自己,
而這樣,
就能讓織女一直不會忘記自己。
至於牛郎開的店鋪,
也被東瀛人簡稱為牛郎店……”
周影當場石化。
婭和冬青無比懵逼。
而趙吏,
在聽完白烈所講後,
則是露出了一臉蛋疼的表情,
他看了一眼身後的白烈,
極為無語的說道:
“老白,
你這野史真不真,
我不知道,
但這是真tm野啊……”
而是在幾公裏外,
那裏都是一些上了年紀的建築,
還有廢墟……
其實,
準確的說,
那裏是田家村未遷居前的舊址所在。
在幾百年前,村民們修築了迷宮,困住了織女,可在幾個月後,他們便集體選擇了遷居,而現在田家村的位置,正是那次遷居後的結果。
而在那次遷居後,田家村的老房子也就徹底荒廢了下來,同樣被荒廢的,還有那所困住了織女的迷宮,時光匆匆,彈指間數百年即逝。
直到周倩的祈雨失敗,才引得村民們再次恢複了迷宮的使用。
至於當年選擇遷移的原因,則是村中的村民一致認定,村子裏鬧鬼!
有人說在夜晚的時候,村子裏能聽見織女哭泣的聲音,也有人說,能看見織女的魂魄在村外遊蕩,還有人說,能夢到渾身是血的織女找他索命,總而言之,就是各種鬧鬼的事件。
當然了,這是不可能發生的,因為迷宮不僅能隔絕織女的聲音,更能困住織女的靈魂,所以這些村民所說的事,根本就不複存在。
織女,早就魂飛魄散了。
歸根結底,就是當年的村民們做了虧心事,所以害怕鬼敲門,因此才選擇遷居。
至於村中的鬧鬼事件什麽的,
就是他們心中的心魔。
村民們並不清楚迷宮有多麽牢固,更不清楚身在迷宮內的織女早已經魂飛魄散,他們害怕織女有一日逃出迷宮,降罪於他們,更怕織女死後,化身成為厲鬼,殘害他們的性命。
於是,有意思的事便發生了。
雖然織女已經魂飛魄散,但不知情的村民們,卻依舊整日在恐懼中生活著,甚至在遷居後,每逢夜晚,還有人說會看見織女在外麵遊蕩。
而這些人,
在恐懼的影響下,
身體一日不如一日,
他們要麽是被嚇的成了瘋子,
要麽是身患重病,
未過四十,
便直接暴斃。
當然了,也有一些壽命長的,但在死亡降臨的那一刻,他們無一不感到恐懼,他們恐懼自己死後會遇見織女,恐懼自己死後會下十八層地獄。
但恐懼不能改變任何事,雖然這些做了惡的村民死後未曾遇見織女,但無一例外的在判官的判決下,挨個被踹進了十八層地獄。
而且,當年的審判是直接進行的,根本沒讓這些死去的村民排號,可見判官對他們有多麽的優待,甚至直至今日,這些村民仍在十八層地獄中享受著酷刑,罪責無他,謀害神靈就讓判官判了他們在十八層地獄享受酷刑十萬年。
謀害神靈,
罪責是要遠遠重於普通人的。
至於當年的無目道人,更是被冥王親自出手宰殺,挖其雙目,焚其靈魂,以示冥府公正。
而無目道人的狐皮,至今被冥王當做地毯使用,墊在冥王府邸進門的地上。
此時,
白烈一行五人,正穿梭於蘆葦蕩中,這是前往田家村舊址,同時也是前往迷宮的必經之路,因為地形的原因,所以五人隻能步行。
周影打頭,冬青跟在他的旁邊,再往後是婭,最後麵是趙吏和白烈。
白烈嘴裏叼著一節蘆葦,哼著一首小曲,默默的跟在幾人身後,顯得十分愜意。
而除了白烈在哼歌外,沒人說話。
冬青見氣氛有些沉悶,
便看向周影問道:
“對了周影,之前泡溫泉的時候,光聽你說要把這裏的迷宮改造成旅遊景點了,你是怎麽發現這處迷宮的啊?是來之前就做好了攻略嗎?”
周影聞言,笑著迴答道:
“哪能啊!我也是機緣巧合才發現的。”
“幾年前,我跟著幾個旅友結伴登山,在上山的時候,我們在山路上迷了路,這才誤打誤撞的進了田家村,而我們最初進來的地方,就距離迷宮不遠,然後,我們就發現了迷宮。”
“正當我們幾個打算進到迷宮裏麵去看看的時候,就被田家村外出打柴的村長發現了,然後他把我們帶到了田家村,還給我們安排了住處,並請我們吃了飯。”
“於是,我就產生了把迷宮改成了一個旅遊景點的想法。”
“而且,聽村長說,這迷宮還有故事,他說在迷宮的裏麵,居住著織女。”
冬青聽到這話後,趕忙問道:
“織女?就是那個神話故事裏的織女?”
周影點了點頭,說“是”。
冬青見周影迴答,便接著說道:
“織女的故事我聽說過,傳說織女是玉皇大帝的第七個女兒,她在人間邂逅了一個名叫牛郎的年輕人,他們相愛,然後結婚了,但是織女的媽媽,也就是王母娘娘,不同意他們在一起。”
“於是,王母娘娘便親自下凡,抓到了織女,並打算把她帶迴天庭,可牛郎家的老黃牛,是一頭成了精的牛,他不忍見牛郎妻離子散,於是它便折斷了自己頭上的角,化作了一隻小船,讓牛郎帶著還未成年的兒女乘船追趕織女。”
“據說,就在牛郎將要追上織女之際,王母娘娘拔下了自己頭上的金釵,在天空劃出了一道波濤洶湧的銀河,這銀河蘊含著王母的力量,即便是牛郎有黃牛角化作的小船,也無法渡河。”
“因為牛郎無法過河,所以就隻能在河對岸與織女遙望哭泣。”
“他們堅貞的愛情感動了喜鵲,無數喜鵲聞訊飛來,用身體搭起了一道跨越天河的彩橋,讓牛郎和織女能在彩橋上相會,王母娘娘無奈,隻好允許牛郎和織女每年能在七月七日在鵲橋上相會一次,再後來,就有了七夕情人節這個節日。”
婭聞言,毫不在意的說道:
“冬青,這你還真信啊!”
“神話故事什麽的,都是騙人的!”
趙吏聽到婭的話後,接話道:
“也並不完全是,華夏的曆史太長,很多故事都做了一些演繹,加了些杜撰,有的是因為政治因素,有的是因為地域的原因,雖然故事情節被改編了,但其實很多內容都是真實的!”
冬青聽趙吏這麽說,便有些激動的說道:
“趙吏!那麽也就是說,織女和牛郎的故事,其實過程並沒有那麽曲折,但都是真實發生過的,對吧!”
趙吏聞言,淡淡的說道:
“不,我剛剛指的是有些故事,牛郎和織女的這個故事,並不是真實的。”
冬青聞言,顯得有些沮喪。
周影見狀,顯得有些不解,他不明白,為什麽趙吏否認了牛郎和織女的故事後,冬青就這麽沮喪,畢竟趙吏隻是個人,又不是神。
然而事實是,趙吏就是個神,他既然說是假的,那就肯定是假的,冬青深知這點。
白烈看著垂頭喪氣的冬青,開口說道:
“冬青,你別聽趙吏那貨胡扯,牛郎和織女的故事就是真實的,而且,我不僅知道這個故事是真實的,我還知道牛郎和織女後來發生了什麽。”
冬青聞言,趕忙說道:
“真的嘛白哥!那你趕快說說,後來牛郎和織女怎麽樣了,他們最終有沒有在一起?”
而一旁的趙吏,也豎起了耳朵。
他明明記得,牛郎和織女的故事是假的,可白烈卻說是真的,難道是自己記錯了?
他也打算聽一聽,
牛郎和織女後來的故事。
婭也被勾起了興趣,示意白烈趕快說。
周影也放慢了腳步,等著白烈開口。
白烈見幾人這麽期待,
便開口說道:
“額……牛郎和織女後來的事,我也是在網上看網友們說的,據說這是一段野史。”
“野史上說,牛郎和織女在有了鵲橋後,便在每年的七月七日都會見上一麵,可是好景不長,因為牛郎是凡人的緣故,隨著時間的流逝,牛郎變得越發蒼老,而織女是神仙,能夠青春永駐。”
“於是,垂暮之年的牛郎心有不甘,便四處尋覓長生之法,終於,在牛郎的多方打聽之下,得知在華夏千裏之外的東瀛,有長生之法。”
“有人稱,早年間秦始皇派遣方士徐福,前往海外尋覓長生之法,而徐福在長生後,便拋棄了秦始皇,並在海外另立了國家,也就是東瀛。”
“而牛郎在得知此事後,便哀求老黃牛,折斷了另一根牛角,而牛角在被折斷後,亦如當年那般,化作了一艘小船,於是,牛郎乘坐這艘小船,橫渡千裏,乘風破浪來到了東瀛。”
“在他來到東瀛後,便得知了徐福已死的消息,原來,所謂長生的流言,不過是東瀛人謀劃好的一場騙局,徐福根本就沒有找到什麽長生之法,而東瀛之所以放出徐福已經長生的消息,不過是為了吸引華夏人前來遷居。”
“牛郎見狀,便打算迴到華夏,可當他想要迴去時,赫然發現,自己的船在近千裏航行過後,早已靈力散盡,變迴了普通黃牛角,也就是說,他已經無法再乘來時的船,迴到華夏。”
“不僅如此,牛郎的身體也在近千裏的航行後,每況愈下,儼然此時他的垂老之軀,已經不能再向來時那般,橫渡千裏。”
“於是,牛郎便留在了東瀛。”
“在牛郎生命的最後幾年,異常思念織女,幾乎每晚,都會夢到織女的樣子。”
“同樣,他也擔心,在自己死後,織女忘卻自己,於是,他便想出了一個辦法。”
“織女雖然不能來到東瀛,但卻能窺到東瀛的一景一物,這儼然是一種神仙手段。”
“於是,牛郎在得知此事後,便在東瀛開了一家店鋪,隻要織女見此店鋪名稱,便會想起牛郎,即便牛郎百年之後,織女也不會將他忘卻。”
“據說在東瀛覆滅前,牛郎開的店鋪仍舊在東瀛營業,而且經過數百年的發展,牛郎開的店鋪規模愈發宏大,幾乎平鋪整個東瀛。”
“其店鋪中,多半是一些風流倜儻的帥哥,這也是牛郎成立之初,定下的要求。”
“店員必須如自己這般英俊,
他覺得,
當織女看見這些英俊的店員時,
便會想起自己,
而這樣,
就能讓織女一直不會忘記自己。
至於牛郎開的店鋪,
也被東瀛人簡稱為牛郎店……”
周影當場石化。
婭和冬青無比懵逼。
而趙吏,
在聽完白烈所講後,
則是露出了一臉蛋疼的表情,
他看了一眼身後的白烈,
極為無語的說道:
“老白,
你這野史真不真,
我不知道,
但這是真tm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