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臣抿著碗中香茶,眼神敞亮:“林姑娘的意思是說。
範大人無論是之前對薑言一行人的指導,還是之後任主考官時的出題。
其實都隻是出於他下意識地用了常年的經驗與習慣,所以難免會有相似之處?
也正因為是下意識,所以他在出題時,並沒有避諱與薑言之前所說的那些?”
林婉兒點頭:“範大人許是沒把此事看得嚴重,便順其自然地尊崇了習慣。
他出的題,不會像李大人,也不會如宋大人,隻會帶有範大人的風格。”
“哈哈!”李宗臣不由撫掌笑道:“以讀書人的角度來說,林姑娘所言,的確有理。”
林婉兒接著道:“再說,如果範大人真有透題,那便是上了心。
他應該不會愚蠢到用這種,在天下學子麵前這麽容易露出馬腳的辦法。
那也為免太……”
“太直接了?不符合範大人的滿腹才華?”李宗臣語中難得有些戲謔。
林婉兒輕笑。
一旁的欒陽景蹙起了眉,忍了又忍,最終還是什麽都沒說。
而半躺在角落那張榻上的蚺禮,早已再次沉入夢鄉。
李宗臣自然注意到了欒世子的不悅,但也隻能裝作視而不見。
他話鋒一轉:“隻是辦案講究真憑實據,猜測僅是參考。”
李宗臣在這方麵肯定是專業的,林婉兒不會與之沒完沒了地爭辯。
於是她轉了話題:“其他疑點呢?”
李宗臣輕嗯了聲,沒再說話,不知在想什麽。
林婉兒也不著急。
一會他才開口:“薑言送的那些禮,不過是普通的摯見禮,合算下來不過百兩銀子。
但除了這百兩銀子,薑家沒再送去過任何,別的東西或銀錢。
若是買題,這個價,尤其是會試,是絕對是不可能的!”
林婉兒也疑惑:“那之前呢?既然範大人與薑家直至如今都有著關係,那說明他們多年來一直都有來往。”
李宗臣向她投向讚許的目光:“來往是有,但也隻是普通的交往。
例如逢年過節送些常見的節禮什麽的,都在規矩內,沒什麽特別的東西。”
李宗臣這麽說,那就表明他們早已經調查的很清楚了,這點無需質疑。
林婉兒手指輕點桌麵:“薑方並非不學無術之徒。
相反,能預估挺進三甲的人,實力已是勝過舉國的絕大多數學子了。
再加上他們薑家自詡在京師的關係,將來運作一番,不說前途無量,也不會差到哪去。
實在沒這個必要去鋌而走險,自毀前路!”
李宗臣點頭:“他們薑家無論人或關係,的確有些東西!
若是換成某,隻會將這些用在會試後的打點上,絕不會在會試中動歪腦筋。
畢竟,後者比前者來說,無論是難度還是風險,都要嚴重得多,搞不好就是得不償失。
不過,事事無絕對,若他們真去賭這個萬一,也不無可能。”
這點她十分讚同:“的確,欲壑難填,人心難測,可總覺還是有些怪!”
李宗臣含笑道:“是不是始終不相信這是個巧合?”
林婉兒直言:“是!事事皆巧,便算不得巧!但要說哪裏有問題,也皆不是!
那薑言他們呢?他們自己可有什麽說道?”
李宗臣瞧她一眼:“嗬!林姑娘怎不問範大人怎麽說?”
林婉兒勾唇:“不管範大人做與沒做,他自是不敢輕易承認的。
但薑言他們不同,那些衙役將刑具朝他們麵前一丟,也許他們便會知無不言了!”
“哈哈!林姑娘啊,你還真是……!”李宗臣覺得她總是這麽古靈精怪的。
他緩了緩,收斂情緒:“那林姑娘不妨再猜猜,他們會怎麽說?”
林婉兒撲哧一樂:“還能如何說,無非是大喊冤枉唄!”
李宗臣也笑了:“倒是沒錯!隻有彭越說,他們可能是遭人設計。”
“噢?他是知道什麽嗎?”
“他也不過是隨意猜想,實則沒半點證據!”
樓船緩緩貼湖而行,正經過一片,與那日長公主宴上,那些化人所幻出的一池粉蓮,一般無二的蓮群。
一股微風裹著些微的腥濕,與蓮花的清香,一並吹進艙廳中。
李宗臣視線投向那片粉蓮,手指摩挲著茶碗,緩緩道:
“辦案多年,我從不輕信巧合,若有,那多是有心設計下的結果。
當然,事無絕對,一切最終還是要講證據。
如果證據能證明他們無罪,那自然就是無罪。”
林婉兒眨眨眼:“可證據有時也會有假!”
李宗臣視線轉向她:“人為之事,本就不是全部真相!”
“看來這件案子,很令大人頭痛?”
李宗臣苦笑不語。
林婉兒也不再言語,視線同樣投向在碧浪中起伏的粉蓮。
“江南蓮花開,紅光覆碧水。色同心複同,藕異心無異。
不管是花心相潔,還是藕心繁多,但世間事多是殊途同歸!
既然凡事講證據,那便等有證據時再行證據之事,大人何須庸人自擾?”
李宗堂一愣,訕笑道:“林姑娘一向都是如此透徹。
隻是……這案子到了今日,恐怕不是有無證據便能解決的了。”
“噢?是因寧常彈劾之事?”
李宗臣站起身,行至船頭,雙手背後,眺望遠際江水。
“科舉之事是國之大事,人才便是其命脈,牽係繁多,影響頗深,自然也備受矚目。
就算薑言與範傑真是清清白白,可那些學子心中一旦種下懷疑的種子,便不會再相信這樣的清白。
無論結果如何 ,這場會試與朝廷的聲譽都早已毀了。”
“噢?那陛下呢?他願意放過範大人他們嗎?”
李宗臣微頓,半晌才道:“那些學子總歸要安撫的。”
“嗬!”林婉兒帶著顯而易見的嘲諷:“那是當然。
科舉是一國門麵,天下學子皆為之妝點,陛下又怎會令此門麵染上半分汙點呢?
試問這乾坤下,也沒有國君是敢明目張膽地,站在天下學子的對立麵。”
話落,她音一轉:“所以,寧常背後的人,應該是陛下吧!”
李宗臣突然轉身,沉沉目光射向她那雙清亮通透的眼,似要將其看穿。
他語色沉肅:“某向來知林姑娘聰慧,可從來不知,姑娘還是如此膽大包天之人!”
範大人無論是之前對薑言一行人的指導,還是之後任主考官時的出題。
其實都隻是出於他下意識地用了常年的經驗與習慣,所以難免會有相似之處?
也正因為是下意識,所以他在出題時,並沒有避諱與薑言之前所說的那些?”
林婉兒點頭:“範大人許是沒把此事看得嚴重,便順其自然地尊崇了習慣。
他出的題,不會像李大人,也不會如宋大人,隻會帶有範大人的風格。”
“哈哈!”李宗臣不由撫掌笑道:“以讀書人的角度來說,林姑娘所言,的確有理。”
林婉兒接著道:“再說,如果範大人真有透題,那便是上了心。
他應該不會愚蠢到用這種,在天下學子麵前這麽容易露出馬腳的辦法。
那也為免太……”
“太直接了?不符合範大人的滿腹才華?”李宗臣語中難得有些戲謔。
林婉兒輕笑。
一旁的欒陽景蹙起了眉,忍了又忍,最終還是什麽都沒說。
而半躺在角落那張榻上的蚺禮,早已再次沉入夢鄉。
李宗臣自然注意到了欒世子的不悅,但也隻能裝作視而不見。
他話鋒一轉:“隻是辦案講究真憑實據,猜測僅是參考。”
李宗臣在這方麵肯定是專業的,林婉兒不會與之沒完沒了地爭辯。
於是她轉了話題:“其他疑點呢?”
李宗臣輕嗯了聲,沒再說話,不知在想什麽。
林婉兒也不著急。
一會他才開口:“薑言送的那些禮,不過是普通的摯見禮,合算下來不過百兩銀子。
但除了這百兩銀子,薑家沒再送去過任何,別的東西或銀錢。
若是買題,這個價,尤其是會試,是絕對是不可能的!”
林婉兒也疑惑:“那之前呢?既然範大人與薑家直至如今都有著關係,那說明他們多年來一直都有來往。”
李宗臣向她投向讚許的目光:“來往是有,但也隻是普通的交往。
例如逢年過節送些常見的節禮什麽的,都在規矩內,沒什麽特別的東西。”
李宗臣這麽說,那就表明他們早已經調查的很清楚了,這點無需質疑。
林婉兒手指輕點桌麵:“薑方並非不學無術之徒。
相反,能預估挺進三甲的人,實力已是勝過舉國的絕大多數學子了。
再加上他們薑家自詡在京師的關係,將來運作一番,不說前途無量,也不會差到哪去。
實在沒這個必要去鋌而走險,自毀前路!”
李宗臣點頭:“他們薑家無論人或關係,的確有些東西!
若是換成某,隻會將這些用在會試後的打點上,絕不會在會試中動歪腦筋。
畢竟,後者比前者來說,無論是難度還是風險,都要嚴重得多,搞不好就是得不償失。
不過,事事無絕對,若他們真去賭這個萬一,也不無可能。”
這點她十分讚同:“的確,欲壑難填,人心難測,可總覺還是有些怪!”
李宗臣含笑道:“是不是始終不相信這是個巧合?”
林婉兒直言:“是!事事皆巧,便算不得巧!但要說哪裏有問題,也皆不是!
那薑言他們呢?他們自己可有什麽說道?”
李宗臣瞧她一眼:“嗬!林姑娘怎不問範大人怎麽說?”
林婉兒勾唇:“不管範大人做與沒做,他自是不敢輕易承認的。
但薑言他們不同,那些衙役將刑具朝他們麵前一丟,也許他們便會知無不言了!”
“哈哈!林姑娘啊,你還真是……!”李宗臣覺得她總是這麽古靈精怪的。
他緩了緩,收斂情緒:“那林姑娘不妨再猜猜,他們會怎麽說?”
林婉兒撲哧一樂:“還能如何說,無非是大喊冤枉唄!”
李宗臣也笑了:“倒是沒錯!隻有彭越說,他們可能是遭人設計。”
“噢?他是知道什麽嗎?”
“他也不過是隨意猜想,實則沒半點證據!”
樓船緩緩貼湖而行,正經過一片,與那日長公主宴上,那些化人所幻出的一池粉蓮,一般無二的蓮群。
一股微風裹著些微的腥濕,與蓮花的清香,一並吹進艙廳中。
李宗臣視線投向那片粉蓮,手指摩挲著茶碗,緩緩道:
“辦案多年,我從不輕信巧合,若有,那多是有心設計下的結果。
當然,事無絕對,一切最終還是要講證據。
如果證據能證明他們無罪,那自然就是無罪。”
林婉兒眨眨眼:“可證據有時也會有假!”
李宗臣視線轉向她:“人為之事,本就不是全部真相!”
“看來這件案子,很令大人頭痛?”
李宗臣苦笑不語。
林婉兒也不再言語,視線同樣投向在碧浪中起伏的粉蓮。
“江南蓮花開,紅光覆碧水。色同心複同,藕異心無異。
不管是花心相潔,還是藕心繁多,但世間事多是殊途同歸!
既然凡事講證據,那便等有證據時再行證據之事,大人何須庸人自擾?”
李宗堂一愣,訕笑道:“林姑娘一向都是如此透徹。
隻是……這案子到了今日,恐怕不是有無證據便能解決的了。”
“噢?是因寧常彈劾之事?”
李宗臣站起身,行至船頭,雙手背後,眺望遠際江水。
“科舉之事是國之大事,人才便是其命脈,牽係繁多,影響頗深,自然也備受矚目。
就算薑言與範傑真是清清白白,可那些學子心中一旦種下懷疑的種子,便不會再相信這樣的清白。
無論結果如何 ,這場會試與朝廷的聲譽都早已毀了。”
“噢?那陛下呢?他願意放過範大人他們嗎?”
李宗臣微頓,半晌才道:“那些學子總歸要安撫的。”
“嗬!”林婉兒帶著顯而易見的嘲諷:“那是當然。
科舉是一國門麵,天下學子皆為之妝點,陛下又怎會令此門麵染上半分汙點呢?
試問這乾坤下,也沒有國君是敢明目張膽地,站在天下學子的對立麵。”
話落,她音一轉:“所以,寧常背後的人,應該是陛下吧!”
李宗臣突然轉身,沉沉目光射向她那雙清亮通透的眼,似要將其看穿。
他語色沉肅:“某向來知林姑娘聰慧,可從來不知,姑娘還是如此膽大包天之人!”